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
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維漢
各位代表:
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會員代表大會巳經開會三天了。在這三天的會議中,代表們關切地討論了國家在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時期中的總路綫、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國家資本主義和增產節約運動諸問題。我認爲這種關切和討論是完全必要的,定會得到良好結果的。
(一)
關於過渡時期的總路綫,毛主席作了如下的指示:「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綫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歩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條總路綫是照耀我們各項工作的燈塔,各項工作離開它,就要犯右傾或左傾的錯誤。」
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之間的區別和聯繫,關於整個中國革命運動的發展和轉變的問題,毛主席曾經在他的指導中國革命的著作中,不止一次地從各方面作了明確的指示。毛主席敎導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整個中國革命運動,是包括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在內的全部革命運動;這是兩個性質不同的革命過程,只有完成了前一個革命過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後一個革命過程。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毛澤東選集六二二頁)中國革命的「第一階段,決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國資產階級專政的資本主義的社會,而是要建立以中國無產階級爲首領的中國各個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新民主主義的社會,以完結其第一階段。然後,再使之發展到第二階段,以建立中國社會主義的社會。」(毛澤東選集六四三頁)由此可以明白,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着中國革命第一階段的完結,而我們現時生活在其中的中國新民主主義社會,則是一個過渡性質的社會。這個過渡性質的特點,就是社會主義成分正在逐步發展,非社會主義成分正被逐步改造,而在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上,把中國建成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的國家。這段時間就叫過渡時期。
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和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是過渡時期總路綫和總任務的不可分離的兩個方面。社會主義工業化是逐步完成國家的社會主義改造的物質基礎和領導力量,而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又能促進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發展。
國家工業化,是我國人民百年來的願望。毛主席曾經敎導我們:「只有中國的工業發展了,中國在經濟上不依賴外國了,才有全部的眞正的獨立。」(論人民民主專政)「沒有工業,便沒有鞏固的國防,便沒有人民的福利,便沒有國家的富强。」(毛澤東選集一一〇四頁)毛主席所要求的工業化,就是社會主義的工業化,爲社會主義社會創造經濟基礎的工業化。我們決不應當也不可能走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道路。走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道路,就是按照資本主義的唯利是圖的法則,用殘酷剝削工人並使廣大農民和手工業者破產的辦法,亦即用極少數人剝削極大多數人的辦法,來保證最大限度的資本主義利潤。這是與中國革命的目標相違反的,與中國人民以至世界人民的利益相違反的。在這帝國主義決然死滅、社會主義決然興盛的時代,特別在中國人民已經取得了革命勝利之後,這條道路是中國人民絕不容許的。