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第26期

1953年11月12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3年 > 第26期
【打印】 【字体:

積極把冬耕當作一造生來做好

南方日報一九五三年十月廿九日社論


  廣東秋收冬耕的季節已經到來,爲做好今年的冬耕工作,廣東省人民政府已經發出指示,號召把今年冬耕當作一造生產來進行。這是廣東當前農村工作中一項重大的經濟任務和政治任務。

  要勝利完成這個重大任務,首先要明確認識今年把冬耕當作一造來進行的重大意義。

  今年要把冬耕當作一造生產來進行,省府的指示中已經具體指出,首先就是爲了多產糧食,以支持城市和工業的生產建設?同時也是爲了防止明春在部分受災地區可能發生的春荒,及彌補今年局部地區因災減產的損失。

  糧食是人人需要、天天需要的。增產糧食以支持和配合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是國家五年經濟建設計劃中農業方面的重大任務,在廣東,還是第一位的任務。今年廣束農民,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幫助下,戰勝了重重的自然災害,使全省的稻穀生產總量,比去年增加了,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國家的經濟建設,成績十分巨大。但我們絕不能滿足於這個現有的成績,因爲國家今年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城市工礦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糧食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單靠今年早晚兩造稻穀的增產,還滿足不了大大増加了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發掘廣束農業生產的潛在力量,充分利用廣東可以冬耕這個自然的有利條件,把冬耕當作一造生產來做好,以生產更多的糧食,來更好的滿足城鄕人民的糧食需要。這樣,不但可以積極的支持國家的經濟建設,也可以進一步改善農民的生治,不但合乎國家的利益也就是農民的長遠利益,也合乎農民眼前的切身利益,因此,認爲早晚兩造都増產,冬耕做好不做好都不要緊這種思想是錯誤的。至於在受災地區,把冬耕當作一造生產來進行,是防止明年春荒最有效的主要措施,道理是很明顯的,更加應該積極做好,不能放鬆。

  明確認識了把冬耕當作一造的重大意義以後,還要從實際出發,正確掌握把冬耕當作一造的實際要求。把冬耕當作一造的實際要求是什麼呢?有的認爲,把冬耕當作一造,就是要求冬耕的面積要和早造或晚造的耕作面積那樣大,冬耕的收穫,要和早造或晚造的收穫那様多。這樣要求是脫離實際的。所謂把冬耕當作一造,省府的指示中也已經具體指出,就是在增產糧食的要求下,首先是提高原有冬耕的單位面積產量,然後在這基礎上,根據實際的可能,適當的擴大面積。

  農民過去冬耕,除有些種植菸葉、蒜頭等冬季經濟作物比較認眞的進行耕作以外,一般是不很認眞或很不認眞的,有的甚至種下去以後,就讓其自生自滅,收得多少算多少,單位面積產量一般都很低。因此把冬耕當作一造,首先就是要改變這種不很重視或很不重視冬耕耕作的態度,積極地改進冬耕的耕作方法,以提高冬耕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去年全省冬耕的糧食作物有七百五十萬畝,如果每畝的單位面積產量能提高十五斤,全省就可增產糧食一億斤以上,對滿足城鄕人民糧食的需要,就是一個頗大的貢獻。而只要在耕作上積極的認眞的改進一下,這個要求是可以達到並有可能超過的。

  據農林部門的估計,全省可以冬耕的耕地約有三千萬畝,去年冬耕的面積,只有九百萬畝(包括糧食作物和其他作物在內),今年要擴大冬耕面積,在自然條件上是大有可能的。但是爲什麼今年不要求把三千萬畝可耕地全部種上,只要求適當的擴大,這是因爲擴大冬耕面積,主要的問題不在有無可耕之地,而是在於勞動力、耕牛種籽、肥料以及耕作技術和耕作習慣等方面。在這些方面,困難是相當多的。如果我們不根據困難實際可能解決的程度,而盲目要求擴大冬耕面積,就會脫離實際,就可能把好事辦壞。不積極領導和幫助農民解決困難,以爭取冬耕面積的適當馈大,就是放棄領導,是不對的;不從實際出發,而主觀的定出數字,盲目的要求擴大,也是不對的;旣不積極當助農民解決困難,又盲目的要求擴大,更是一種完全錯誤的官僚主義態度。這些現象,都要注意防止和克服。

  依靠發動農民羣衆,貫徹把冬耕當作一造並以增產糧食爲主的方針,完成冬湖增產任務,必須抓緊三個重要環節加强經濟工作和政治工作,以發揚農民的冬耕生產積極性;積極大量發展臨時季節性互助,以解決農民冬耕工作中的困難;加强對冬耕的技術指導,以改進冬耕的耕作方法。

