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第3卷第4期

1951年09月30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1年 > 第3卷第4期
【打印】 【字体:

如何貫澈民主改革

——摘自朱光同志一九五一年八月廿四日在廣州市第四届

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上的建議報吿


  南方日報編者按:朱光同志代表中共廣州市委員會向廣州市第四屆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提出「全市人民團結起來,為貫澈民主改革而鬥爭」的建議,經全體代表討論通過。該建議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說明為什麼要進行民主改革?民主改革的目的是什麽?第二部分說明民主改革的四個主要內容:(一)改革舊的人事關係,剷除反革命分子,肅清封建殘餘勢力;(二)打破舊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實行民主管理;(三)摧毀舊的組織,建立新的組織,純潔工人隊伍;(四)改變舊的思想,樹立新的勞動紀律,搞好生産建設。第三部分說明如何貫澈民主改革。第四部分號召全市人民團結起來,爲貫澈民主改革而鬥爭。因篇幅關係,這裡所載的,僅係該建議的第三部分。

  民主改革是一個嚴重的鬥爭。要勝利的進行這一鬥爭,我們必須完全依照上級所决定的方針、政策和步驟,有領導地、有計劃地、有秩序地去進行。如何貫澈民主改革呢?我們認為必須注意下列幾個問題,做好必要的工作:

  (一)必須有步驟的、有重點的進行

  進行民主改革,必須有歩驟的、有重點的進行。要分淸先後,善於及時抓緊重點工作幷結合「面」的工作,在尙無得力的領導者或健全的工作隊的地方,寧可暫緩發動,不要急於求成,致走彎路。但是在一些决定發動工作的地方,又要集中力量,按期完成工作計劃,不要拖延太久,致使羣衆情緖減低,旣不利於工作的推進,又會妨礙生產的進行。這就是說,要依據一般的需要與可能和具體的需要與可能,來決定民主改革工作應從那一方面先做起,有重點的展開,取得經驗,然後推廣到其他方面。根據廣州具體情況,我們認爲目前所需要迫切進行民主改革的地方,是碼頭、鐵路、郵電、水電、公共汽車、公營工廠、軍需等系統,而以碼頭爲重點工作。因爲這些系統都是關係着城鄕物資交流、生産建設、市政建設的重要部門。而碼頭更是工作基礎最差情況最複雜,而且直接有關城鄕物資交流的單位。如果我們不首先打倒隱藏在碼頭中的封建殘餘分子,搬運工人的生活就無法保障,而且於運費不夠合理,城鄕物資交流亦無法暢通,勢將影響工業、農業的生産和商業的正常發展。至於私營工廠,則先擇幾個重點來搞,取得經驗後,然後全面展開。街道、行業則須視具體條件,硏究决定後,然後逐歩推進。因此,我旳們準備在今後半年左右,採取集中領導的辦法,有重點地逐歩完成民主改革這一任務,以迎接國家建設計劃。

  (二)必須做好準備工作,逐步推進

  民主改革運動的過程,一般的可以按照如下三個階段進行:

  (1)調查研究,準備工作階段:準備工作,包括思想準備、組織準備、材料準備三方面。思想準備方面,在領導上必須以民主改革爲中心工作任務,組織大批强有力幹部去做。同時要敎育所有工作幹部,明确依靠工人階級思想,向工人羣衆宣佈來意,講淸政策,啓發階級覺悟,解除工人思想顧慮,發動工人羣衆自覺起來鬥爭,簡單的說、就是要講淸政策,從思想上發動工人。組織準備方面,就是在民主改革開始時,要建立領導核心,訓練幹部,組織幹部,並善於使用幹部。同時要開設訓練班,培養積極分子,通過積極分于,去組織羣衆,發動羣衆。簡單的說,就是形成領導核心,扎正根子,整理隊伍。材料準備方面,就是在進行民主改革以前,必須多方面的硏究分析、掌握材料(包括該單位羣衆思想情况、組織情况、政治情况以及鬥爭對象的材料等),幷在進行中多方面收集材料。只有了解羣衆思想情况,發動羣衆才有依據;只有掌握鬥爭對象的材料,然後才能做到鬥爭的「準」與「穩」,給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殘餘分子予以應得的懲處,獲得羣衆的擁護,大小控訴會也才能開得好,工人羣衆才敢起來檢舉控訴,把運動向前推進一歩。簡單的說,就是從檢舉、從坦白、從調查、從歷史考察中,充分掌握反動分子材料。這方面的工作,應和公安部門,人事部門等很好地配合起來。