我們必須堅決走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道路,反對走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道路。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道路,又必須按照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規定,以發展重工業爲重點。「不是說隨便怎樣發展工業都是工業化。工業化的中心,它的基礎,就是發展重工業。」(斯大林論蘇聯經濟狀况和黨的政策)只有發展重工業,才能保障我國經濟的完全獨立與國防的確切安全,才能使輕工業的發展獲得技術設備,才能給農業的改造以物質的和技術的條件,才能使社會生產不斷擴大,人民生活不斷改善,而使我們的經濟能夠達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的目的。
關於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裏主要地牽涉到兩種形態的經濟,即農民個體經濟和資本主義工商業。依據毛主席的指示,對農民個體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是經過互助合作的道路,達到農民的集體所有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經過國家資本主義的道路,達到國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我們所以有可能提出對於資本主義工商業採取這種改造的道路,是和中國現實的歷史條件相聯繫的。當然,無論發展合作經濟和發展國家資本主義經濟,都要依靠國營經濟即社會主義經濟的領導。因爲社會主義經濟「爲人民共和國發展生產、繁榮經濟的主要物質基礎和整個社會經濟的領導力量。」(人民政協共同綢領)只有社會主義經濟尤其是社會主義工業的發展和强大,才能在經濟上政治上引導、扶持和領導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順利地實現社會主義的改造。
過渡時期需要經歷一個相當長的時間,究竟多長,這要看全國人民對於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努力和成就。逐步過渡,就是穩步前進的意思,旣不可以停滯不進,也不可以急躁冒進。「我們的國家就是這樣地穏歩前進,經過戰爭,經過新民主主義的改革,而在將來,在國家經濟事業和文化事業大爲興盛了以後,在各種條件具備了以後,在全國人民考慮成熟並在大家同意了以後,就可以從容地和妥善地走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毛主席在一九五〇年六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的閉幕詞)
我們的國家,已在過渡時期中走過了四年。在過渡時期的頭三年中,我們旣已基本上完成了各種民主的社會改革並勝利地進行了抗美援朝的鬥爭,又已爭取了國家財政經濟狀况的基本好轉,同時初步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的工作。人民的生活,也在生產恢復和發展的基礎上有了初步改善。在國民經濟方面,各種經濟成分,包括私營工商業在內,在絕對數上都有相當發展。一九五二年是我國經濟恢復階段的最後一年,工農業生產繼續有很大的增長,工農業主要產品的產量,絕大部分已超過我國歷史上的最高年產量。各種經濟成分的比重也發生了重要的變化。現代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經提高了。在大型工業的生產總値中,國營工業一九五二年已佔百分之六十,公私合營工業佔百分之六,合作社營工業佔百分之三。此外佔百分之三十一的私營工業中,公私合營以外的其他各種國家資本主義形式,有很大的發展。商業方面,一九五二年國內市場商品銷售總額中,國營和合作社商業約佔百分之五十以上;北京、天津、瀋陽、上海、武漢、廣州、重慶、西安等八大城市的市場商品零售總額中,國營和合作社營商業約佔百分之三十二。供銷合作社和消費合作社有很大的發展,手工業合作社也有發展。農業方面,已經組織在臨時的和常年的互助組或生產合作社的農戶,在老解放區,一般佔農戶總數的百分之六十五以上,在新解放區,一般佔農戶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此外,國營社會主義的機耕農場已經建立了五十二個,屬於農業試驗場性質的企業已經建立了二千一百六十七個。綜括說來,頭三個年度中爲實現過渡時期總路綫的奮鬥,巳獲得相當的成就,這主要表現於:現代工業比重的上升,國營社會主義經濟成分比重的增長及其領導作用的加强,在各種非社會主義成分中社會主義改造工作的逐步進展。這些成就,生動地說明了總路綫的正確性。
