1953年第3期

1953年01月28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3年 > 第3期
【打印】 【字体:

廣東省一九五二年度合作工作總結報吿

廣東省人民政府合作事業管理局


  一、發展情况的估計

  一九五二年的合作工作,在進度上來說,可分爲兩個階段。上半年度,是在「三反」運動中進行的,省、專(市)兩級合作總社以及部分的縣合作總社,由於集中力量完成「三反」運動的政治任務,在工作進行上,除抓緊領導肥料、食鹽、糧食等幾種主要生產、生活資料的供應和春荒收購土產等業務經營外,其餘一般業務,因主觀力量照顧不及,致形成停止和半停止狀態。但大部分的縣合作總社及基層社,在這半年當中,對建立機構、整頓組織及結合春耕生產和渡荒推銷土產、供應生產、生活資料等工作,仍是在積極地進行,並且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可是,總的來說,上半年合作工作,由於有計劃、有組織的領導工作做得不夠,未能發揮合作社系統的整體力量。自下半年度起,「三反」運動結束,各級合作總社通過「三反」運動敎育之後,一般的在思想上明確劃淸了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界線,幹部政治覺悟提高;同時,進行調整機構,建立和健全各種制度,逐漸改善工作方法。尤其在八月全省的專、市、縣合作總社主任會議貫徹了中央、中南會議的精神和決議、初步明確了反對資本主義經營思想、對私商的鬥爭和防止小生產者自發勢力問題等三個基本思想問題及決定了全省下半年度的工作以開展增產節約爲中心任務,並由上而下佈置下達、貫徹執行之後,全省合作工作向前推進了一步。

  現在,全省新劃的五個行政區,都建立了合作總社,全省六市九十九個縣,除佛山市、徐聞和新成立的雷東縣尙未成立總社及十八個縣由於合署於九個縣城辦公而合作總社亦隨同合併外,現有縣(市)合作總社九十三個、縣生産合作社聯合社兩個(和平、专縣)。全省各級合作總社,現有資金共計爲三千六百三十一億元,其中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爲地方撥借資金,其餘則爲銀行貸款和國撥資金,而國撥資金佔總數額最少。基層社,至本年年底止,已有一千五百零八個,其中供銷合作社爲一千一百六十六個,消費合作社一百一十五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一百三十八個,漁業生產合作社十個,漁業供銷合作社八十個;社員六百八十二萬五千四百一十三人,佔全省農業人口數百分之二十六點一,比一九五一年年底增加百分之一八六;股金八百一十六億三千一百六十六萬元,比一九五一年年底增加百分之一九三,各級合作社現有社幹,共二萬五千七百八十人,其中縣級以上總社幹部佔百分之二十,幹部總人數比一九五一年年底。增加百分之二九〇。

  目前,全省合作社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的比重上,由於各地合作社的不斷發展,已起了很大的變化,有些縣份(如興寧、揭陽)當地合作社經濟已佔當地國民經濟的比重百分之五十左右,而個別的地區(如揭陽縣梅崗區社),已達百分之七十以上,這些地區的合作社經濟在當地整個國民經濟中已佔了很大的比重。

  過去,各級合作總社,雖然基本上貫徹和執行了「穏步前進」的方針,大力進行整頓和合併原有分散無力的基層社,防止了合作社自流發展的現象。但由於各級領導力量薄弱、工作粗糙,加以片面滿足廣大農民迫切的要求,致對某些地區合作社的建立和社員的發展,還掌握不夠、控制不住;而另一方面,合作社的發展較爲迅速,尤其社員的發展數量更大,則又是由於:(一)廣大農民在土改後,政治覺悟普遍提高,在擺脫了封建剝削之後,必然產生進一步地要求擺脫或減少商業資本的剝削及解決生產和生活上的供銷需要;(二)本省各種經濟作物產量豊富,尤其各種小宗土產的產量最多,這些地區的農民,多係依靠合作社推銷,土特產品,補足其生活的不足部分;(三)全省大部分地區,在進行整併基層社,擴大零售網,同時在批判資本主義經營思想之後,業務經營逐漸有了改善,大力解決社員農民供銷要求,尤其肥料的供應,對合作社的發展起了推進的作用。這就是合作社尤其社員發展迅速的主要原因。然而,本省合作社的發展,不是如其他地區在農村土地改革已經完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是在尙未進行土地改革和隨着土地改革運動的發展而發展着的,因而形成發展的不平衡和組織不純的現象。目前合作社已有了如此的發展數量,估計各地土改後,合作社必將有更迅速的大量發展趨勢,這是應該引起我們重視而且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