  (2)鬥爭敵人階段:工人羣衆經過思想教育,階級覺悟提高,認識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殘缺分子是自己的敵人以後,我們就要揭發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殘餘分子的罪惡事實,發動羣衆檢舉惡霸、特務、反革命分子,由羣衆醖釀、組織舉行大小控訴會、鬥爭會,淸算他們的罪惡,剝奪他們特殊地位,按照他們罪惡大小,輕重,民憤大小,接納工人羣衆意見,分別予以鎮壓判罪。而所有一切的大小控訴會、鬥爭會都必須是合法的,有秩序的為大多數羣衆所擁護和任何人士所同情的。這樣才能使我們這個正義的運動更為有利,勝利更大。在這同時,要進行改革舊的不合理的制度,建立新的合理制度,這一時期,同時可以展開勞動保險條例學習,進行勞動保險卡片登記以及反動黨團分子重新登記。

  (3)團結工人、調整基層、展開修訂愛國公約階段:經過第一、二兩階段,鬥倒反革命和封建殘餘分子以後,一方面對反動分子要繼續深入細緻的進行檢舉和管制工作(應以經由公安機關宣佈後才執行);另一方面在工人內都要展開民主團結工作,用自我批評與批評方法,糾正自己內部的錯誤和缺點,以達到職工的團結。幷進行改組基層工會委員會和工會小組,發展工會會員,建立與健全工會管理委員會或勞資協商會議,加强合理化建議,检查或訂立愛國公約,奠定展開生產競赛運動的基礎,進行生產

  (三)必須正確的執行政策

  民主改革在公私營工廠、企業中是改革,不是革命。因爲在國營工廠企業中,官僚資本主義已被打倒。在私營工廠、企業中是廢除粗暴的封建迷信壓迫工人的制度,不是反資本,也不是反技術。能正確執行這個政策,我們就能依靠工人階級,團結改造技師、專家和職員,爭取民族資本家和各階層人民的大多數,打擊極少數的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殘餘勢力。在運動過程中,我們只能打擊首要,不能打擊一般。這就是說,我們處理問題,要有首從區別,要有組織與個人的區別,要有特務組織、一般的封建組織和黑社會組織區別。一切反革命組織,作為一組織體系來講,其整個體系是要堅决消滅的。但對參加反革命組織的個人,則依期罪惡大小,分別依法處理。對特務組織、封建組織的份子,則依其罪惡大小,歷史長短,民憤大小,依法判罪。其中首惡分子,過去有血債的,要用公開清算、鬥爭、控訴方式,依據羣衆意見,判處死刑及其他徒刑,並可依據實際情況需要,實行沒收其財產。對於黑社會組織裏的分子,罪大惡極羣衆所痛恨的首惡分子,也要依法嚴懲。在過去對工人剝削打罵較重但罪惡不大者,只要他向羣衆承認錯誤,表示願意改正錯誤,表示願意改正錯誤後,可用敎育、勞動、管制的方式,加予改造。一般被迫參加黑社會組織的分子而沒有罪惡事實者,應一律宣佈無罪。這様做,才可以孤立和分化敵人以打破工人羣衆的思想顧慮,敢於團結起來進行鬥爭。也才能打倒首惡分子,摧毀其組織,挖掉其根子。至於勞資關係、師徒關係、職工關係、信用關係等都是内部問題不是外部問題,解决方法是民主團結,主要是用劳資兩利原則,團結鬥爭,批評改造方式。一切不分鬥爭對象,以對外的鬥爭方法用在對內職工裡面,都是錯誤的。因爲這樣做,就會削弱我們團結的力量,鬥爭就不能取得澈底的勝利。