在上述成就的基礎上,我們的國家開始進入了有計劃的國民經濟建設時期。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已經決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這就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基礎;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材,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有步驟地促進農業、手工業的合作化,繼績進行對私營工商業的改造,正確地發揮個體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作用;保證國民經濟中社會主義成分的比重穩步增長,保證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爲實現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奮鬥,就是爲過渡時期總路綫的進一步實現奮鬥。我們國家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的英明領導,有了全國人民的一致努力,有了蘇聯的無私援助,在過渡時期的頭三年中,克服了各種困難,」爭取了國家財政經濟狀况的基本好轉在今年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上半年又已取得很大的成就因此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在今後的幾個年度中,一定能夠克服各種困難,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把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的事業大大推進一步。
(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人民政府對於私營工商業採取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第一是利用,即利用其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積極作用;第二是限制,即限制其不利於國計民生的消極作用;第三是改造,即有區別地引導其逐步走上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以便於條件具備時最後實現社會主義的改造。
擁有三百八十萬工人和店員的私營工商業,是國家的一項重要經濟因素,在一定時期內對國計民生可以起相當大的作用:不僅可以對國家供應產品,幫助物資交流,而且可以爲國家積累資金,訓練企業的技術和管理的幹部。因此,國家對其一切有利於國計民生的部分,必然要依據需要和可能儘量地加以利用。但是,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成長起來的中國資本主義工商業,在生產上、經營上、管理上一般帶有不同程度的落後性,因此在利用時不能不區別對待,不能不促進其改革。同時資產階級唯利是圖的本質必然對國計民生起破壞作用,因此國家又必須對之採取必要的限制,才能使之有利於國計民生而不致危害國計民生。當然,限制不可以過分,以免損害私營工商業的積極性。但如果沒有適當的限制或限制不夠,資產階級唯利是圖的劣根性就要發作,國計民生就要受到破壞,以致像一九五一年一樣,五毒泛濫,猖狂進攻,使人民政府不得不發動「五反」運動。
「五反」運動集中地暴露了私營工商業落後性和破壞性的一面,並集中地打擊了它的破壞性,這是一次對私營工商業非常必要的民主改革。事實證明,經過「五反」運動,又經過這個運動以後不斷的敎育和學習,工商界安於合法經營的人日漸增多起來,願意接受人民政府的管理、國營經濟的領導和工人羣衆的監督的人也逐漸增多起來。只要資本家們安於合法經營,接受人民政府五年計劃的管理、國營經濟的領導和工人羣衆的監督,並從企業利潤中只分取合理的部分,那麼他們的企業就不僅能夠在一定範圍內和一定程度上起有利於國計民生的作用,而且,就這些意義說,即已不同於一般的私人資本主義企業,而開始帶有國家資本主義的性質了。
國家對於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的改造,第一步是鼓勵其向國家資本主義發展,經過國家資本主義的道路,逐步完成其由資本主義轉變到社會主義的改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所規定的國家資本主義,是在社會主義經濟直接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成分與資本主義成分的經濟聯盟;國家資本主義企業也就是社會主義成分同資本主義成分按照不同條件,採取各種形式,而在不同程度上進行聯繫或合作的企業。四年來,國家資本主義在工業方面已發展了多種的具體形式,按照它們與社會主義經濟相聯繫和結合的程度,可以區分爲高級形式的公私合營,中級形式的加工、訂貨、統購、包銷,低級形式的收購、經銷。