  本年全省合作社業務經營總額,僅根據省總社及三十八個專、市、縣總社(佔全省的專、市、縣總社數百分之四十一點三)和一百七十四個基層社數(佔全省基層社數百分之一十一點五)第一季至第三季的不完全的統計,供應總額爲八千七百一十九億餘元,推銷總額爲二千七百一十三億餘元(各級社統計數字有一部分是重複的)。供應物資的來源:國營企業採購的佔百分之二十五點七,合作社的佔百分之六十九點四,公私合營的佔百分之零點八,私商的佔百分之四點一。推銷物資的推銷對象國營企業推銷的佔百分之三十一點八,合作社的佔百分之四十九點七,公私合營的佔百分之一點二,私商的佔百分之十七點二。

  本年全省合作社業務經營重點,在供應方面,以肥料、紗布、食鹽爲主,其中供應肥料有豆餅九萬八千噸、化學肥料十萬多噸、牛骨粉七千多噸,基本上完成了二十一萬噸供應計劃任務;棉布二十六萬九千零五十三疋;食鹽四十六萬七千六百八十九擔半。在推銷方面,以土糖、水菓爲主,其中土糖一十一萬五千一百九十六擔,水菓十萬零一百三十二擔。此外,自下半年度起,各級合作社均已先後組織各級合作社系統內部物資交流,並參加各級物資交流會,大力推銷土產,組織工業品下鄕。僅根據省總社、原潮汕專區總社及惠陽、興寧、海豐、增城、陸豐等縣總社的合作系統內部交流及華南物資交流大會合作社部門的交流數字的統計,已達三千餘億元。如果把各級合作社全部参加交流數字統計起來,爲數很大。總的來說,基本解決了社員供銷的需要。

  各級合作社四項定率的執行情况,目前關於資金及商品週轉率尙無材料,現僅根據各級總社第一季三十四個單位、第二季四十六個單位和第三季三十個單位會計報表數字的統計,平均費用率(不包括進貨費用)爲銷貨總額的百分之二點担五五:省總社爲百分之三點三四,專、市社爲百分之零點六一,縣(市)社爲百分之二點七五,平均利潤率爲銷貨總額的百分之二點九四:省總社爲百分之四點二七,專、市社爲百分之零點八,縣社百分之二點五三。一般的費用之所以低,乃因本年肥料是省、專、縣三級經營,數額大而支出費用小,故此其他供銷業務的費用拉低。省總社的利潤率之所以高,是因爲經營肥料的關係:第一、專縣及基層社肥料賬大多數尙未淸完,調整價格所降低的減價額未經減除;第二、省財政廳撥給肥料資金,後來免予計息,因此,利潤率較爲高。

  二、存在的缺點與問題

  根據上述情况,一年來合作工作是有些成績的,但也存在着不少的缺點與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第一、整頓和健全合作社組織的工作,還未全面地深入地開展起來——各級合作總社,在這一當年中,尤其在下半年度,一般的都在積極開展或佈置此項工作,但由於本省大部分地區,仍在集中力量進行土改覆查和完成全省土改任務,各級黨、政一時還不能抽調很多幹部來充實合作領導機構,乃至無暇顧及合作工作。因此,在全省來說,除部分的地區,培養重點、總結經驗、推廣全面的開展及整頓合作社的運動外,還有不少的地區,並未按照原定整社計劃與進度來進行,有些地區連培養典型的工作還未做好。在進行的方式上,有些地區與土改覆查工作結合不夠,或由合作社自己單獨來搞;有些祗看重整頓組織,未結合開展業務來進行,甚或有個別的以「三反」鬥争方式來進行的。由於部分地區未全面開展整頓工作,或雖進行整頓而不深入,因此,總的來說,過去合作社的組織不純、機構不健全的情况,雖然在大部分的地區,經過初步整頓,特別是結合幾次土改整隊和土改運動的勝利開展以後,確已有了顯著的變化,但是必須認識這種情况,目前在部份的地區,仍是嚴重地存在着的。

