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第15期

1953年06月03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3年 > 第15期
【打印】 【字体:

豐順、揭陽、普寧、潮陽四縣生產情况

檢查報吿

中共粵東區黨委第二書記 王延春


  這次我協洞青年團的陳生同志、婦聯的蕭明同志等,於短時間內到豊順、揭陽、普寧、潮陽四縣看了一下生產情况,看了吳木邱、袁和坤、王永世等互助組,和普寧的南山、下市、隴頭,潮陽的南門、鳳崗等鄕的一些互助組和鄕村幹部的生產,及聽取了各該縣委、部分區委的彙報,發現當前生產中有兩種情况和三個問題。

  兩種情况

  一種情况是:從領導到區鄕幹部都已鑽入生產工作中去,加强了生產的領導,把生產作爲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獲得了很大成績,因而幹部都受到了敎育,有了提高,並樹立了領導生產的信心。這様也將進一步促使生產運動的深入。這是做得較好的地區的情况。其主要表現是:

  一、加强了思想領導和政策領導,大力進行鞏固新的生產關係的工作,提高了羣衆的生產積極性,並在此項工作中取得了初步的經驗。如羣衆普遍存在等待社會主義、怕財產歸公等思想,經過敎言,已經有了初步的改變。經過宣傳保護私有財產權,農村已開始了自由借貸,且由無到有,由暗到明;農村中個別人大吃大喝、出賣東西的現象已停止發生或大大減少;以前因怕財產歸公而出賣東西的人後悔了,埋怨宣傳保護私有財產來得太遲;羣衆的輿論打擊了小偸的行爲。由於我們加强了思想領導,抓住了中心,取得的經驗是敎育幹部(包括櫃、區、鄕幹部)、宣傳羣衆與解決問題相結合,一般的宣傳和個別串連打通思想相結合,從上到下、由內到外、由幹部到羣衆,又由下而上的收集情况,集中起來,再度貫徹,反覆的進行,並採取敎育羣衆與打擊敵人謠言相結合的方法。這就需要有計劃、有組織和氣力十足的進行。潮陽縣這一段工作是做得好的。經驗證明貫徹政策的關鍵在於幹部。只要使區鄕幹部、黨團員思想通了,認識了鞏固新的生産關係對今天生產的重要作用,事情就好辦了。但也不是說幹部的思想通了就等於解決全部問題。這是長期艱苦的過程,必須經過反覆的敎育,不斷貫徹。

  二、抓緊了對生產工作的具體指導,特別是抓季節抓關鍵,又抓住農業結合搞副業生產,渡過春荒。如在春耕前,抓住羣衆性的修水利和積肥運動,收到成績是很大的。潮陽四、五、九、十等區往年洪水爲災,今年來了兩次大水却沒有被淹,因爲在東門修了個小水庫,羣衆感謝人民政府領導得好。普寧、潮陽有的鄕自積土肥可解決百分之四、五十乃至八十的肥料,減少了生產的支出成本。袁和坤的耕地大部靠河泥作肥料,稻子却長的很好。臨春耕時,又抓緊精耕細作,整理秧田,提出提早揷秧等。老農反映:「今年春寒多雨,要不是早揷秧,稻田一定頂不住寒冷和大水,早造也無希望了!」挿秧後,領導又抓緊防洪追肥,排水灌水,除虫除草,與今年的春寒多雨等自然災害作鬥爭。有的地方除農業外,結合搞副業,多種早熟作物,發動互助互濟,具體的貫徹生產自救與政府協助的方針,渡過春荒。

  三、抓緊了簡化鄕村的機構、工作、會議與解決鄕幹部的生產問題,强調以生產領導生產。就我們所到幾個鄕看來,鄕幹部的生產一般的不比羣衆壞。普寧南山鄕幾個主要幹部的幾塊田的禾都長的比羣衆好,他們說:「過去我們說話人家不聽,這囘自己的稻長的好,領導生產有『資本』了!」這就提高了他們領導生產工作的信心,提高了他們在生產戰線上的地位。在黨團員帶頭之下,推進了互助合作運動。這一段時間內互助組的發展很大,特別是互助組的生產一般的都比單幹戶較好,提高了互助組在羣衆中威信,大大表現了互助合作的優越性。