在商業方面也出現了國家資本主義成分,其形式,如公私合營、代購、代銷、從國營批購並按國營規定價格出售等。經驗已經證明,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在生產上和經營上優於低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而一切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都在不同程度上優於一般私人資本主義經濟。一切比較發展了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的企業都具有爲一般私人資本主義企業所不能具備的優點,能夠全部或大部克服一般私人資本主義企業所不能克服的困難,而使生產力提高一步。
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於生產力的發展。全國解放以來,國家和人民的需要日益增長,有利於國計民生的資本主義企業和它們的生產量雖然在絕對數上有所增加,但是資本主義企業內部勞資關係的矛盾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無政府狀態與國家計劃建設的矛盾的發展,已日益暴露出資本主義企業原有的生產關係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情况,不少資本主義企業擴大生產困難,甚至生產下降;有些企業則陷於癱瘓狀態。因此把資本主義推向國家資本主義軌道,在不同程度上使它們原有的生產關係或經營關係有所改變,適當地處理它們內部的勞資關係,促使他們進一步接受社會主義經濟的直接領導,從而使生產力提高一步,使工人羣衆對於自己的勞動感到興趣,願意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產品的數量,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產品的成本,以供應國家和人民的需要,這無論從那方而說來,都是有利的。這種情况,在國家資本主義的高級形式——公私合營企業中,表現得最爲顯著。大家知道,許多資本主義企業,在實行公私合營之後,便由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變爲半社會主義性質的生產關係,因而使生產力得到發展,產量大增,質量提高,成本降低。由此可見,在這個時候,我們着重提出人民政協共同綱領關於在必要和可能的條件下鼓勵私人資本向國家資本主義方向發展的規定,這是很必要和很合理的。民族資產階級接受這一個改造的方針,也就是他們在國家的偉大建設中的一個大進步。
一切比較發展了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的企業較之一般私人資本主義企業所具有的優點,大體上有如下各項:第一、國家資本主義企業在不同程度上有了適應國家計劃建設的條件,可以逐步納入國家計劃的軌道。它們在不同程度上便利於國家的統籌兼顧,因此,就有可能進一步地改善公私關係,而使那些爲國計民生所需的設備,可以逐步發揮其潛在力,供、產、銷可以逐步平衡。第二、由於企業是爲國家的需要而生產或經營,或主要是爲國家的需要而生產或經營,又由於企業利潤是採取國家所得稅、工人福利獎金、企業公積金及資本家的股息、和紅利等四個方面合理分配的原則,這就使得工人的勞動主要是爲人民服務,只有一較小部分是爲資本家謀利,這就改變了資本主義企業過去那種唯利是圖的情况;因此就更有可能改善勞資關係,使勞資雙方合力改進企業的生產和經營。第三、在公私關係和勞資關係改進的基礎上,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可以逐步改進,並有可能爭取向同類性質和相近規模的國營企業大體看齊,其中一部分企業還可能獲得改建或擴建。第四、在以上基礎上,就不但首先使企業對國計民生有益,而且可以做到企業有利可圖,資本家有利可得,代理人的物質待遇有適當保證,職工的生活可以逐步提高。第五、資本家與資本家代理人獲得充分貢獻與發展其經營管理才能或技術的機會,並在與社會主義成分合作中逐步受到敎育,爲最後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準備條件。國家資本主義的高級形式——公私合營企業,因屬半社會主義性質,又比國家資本主義的其他形式具有較大的優越性,更有利於發展生產,穩步完成社會主義的改造。
