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第3卷第6期

1952年09月27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2年 > 第3卷第6期
【打印】 【字体:

關於大力開展農村信用合作工作的指示

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一九五二年八月廿九日以(52)省農字第九二七號發出


  本省土地改革運動,在今年秋收前有四十七個縣包括一千萬人口的地區繼續完成土改,尙餘包括八百萬人口的地區,將於明春全部完成,土改以後整個農村的中心工作任務,就是「組織起來,發展生產」,大生產高潮卽將出現,銀行必須在這個生產高潮到來以前,做好準備工作。

  由於農村生產運動的展開,生產資金需要將大大增加,惟明年全國範圍進入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階段,國家資金將有更多更重要的需要,而國家銀行投放農村的資金將有一定的限度,勢難滿足農村廣泛的要求,因此,如何組織農村信用合作,藉以調節農村資金,解決農民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及困難,實爲當前農村金融工作的急務。

  目前開展農村信用合作,有利的條件是:(一)轟轟烈烈的大規模的土地改革運動正在緊張進行,農村政治形勢急劇發展,農民覺悟大大提高,生產情緖高漲;(二)夏收已屆,秋耕秋收接踵而來,今年豐收在望,農民收入增加,加以土改鬥爭果實的分配,經濟已較充裕;(三)我行至目前爲止在農村已舖下六百二十餘個營業所,至年底按一區一所的要求完成建所計劃(未劃區的應和縣府商量,按劃定新區搶先建立),估計尙有四百餘個營業所成立,對農村工作已打下基礎,具備足夠力量,從農村政治經濟的發展和銀行的力量來看,對組織農村信用合作社提供了有利條件,各級行必須充份認識當前的嚴重任務,並應認識營業 所爲農村金融的具體組織者,支行應着重組織力量,領導營業所抓緊以土改爲中心的當前政治任務,配合今年夏收和秋收有利時機,在「積極組織,加强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下大力展開組織農村信用合作社(或信用互助小組),以適應農業生產和國家經濟建設的要求,茲將關於組織領導信用合作社應注意事項提示如次:

  一、農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簡稱信社)的一般組織方法和步驟

  1. 通過實地調査,選擇地點組織:選擇具有生產條件或經濟條件,羣衆基礎較好,人口較集中,羣衆生產資金有調劑要求的鄕或村爲組社地點(廣東对落,家戶人口較多,信社的業務範圍最好以大村爲單位,小村可組信用互助小組,根據地方情况和羣衆意見酌定)。

  2. 依靠地方黨政,和土改隊農協會佈置推動:先將組社的意圖與方針政策等向黨政、農會,土改隊幹部交代淸楚,爭取其配合幫助,並以農協會爲基礎,以各村農協小組長爲發起人,成立籌備會,負責進行宣傳發動,徵求社員及培養社幹等初步工作。

  3. 廣泛宣傳動員,充份發動醞釀:組織信社必須通過大會動員,小會討論醞釀,利用各種方式方法進行廣泛的宣傳動員,務使農村羣衆對組織信社的意義和作用,有充份的了解,進而在「自願自覺」的基礎上發動農民參加信社(或信用互助小組),使信社成爲農民自發的組織。

  4. 發展社員,產生社員代表,組織社員小組,選舉理監事:經過充份醞釀以後,進行徵求社員,對於社員吸收,須通過土改隊或農會審査通過,必要時可採用扎根串連方式發展,以保證社員成份的純正,徵求社員到達相當人數後(最好在百人以上可從當地貧、僱、中農人口比例考慮),籌備會卽進行第二步工作,如民主選舉社員代表,又按社員居住區域或生產關係,組織社員小組,每組選一組長(必要時可以社員代表兼小組長)。此外,並初步議定股金及入社費數額,草擬章程,決定社址,選派與培養社幹,這些工作就緖後,卽召集社員或社員代表舉行創立大會,通過章程,選舉理監事,討論經營計劃等。

  5. 徵集股金吸收存款籌備開業:社員吸收入社後卽應着手徵集股金並定期繳齊,如個別社員確有困難,得酌情分期繳納(股金之核定視社員一般負擔能力而定,能多集股金,則物質基礎較鞏固,將來對生產所起作用較大、目前本省已成立的信社每股分有一、二、三、五萬元幾種,應鼓勵社員多認股,各地可參酌辦理)。其次,要預先展開吸收存欵工作,先由社幹帶頭推動一般社員存欵,繼用典型示範方法,鼓勵經濟情况較好的社員,大力儲蓄,以充實信社的資金力量,然後準備正式開業。

