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海島管理局
十個月來沿海工作報吿
一、沿海情况
今天廣東沿海的情況是:
(一)廣東是國防前線,海岸線長達伊3,269公里(海島局統計,包括海南島在內),沿海海島355個(根據海島局各種報吿材料統計。中大地理系統計沿海及東、南、西、中沙,加上港澳124個,共有島嶼727個),歷史上帝國主義最先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從廣東開始,日宼侵略華南也先登陸廣東。蔣介石反動政府過去根本就沒有國防邊防,任由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侵畧和掠奪,今天美帝侵畧朝鮮、台灣並陰謀驅使蔣匪向我沿海侵擾,因此,從海上來的威脅很大。為了保衛人民的安全和國家的獨立,必須大力進行「淸除拉圾,修理門戶」。
(二)以美帝爲首的侵畧集團結合蔣匪在港澳積極陰謀對我進行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種種破壊活動,沿海土匪特務採取「我緊則去,我鬆則來」的辦法,欺騙和利用漁民進行逃避封鎖,刺探軍情及探測沿海港灣深淺,佈置特務,偷運武器偽幣,造諦走私等活動,企圖破壞我國的和平建設。
(三)沿海島上居民有252,555人,漁民510,785人,連半漁半農人口在內,估計超過一百萬人,沿海人民非常流動分散,已組織起來的僅佔百分之四左右,且組織不鞏固,成份不純,尙待繼續敎育、組織和整理。長期反動統治造成水陸人民的隔膜,尙待消除。抗美援朝、鎭壓反革命運動還沒有普遍深入開展。土改區(恵陽、海南)的惡霸地主、匪特,因漁民尙未組織發動,利用漁村爲防空洞,作潛伏活動,破壊土改,今後沿海地區大規模土改運動開展後,封建勢力利用漁村作防空洞的將更普遍。沿海漁村今天一般是三大運動的空白區域。
(四)沿海反動封建勢力(漁父、把頭、灣主、埠主、惡霸、匪特等)和帶有封建壟斷性的魚欄剝削制废,還嚴重壓迫着漁民與束縛着漁業生產力。據初步統計,全省沿海共有大小魚欄919間(六月底統計,共中已有304間轉業成改造),它們通過高利貸或變相高利貸債務關係,壟斷魚貨專資權,並用欺騙、嚇詐、巧取豪奪等封建手法,經常的剝削率爲40—60%,嚴重的達60-80%左右,造成嚴重的不等價交換,使漁民成為這制度下的奴隸,不澈底摧垮這種封建剝削制度,漁民就不可能得到翻身。
(五)初步統計全省共有大小漁船三一、二九一隻(未包括港澳),其中大船四、一六五隻,小船二七、一二六隻。沿海漁埸面積約448,000平方浬,以最高產;量每平方浬產魚十噸計,每年可達448萬噸。(如按一斤魚折合三斤糧計,等於粮食224億斤)。漁業生產在廣東全部經濟建設中佔着極其重要的地位,對廣東人民今後經済生活的改善與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據蔣匪統計,抗戰前廣東毎年漁産量為三十六萬噸(按一斤魚換三斤粮計算,折合粮食十八億斤),佔全國年產量四分之一弱。去年漁產量統計為十七萬噸(折糧八億五千萬斤),比抗戰前下降了百分之五十三。今年由於漁汎不好,漁船漁具的破爛失修,魚欄收債不放債,漁民生產資金奇缺,漁貸數量不能滿足生產資金的最低要求,加以陸上春荒,也影响到部份漁民,發生飢荒。因此,漁業生產現在仍然存着嚴重的困難,我們必須好好設法解决。勞資關係是生產上的重要一環,目前存在着不合理的工資制度,分益制的漁工只得收益30%。僅够或尙不敷漁工的最低生活要求,其他如固定工資制亦然,使漁工生活得不到基本改善,因此便不能提高漁民生產積極性,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予以調整。
總括來說,今天的沿海情況是複雜的嚴重的。帝國主義結合蔣匪殃餘勢力仍然或明或暗地統治所沿海漁氏羣衆,惡霸土匪特務仍然在海上活躍,進行對我種種破壞活動。目前在全國範圍內展開的三大革命高潮,還未廣泛地深入到沿海漁村和海上去,存在着運動的空白地區。生產力由于封建勢力的束縛,還未得到解放和發展。產生以上情況的根本原因,是由於沿海的廣大漁民羣衆,還沒有普遍發動和組織起來,成為一支捍衛國防和生產建設的基本力量,沿海封建反動統治還未澈底摧垮,漁民自己的政權尙未樹立,所以,無論從國防意義和生產建設意義來說,重視沿海工作,依靠漁工力量,大力開展漁民運動是正確的也是完全必要的。