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如前所述,是社會主義經濟直接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成分同資本主義成分聯繫或合作的經濟,因此,它還不是社會主義經濟而是一種過渡的經濟形態:一方面沒有取消資本主義的所有制,而只是給這種所有制以不同程度的限制,另方面則有不同程度的社會主義成分與之比較密切地聯繫或合作,並將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加强這種聯繫和合作。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的形式是多様的,也還可能產生新的形式,(例如私營中、小廠與國家資本主義大廠合作,私營商店爲國營公司經營專業代銷等)總的趨勢是生產關係逐漸有所改變,生產力逐漸發展,如前所述,對國家,對工人、職員、店員,對資本家,都有好處。依據幾年來的經驗,可以肯定經過國家資本主義逐步完成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較健全的方針和辦法。由於越來越多的資本家們理解到國家資本主義的優點,要求人民政府更有計劃地實行這個方針,人民政府需要在這方面多作些工作,依據資本家們的自願,並依據國家的需要和可能,有步驟、有計劃、有區別地會先將有利於國計民生的資本主義工業經過各種形式基本上(不是全部)納入國家資本主義軌道;同時對國計民生所必需的資本主義商業也要依據需要和可能,繼續有區別、有步驟地實行國家資本主義的方針。至於暫時還不需要和不可能實行國家資本主義的私營工商業,人民政府和國營經濟將繼續有區別地加以利用和限制,然後依據情况,引導其經過國家資本主義或經過其他適當辦法,穩步地實現社會主義的改造。國內各少數民族地區,資本主義工商業成分一般很少,是否實行國家資本主義,由這些地區的自治機關去考慮。
爲要作好國家資本主義企業的工作,要求資本家、工人和國家經濟工作人員一致認識國家資本主義企業是全部或部分爲國家需要而從事生產或經營的企業,三方面的人們都負有辦好生產和經營的責任。公私雙方在工作上的關係是:一方(公方)應積極加以領導,另方(私方)應主動接受領導。勞資雙方在工作上的關係是一方(勞方)進行適當的監督,另方(資方)主動接受監曾,雙方協力改進生產、經營和管理。同時,公私之間和勞資之間的合法權益都應當受到尊重,利潤應當合理分配,爭議應當協商解決,合同應當共同遵守。
公私合營企業不是普通的合股企業,首先應確立社會主義成分在企業中的領導地位,以便將企業的生產、投資逐步列入國家計劃。同時,公私代表應互相尊重對方的權益,協商辦事;在重大問題上公私雙方如有爭議,應報請主管機關解決。企業利潤應當合理分配,私股所得聽其自由支配。企業資產的淸理和估價,應依具體情况,本公平合理原則,實事求是地進行之。企業原有實職人員,一般應參酌原有情况量材使用,並使他們在工作上有職有權,盡職盡責。企業中過去有功績但已喪失工作能力的老弱,可採用適當辦法加以照顧。
關於加工、訂貨、包銷、收購等方面首先是計劃性問題,大家都要求加强計劃性,這是對的,人民政府有關從門正在加以調査硏究,逐步處理,實際上這種計劃工作也陸續有所増强。但應該了解國家建設必須依據國計民生的需要按比例發展,對不同行業,不同產品的利用,不能不有所區別;私營工業産品種類很多,若干工業的原料供應尙有困難;國家經濟機關對私營工業生產能力的調査統計也尙需相當時間,加以人民生活的需要經常在變化中;因此,國家經濟機關對於上述計劃性的增强,就只能有區別地、有步驟地、儘可能地作。而在另一方面,私營工業必須積極地適應國家計劃建設的要求,在產品的數量、質量、規格和交貨時間等方面保證國家加工、訂貨、包銷、收購計劃的準確完成。其次,加工訂貨的工繳利潤,在部分行業中尙有偏高偏低的現象,應加以調整,使之符合實際可行的情况。總之,利潤應予保證,成本必須核實。核定工繳貨價時,應根據獎勵先進、推動落後的原則,並實行好貨好價,次貨次價。加工訂貨工廠如確因技術提高、生產改進而使成本降低,在一定時間仍可保持原定的工繳貨價,以資獎勵,經過一定時間後再重新商定合理的工繳貨價。產品驗收應按合同辦事,嚴格防止各種偸工減料、粗製濫造的行爲,也要避免驗收過嚴的現象。關於訂立合同和檢査合同執行情況,是自始至終的嚴肅工作。合同訂立前,應經充分協商;合同簽訂後,公私雙方必須共同遵守;如遇必須修改情况,應經雙方協商同意。
關於私營企業的利潤分配,是大家關心的問題。陳雲主任在最近向人民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的報吿中,對較大企業的利潤分配提出了一個大槪的原則:即在企業的正當盈利中,按國家所得稅、企業公積金、職工福利獎金、資方的股息、紅利(代理人酬勞金在內)等四方面分配,資方的股息、紅利等可佔到企業利潤的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某些企業生產正常,分配方法比較合理,資方分得的股息、紅利等已超過這一比例的,可以不必降低,某些企業實際已有可能但尙未達到這一比例的,可向工人解釋,取得同意後,適當加以調整。
以上是對國家資本主義和私營工商業的若干問題的政策原則。對這些問題及其他需要解決與可能解決的問題,需要逐步加以具體化,除了工業以外,關於如何把私營商業納入國家資本主義軌道的問題也在其內。中央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正在搜集和硏究各方面的經驗與意見,準備規定若干具體辦法,使公私雙方和勞資雙方在行動上獲得共同的準則。希望大家儘量提供意見和建議。