  第二、資本主義經營思想,在部分的合作社還是突出地、嚴重地存在——各級合作社,在通過「三反」運動敎育之後,一般的在業務經營上,基本上克服舆糾正了資本主義經營思想,認眞貫徹執行業務經營方針,逐漸改善業務經營;但部分的合作社,尤其未整頓好的基層社,仍然嚴重地存在着資本主義經營思想。除一般的表現在缺乏計劃性、盲目經營和單純利潤觀點外,其最突出的,是嚴重地違反業務方針政策,對非社員進行交易。有些合作社爲了追求利潤,還企圖將整個市場壟斷起來,甚至代行工商行政管理,如揭陽縣塔頭供銷合作社,藉口業務經營的計劃化,限制私商到外地採購貨物,規定私商到外地買貨要到該社登記,而且限制私商貨物的品種和數量。又如興寧縣黃坡供銷合作社,包辦收購土紙,因包辦不了,致每擔卷低價格二千元收購,引起社員不滿。類似這樣的事例還很多。這些錯誤的發生,是由於各級合作總社,對政治思想領導做得不夠,而這些部分的合作社又對於業務方針政策少加鑽硏,認識不足,甚至完全不了解,加以存在着資本主義經營思想所造成的。這是影響合作社業務不能迅速步入正規的一個嚴重問題。

  第三,增產節約運動,在合作系統內還未樹立良好的基礎——各級合作社,在思想上,對增產節約運動,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羣衆尙未充分發動,工作效率依然不高,工作方法改進不多,一般的各種基本制度還不健全,有些尙未建立,尤其在財務會計工作上,過去賬目的混亂和財務與業務的脫節現象,尙未克服,嚴重地阻礙了業務的開展,造成不少損失和浪費。此外,各級合作社對於計劃、統計工作,也未發揮應有的作用,使領導上對整個工作情况的了解不夠明確,難於掌握、領導全盤工作。這些都影嚮到增產節約運動的開展。

  三、今後工作意見

  根據上級黨政的指示,結合本省的具體情况,在目前階段,主要的應做好下列幾項工作:

  第一、掌握發展情况,繼續完成整頓基層社工作——目前全省土改尙未完成,現有基層社的組織不純、制度不健全、資本主義經營思想等現象,還嚴重地存在,妨礙合作社的健康發展,因此,必須徹底整頓原有合作社,做好鞏固工作,農村供銷合作社社員達到當地人口百分之三十以上者應停止發展。達到當地人口百分之十五以上、未到百分之三十者,在已完成土改的地區,可以在完成整社工作後,在鞏固的基礎上適當發展,在未完成土改的地區,堅決不發展。城市消費社,應停止發展,祗有在工廠中,經過民主改革、而工人有急迫要求的可以適當發展,否則,亦不發展。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其產品爲國家所需要及爲羣衆所必需的,能就地取材、有前途、有銷路的可以發展。各級合作總社必須嚴格控制發展情况,並結合當地中心工作有組織有計劃地繼績完成整頓基層社工作,至遲在一九五三年夏季以前,全面整頓好原有合作社。

  第二、徹底肅淸資本主義經營思想,堅決貫徹執行「上級社爲下級社服務、基層社爲社員服務」的方針——各級合作社堅決禁止對非社員交易(肥料除外),並做好商品排隊工作,適當收縮經營商品範圍,明確業務經營重點。如合作社可不經營或一時無力經營的商品,應主動地讓給私商,反對大包大攬的做法,合作社與私商的關係,應切實遵照中央的指示和政策辦事,同時必須掌握價格政策,樹立貨眞價實、態度好、「秤平斗滿尺碼足」、爲社員服務的經營思想。

  第三、各級合作社必須大力組織和積極參加各級物資交流會——要求於一九五三年春季以前做到:(一)各級合作社要積極參加各地所組織的全縣全區性交流會,應盡力完成各級黨政交給的交流的任務;(二)各縣社要有準備地組織一次合作社內部交流會,解决社員小土產的推銷與摸淸滯銷大土產情况,並結合推銷工業品下鄕,在交流會結束後一週內總結經驗上報;(三)各行政區總社,先幫助並督促各縣開好交流會,然後再組織一次各縣合作社參加的交流會,解決各縣合作社存在的困難;(四)條件具備的基層社,亦可組織一次交流,並總結經驗上報。

  第四、繼續貫徹執行爲生產服務的業務經營方針各級合作社在供應上以生產資料爲主,尤其肥料的供應,必須保證完成肥料供應計劃;在推銷上,應以小土產爲重點,積極打開土產的銷路,力求滿足社員的推銷要求。同時,各級合作社應結合一九五三年春季生產渡荒工作,有組織有計劃地在各級黨政領導下,做好供銷業務。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