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第1期

1953年01月12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3年 > 第1期
【打印】 【字体:

全面結束土地改革運動

——在中共中央中南局農村工作會議上的總結報吿第一部分

杜潤生


  此次會議,解決的問題:一是今冬明春工作的安排;一是農業互助合作運動的方針。

  一、今冬明春的中心任務

  會議的第一個結論是:提高方法、爭取時間、結束土改、轉入建設。從現時起,全黨要轉移大批力量到工業和城市,這個道理,同志們都明白,但不能認爲農村工作就可以輕視了,可以削弱了。如果這樣認識就必然會犯大錯誤。今後農村工作還需要繼績加强這是肯定的、不變的。怎樣加强,目前的對策有四條:(一)結束好土改,做好建黨工作;組織好由土改到生產的轉變步驟。(二)農村老幹部採取逐步轉移辦法,每縣至少要留幾個老縣級幹部,留一個班子保持經驗不斷氣。(三)各省都要保持着若干重點縣、重點區作爲創造工作經驗、培養幹部的來源。(四)將以城市爲重心的這一槪念弄淸楚,不是人人都到城市、都搞工業,而是以城市工業爲重心。沒有工業和大城市地區的黨委,主要任務是領導農業生產建設,今天農業爲工業服務,爭取工業明天爲農業服務,靠工業改造農業。此次會議,是解決第一個問題,卽結束土改做好建黨工作。這是個百年大計的任務,今冬明春一定要完成,今冬明春叫做過渡時期,即是由改革到生產的過渡。其中的「到」字最爲重要,從那裏到那裏,必須弄淸楚:要從結束改革,前進「到」生產。歷史任務的結束和新的任務的開始緊相連接,旣煞尾又抓頭,這就是過渡。似乎有人主張改革任務無需乎再有個結束階段了,這個主張行不行呢?最可靠的結論應從實際情况中去求出來,即是說要看看結束改革是不是大多數羣衆的要求。對過去土改成績來一個正確估計,問題就解決了。過去成績並不低,可以說很大,但還有需要發展的方面和鞏固的方面。任何一個革命運動,在大踏步前進之後,總要有個最後的收塲結束時期,大發展之後,必需要來一個鞏固階段。結束工作做不好,旣得成績就要自然消失一部分,羣衆就要後退一部分,新任務臨頭時領導者一直前進,而羣衆趕不上來,只是領導自己前進那是不頂用的。根據一百個鄕調查地主作爲階級已經被廢除了,其中百分之八十政治上經濟上各方面受到沉重的打擊,現在還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人還有不法活動,要再打擊一下,已打倒的地主還沒有分別發落,不分別發落就不能促成其徹底瓦解分化,以利勞動改造。從羣衆滿足程度講,土地問題解決了,百分之四十三的土地從封建階級轉移到農民手中,農民的耕畜和農具增加了佔有比例的百分之十七左右;按生產水平說還顯得不夠,按土地改革法就算差不多了,但還有百分之三十的貧雇提對於分配狀况不滿意,這百分之三十的人都是生產戰線上的主力,不滿足是不好的,他們沒有解決了問題,原因是沒有解決好,並非客觀上無從解決;土地分了,土地所有證沒有發,影響生產關係的穩定,這更是一個大問題。從羣衆組織方面看,中南局號召組織農民百分之八十,這個要求基本完成了,缺點是組織力量鞏固程度不平衡,而且是腹心地區的不平衡,原要求一個鄉裏邊培養三、四個核心骨幹,現在看來那些夾生、半夾生鄕爲數在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地區並未培養出來,而祗有出現了這樣骨幹時才能把羣衆新生長的革命力量保持下來。此外就是那些組織基礎好的鄕也還遺留着一些不團結鬧宗派現象,現在要建黨,將黨的組織建在宗派對立的基礎上是很危險的,會長期感到麻煩。總起來看土改結果,一句話:成績很大,尙須最後一次努力。這種情況是很合理的,因爲任何運動都不能「十全十美」,把運動說得很完美的人,決不要相信,就是再努力一下也不能十全十美。因爲不能十全十美就放棄最後努力自然更不對。羣衆要求有個最後的勝利,必須領導他們走向最後勝利,領導者在此時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把羣衆中積極分子滿意的情緖,當作全體農民的情緖,不要把羣衆中對敵人的麻痹思想,當作最後眞正勝利思想。上級交來的新任務很多,是要執行的,但因爲自己是率領羣衆去完成各種任務,就必須首先滿足羣衆眼前的要求,而不能跳越前催。比如,開展生產運動是一個新的任務,組織合作互助運動很必要。但這裏的羣衆要求先把新的生產關係肯定下來,私有權獲得鞏固保障,有些人還要求補一些生產條件,要求鞏固旣得政治權力。這兩條要求在羣衆中還不是過時的。開展生產運動,如果不是爲了應付上級,而是爲了解決羣衆自己的問題,就不能忽視這種要求。這就引出一個明白結論:土改沒有個結束,階段時不行的;復查是不可缺的。現在的問題祗是如何爭取時間辦得快一點,因爲快一點也是羣衆的要求,羣衆要求復查,不要求慢騰騰的覆查。但快一點還須好一點,如果搞亂了倒不如不搞,想快而好,必須明確要求,改善指導方法。下邊是加以歸納的幾項羣衆要求:

  第一、要把未打到的地主打倒,即對約佔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的違法地主打擊一下(但不要十分機械,這類是説明打擊少數之意),實行一次區別對待分別發落;

  第二、滿足為發動羣衆的經濟政治要求,特別是滿足貧農人口百分之三十不滿足者的經濟要求,凡在土地改革法範圍内可解決的問題,儘量解決,無法解決部分,才移到在生產中解決;

  第三、全面發完土地證,全部分完應分配的山林、水塘、機動田(指定留一點的地區除外);

  第四,擴大戰果,淸除反動會門的影響,將封建勢力最後一個埋伏陣地加以摧毀。貫徹婚姻法,對這一個封建階級上層建築物,予以衝擊,發動婦女羣衆投入生產戰線;

  第五、從領導者說,就是通過這些鬥爭,對羣衆再進行一次反封建敎育,把羣衆全面地組織起來,給今後建設運動政治工作打下可靠基礎,充分發揮新民主主義政權的優越性能,以推進今後農村合作化運動。

  覆查任務就是如此。

  在今冬明春結束土改運動,還要强調一下結合生產組織生產,因爲在實際上這兩個歷史任務已經交錯起來了,如果人爲地把他們割裂開來,脫離了生產,就會脫離了羣衆。過去幾年是不是沒有生產?不是的,羣衆每一天都在生產,我們以前努力的基本方面是掃除封建生產障礙,解除束縛,創造新的生產條件,使羣衆能自由生產。今年講生產應有所不同,應當把生產進行得更加有領導有組織一點,把羣衆自發的要求的生產和我們所要領導他們進行的生產結合起來,形成羣衆性的生產,這樣,使生產上昇更,快一點,爭取明年再來個豐收。同時使羣衆自發自流生產可能帶來的新障礙獲得可能的預防,如像幹部退坡不問政治,困難戶孤立無援瀕於破產等等情况,儘可能使之減少,土改後幾年不領導生產,出了偏向又來大事糾偏,是不好的。

  怎樣結合生產?第一從生產入手,工作中注意從生產要求上調動率衆多數,領導者從生產入手到改革,使鞏衆又從改革到生產。

  第二、不惧生產,主要不悞農時。冬季農作,冬耕冬種、防治病虫、選種子,興修水利、護林造林,均是冬季的事情,必須如期組織羣衆生產行動,此外還有活躍供銷工作,發放貸款諸問題,均須及時去辦。

  第三、歸到生產。運動最後以生產收場,敎育幹部,敎育羣衆,號召用自己的勞動建設新生活,改善生活,結算上年生產成績,總結互助經驗,着手整頓建立互助組織,辦生產合作社,使他們走上新的生產道路,正確地走向新的道路。

  我們將建黨也列入中心工作,是爲了提請大家認眞切實的注意。其實這是改革運動的一個政治果實,因爲改革的結果在鄕村裏出現了願意爲共產主義奮鬥的新人物,這就具備了建黨的條件。這反映了羣衆政治覺悟的提高,它是工人階級領導農民運動所獲得的一項勝利品。只有在農村中建立了黨的組織,才能鞏固農村人民民主專政,保證新的經濟建設任務,這個果實不是現成地長在樹上,一伸手就可摘下來的,現在只是有了一塊新的土壤,需要一番種植培養工夫。有了土改創造了建黨條件,有了條件,還要會做工作,不會做工作,還是建不起黨來的。中南局指示建黨任務只許完成,不許不完成,只許做好,不許做壊,建黨辦法錢部長講過了,不必重複。這裏只說明一點,就是現在主要傾向還是不積極,不負責,某些黨的組織還沒有將建黨工作提到重要地位上來,此點必須糾正。發展黨員要有控制,但控制必先積極負責,這樣才能把發展和控制,積極慎重內在地統一起來。在建黨工作中,應把靑年團的組織同時加以鞏固,還要將其他組織,如民兵和農民協會、人民代表會,一一健全起來。有了黨支部,有黨的助手組織,又有了人民代表大會制的政權,有了農民協會,又有了作爲政權支柱的民兵,黨在農村土改時期將羣衆組織起來的任務就算大體完成了。以這些做基礎更有計劃地去發展經濟文化組織,就更順手些了。對於民兵要特別强調一下,今後加强國防問題,經過改革以後,主要靠兩條,一條是工業,一條是後備兵源,抗美援朝任務還在繼續,爲了保衛和平建設,必須有鞏固的國防、鞏固的後方。太平麻痹觀念,絕不可任其存在。