二、十個月來的工作
根據上述沿海情況的複什和嚴重性,去年十月在廣東省第一屆人代會上,葉主席提出「鞏固城市,依托農村,而向海洋」的方針和「淸除垃圾,修理門戶」的口號,經中南、中央批准後,省府於去年十一月十五日成立了海島管理局。於十二月中旬正式開始工作,由於工作新,幹部缺乏且無經驗,加以個別地區領導思想尙未重視,十個月(實際上是九個半月)來,雖已獲得了若干成績,但偏向和缺點亦復不少,現將工作情况報吿如下:
(一)建立了珠江、東江、高雷等専署的海島管理處及海南行政公署的海島管理局(尙有粵中、潮汕即將建立)及其所屬的十九個水上鄕政權(籌備時爲辦事處),在發動組織漁民向沿海封建勢力作門爭的各種運動中起了領導的作用,因而使工作能較全面地開展,密切了政府與漁民羣衆的聯系。
(二)水産局合倂入本局爲水產處後,加强了對漁業生產方面的領導,前後共建立了廣州、江門、汕尾、廣海、中山、澳頭等六個水產市場,集中魚貨交易管理,調配運銷,掌握魚價,成為團結與組織漁民魚商對魚欄壟斷專賣權制度作鬥爭的有力武器,各市埸成立以來至五月底止,總共推銷魚貨五十三萬餘担,値1880餘億元,東江、珠江、粵中三區魚貨估計有80%是通過市塲銷售出去的。因而減輕了漁民所受的封建剝削,使漁民獲得合理的魚價,開始改善生活和提高生產積極性。國內魚價公道,對爭取港澳漁民內向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又設了對水產企業公司及共所屬的二個分公司,三個漁業供銷總站,十七個分站,供應了漁民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五月底止統計供應漁需物資共値66億元,減輕了中間剝削,平抑了漁需品的價格,幷賒銷漁需品給漁民,幫助解决出海生產上的困難,因而維持了生產;一方面扶植漁民合作社的發展,推動漁民根據自願原則從供銷合作引到生產合作,引導分散的漁民逐步走向集體互助的道路,在供銷系統的收購運銷業務上,據五月底統計,各站(高雷、海南島未計)開業以來,共收購及運鎖魚貨重量達440萬司斤,約値32億餘元,對平穩魚價,溝通產銷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為廣大漁民羣衆所歡迎,大大削弱了漁業封建剝削,其次協助銀行組織發放漁貸,使漁業生產力在帝國主義國民黨反動派沿海封建勢力的長期摧殘慘境中初步得到恢復,停止了漁産劇烈下降的趨勢。今年中南分配漁貸爲一百億元,已結合銀行計劃將全部貸欵貸給漁民作爲修船補網購置生產資料之用,已先後佈置下去,這是政府維持和恢復漁業生產的正確措施。
在勞資關係問題上,我們的工作主要是根據發展生産勞資兩利的原則,照顧實際生產情況,合理地調整漁工工資,廢除封建性的船主對漁工的不合理剝削,提倡勞资協商,訂立集體合同。資方不得隨便解僱工人,賬目應公開,秤頭、魚價公平合理,實行民主管理;勞方要遵守勞動紀律,愛護工具,積極生產。目前勞資關係已調整了的地區,勞資合同已普遍訂立,漁工收入較前提高,如潮汕已將過去分益制41%(勞方)與59%(資方)之比改爲對分;粵中閘坡大拖風船從三(勞方)七(方資)分改爲四六分。漁工生活改善,勞動情緖提髙,生產量也提高了。
(三)結合陸上三大運動,有重點地在部份地區大力放手發動了漁民羣衆,進行反霸、淸匪、肅特、淸債的羣衆運動,初步滿足了漁民在生產渡荒的經濟上的要求,幷及時進行了形勢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提高了漁工和勞動漁民的階級覺悟,堅决對沿海反動封建勢力作鬥爭。在重點地區初步樹立了漁民羣衆政治上的優勢。如珠江灣仔漁民慶祝五一大遊行時,漁船排列長達數里,爆竹喧天,爲以往歷史所無;又如高雷博賀港開過二十八次控訴大會,控訴美帝武裝日本,幷檢舉了惡霸匪特十六名。高雷區沿海港灣漁民普遍簽訂了愛國公約,唐家灣漁民與農民兄弟在反霸運動中,打下了封建勢力的威風,初步確立了水陸勞動人民一家親的思想。在全省範圍内共組織了漁民協會84個,漁工會5個,漁民小組21個,有組織的漁民共47,490人,佔全省漁民9.1%,佔沿海人民(漁民、島民、半漁農)4%,並統一了領導。其中以漁工爲骨幹的漁會,対防襲防鑽、反霸淸匪、緝私防特及組織生產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如珠江廟灣漁民自動成立防襲防鑽委員會,協助大軍保衛島嶼,香洲漁民檢舉偷運人民幣,沙堤、閘坡漁工反漁船逃港的鬥争等。
