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員起來和洪水造成的災害作鬥爭
南方日報一九五三年六月八日社論
這次廣東各地連日暴雨,山洪暴發,在粵中區的東莞、增城、博羅、龍門,粵東區的惠陽、恵來、海豊、陸豊,粤北區的英德、淸遠等地造成了嚴重的災害,部分地區雨量之大,水位之高,爲十餘年來所僅見。如東江上游的河源,三天內就降雨三百多公厘,增城縣的增江和惠來縣的龍江,水位之高,均超過有紀錄以來的歷年最高洪水位。在這些地區,洪水淹了近二有萬畝田園,並在個別鄕村造成人口、房屋、耕畜的損失,嚴重影響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和生存。緊急搶救災民、恢復生產、戰勝災荒,已成爲這些地區當前一個急不容緩的嚴重任務了。爲了有效地制止災荒的發展和戰勝災荒,廣東省防汛防風生產救災聯合總指揮部發出了指示,指示中提出應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災區的人民進行搶救工作,動員黨、政、軍、民,爲緊急搶救災區人民,幫助災區人民爲克服困難、恢復生產、戰勝災荒而鬥爭。這個指示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和堅決迅速地貫徹執行。所有受災區域的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必須繼續發揚以往的鬥爭精神,領導羣衆搶險,以堅定的信心,帶領羣衆,克服困難,恢復生產,戰勝災荒。必須堅決執行廣東省防汛防風生產救災聯合總指揮部的指示,把救災工作,作爲這些地區當前緊急的、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一切工作都要服從救災,並要適應救災這個時間緊迫的任務的要求;一切部門要服從救災指揮機關的指揮;凡與救災無關的工作,一律停辦或緩辦,以便集中力量,有計劃有秩序地完成這個戰鬥性的任務。
爲搶救受災地區的人民,廣東省人民政府已採取了一系列的緊急措施,派出工作隊和醫療隊到災區,撥出大批糧款緊急救濟受災地區的人民。所有這些救災的工作人員必須克服一切困難,以最迅速的方法到達災區,並使糧、款、衣物、藥物迅速到達災民的手裏,任何一刻鐘的延誤都是犯罪的。在洪水還未消退、災民還受困於洪水的地區,首先必須集中力量,把受困的災民搶救出來,幫助他們免除受淹、挨餓和疾病的威脅。在洪水已經消退的地區,則必須結合緊急救濟工作,大力發動羣衆,搶救還可以搶救的禾苗,和搶修被洪水毁壞的水利;禾苗已被洪水冲毁或淹死,難以搶救的,則應積極準備下造耕作,以爭取下造豐收,彌補上造損失,或不影響夏種的原則下,搶種其他早熟、多收的如番薯、瓜、菜之類的作物,並應號召羣衆進行副業生產,以度遇夏災,解決生產和生活困難。個別村鄕的田園房屋全被洪水冲毁,這些地方的受害最深、困難最大的災民,則必作爲重點來進行救濟;首先幫助他們解決當前急迫的食宿困難,安頓好他們的生活,然後再進一步幫助他們恢復生產,戰勝災荒。洪水過後,人畜經過和洪水的激烈搏鬥,精神和體力的消耗都很大,抵抗疾病的能力隨之減弱,加之洪水又把一些不潔的東西帶來,到處漂流,因此疾病最易流行。這就必須特別加强焚區的衛生防預工作,以保障人畜的安全。這些工作都是緊迫、繁重和艱巨的,但也是非做不可的,因此就必須拿出高度的戰鬥精神,才能有效地完成我們的任務。
爲了勝利完成這個戰鬥性的任務,幫助災區人民克服困難、恢復生產、戰勝災荒,還必須各有關部門通力合作。交通部門要以最迅速的方法把受洪水破壞的交通秩序恢復起來,以便利各種工作的進行。糧食部門要密切注意災區的糧食調運供應問題,以保證災區不致發生糧食缺乏的困難,並制止囤積居奇、投機搗亂的現象發生,以安定人民的生活。合作、貿易部門要特別努力爲災區的土副特產品打開銷路,並要盡最大可能收購災區農民的土副特產品,其中以災區般民生活關係最大的土副特產品,即使暫時銷路還有困難,也應盡最大能力收購,以支持災區農民迅速恢復生產。國家銀行應照顧災區的特殊情况,適當分配農貸並及時發放下去,並應貫徹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於加强增產糧食和救災工作」的指示。對於受災戶在今年夏收時到期而無力歸還的貸款,應允許延期歸還,對受災嚴重的農戶,更須實行減免,轉作救濟。民政部門應正確掌握現有的救災糧款,適當分配,適時發放。這一切工作,都是爲了適時救濟災民,扶助災民恢復生產。只有這樣切實地幫助災民,才能安定災民的情緖,縮短災荒困難時間,度過災荒。
災區的同胞們,黨和人民政府對你們的困難和痛苦十分關懐,並已採取一系列緊急措施進行搶救急賑工作,只要大家動員起來堅定信心,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和幫助下,我們是可以克服困難、戰勝災害、恢復生産、重建家園的。因此,必須克服任何可能發生的悲觀失望的情緖,繼續發揮防洪搶險的頑强鬥爭和團結精神,積極恢復家園,搶救禾苗,搶修水利,搶種其他早熟、多收的作物,發展副業,以恢復生產和戰勝災荒。各階層人民對受災的同胞要大力支援。災區的機關和部隊應與人民同甘苦、共患難,除積極協助災民恢復生產外,並應實行節約救災,以親密與當地人民的聯系。在這次搶險救災工作中,所有災區的駐軍都自動地參加搶救工作,充分發揚了人民軍隊的愛民傳統。他們這種熱愛人民的精神,値得大大發揚和學習。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