  農民協會,有人主張覆查後任其自生自滅,這種觀點必須加以反對。農民協會歷史作用並未消失,黨在農村中的組織二,三年並不能普遍建立好,人民經濟互助組織二、三年也不能普遍而健全起來,靠什麼組織去從下而上地支持人民民主專政制度呢?只有農民協會。現在加强將來要自行消失,這様認識問題是對的,但不要把農民協會一時的鬆懈現象,就當作作用已經消失而做出應該馬上取消的結論,加强它使其不鬆懈才是對的。

  組織建設是起長期作用的東西,社會改革運動的結果,如想使它能變爲今後建設的直接條件貫徹以工人階級爲領導的方針,就必須强調組織建設,所謂工作「斷氣」實質上就是組織方面「斷氣」,聽說老區曾一度發生過鄕幹部在生產運動中的退坡現象,我想退坡不是指他們不生產,而是指只顧自己的生產,放棄了領導羣衆生產,不再管階級鬥爭,也即是說放鬆了組織作用。華北提出加强農村中的政治工作,也就是加强組織領導作用,我們今天要學習他們的經驗教訓,及時注意。組織建設不是劃一個階段來辦即可辦好的,整個土改鬥爭過程都貫串這個任務。過去土改强調組織純潔鞏固的農民協會,是組織建設,現在結束土改要建立黨的組織,也是組織建設。整個組織的共同點,都要求保持階級性。階級性必須建立在羣衆階級覺悟的基礙上,而階級覺悟,是通過對外、對內不同形式的鬥爭來提高的。以前,着重打擊了地主階級,解決了土地問題,提高了羣衆覺悟,覆查還需要淸除一下地主封建思想的影響,進一步提高羣衆的覺悟。在農村中的封建遺留物——宗派觀念,曾長期地分裂着的農民的階級團結,想把羣衆眞正按階級形式組織起來,必須注意將這種壞影響加以淸除。這裏就引出一個民主運動課程。民主運動是先進者幫助落後者的一種方法,通過它密切幹部和羣衆之間的關係,調處各鄕各村各姓之間的盲目宗派對立,淸查挑撥羣衆對立的敵人,具體地敎育羣衆鞏固階級團結,使各種組織都建立在這個階級統一的政治基礎上。民主運動中注意發現敵情,組織對敵鬥爭是必需的,但主要方面,它還是內部鬥爭,這種鬥爭,也可以用另一個名詞來說明它的意義,就是自我團結自我敎育互助運動。

  民主運動最初必然是以羣衆起來對幹部開展民主批評的形式表現出來,不必害怕,只要我們心中有數,善於掌握,遵守誘導羣衆實行團結自己戰勝敵人的總方針,就能推動階級團結,而不致妨害階級團結,在這裏切戒壓抑羣衆民主,對犯錯誤的幹部實行包庇,更切戒把內外鬥爭相混淆,而造成階級隊伍內部的對抗和分裂,便利了敵人,而引來羣衆的後悔和瞞怨。一切爲了加强階級團結,加强黨與羣衆的聯繫(具體說,即幹部和羣衆聯繫),這就是調整幹羣關係的目的。

  民主運動的結果,會引起羣衆民主要求的高漲和鄕村幹部對當地人民負責觀念的提高,進而把這種成就固定於代表大會制度:使之更加强更提高一步,是很有必要的。幹部只對上級負責不對羣衆負責是個大毛病,代表大會制可改正這個毛病。

