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們!踴躍地把糧食賣給國家,
幫助國家建設!
人民日報一九五三年十一月二十日社論
「聽共產黨的話沒錯。」這是我國農民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和切身生活體驗中所獲得的最重要的政治經驗。在我國第一次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廣大農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長期艱苦的鬥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取得了人民民主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人民革命中,農民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但是,農民幾千年所受的壓迫和痛苦根本解除了,農民得到的革命勝利的果實也是巨大的。
由於偉大的土地改革運動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現在除若干少數民族地區以外,約有三萬萬以上的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到了七萬萬畝左右的土地,還分到了許多牲畜、農具、糧食和其他生產資料。在土地改革以前,農民爲租種地主的土地而被剝削的地租,如果折合成糧食,每年不下一千億斤。取消了這個封建剝削,這就給發展農業生產力創造了有利條件,使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爲了發展生產,人民政府還實行了各種有利於農民的政策,首先是公平合理的負擔政策。國家不但規定「增產不增稅」,並且規定在「今後三年內,農業稅的徵收指標,應穩定在一九五二年實際徵收的水平上」。這就是說,農業生產雖然逐年發展,國家對於農作物、特別是糧食的需要雖然逐年增加,但在今後幾年之內,國家並不增加農民的負擔,而採取收購的方法,取得國家所需要的糧食。爲了幫助農民發展生產,人民政府歷年都發放了大批農業貸款,進行多方面的技術指導,興修大規模的水利工程。據統計,今年國家發放的農業貸款,包括過去幾年積累數字在內,共達十萬億元;國家用於水利建設的經費,共達十二萬億元以上。這些在幫助農民發展農業生產和戰勝自然災害等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人民政府還採取了有利於農民的價格政策。這種政策在幾年來實行的結果,完全改變了解放以前穀賤傷農、豐收成災的現象。同時,國家的商業部門大力開展城鄕物資交流,大規模推銷農民的土產和特產。這又使農民的收入增加了很多。據調査,土產和特產佔農民的總收入約三分之一,並且由於價格提高的結果,農民在這一方面所得的利益比解放以前增加了約二分之一。
由於我們國家採取了這些正確的政策,由於廣大農民生產積極性的高漲,我國的農業生產迅速超過解放前的水平。去年糧食產量相當於一九四九年的百分之一百四十五,棉花產量相當於一九四九年的百分之二百九十。今年的糧食產量,雖在少數地區受到自然災害的侵襲,仍不低於去年的水平。
但是要使農業進一歩發展,要使農產物滿足國家和人民的不斷增長的需要,要使農民的生活眞正富裕起來,必須工業大大發達。有了發達的工業,開了很多的礦山工廠,就可以生產大批的新式農具、新式肥料、除蟲藥械,興辦大批的水利事業,幫助農業的合作化,就可以多修造鐵路公路汽車輪船溝通城鄕關係,把各種農產品銷到城市裏去,同時把各種工業品供給農民。總之,工業可以使農村的面目完全發生變化,使勞動的農民享受過去沒有過的幸福。中國過去經濟落後,工業極不發達,所以一百年來國弱民貧,受盡了帝國主義的欺負。共產黨領導革命,打倒帝國主義國民黨,多少英雄豪傑流血犧牲,就是爲了要把中國建設成爲社會主義的工業化的富强國家,爲了全國人民永遠有好日子過。所以在革命勝利以後,我國的工人階級、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就正在艱苦奮鬥,積極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要有幾個五年計劃,才能完成我國工業化的偉大事業。
工業化的事業不但是工人階級的事業,而且是全國人民的事業。工業是幫助農民的,但是工業又離不了農民的幫助。第一,工業發達了,礦山和工廠增加了,工人和城市人口就要跟着增加,他們所需要的糧食和蔬菜等副食品也就要跟着增加。第二,工業需要的好些原料是農民生產的,例如紡織業需要的棉花和絲蔴,捲菸業需要的菸葉,麵粉業榨油業需要的小麥、豆類、花生等,所以農民幫助工業建設的最大責任,就是多生糧食、棉花和其他農產品。
但是光生產出來還不算,還必須把農產品賣給合作社和國營糧食公司,這才能賣到眞正需要的人手裏。如果爲了賺錢留着不賣,或者賣給投機的私商讓他們拿去搗亂市場,剝削人民,那就是把好事做成了壞事,不但沒有幫助建設,反而妨害了建設了。
在各種農產品裏,糧食是最重要的。無論什麼人都不能不吃糧食。全國現在差不多有兩萬萬人是要買糧食吃的。這件事情可不簡單啊!這就是說,家家餘糧戶都需要賣出一批餘糧來,並且要賣給國家而不賣給私商,才能保證全國人人有飯吃,才能保證全國物價平穩,才能保證全國經濟建設順利進行。因此,農民生產了大批的糧食,又把餘糧賣給國家,眞是一件大功勞哇!