在這裏,我同時要求各位代表繼續進行反對各種投機行爲的鬥争。直到現在,在私營工商界中還有一部分人從事偸稅漏稅,還有一部分人利用各種空隙進行投機活動,謀取暴利。在工業方面,他們不願接受國家的加工訂貨,或者偸工減料、粗製濫造,或者反對國家對加工、訂貨的統一管理。在商業方面,他們破壊國家對市場的管理,進行囤積,套購,抬價,搶購,並以種種不法手段向國營公司和合作社進攻。因此,必須要求工人店員與愛國守法的工商業者共同努力,對這些現象進行必要的批評和鬥爭,並予以制止。
(三)
在實現國家總路綫和第一個五年計劃基本任務的過程中,羣衆性的增產節約運動已經比較廣泛地開展起來了。各地一部分私營工商業也陸續投入這一運動。對於國家建設來說,增產節約運動是不斷改進生產、完成或超額完成國家計劃的巨大動力;對於私營工商業來說,增產節約運動更有着改善公私關係和勞資關係,淸除五毒和改革企業落後狀態的特殊意義。
一九五二年下半年以來(部分地區在此以前)有許多城市在當地中國共產黨黨委和人民政府領導下,依靠職工羣衆的積極性,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方法,領導私營工商業進行了各種改革工作,例如:發動民主改革,生產改革,改進或統一操作方法,改進或統一規格和品質推行技術交流和技術硏究舉行有關行業之間的供、產、銷平衡會議、訂立協議和合同以至開展比較全面的有系統的增產節約運動。私營商業方面,有端正經營作風的新的商業道德運動(如推行「明碼實價,薄利多銷」,「秤平斗滿尺碼足,貨眞價實態度好」等),計劃購銷和勞資業務合同等屬於增產節約性質的活動。所有這些改革工作,對於推動私營企業的進步,都收到了相當的效果,對國計民生,對公、私、勞、資各方面,都有很大好處。希望代表們把上述各方面工作的積極經驗介紹出來,以資交流和推廣。
根據各地的經驗,我們對私營工商業的增產節約運動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増產節約運動應放任國家計劃的軌道上,依據供、產、銷平衡的原則,有領導地去進行。
二、增產節約運動的一般目標,在工業方面,應該是提高質量,降低成本,適當增加產量,在具體執行時,應依據不同情况,分別安排。原料供應充足、產品質量好、成本低、銷路暢的企業,可在原有基礎上増加產量,繼續提高質量,降低成本;但須防止盲目増產,反對粗製濫造。質量低、成本高、銷路差的企業,則應努力提高質量,改進規格,降低成本,爭取銷路;否則,這些企業因爲不能適應人民需要,會遭遇更大困難,以至逐漸受到淘汰。對於國家缺乏的原料,應硏究使用代用品。在商業方面,則應改進經營管理,端正經營作風,禁止投機活動,繼續穩定物價,更好地在國營商業領導下協助物資交流,供應居民需要。
三、增產節約運動的基礎應放在改革經營管理制度和改進技術的上面,而不應放在加班加點及單純提高勞動强度的上面,職工的合理化建議,是改革經營管理制度和改進技術的經常的和最重要的動力,因此,必須把發動和獎勵合理化建議當作增產節約運動的基本工作,努力學習國營企業的先進經驗,並依據需要和可能,在同業之間、地區之間交流技術經驗。現在有某些企業把提高勞動强度當作增產節約的主要辦法,那是不對的,因爲勞動强度只能有限度地提高,過分加强勞動强度,就必然要損害工人健康。相反地,爲要更好地進行增產節約運動,必須注意加强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的工作。
至於以增產節約爲藉口,企圖解僱職工、降低工資等損害工入利益的行爲,則更應當防止或糾正。
四、工人羣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於增產節約運動具有決定的意義。在我們的國家裏,如前所述,私營企業正在逐成地走上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工人羣衆在其中的勞動也正在逐步地成爲主要是爲人民服務,而只有較小部分是爲了資本家的利潤,因此他們的積極性和勞動紀律就可能不斷地提高,也正在不斷地提高。但是,私營企業的管理現狀却與工人的積極性不相適應,障礙了工人羣衆積極性的發揮。爲了進一步發揚工人羣衆的積極性,必須實行管理民主化,吸收工人代表參加企業的管理,廢除營業秘密和技術秘密,把一切生產和經營情况公開出來,由勞資雙方共同硏究改進。同時,勞資雙方都要堅持勞資協商辦法,有關企業的重要問題和有關勞資雙方權益的爭議,應儘量通過協商方式,求得合理解決。
五、在一切較大的企業中,都要有一個統一領導的機構——増產節約委員會或其他形式的組織。增產節約運動是推動企業不斷改進的動力,可以成爲經常的工作,因此它的領導機構也需要長期存在。這個機構必須有企業內的共產黨組織及其所領導的工會、靑年團的組織派出代表參加領導。許多工商界人士說:增產節約運動要作得好,要靠企業內部有堅强的共產黨組織。這種看法是不錯的。又有一些人提議由上面派幹部到大企業中工作,我們認爲有必要時是可以派去的。
六、增產節約運動需要各城市的共產黨黨委和人民政府結合各方面的力量,進行統一領導,才能不斷使公私之間、勞資之間和私營工商業者之間的關係獲得調整,使供、產、銷可以逐步平衡,使國家的計劃得以貫徹,使運動健全發展。