  二、如何組織運動

  整個情况是:事情更多了,力量更分散了,指揮更不集中了,現在更需要有一個統一指揮和協同動作的計劃。因爲地區不同,任務交錯,沒有統一計劃和統一行動,分散作戰,那一條戰線都沒有戰果,或沒有很好的戰果,這是可以預料的。這次會議就是把各種任務包下來,訂成統一行動計劃,絕不許分散力量,亂手亂脚,悞了大事,釀成大錯。會議討論得很好。根據大家意見結論是:

  1、結束土改運動,到明年三月半一定要搞完,不再拖延,全部未覆查鄕都過一次水,地區的劃分,可按農民的力量是否佔優勢做標準劃分爲兩種類型,先劣勢區而後優勢區,以劣勢鄕爲中心又帶一些優勢鄕,因爲實際上優勢劣勢分散挿花存在,不能整齊劃一。到明年一月底無論如何要完成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地區,特別是去年應該覆查而未覆查的,要提前槁完。因爲隔了二年,囘生現象必多,且久不發土地證,產權不定非同小可。剩下百分之四十的地區在二月份搞完。兩廣地區冬初將腹心地區土改結束,隨即將指導重點置於覆查,把二千萬人口地區的覆査搞好,事情就好辦了。

  生產工作應結合運動並隨運動結束作專門的佈署、專門的檢查指導。要求在上年度發動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組織起來,完成必須完成季節性的各種突擊任務。從物資交流,到興修水利等。

  2、貫徹婚姻法。從覆查運動中劃出來,在三月份以後,獨立佈置獨立解決。其次繼續貫徹鎭壓反革命任務,可在覆查中準備條件,就是在羣衆、材料、政策等方面作好準備工作,大家都注意調查硏究,注意高度策畧性,做到好而不亂。

  3、建黨建團。主要結合運動,全黨動手,專人管理。所謂結合運動,就是要利用運動時機來考驗選擇發展對象。除了過去已掌捉的名單外,還要注意掌握新名單,在十月份完成鄕村幹部集中整風,開好名單,查田查階級時放在羣衆中考驗一番,抽空再集中訓練(專門建黨訓練班),結束一批調訓一批,接收一批。要求縣裏有一個辦訓練班的組織,至少三、五人,多則十餘人:區或幾個區開普訓班(即普通整風班),不必有專門組織。

  4、民兵冬訓。放在土改最優秀鄕去進行,明夏還要夏訓,現在必冬訓,放在土改結束了的地方進行。識字運動與此步驟同,爭取在六、七年內掃除文盲,這是個偉大的任務,今冬識字運動重點放在優勢鄕進行,以便於辦得好,有實效,取得羣衆擁護。領導機關先準備敎師,有多少能辦學的敎師,開多少班次,不能一轟而起。

  5、特殊地區。像某些重災區。治水區,在這些地區當然以生產救災爲第一任務,覆查把應該懲辦的地主懲辦了,土地證發下去就算基本上完成任務,能多做當然更好。

  6、查田定產。採取積極指導方針,在十月初完全結束,十月份至遲十一月份開勞動模範大會佈置生產,要普遍開鄕幹訓練班,這是關係全局的問題,方針是積極指導,拿出最快的辦法進行。

  7、能放在上邊的任務,都放在專署以上去辦,如司法改革,小學敎師思想改造等,使縣以下組織脫出手來組織冬季大運動。

  三、覆查運動的政策策略指導

  主要解決三個問題:如何對待鄕級幹部;如何對待羣衆;如何打擊敵人。今年與去年這三方面情况都有不同,政策運用和策畧指導要立足在新的變化上適應這種變化。

  1、首先對鄕幹部。根據各地估計鄕級幹部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好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改造後能用,百分之十不能用(不是每鄕如此)。運動要依靠先進,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先進分子了,任務是發展自己的組織基礎不是從頭建立基礎了。對於這些幹部,要確定依靠他們又使他們進步提高,成爲更好的依靠,推動他們幫助落後部分,發展階級力量。所以要採取民主運動方式,完成對鄕幹部整風運動,即是爲了更好地加强這部分可以依靠的力量,團結廣大羣衆一致對敵。鄕幹部是有好有壊,好的多,壞的少,因此處理方針就應當是:提高改造多數,淸洗極少數。一脚踢開的辦法,應該當作錯誤政策來反對,但對他們當中犯大錯誤的分子也絶不應該無原則包庇,對每一個鄕幹部選擇、提拔、批評、處理,均須通過羣衆,關門整編辦法要當作錯誤方法來反對。在運動開始之前先集中於縣區整風學習,號召他們按積極分子五個條件來坦白檢查自己思想和錯誤的行爲,實行自我敎育,用自我批評精神武裝他們。其目的是使他們在開展相互批評中取得進步,使領導者心中有數,對犯普通錯誤的人一般在整風中不作處理,除非發現現行敵人。第二步囘鄕開代表會議,在代表會上代表和幹部,面對面開展批評,又背靠背分析醖釀解決各人問題。開代表會時更要充分地聽取硏究會外羣衆意見,不能關起門來開會,關鍵在於代表的活動。代表會解決幹部問題,是爲了解決覆查問題,必須聯繫當前行動,討論好今後團結對敵之計。第三步動員一切人到運動中考驗,給那些犯錯誤的以立功贖罪機會,給羣衆再看看幹部的機會,然後實行一次選舉,一般有大錯誤的,羣衆不喜歡的選掉他,好的再選上。這樣即可避免盲目亂整和關門整幹的錯誤。