把糧食賣給國家,這對國家有好處,對農民自己也有好處。湯陰縣大光村劉好仁互助組的組員們,在開會討論售賣糧食問題的時候,就硏究出把糧食賣給國家,對農民共有五種好處:(一)穩定物價。解放前物價一日三變,農民吃了大虧;現在國家掌握了糧食和別的物資,物價穩定,誰也不用害怕了。(二)保證缺糧戶的供應。大光村一九五〇年鬧雹災,一九五一年鬧旱災,去年又有災荒,但是因爲國家掌握了糧食,保證了供應,誰也沒餓着;不然,早就把人餓跑了。(三)把死糧變成活錢,擴大再生產。今年夏天賣給國家兩千多斤麥子,修了大車,買了步犁,還添了細肥料,秋季豐產就有保證了。(四)支援工業建設。工業發展,豊民就能買到便宜的新式農具,就能生產更多的糧食。比如水車毎輛已由一百九十三萬元降到一百四十二萬元,十吋步犂每具已由四十三萬元降到三十三萬元。往後工業再發展,還能使上拖拉機。(五)保證國防建設,抗美援朝,讓解放軍志願軍都吃飽飯。解放軍志願軍的戰士都是農民,他們的鬥爭也是爲着保家衛國,保衛勝利果實,和農民的利益分不開。由此可見,愛國的農民是懂得把糧食賣給國家的重要意義的,是能夠把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結合起來,並使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的。近來各地愛國的農民正在把大批糧食賣給國家。浙江桐廬縣金東鄕畢老五互助組把一萬三千斤餘糧賣給國家,用賣糧的錢,還了一百五十萬元農業貸款,又把六十七萬元存入銀行,準備明年買肥料,還買了三十多件農具,準備明年生產。全組十四戶中,有十三戶買了棉布,製作新衣、棉被,以便過冬。這樣的例子各地都有,可爲其他農民擧習的榜樣。
有一些錯誤的想法應該丟掉。比如,有人說:「把糧食賣給私商,看個好價錢不好嗎?」他們沒有想到這是對國家、對農民都不利的。奸商在市場上往往用高出國家牌價的價格,向農民收買糧食,把糧價哄抬起來,造成市場混亂的現象,他們就從中取利。我們應該認識,奸商是農民生產和生活的破壞者,過去在秋季殺價收購,在春季抬價出售的是他們;現在投機捣亂、破壞國家經濟計劃的還是他們。愛國的股民決不應該把糧食賣給他們,受他們的剝削。「等一等,看看行市再說」,這也是糊塗的想法。要知道,國家收購糧食,是根據一定的價格政策,旣要照顧賣糧的人的利益,又要照顧買糧的人的利益,還要照顧國家建設的長遠利益,因此,糧價是不應該隨便昇降漲落的。而且,糧食儲存起來,就會變成死東西,還要遭受蟲蝕鼠咬等天然消耗,遠不如賣給國家,換來生產資料,來擴大明年的農業生產更爲有利。
愛國的農民們!我們過去跟着共產黨走,已經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現在要使我們的國家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就必須繼續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像蘇聯一樣的繁榮、富强的國家。只有這樣的國家,才能使農民徹底翻身,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要求得那樣幸福的日子,當然不是容易的事情。蘇聯在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時期,全國人民節衣縮食,艱苦奮鬥;蘇聯農民努力生產,種出大批糧食、棉花和其他農產品,除了納稅,還把多餘的賣給國家,幫助國家的工業化建設。因爲蘇聯農民把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結果,「苦去甜來」,工業化實現了,集體農業發展了,農民再也不怕窮苦了,人人都得到了富裕、幸福的生活。這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我們一定要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和工人階級結成鞏固的聯盟,堅決響應政府號召,把糧食賣給國家,幫助國家建設事業。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