  正因爲這些地區抓住了以上三個問題,所以羣衆情緖高漲,幹部有了信心,鄕村中混亂的現象大大減少,穩定了社會秩序,又促進了生產。

  另一種情况是搞的不夠好。這種地區,在生產與渡荒等工作上都有很多成績,但主要問題是在於沒有或不明確地把生產當爲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生產大有自流的現象;特別是未抓住思想領導,未明確鞏固新的生產關係的重要性,因此幹部未眞正鑽進去,農村中新的生產關係的緊張帶來社會秩序的緊張與不穩定,下級幹部束手無策、苦悶,對上級領導有意見;領導則不深入,或則雖下鄕而看不出問題,抓不住問題。普寧縣三月份擺下的一個生產重點鄕,有兩個月的長時間無人領導,農民水利模範王道章的水利工程早在三月發現,至今其未完的工程都無人過問,甚至牲畜大批死亡(全縣約死猪二千多頭,嚴重的鄕死亡的猪佔全鄕一半左右),領導上却熟視無睹。總之,這種地區的情况是領導上官僚主義,所謂「壓倒一切」只限於口頭上,生產關係緊張,社會秩序混亂。

  以上兩種情况說明了:

  一、凡是抓住以生產爲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又以鞏固新的生產關係作爲領導生產的關鍵的地區,生產工作就活躍猛進,社會秩序穩定;反之,不把生産作爲中心任務,不大力鞏固新的生產關係的地區,則生產關係不穩定,社會秩序混亂。

  二、凡是抓緊了對幹部思想領導與强調解決鄕幹部生產問題的地區,旣提高了幹部信心,也帶領了羣衆;反之則生產存在自流現象,幹部苦悶。

  但是不管何種地區,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存在着三個問題。這些問題必須進一步解決,才能搞好生產。

  三個問題

  一、必須把生產作爲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嚴防中心旁移,克服官僚主義。

  由改革轉向生產,「生產壓倒一切」這個問題,在粤東區今天還要大大强調。固然最近由於整編隊伍,調動幹部,及夏收前若干改革工作任務仍大,對於我們全力轉入生產有所影響,但這不是決定的,關鍵仍是明確中心抓住中心的問題。有的縣已經這樣做了,成績很好。如果中心不明確,工作安排不好,則中心大有旁移的危險。有些縣的領導對所謂「壓倒一切」是停留在口頭上的,所以成績不大。因此必須從思想上、組織力量上、工作方法上徹底的轉變過來。其次是由於領導上官僚主義,不知下面情况及問題,幹部沒辦法,苦悶,而領導幹部又不能深入帶徒弟,幫助下級幹部解決困難,使下級幹部感到摸不着門,鑽不進去;因此,必須認眞執行區黨委對於夏收前工作安排的指示,明確中心,並要深入農村,發現問題,帶動幹部,敎育幹部,認眞的轉向生產。

  目前幹部的情况是領導生產沒辦法,認爲農村工作沒前途。因此要再次向幹部交代:中國農業的前途是什麼呢?要集體化、機械化、電氣化,這個前途是靠生產得來的,故今天在農村還要堅苦的工作,克服眼望城市,工廠,不安心農村工作的思想。有的幹部認爲農民看不到前途、想向外發展,不愛護土地,不願加工耕作的。這種看法是不妥的。農民是愛土地的,但我區地少人多,光靠土地不能解決問題,這却是實際情况;因此除了强調土地加工,使人盡其力、地盡其用是主要辦法外,必須開展副業生產。有的農村靑年不願留在農村,怕艱苦,羡慕城市,眼望工廠,對他們則要說服敎育,說明今天城市存在的困難,工業未建設起來,城市不需要那麼多人,我們要安心把農業搞好,等將來城市發展需要人力時,才有組織地入城,滿足工業生產的需要,但今天還需忍耐。

  二、新的生產關係不鞏固與進一步鞏固新的生產關係的問題。

  目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認識到鞏固新的生產關係是摘好生產的關鍵,並反覆地進行解決,取得了成績,但問題仍然存在;一種是幹部對關鍵的問題認識不深刻,甚至還沒有認識,也未大力進行解決,因此問題最突出和嚴重。此段工作的經驗證明:穩定新的生逢關係是發展農業生產、展開愛國增產運動的中心環節,因此今後仍須作爲中心,大力地貫徹,進一步地加强思想、政策領導。當前存在問題主要是:

  (一)互助合作中盲目冒進與嚴重的農業社會主義思想。表現在過早地把土地農具入股歸公,錯誤的「吃大鍋飯」。豐順有五個「互助組」把土地農具都入股,不論農忙和農暇,都是集體吃飯、集體幹活,副業生產歸公,按「塡坑補缺」原則分配,這樣組裏的成員生產當然不積極。有的互助組不管生產的需要和成員覺悟如何,盲目追求高級形式,制訂煩雜的制度。這樣做完全違反了我們今天獎勵勞動、保護私有權的政策,不懂得今天小農經濟的私有性分散性特點,客觀上起了破壞生產的作用。

