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秋徵準備工作指示
廣東省人民政府一九五二年九月三十日以(52)粤財紀字第一五八號發出
現距秋征時間只有一個多月,爲了堅決貫徹中央「查田定產、依率計征、依法減免」的方針,根據廣東省往年和今年夏征中潮汕、興梅等地區貫徹政策的經驗,各地必須充分利用秋征前這一段時間做好秋征的準備工作。爲此,特作如下指示:
一、爲了保證貫徹中央「依率計征、依法滅免」總方針及完成國家預算收入,並爲明年展開大規模查田定產工作打下基礎,今年秋征必須大力進行調整核實產量。因此,今年秋征前的準備工作主要是組織力量進行調整核實產量的典型試點工作,以吸取經驗,待秋征時大力展開。
調整核實產量的要求是:第一,要求全省產量在現有基礎上經過調整核實後提高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第二,要求以產量大體眞實者爲標準,使偏低者向眞實者看齊,以求得縣與縣間、區鄕與區鄕間的產量進一步平衡合理,使依率計征政策能夠更好的貫徹下去;第三,各專區對調整產量應當有重點、有步驟的進行,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從目前起,各專區可視本區情况,在已完成土地改革地區選一、二個產地偏低的縣的數個區作重點進行調整核實,加强其領導,並投入一定力量,務求做出成績,創造經驗,秋征開始後即在應進行的各縣鋪開。這樣便可能使產量進一步接近平衡。
調整核實產量,應採用「由政府調查統一訂產,結合羣衆評議」的方法,但應在原有土地等級的基礎上調整各等土地的產量,各等級以內的土地一般不宜大動,個別等級的土地劃得很不合理,羣衆要求調整的,可由羣衆評議調整。
二、根據中南指示,今年秋征全省要以區爲單位進行集中編册造串計算負擔。因爲集中編冊造串:(一)可以貫徹執行完全統一的負擔辦法;(二)計算準確,免出差錯;(三)可以杜絶加派,防止弊端;(四)節省時間、人力、物力;(五)可以及時掌握農村人口、土地、產量及應征稅額,因此,集中編冊造串是貫徹「依率計征、依法減免」方針的重要技術保證。全國各地和本省潮汕、興梅二專區各縣今年夏征進行的結果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爲了使這一工作在秋征時能順利地進行,根據各省和本省的經驗,各地在秋征開始前必須預先組織力量、訓練幹部、做好宣傳動員工作以及認眞做好各鄕農業稅人口、土地、産量分戶淸冊(材料不全的應進行調查登記)等準備工作,尤其各種基礎數字的分戶淸册材料,必須做得眞實準確,因爲這是編冊造串的基礎,是編冊造串的唯一依據。
三、本省今年農業稅工作正處在土地改革任務繁重的情况下進行,地區類型複雜,負擔能力變化很大,以致夏征中有部份地區在執行政策上發生了若干偏差,大部份地區對依率計徵結果如何,心中無數,工作被動。因此,爲了使秋徵能夠更好的掌握政策,推動工作,各地財政部門可結合調整產量的試點工作,進行典型調查,硏究各種不同類型地區田畝、産量和負擔情况的變化,統計各種基本數字,進行對依率計徵的摸底工作,並檢查夏徵中各種不同類型地區執行政策、計算負擔辦法等情况,硏究其在秋徵中採用什麼辦法補救夏徵中執行政策上的某些缺陷和採用什麼恰當的方法來計算與决定夏、秋季負擔等。
以上各點,希各地迅卽硏究佈置執行,以使秋收工作提高一步,並將執行情况隨時報吿本府。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