  爲了滿足城鄕人民的糧食需要,今年冬耕確定以增產糧食爲主。但對這個方針,當前農民在思想上是有一些抵觸和顧慮的。比較突出的,就是願施多搞副業或多種經濟作物,不願意多搞冬耕或多種糧食作物,認爲副業或經濟作物的收入比較多,冬耕或糧食作物的收入比較少。因爲個體農民是小商品生產者,他們的生產是受價値法則支配的,因此這種生產上的盲目性和自廢傾向是難免的;加上過去有些冬耕作物(如小麥)的收購工作有毛病,就更加助長了這種現象的產生。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通過合理的價格政策以及必要可行的經濟工作和政治工作。現在政府已根據歷史習慣和農民的要求,恰當的規定了麥米比價(一斤小麥的價格,等於一斤大米的價格),並準備實行預購;豆類和大米的比價,亦準備硏究公佈。這是推廣種植小麥和豆類的有利條件,應在農民中廣泛宣傳。在此基礎上,還必須加强政治工作,大力向農民宣傳增產糧食以支持和配合國家工業建設的重要性,敎育農民認識國家的工業建設,是全體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是農民的最高利益,只有實現國家工業化,才能夠使國家有可能用機器來幫助農民大大地發展農業生產,並有可能供給農民以豐富的和便宜的生活資料,而要實現國家工業化,在農民方面,就必須積、極增產糧食來滿足國家工業建設中對糧食日益增長的需要。只要把道理講淸楚,農民是一定擁護的。對鄕村中的幹部、黨員、團員和積極分子,更要號召他們積極帶頭實行把冬耕當作一造來進行,並以增產糧食爲主,以影響和帶動羣衆。這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辦法,而且解決這個問題,也只能限於採用這些辦法,超過這個限度,就很容易造成强迫命令的錯誤。當然,不積極的進行這些工作,而對農民的這種盲目性和自發傾向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也是完全錯誤的。

  要改進冬耕的耕作方法,提高冬耕的單位面積產量,特別是要擴大冬耕面積,農民在勞動力、耕牛、農具、種籽、肥料等方面的困難是相當大的。加上冬種和秋收差不多是交錯地互相緊接着同時進行,秋收後,又還必須同時結合做好水利工作,有的農民還要進行副業生產,因此勞動力不足的困難就更大。過去農民的冬耕耕作方法十分粗放,這些困難沒有得到解決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解決這些困難的辦法,主要是依靠大量發展臨時季節性的互助。

  而從互助合作運動這個過渡時期黨的農村工作的中心環節來看,結合冬耕工作,抓緊把冬耕當作一造來進行這個發展生產的要求,啓發農民互助合作的積極性,引導農民自覺的組織起來,和鞏固、提高原有的互助組織,更是個絕不可錯過的時機。

  因此必須把領導生產和領導互助合作兩者緊密地結合起來,糾正那種「農忙抓生產,農閒抓互助」,把兩者割裂開來的錯誤做法,從深入生產(在當前就是秋收冬耕)加强生產的具體領導中,發現和體會羣衆的互助要求,以組織、鞏固和提高互助組;又從發展互助運動中,解決羣衆發展生產的困難,便互助與生產在互相推動下,逐步向前發展。

  在加强經濟工作和政治工作以發揚農民冬耕積極性,組織起來以解決冬耕矿難的基礎上,還必須加强對冬耕的技術指導。農民冬耕耕作的粗放,說明改進冬耕的耕作方法以提高冬耕的單位面積產量是大有可能。而一般農民冬耕的耕作雖然很粗放,但幷不是其中就沒有精耕細作的能手。因此加强冬耕的技術指導,主要就是深入到農民羣衆中去,發現與集中羣衆中的先進經驗,以科學的觀點把它總結起來,再通過宣傳和鄕村幹部、黨員、團員以及積極分子的帶頭示範,以實例來影響帶動農民,把它推廣到羣衆中去。

  在加强對冬耕的技術指導中,關於推廣小麥、豆類、油料和綠肥作物的技術指導問題,特別値得重視。因爲在這幾種要推廣的冬耕作物中,除豆類是各地農民比較有經驗外,一般只是局部地區農民有經驗,大部分地區農民沒有經驗。因而在推廣的時候,就必須特別愼重。除在農民已有種植習慣的地區,可根據條件大量推廣外,在已有部分農民試種成功的地區,則應總結這些試種的經驗,適當的予以推廣;但在農民還沒有種植習慣的地區,則一般只能由鄕村幹部或積極分子帶頭試種,而不能盲目推廣。在戰勝重重自然災害,取得兩造豐收的基礎上,再努一把力,把冬耕當作一造生產來做好,是一個光榮而又艱苦的任務;但只要繼續發揚和自然災害作鬥爭那種艱苦的奮鬥精神,這個光榮任務是可以勝利完成的。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