  (二)羣衆中等社會主義與怕社會主義的思想很爲突出。豊順豊良區發土地瞪後有七十一戶農民有勞動力不積極生產,以致生活困難,出賣土地以等待社會主義。有的賣光了等貸款來吃,貸了款不想還;有的準備把土地抵還政府就算了,有的農民不願植樹而多植竹,因爲種樹要多年後才能收成,怕那時會被沒收了。潮陽有個鄕的羣衆土地改革後大量拆賣傢具衣物,共載了一百餘船的傢具運出拍賣。該縣九區有一個農民到集鎭賣了一斗米得萬餘元,自己吃喝買香煙花了九千元,又僱了架單車坐囘來,到家一裏只剩五百元。這種人雖是個別的,但羣衆怕社會主義來了要歸公的思想則很普遍,他們的態度好像是:「勞動不致富,生產不發家」,不敢發財,等待社會主義。這様的結果,小偸也出現了,私有財產似乎沒有保障。歪風滋長,社會秩序混亂,誰也不敢放手地積極生產。

  (三)農民怕負擔增加,加上敵人造謠,不敢增產。有的農民說:「不是査田定產,是査田增產」,「共產黨說增產,査田就是主要辦法」。豐順的農民說:「解放後公糧一年比一年增加,叫我們加工加肥,怎麼都不幹。」加以有些地方原習慣畝比市畝大,査田後畝數丈實了,壞人從中挑撥,因而更加不滿。

  (四)借貸問題很爲突出。土地改革後農村借貸關係有死滯停頓狀態,貧雇農生產生活有困難而借貸無門。有些幹部認爲借了不還才是「有立場」,抱着單純的片面的貧雇農觀點,進行强借,却不知這樣的結果,自由借貸將難以展開。有些幹部甚至盲目地提出「反對高利貸」,「反對資本主義的傾向」。這是錯誤的。應吿訴幹部:目前農村主要的問題是有困難要求借貸而不是反高利貸,要抓住主要的一面,正確認識目前情况,貫徹黨的政策。

  以上情况各地普遍存在,只有程度上的不同。要怎樣解決呢?我認爲:

  (一)關鍵在於敎育幹部和農村黨團員,使他們認識解決這些問題與發展生產的重大關係,加强學習,把宣傳政策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採取縣委學習討論,明確思想,深入區鄕,帶動幹部學習,傳授上課,講解文件與發現問題相結合的方法,領導走到一那裏就宣傳到那裏,把幹部帶動起來,利用各種工作會議(如査田定產、取締反動會道門、靑年團代表會等),大力宣傳鞏固新的生產關係,講解生產政策,澄淸幹部思想。揭陽有個鄕幹部不敢宣傳保護財產私有權,把「十項措施」張貼在偏僻之處,只宣傳後面幾條,不敢宣傳全部內容。潮陽泗馬浦的鄕幹部說:「越宣傳了階級越分化,將來還是窮的窮、富的富,那還了得!」因此必須充分運用各種組織的力量,反覆的敎育幹部,宣傳與解決問題相合,一般宣傳與個別敎育相結合,幹部分片包乾,發動羣衆,這樣加强從思想到組織的領導,貫徹政策,推進運動。

  (二)進一步明確政策。針對鄕村突出情况,把政策具體化,敎育幹部羣衆:(甲)正確宣傳社會主義,說明如不發展生產,大家坐等社會主義是等不來的;說明社會主義不是「吃大鍋飯」,不是不勞動可得吃,使羣衆知道社會主義是自己靠勞動得報酬,不勞動者不得吃,社會主義是勞動生產得來的。(乙)正確貫徹借貸自由與保護財產私有權的政策,不准强迫借貸,利息多少由雙方自訂,幹部黨員也可借貸。首先把農村借貸關係活躍起來。宣傳時很自然的會涉及一些舊債問題。對土地改革以來的債務關係,羣衆有要求者可結合處理,但應從團結生產、照顧全體農民利益出發,千萬不要沒事找事做,以免形成全面的淸債運動。處理時應在「承認債權,有借有還」的精神下,分別不同情况處理,着重那些有力償還的債務,對貧雇農有困難者採取承認債權重訂借約的辦法分期或緩期還,嚴防發生迫債現象。經驗說明,只要宣傳說服,雙方打通思想,是行得通的。一鄕之內,做好典型,體現政策,其他糾紛可以隨之解決,使羣衆認識債權是有保證的,賴債是不對的,從而掃除其對政策的顧慮而推動了自由借貸。但主要之點,則是領導上必須把精力放在活躍今後新的借貸關係上面,充分運用各種各樣舊有的借貸形式,强調雙方自願,有借有還,利息面議,宣傳農民之間要講信用,尊重私有權,互相幫助解決困難,並有重點的組織與發展信貸合作事業。(丙)貫徹互助合作政策,糾正「吃大鍋飯」、「塡坑補缺」等錯誤思想與做法,批判互助組中損害私人利益及貪佔便宜的思想,「强調自願結合,明確目前互助的目的在淤克服困難,發展生產。在組織形式上强調由低到高,循序漸進,克服盲目追求高級形式的現象。(丁)宣傳合理負擔政策,解除羣衆疑慮。(戊)敎育和改造二流子,依靠羣衆輿論與行政力量相結合,批評其不務生產及偸盜的行爲,及時表揚其進步表現,迫使其勞動改造,走上正途。個別屢犯不改者,可抓住典型懲辦一下,以教育其他。