  6. 申請成立登記:信社成立後,應在開業前或開業後一個月内卽向當地縣人民政府(或受政府委託的縣級銀行)申請登記, 登記辦法及登記書表,俟與有關單位洽妥後另案頒發。

  二、組織信用合作社應注意事項

  1. 要「積極組織,加强領導,穩步前進」信用合作社是半社會主義性質的農村羣衆的資金互助組織,也是國家銀行的助手,無論現在和將來,它對於發展農業生產,改善農民生活,都有很大的作用,各支行必須認識其重要性,努力創造條件,克服困難,積極地幫助農民組織起來,其次,由於信用社係以經營存放款業務爲主,在業務經營上金融政策上和資金調劑上都不能離開銀行的幫助,因此,各支行又必須加强對信社的領導工作以扶助其逐步整固和發展,但是,組織信用合作社,本省目前還是一種新的工作,大都沒有經驗,各地一般應切實掌握穩步前進的方針,先擇定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作爲基點,組好第一個信社,俟取得經驗後迅卽推廣,在沒有經驗和把握以前,還不宜全面鋪開。

  2. 要充分醞釀,成爲羣衆自願自覺的組織:信社是農民自己的資金互助組織,在發動農民組織起來時,必須採取「耐心說服」 的方針,進行充份的宣傳敎育和醞釀,使農民對信社的組織有充份認識,感到需要而在自覺自願的基礎上參加信社,反對一切强迫命令和包辦代替的做法,切忌「走過場」、「趕任務」。這様,才能保證信社的鞏固和發展。

  3. 要因地制宜,結合生產,形式不分「組」或「社」,可由小到大:推行農村信用合作,應掌握生產條件,並根據地方具體情况採取適當的組織形式,如條件夠的可卽組織信社,或將原有信用小組改組爲社,條件不夠的(社員人數在三數十人時,可先組信用互助小組,俟有成績再擴展提高爲社,一般可由小到大,逐步發展。

  4. 要純潔信社,認眞核定社員成份:社會成份以貧、僱、中農參加農村勞動生產者爲限,二流子、懶漢不准參加,富農可以存欵,但不准入社。

  5. 要以貧僱農領導骨幹,團結中農,力求開展信社業務:信社理監事社幹,應以貧僱農爲主,不要以爲「貧僱農佔多數,便貸多於存」而使貧僱農放棄領導權,因爲信社是半社會主義性質,是農村生產從個體到集體過渡形式之一,必須貫徹貧僱路線,但要好好團結中農,打破中農顧慮,適當照顧中農利益,共謀生產的發展。

  6. 要抓緊收集股金,組織存欵,鞏固信社物質基礎:信社係以經營存貸爲主要的業務,本身必須有充份的資金,才能發揮調劑和週轉的作用,因此,在成立之初,必須注意迅速收集股金,並大力進行吸存工作,信社必須有自力更生精神,具備物質基礎才能開展業務,目前有些信社,依靠銀行撥給的存款養活,是不正確的。

  三、對信用合作社的領導問題

  1. 明確信社係半社會主義經濟性質,防止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現階段的信用合作社經濟,雖然仍以個體經濟爲基礎,不是社會主義的經濟,但它是勞動人民自己的經濟組織,在新民主主義經濟制度下的合作社,是使個體經濟走向集體經濟的過渡形式,支行在領導組織信社時,必須明確信社經濟的性質及其發展的方向,堅決防止單純以營利分紅生息爲目的,甚至放高利貸來賺錢的資本主義思想,在具體做法上必須注意下列幾點:

  (一)股金採累積制:股金不受提存影響,是信社可靠的基金,信社應針對社員收成季節通過社員代表大會決定按期增加股金,以便逐年累積起來,信社有了充足的基金,不特可發揮更大的調劑作用,並能誘導自由借貸利率的下降。

  (二)不强調分紅,擴大公積金比例:爲了擴大和累積信社的資金,爲了保持信社的經濟特質,信社原則上不採用分紅制, 應實行股息制,其盈餘部份應全部積累爲公積金,以資壯大而便進一步幫助社員進行集體生產及經營社員福利事業。

  (三)社員利潤,應從生產上取得:信社業務主要在組織社員游資,爲幫助社員生產而服務,因此社員的利益主要從生產中獲得利潤,不從股金上的分紅或分配股息中獲取。

  2. 加强檢査,領導其服從於國家經濟政策的要求:信社成立後所有社務、業務、帳務各方面銀行應經常派員予以指導檢査,提出具體意見,以扶助其逐步鞏固和提高,尤其在業務政策上和金融政策上,銀行要加强領導,務使信社確能成爲國家銀行農村工作的有力助手,以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的要求。