以上六點,是就現有經驗中抽出來的幾點結論。實際經驗比這豐富得多,有許多專門的經驗應作專題總結,各城市的經驗也不同,亟需分別硏究整理。希望大家都注意這項工作。
(四)
過渡時期的總路綫,像燈塔一樣,照耀着我國全體人民前進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中國私營工商業者的作用和前途是可以看得淸淸楚楚的,只要他們能夠在過渡時期遵循這條道路,積極進行思想改造,發揮私營工商業對於國計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作用,則他們的前途是光明的。
過去四年來,私營工商業消極作用的一面已受到嚴厲的批判和鬥爭,積極作用的一面有了逐步的增加,多數私營工商業者的思想和作風已獲得不同程度的改造,從而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由此可見,在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之下,私營工商業者的改造和進步是可能的。這是必須指出的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也必須指出:在一部分工商業者中,五毒劣根不只尙未淸除,且經常乘隙發作。最近揭露出來的犯有嚴重違法行爲附工商業者雖然是少數,但在不同程度上犯有違法行爲的人則佔有相當大的數量。由此可見,工商界的思想改造是一件長期的嚴重的工作,並且需要經過反覆多次的批評和鬥爭。而爲要引導廣大工商業者進入爲實現總路綫而奮鬥的光榮的行列,就特别需要在工商業者中繼續加强愛國守法的敎育。這個責任,需要工商界的代表人物首先擔負起來。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幾年來,工商界已經出現了一批先進分子,他們有遠大眼光,看得見國家的前途和工商界的方向,他們靠攏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愛國守法,積極改進生產經營,並在工商業者中保持有相當的聯繫和信仰。我們希望經過這次代表大會的工作,經過工商業聯合會和中國民主建國會的努力,這樣的先進分子會從各地各行各業的大、中、小戶的工商業者中,日漸多地培養出來,成爲團結和敎育廣大工商業者的骨幹。在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之下,我深信這個希望一定能夠變成現實。
各位代表,四年來,我們已看到工商業者中有越來越多的人們理解到在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的好處,要求人民政府更有計劃地實行國家資本主義的方針。我們相信,由此前進,再過若干年,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們理解到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認識到只有社會主義生產的不斷增長和不斷完善,才能使社會的物質和文化需要更大地獲得滿足,認識到將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所有制最後完全改變爲社會主義所有制的必要性。到了那個時候,生產資料私有制取消了,消費資料仍然私有;而一切對人民有過貢獻的人們,他們的工作和地位,也就會獲得適當的安排;同時,他們的子女也受到國家的敎育,獲得貢獻其智能於國家的廣大機會。毛主席在一九五O年六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的閉幕詞中曾經指出:「只要人們在革命戰爭中,在革命的土地制度改革中有了貢獻,又在今後多年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中有所貢獻,等到將來實行工業國有化和農業社會化的時候(這種時候還在很遠的將來),人民是不會把他們忘記的,他們的前途是光明的。」一切積極爲實現過渡時期總路綫而努力的私營工商業者,今天有合法的利潤可得,將來有適當的工作可做,和全國人民一道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並同樣享受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幸福生活。這是私營工商業者的現實和前途,也就是他們的光明大道。
經過與會的各位代表的努力,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即將正式成立了。它將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團結、敎育全國工商業者,並使各行各業大、中、小戶在各級工商業聯合會和同業公會中各得其所,以便培養骨幹,帶領大多數一道前進。
我衷心地祝賀代表大會的成功!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