  有幾項是幹部所犯錯誤中較爲普遍的錯誤:(一)作風不民主;(二)退坡思想;(三)包庇敵人;(四)多佔果實和貪汚。按人來分析一種叫完全的好幹部。羣衆信任愛戴他,沒什麼毛病。第二種是好人有落後思想。如有不民主作風、想退坡、辦事不積極、對婦女不尊重、對落後羣衆態度不好等。第三種是好人辦了一些壞事。成份好,是勞動者,鬥爭有功,但由於思想落後,而有放高利貸,多佔果實,侮辱婦女,個別場合,包庇個別敵人。第四種是壞人又辦壞事。實際上就是指階級異己分子,有些雖然不是地主成份,但由於長期充當統治階級工具,已失去階級本質的流氓、慣匪、兵痞,旣不從事勞動,歷史上又有大罪惡,當幹部後並有大批侵吞公款、大批多佔果實、迫害好人等行爲。上述四種人前三種都是好的幹部和基本是好的幹部,第四種可視爲壞幹部。處理辦法應有多種,表揚、批評、選舉罷免、停職考察、撤職查辦,均可採取,不能只用一種,其中只有對第四種人中的犯罪分子,才用最後一種辦法,即查辦辦法,其餘均靠自我批評、批評以及選舉辦法解決問題。去壞留好,去少留多,留去都用內部的民主手段,不能用外部對敵鬥爭辦法,不捕不押,更不准吊打用刑,但又不應包庇幹部錯誤,不許壓抑羣衆民主。訣竅只有一個:就是耐心地以完整的民主思想來武裝幹部和羣衆使幹部獲得主動,羣衆分淸內外,事情就好辦了。

  2、打擊敵人和敵人打了三個囘合,已打出了一個敵人大分化形勢,地主階級內部分成爲違法、半守法半違法和守法戶的三種不同政治態度了。有了分化,就是說他們也有了矛盾,有矛盾就要充分利用,地主階級業已不能成爲階級統治者了,現在應當向幹部提出一個口號:「提高鬥爭的策畧性」收縮一下打擊面,要求打得更準確。主要之點是先區分之後打擊之,由羣衆分類評排,將地主分爲違法、半守法和守法戶,然後區別處理,只有個別明顯突出的壞分子可以在分類排隊前即予打擊。一般是我排隊,弄淸其政治態度,而後有的狠打擊,有的輕打擊,有的不打擊,有的加以安定,個別的加以照顧。狠打擊的對象只有很小數目(一般如前述只佔地主百分之十五至二十之數),該鬥爭的堅決鬥爭,該法辦的還要法辦。羣衆經濟問題,有了這少數違法地主的補退土地財物,並加分配積壓果實,機動田和個別調整分配不公,大體可以解決,對地主拖欠淸算標準還是一年租糧,眞出不起,還可實行減免政策,過去只因出不起東西而予以管制的,可以解除管制。掃地出門喪失生存條件,出去並未搗亂的,分點必要的生產資料給他,讓他活下去,强調準穩,從準穩中求狠。這就是個區別對待內容。

  因爲今年敵人已有了分化,可以召開對地主的訓話會,講淸政策使地主分子彼此互相揭發、交代問題。但決定的關鍵還是發動羣衆起來鬥爭那些必須鬥爭的地主,不能只靠「地主自動」。

  最後對階級成份錯劃部分還要改正一下,劃錯的摘掉帽子,把自己人劃成敵人者堅決劃囘來,這可以增加自己的力量,孤立了敵人,此事一定要辦,不可不辦。對違法地主管制面適當縮小,太多了,不合政策策畧,會失去管制效用。今年除查田查階級以外,還查管制法令。