  3. 培養社幹幫助建帳:目前一般農村羣衆文化業務水平尙低,對於信社的社幹和建帳問題,銀行必須設法加以解決,在培養社幹方面,目前有些支行已採用了:(1)將社幹先送營業所學習,然後開業。(2)開業之初一個時期由營業所派員到社指導社幹邊做邊學。(3)將社幹送到已開業的信社留學等方法,都收到效果,可供各地參考。關於建帳方面,農金手册本有甲乙兩種記帳瓣法的規定,但目前有些支行指導信社係採用營業所記帳的一套也行之有效,各支行可體察實際情况,靈活試用。

  四、經營信社業務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 業務經營問題:信社應以經營貨幣存貸業務爲主,可吸收非社員的存款,但對公款不應收存,對非社員放款規定不舉辦,放欵必須掌握短期,如因季節性影響,發生存貸不調現象,應先從發展業務中解決(如存多貸少時,應以組織發放爲主,如鼓勵社員搞副業手工業等生產,在存少貨多時,應積極存款,擴大組織吸儲面,並爭取代理銀行放款業務等),如仍有困難,可向銀行轉存或貸款調劑。

  2. 利率掌握問題:信社的利率,應在「能收進來,能放出去,存貸兩利,利於生產,克服高利貸」的原則由社員代表民主議定,經銀行同意實行,一般宜低於當地自由借貸利率,可較銀行的利率稍高,目前有些地區與銀行現行利率一致,但我們不必硬性規定其必須與銀行相同,務求能夠逐歩誘導自由借貸利率下降,轉存銀行的利息計算爲最高照私存加百份之十優待,不得另作規定。

  3. 經濟核算問題:爲了保證信社逐步鞏固和發展起見,必須注意經濟核算,努力發展業侈,要精打細算,節約開支以累積資金,對於社幹規定不脫產,個別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可以給予小額津貼,以免信社開支過大,難於維持。

  4. 實物處理問題:目前物價穩定,信社的業務經營規定以貨幣爲限,如羣衆確有實物存貸的需要時,可向信社登記,介紹其其自由互助借貸調劑,並協助催收,但信社不負債權債務責任,以免招致損失,影響信社的發展。

  5. 社員信用額問題:信社成立後,全體社員必須按其生產需要及經濟情况採取自報公議方式,初步議定。最後由理監事開會評定其信用最高數額,作爲社員借款之最高限度,並作爲銀行對信社貸款的審核標準。

  以上各項,希結合當地實際情况,硏究執行,除山區及特殊貧脊地區條件實在困難,可酌情辦理,努力創造條件,爭取成立信用互助小組外,省行要求各支行在下半年度内,領導營業所根據主客觀條件,完成下列組社的任務:

  (1)潮汕、珠江、粤中三個地區生產或經濟條件較好,當地支行應領導營業所在年底前完成每所組社兩個至三個以上的任務,此外,組社條件還不具備的村,可多組信用互助小組,力求普遍,爲未來發展信社的基礎。

  (2)海南、興梅、東江、西江、北江、高雷各區,生產及經濟條件較好的個別縣份,組社任務要求與潮汕、珠江、粤中三區一致;條件較差者,要求每所完成一個至兩個組社任務,此外,可多組信用助小組,務求小型多組,愈普遍愈好。

  (3)在年底内新成立的營業所,以搭好架子,開展本身業務爲主,爲照顧其負擔,不硬性要求組織信社,有條件的可組織信用小組,吸取經驗,以備明春開展組社工作,至漁港漁民爲主要對象的信用合作社暫可不組織

  各支行接到本指示後,應卽由領導動手,組織有關幹部進行學習,並通過調查硏究,訂出工作計劃按步實行,在工作進行中,如有問題和意見,望隨時反映省分行,以便及時解決,每月工作進行情况,並希於月底塡報「農村金融簡况報吿表」時,在說明欄報吿,以憑綜合硏究改進。

  各中心支行對轄屬各支行開展農村信用合作情况,必須加强督導工作,及時組織經驗交流,以期在下半年内,打好此項工作的基礎,迎接明年大規模農業生產和經濟建設高潮的來臨。

  又各支行轄屬營業所,如過去已組織有信用合作社或信用互助小組者,仍要繼續發展。個別因經驗不足或領導不夠,而存在問題者,應力求整頓提高,並希於文到三日内卽將截至最近止,實有信用社(組)數,名稱,社(組)員人數,認繳股金數,已收股金數,存款累計,放款累計等作出統計,並將組織經驗,存在問題及意見等加以總結報省,以憑彙總硏究。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