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農業稅收政策,做好農業稅秋季徵收工作
廣東省人民政府財政廳廳長紀錦章
三年來,我省在農業稅徵收工作中,進行了查田核產,執行了合理負擔和發展生產的負擔政策,完成了國家預算,成績是很大的。但是由於過去還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查田定產運動,而且採取了逐級分配任務到鄕、「任務包乾」、「死任務、活稅率」的方法,計算農戶負擔又是採取了由鄕自評產量、各自計算的方法,這就必然存在着任務與政策不能密切結合,照顧與獎勵的政策不能完全實現,農民不能預知其全年應納稅額,以及地區與地區間負擔不平衡的嚴重缺點。
爲了克服這些缺點,爲了把農業稅工作大大推進一步,必須貫徹執行「查田定產、依率計徵、依法減免,取消一切附加」的農業稅方針,使地畝産量數字基本上達到眞實平衡,這樣長期存在於我們農業稅負擔中的畸輕畸重現象就會基本上得到克服。但實行依率計徵是個新問題,將會遇到各種不正確的思想認識,這是必須加以說服的。
「依率計徵好,但是否能保證完成國家預算呢?」我們說,沒有問題。因爲稅率是按照國家的需要與農民負擔能力,經過多次調查硏究而擬定的,只要大力查田定產,嚴格依率計徵,實徵稅額決不會低於預算數的。
「依率計徵如果超過任務,怎麼辦呢?」實行依率計徵,就必然取消死派任務的辦法,中央早就明確指出了。查田定産,依率計徵,該徵多少,就是多少,如果依率計徵超過了原來的預算(縣以下無此情况,因不分配任務了),只能說明原來的預算不準確,而不能因此任意降低稅率,否則,畸輕畸重現象就永遠無法避免,負擔的公平合理也無法實現。應該說,只有百分之百地依率計徵,才是眞正完成了任務。
「依率計徵好,但現在條件差,做不到。」我們認爲依率計徵的困難是完全可以克服的。我省歷年進行的查田核產工作,已有相當成績與基礎,在這一基礎上,今年秋徵,大力調整核實,產量將會更加接近眞實平衡。同時,在計算徵收時間上,依率計徵比之「任務包乾」還可能節省些。在「任務包乾」之下往往是先「依率計算」,其結果與任務不符時,再進行「比例加減」,最後才能確定每戶稅額;而依率計徵,只要按稅率算出就行了。各地經驗證明,實行依率計徵的主要困難,往往不是客觀條件,而是某些幹部的經驗主義和保守思想。
「沒有查田定產,可否實行依率計徵?」我們的答覆是:完全可以實行。固然,在土地眞實與產量眞實平衡的基礎上,依率計徵,可以完全貫徹政策;但卽在產量不十分眞實平衡條件下,也比「死任務活稅率」前進了一步,因爲在此情况下、依率計徵,只有一個缺點——由於查田定產還沒有做而產生的負擔不大平衡的缺點,但是如果死派任務,則畸輕畸重現象會更加嚴重。
「實行依率計徵後,負擔情况將起很大變化,這是合理的嗎?」我們答覆是:因地區富力不同,必然有兩種不同結果。產量高的地區,每人平均產量高,稅率必然高;產量低的地區,每人平均産量低,稅率必然低;這兩種現象是必然的,合理的。同時,大力調整核實產量,貫徹依率計徵之後,也必然有兩種現象出現:卽過去產量畸低,負擔畸輕的地方,負擔勢必增加;過去產量率偏高,負擔畸重的地方,負擔勢必減輕。這恰好說明過去負擔的不合理,而依率計徵之後,使負擔合理了。因此絕不能因依率計徵產生了這兩種結果,就發生疑惑。但在某些地區,爲了適應羣衆的歷史負擔習慣,在貫徹依率計徵、依法減免的前提下,根據上級規定的妥善辦法,予以適當照顧,也是必要的。
「取消逐級分配任務,實行依率計徵,各級政府的責任就減輕了。」這種想法,也是完全錯誤的。各級政府須以高度負責的精神來保證按時完成任務,因爲農業稅收是國家重要收入之一,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是國家進行經濟建設的重要財政來源,是關係到活躍經濟、促進城鄕物資交流,進一步穩定物價的重大措施,任何草率從事,麻痺大意,都必將招致極不良的後果。
那麼做好今年秋徵的關鍵在那裏呢?