  共產黨必須領導婦女求解放的鬥爭。反對壓迫婦女的一切封建制度封建思想。貫徹婚姻法,旣爭取了婦女,又爭取了靑年,是大大有助於階級事業的任務,非實行不可。一方面要有決心,但有了決心,開展運動時又要謹愼,因爲這是內部思想鬥爭,農民和農民間的問題,他們當中有思想矛盾,矛盾形態又極爲複雜,必須堅持從思想上解決問題的原則,法庭鬥爭要搞,是爲了解決羣衆思想問題,不是專靠法辦。需要很好調查硏究,定出行動政策,爭取多數,穩步前進。穩步,絕不是不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取消了運動。

  3、羣衆路線問題覆查要求「提高先進、帶動中間、發動後進」。發動後進一點,是主要的一個方面。達到這一點,方法上較之過去應有所提高。基本一環是充分運用民主、發揚民主。因爲運動已經經過兩個大階段到了最後階段了。第一,必須强調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從頭到尾,系統地運用農民代表會,而又輔之以個別串連。代表會作用此時應再提高一步,具體要求在代表會最上能作出具體決議,能硏究好打擊敵人底具體計劃、發動後進羣衆的具體計劃,取得果實計劃。到鄕裏,計劃要更能具體成爲名單和數字。而這些決定能來自羣衆、囘到羣衆中去,代表會決議爲羣衆提出,又取得羣衆一致擁護。代表成份應更廣泛些,要有中間分子能眞正代表多數。代表會提高到這個地步就眞正成爲鬥爭的指揮中心了,更富於代表性和權力性了。代表根據決議進行活動時,要充分運用個別串連辦法,團結在會外的雇貧農參加鬥爭,同時又要用會議辦法去組織羣衆討論以發動多數。代表串連或鄕幹部串連,當然不必「三同」。需要「三同」的是工作人員,因爲他們需要深入一點去調查硏究,摸一摸羣衆思想。

  第二、强調思想敎育。在覆查鬥爭中,政治鬥爭比重提高,必須有相適應的農民羣衆政治覺悟,在未發動的掌衆中,仍然可以,用訴苦方法,但不要當作唯一的思想運動的方法,羣衆訴苦是暴露敵人罪惡、提高自己認識的最好方式,是一個啓蒙敎育方式,但不能不分對象、場合永遠用它,對於已經訴過多次苦的羣衆,主要的敎育方法應當是民主討論、總結囘憶等,一切會議上要有計劃地爭取羣衆中不覺悟分子、半覺悟分子、懷疑者、不滿者,充分發表他們對各種問題的意見,切不要用一定形式束縛住這部分羣衆,如果在會議上出現了不同意見,可以由羣衆運用他們所樂意使用的方式,開展討論、爭辯、批駁、勸解、聲發,實行自我敎育。在會上不敢說的,在會後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辦法進行思想串連。沒有各方面的民主,就談不上充分發動羣衆、敎育羣衆。

  調動羣衆總口號叫「查田查階級」,田是鬥爭中心,去年羣衆對地主寸土必爭,今年還是。在優勢區叫「民主運動」,多樣性附屬口號可以用,但不要亂編,要看羣衆要求。從羣衆切身要求上調動羣衆,總題目還是反封建,不是別的。

  第三、運動還必須有步驟,無步驟不能掌握羣衆前進的規律,主觀客觀就要失調,提倡取消步驟和機械走過場,都是錯誤的。

  今年第一個步驟,是醞釀準備,幹部集中整風,找到可以依靠的先進分子,開好區鄕代表會,摸情况,訂計劃,展開宣傳,羣衆了解我們,我們了解羣衆。

  第二步:查田查階級,淸查地主,分淸類型、分別發落,解決遺留問題,分配應分配而尙未分配的山林、水利、機動田(山林、水利的分配要極端重視,機動田除必需留的數字,由上級批准,其餘一律分掉),開始發土地證。

  第三步:組織建設、或叫生產建設。實行固定代表制的代表大會制度。慶祝與總結翻身勝利鬥爭,整頓與健全各項組織,活潑農民內部的民主生活,評功表揚模範,號召勤勞致富,愛國增產,檢查與整頓組織,深入宣傳農業生產十大政策,訂生產計劃,使社會改革和組織起來發展生產的兩個革命銜接前進。

  一個鄕,一個半月左右時間結束運動是可以辦到又辦得好的。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