  在貫徹政策中,必須注意不斷表揚好人好事,掲露批判壞人壊事,把批評與獎勵結合起來。如揭陽採用紅旗豊產競赛的辦法獎勵羣衆生產,做法很好。同時必須抓住典型的鄕村、人物、互助組的模範事例,進行廣泛通報表揚,以鼓舞羣衆生產熱忱。潮陽鳳崗鄕一萬餘人口,每人只分得三分沙地,原來很窮困,由於羣衆積極生產,經營副業,家家戶戶養大猪,婦女省下小魚不給孩子吃而去餵猪,今年生活改善了,可以渡過春荒,並出現了種紅薯的生產能手,他講究紅薯選種,改進技術,每畝地可收紅薯一萬餘斤,全鄕羣衆感謝共產黨正確的領導。像這樣的鄕村,就是生逢的模範鄕,必須大力表揚獎勵,以鼓舞羣衆生產。

  三、掌握生產技術,掌握羣衆的生產經驗,不斷豊富領導,提高羣衆。

  目前有些領導和幹部,領導生產苦無辦法。其實羣衆中有很多豐富的生產經驗,鄕村中也有不少的成功的領導生產的方法,但由於不深入,不虛心向羣衆學習,不善於掌握羣衆的經驗與技術,因而感到無辦法無信心。爲了豊富領導,提高幹部,必須:

  (一)加强幹部對文件的學習,提高幹部理論水平。

  (二)不斷總結羣衆的生產經驗。據普寧、潮陽兩縣最近佈置,通過檢査生産,組織田間評比,總結增產經驗,辦法是由領導同志帶頭,深入重點檢査,評比排隊,打下評比競賽的基礎,然後召集互助組長會議,吸收少數單幹戶代表及全體鄕幹部參加,交流生產經驗,協助其總結經驗,提高一步並推廣之,這様旣豊富了領導,又提高了羣衆。這個辦法,各縣都可推行。

  事實說明,羣衆中是有許多可貴經驗與創造的。如有的農民硏究各種施肥方法的結果,認爲今春凡是多用河堤的稻田,比光用肥田粉的稻田長得更好。吳木邱注意看天色排水灌水,天寒時灌水入田保持温度,天晴時排水以晒暖稻田,因而稻苗長得比一般一高三、四寸。普寧南山鄕有個農民,每塊稻田的禾都長的肥壯均勻,羣衆問他是何道理,他說關鍵在於下秧時的技術,注意疏種、均勻和田坭耙後的沉澱程度。有的老農則硏究秧苗不能過早或過晩拔動,要長得適時。鳳崗鄕農民硏究新薯選種得到豊產,如此等等。羣衆中有豐富的經驗,而過去我們不善於發現和加以總結提高推廣,今後必須掌握羣衆的技術和經驗,以豊富領導,提高羣衆,推進生產。具體辦法除經常深入檢査,評比生產,召集各種會議總結經驗外,應把所掌握的經驗技術,通過黨團員、骨幹及各系統的組織力量,加以推廣。這樣做的好處是旣能提高幹部信心,鼓舞羣衆的生產情緖,又反過來促進新的生產關係的穩定。普寧南山鄕的羣衆看見上級下田檢査生產,很高興說:「縣長都下來檢査我們稻田啦!下次要把草除乾淨才好。」

  總之,領導生產要加强技術領導與組織領導,但中心的關鍵則是思想領導,抓緊鞏固新的生產關係,大力地貫徹生產政策。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