大力調整核實產量,應是秋徵工作中的第一個關鍵。從省府發出秋徵準備工作指示後,各地均開始了調整核實產量的工作。從幾個試點鄕的調整結果,結合我們過去對全省的了解,可以肯定的說,去年各地秋徵負擔產量一般是偏低的,也是極不平衡的。這種現象,大大損害着國家財政收入與影響着政府與農民的關係。事實吿訴了我們,誰要不去大力進行調整核實產量,對秋徵工作輕視大意,誰就要犯嚴重的錯誤。事實也鼓勵了我們,省府關於大力調整核實產量的決定,是十分正確的,不如此,就不會做好今年的秋徵工作。全省的各級領導,全省的農村工作同志,均應堅定工作信心,百倍努力的做好這一工作。
各縣調整核實產量的試點經驗是:以縣爲單位,召開兩次農民代表會議,每鄕選出有代表性的熟習情况的農民代表,至少每自然村一名;第一次代表會議,大體需三、四天時間,打通代表思想,交代政策,交代劃片分等的做法,然後即在代表會上,分鄕進行劃片分等,把各鄕土地站好隊,規定平原區一般不超過十二等,山崗區不超過十五等,將等級劃好後,代表囘鄕卽召開村或聯村的羣衆大會,傳達劃片分等方案,發動羣衆討論修正通過;然後縣或區卽召開第二次代表會議,需要一兩天時間,最後通過各鄕等級,訂定各鄕各等田地產量,整個調整核實產量運動,分爲先評等級,後訂產量兩個步驟,大體十天左右,卽可做好。
集中編册造串,應是今年秋徵工作的第二個關鍵。產量調整核實以後,按稅率統一計算負擔,就成爲秋徵的中心問題了。我省三年來的五次農業稅徵收工作中,計算每戶的負擔,都是在各鄕村分散進行的,由於缺乏集中領導和互相監督,曾經存在着相當普遍的違反政策現象:(一)本位主義,損公肥私,少報土地畝數和負擔產量;(二)自私自利,多給別人計算負擔,少給自己和親友計算負擔;(三)有意或無意的不按統一負擔辦法辦事,違反政策,胡亂計徵;(四)包庇這個,不照顧那個,不該減免照顧的,而減免照顧了,該減免照顧的,却未得到減免照顧;(五)隨意加派糧款,增加農民負擔。爲了克服過去分散計算負擔的弊病,爲了很好的貫徹政策方針,應該毫無例外地集中到區編册造串(也叫統一計算負擔)。今年夏徵,潮汕專區實行了集中區編册造串,結果體會到了以下幾點好處:(一)能節省大量時間、人力、物力;(二)統一了政策辦法,減少了紊亂現象,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消滅過去在計算負擔中因政策弄不淸楚所造成的偏差,保證了取消加派負擔,使依率計徵能得到眞正的貫徹;(三)調劑了人力,解決了文化低、人手弱、鄕村計算負擔的困難;(四)比較能及時的掌握了各項統計材料,摸淸了基礎情况,使之更能主動的掌握政策;(五)減少了鄕村工作的繁忙,做到了夏徵、土改兩不誤。
我們的農業稅收,是進行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重要財政來源,同時又是關係着廣大農民的生活與生產的大事。各級黨政領導機關與全體農村工作幹部,必須重視這樣一件大事,深入宣傳敎育,認眞貫徹執行政策,開展一個廣泛的羣衆性的愛國主義的交糧運動。夏徵中我們依靠廣大農民高漲的政治情緖,依靠各級領導與全體農村工作幹部的積極努力,艱苦工作,雖然還有缺點,但是執行了政策,完成了任務;那末,我們相信在秋徵中,一定能夠更好的發揚與羣衆商量辦事的精神及發揚羣衆的愛國熱情,有領導地圓滿地貫徹執行政策,完成工作任務。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