全省召開了漁代會的有珠江,高雷,東江等地區。特別是珠江區,凡設有辦事處或工作組的地區都普遍召開了一次以上漁代會,溝通了黨和政府與漁民羣衆的聯系,使政府的政策和廣大羣衆見而,幷敎育了幹部和羣衆,便於領導上推動和檢查工作。
(四)文敎衛生方面:各區都已有漁民子弟學校設立,幷開辦了漁民幹部訓練班,培養漁民幹部。另有汕尾水產技術學校,專門訓練水產技術人材。各水產市塲均設有漁民招待所,招待漁民住宿,幷對漁民進行經常的宣敎工作。衞生方面各區都在試辦衛生站,條件成熟後再行推廣,逐步改進漁民衛生,保護漁民健康。
半年來的沿海工作,在分局省府的正確領導下,幹部的努力奮鬥下和漁民兄弟的支持擁護下,獲得了初歩的成績。羣衆已初步發動與組織起來,幷顯示了力量。如漁民反映有了自己的政府和自己的組織,沿海封建勢力已受到了初步的打擊,封建魚欄的壟斷專權制度,在主要地區已大部分被摧垮,漁民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已經空前提高了。沿海已呈現了新的氣象,這是我們今後工作的基礎。但工作中的缺點也不少,主要是:(一)沿海工作的方針任務基本上是正確的,但未爲廣大羣衆所掌握,未發揮應有的力量,有些還停留在領導上,這是由於幹部思想未明確,因此未能將方針任務貫澈下去。(二)初時階級路線不明確,對依靠漁工思想認識不足,使我們前一時期工作走了船主路線的偏向,經過四月分局長會議後才基本上扭轉過來。(三)在結合農村土改運動上僅有戰畧上的配合,而無戰鬥上的配合。(四)在組織發動漁民的過程中,對漁民和漁村內部的經濟關係的分析不具體,使領導量的使用不集中,影响工作開展。這些缺點已在第一屆沿海工作會議中加以總結,今後要在工作中逐步糾正過來。
三、今後工作任務
爲了進一步掌握沿海情況,總結經驗,製定沿海工作統一方針政策和任務,省府於七月五日至十四日召開了廣東第一屆沿海工作會議,初少確定了今後沿海工作的方針是:結合當前三大運動高潮,放手發動漁民羣衆,依靠漁工,團結漁民,聯合工人漁民,爭取團結船主、正當魚商魚販及一切反封建勢力,進行反霸淸匪肅特,有步驟有分別地消滅漁業封建剝削和壓迫,樹立漁民政治優勢,爲恢復與發展漁業生產,結合鞏固國防邊防而奮鬥。
今後具體工作任務是:
(一)放手發動漁民羣衆,整理與發展漁民羣衆組織。密切結合當前三大革命高潮,通過反霸、清匪、肅特及沿海反帝反封建鬥爭運動,依靠漁工及勞動漁民繼續廣泛而深入地發動與敎育漁民羣衆,並按照階級區別將他們組織到漁工會和漁民協會中來,壯大漁民自己的隊伍。並針對過去組織情況複雜、階級界線模糊的情況,整編漁民隊伍,劃清階級界線,淸洗壞份子,以鞏固漁民組織。(已草擬了漁工會、漁協會、漁業供銷合作社的章程草案,呈請審查批准中)。
(二)大力恢復漁業生産。必須在漁民運動中,有步驟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解放漁民生產力,適時地在各個重點地區建立水產市場和供銷站,幫助漁民建立自己的供銷合作社組織,發放漁貸以解决漁民的生產和生活的困難。同時應大力組織魚商販,改造魚欄,擴大與組織魚貨運銷工作;結合水産市場,以掌握魚價刺激生產發展。
(三)迅速全面建立各級海島行政機構。爲了全面系統地開展沿海工作,我們爭取在三個月內幫助和督促尙未建立機構的地區把各級行政機構迅速建立起來,加强沿海領導力量,以便領導、佈置、計劃、檢查工作。
(四)進行調查究工作,以準確掌握有關漁業生産的全面情況,如漁民漁船數、漁產量、生產方式、技術水平、勞動組織、領導生產機構情況、投資需要多少、魚貨加工運銷、發展生産步驟和計劃等情況,以準備將來全面建設。
(五)培養幹部。目前沿海工作幹部非常缺乏,形成主觀力追不上工作發展的要求,我們準備開辦訓練班,有計劃地輪流抽調沿海工作幹部來學習,並大量培養漁民幹部和技術幹部,並須做好清查中內層審查幹部工作。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