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第10期

1953年04月18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3年 > 第10期
【打印】 【字体:

盲目流入城市的農民應該囘到鄕村去(轉載)

人民日報一九五三年四月廿一曰社論


今年春節以來,許多地區有大批農民盲目地流向城市。據本月初統計,新由農村流入幾個大城市的農民約在五萬人以上;還有許多農民正在交通線上流動着。這旣增加了城市工作和交通運輸的困難,又嚴重地妨礙了當前的春耕生產。各地黨政領導機關必須十分重視這個問題,認眞執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於勸止農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迅速採取妥善的措施,停止這個現象的發展。

某些建築單位隨意到農村招攬工人,是造成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們必須加强對勞動力動員和使用的計劃性,糾正無計劃無組織的現象。我們國家的建設時期業已開始,從農村吸收勞動力參加經濟建設的需要,無疑將是逐漸增加的。

農村幹部和農民羣衆,特別是靑年農民,願意到城市來參加國家的工業建設,這也是很自然的。可是,我們應當認識,國家的經濟建設必須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不可能一下子吸收很多勞動力,同時對於勞動力的使用和動員,也必須有一定的計劃和組織。各工礦企業、建築單位應當精確地計算岀自己所需要的工人數目,交由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統一地加以調配;各地縣、區、鄉人民政府則應向準備進城的農民耐心地進行解釋,說明盲目地進城對國家對自己都沒有好處,勸吿他們在家安心發展生產。

我們應當敎育縣區幹部和廣大農民,使他們了解工業和農業的正確關係,反對忽視和輕視農業生產的片面觀點。中共中央在關於春耕生產給各級黨委的指示中說:「爲了配合我們國家工業生產不斷發展的需要,就必須同時不斷地更進一步地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絕不能停留在現有成績上不再前進。在工業建設的高潮之中,任何忽視農業生產的觀點,都是片面的,錯誤的。」當然,農業要有重大的發展,必須有工業的領導和支援;但工業的發展同樣需要農業的支持。在國家經濟建設中,農業的重要性決不比過去爲小,相反的,城市和工業日益增多地需要大量的商品糧食和工業原料,需要銷售量更大的市場。因此,我們必須繼續發揮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進一歩發展農業生產。

我們應當敎育農民,積極發揮農村剩餘勞動的潛在力量,發展農村多種經濟,興修小型水利、改良耕作技術、整修土地、改良土壤、植樹造林、發展畜牧和有條件地進行各種有銷路的副業生產。爲此,就需要幫助農民打開土產特產品的銷路,適當地調整農產品、副業產品和土產特產品的價格,並應在國家財力可能的範圍內,有計劃地修築道路,疏濬河道和建設大型水利工程。這些事情可容納一批農村勞動力,也和農民的利益有直接關係;但必須適當地改善這些工程的勞動條件。此外,必須端正地執行黨和人民政府的各種政策,特別是要堅決糾正不尊重農民財產私有權的行爲,改進農村工作幹部的工作方法和作風,切實糾正「五多」現象,使農民眞正能安心生產,使區村幹部能夠有條件領導生產。這些都是安定農民生產情緖,使他們安心在農村生產的一些必要措施。

對於目前已經盲目地流入城市的農民,我們應當按照政務院關於勸止農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妥善地愼重地加以處理。除爲工礦企業和建築工程單位確實需要的以外,應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的勞動部門、民政部門動員他們回鄕。各個城市的黨委應當統一地領導這一工作。凡是各工礦企業自由招來而目前並不需要的人員,應一律由各該單位負責處理;並協同原來介紹這些農民到城市來的各縣、區、鄕人民政府,商定妥善辦法,迎接農民囘家。盲目地自流地進入城市的農村黨員、團員、村幹部和已在農村就業的榮譽軍人退伍轉業軍人,應當起模範作用,儘快囘鄕領導春耕生產。春耕播種在許多地區已經開始了,時間已經很緊迫了,再耽誤幾天就可能影響一年的收成,所有應該囘鄕的農村幹部和農民都不應該再三心二意了,要趕快囘到光榮的農業生產戰線和農村工作崗位上去。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