  (四)必須深入到工人羣眾中去

  民主改革是羣衆工作,只有充分明確依靠工人階級的思想,而又在實際工作中,真正依靠工人階級,才能把民主改革工作做好。民主改革是要靠工人羣衆自覺起來做,不是簡單靠幹部做,也不是靠少數人做。因此所有工作幹部,必須深入到工人羣衆中去,深入到工廠中去,深入到車間去,與工人羣衆生活、思想感情打成一片,了解和熟悉工人羣衆生活、疾苦、情緒和要求,由訪苦問苦,以苦引苦,扎根串連,互相串連,結成廣大的羣眾力量,作爲我們指導和進行民主改革的出發點和基本方法。因此,我們必須反對那些認爲「工人複雜」、「工人文化落後」、「工人嚕囌」、「工人不好管」等對工人的片面看法與糊塗思想。必須向工人學習,學習他們的生產智識和革命的堅决意志,教育自己,才能把工作做好。任何人不到工人羣衆中去,體驗工人實際生活,而想作好工人運動是不可能的。就是有怎麽樣好的政策,也不能獲得好的成績的。

  (五)必須充分發揚民主,反對各種偏向

  爲了要發動工人羣衆起來做好民主改革的工作,對工人羣衆不能用强迫的方法,而是用民主的方法。就是說必須讓工人羣衆自覺起來鬥爭,參與政治活動,不是强迫工人羣衆做這樣做那樣,而是充分發揚民主,用民主的方法向工人羣衆進行敎育和啓發的工作。祇有這樣,通過啓發敎育,通過羣衆的討論,從羣衆自己暴露顧慮到自已解除顧慮,才能提高工人羣衆的階級覺悟,樹立鬥爭信心和對共產黨領導的信心。使民主改革運動,發動工人羣衆的工作,得到了有力的依靠。同時,我們要明確認識到工人的民主權利,必須經過面對面的鬥爭,肅淸了封建殘餘勢力之後,才能眞正得到。因此,必須啓發工人羣衆自己出主意,而又領導他們根據自己的主意去執行,又在執行中來檢查自己的主意,反復這樣做,才能提高工人羣衆的覺悟性。放手的發動羣衆、發揚民主,不是讓它自流,也不是作羣衆尾巴,而是有準備、有領導、有計劃的進行。如果束手束脚,不相信羣衆能掌握政策,事事由自己包辦代替、强迫命令或犯主觀、片面、粗枝大葉等毛病,不但會脫離羣衆,而且會把民主改革流於形式。

  (六)必須與解决具體問題相結合

  民主改革與關心和搞好工人福利事業是分不開的。民主改革就是要從根本保障工人羣衆的合法權益。在民主改革中,凡可能解决的工人羣衆日常生活問題,都必須及時解決。工會法是工人羣衆法定權益的規定。能否保障工人的合法權益,就要檢查工會法的執行情况,從檢查工會法是否執行或執行是否澈底就可以看出來。勞動保險條例是工人羣衆合法的應得的權利。凡具備實行勞動保險條例的工廠、企業,或過去實行而沒有辦好的工廠、企業、必須進行勞保登記,或加以改善,以達到保護勞動,保障工人生活的目的。只有在民主改革過程中,解决工人羣衆的切身問題,給予以合法權利,工人羣眾才能相信,工人羣衆的階級覺悟才更會提高,而以主人翁的責任感,把民主改革工作做好,進而組織生產競赛,把生產提高一歩。

  (七〕必須積極發現和培養工人羣衆中的積極份子

  積極份子是羣眾小的骨幹,是領導與羣衆間的橋樑。任何一種運動,如果不積極發現和培養積極分子,幷好好使用積極分了去串連個別,發動羣衆,而光靠幹部少數人去做,運動是發動不起來,做不好的。因此,在民主改革中,必須團結所有積極分子,以便經過這些積極分子,去聯系廣大工人羣衆。首先要團結原有的積極分子,因為他們是一向在政治上、生產上表現積極,能够聯系與組織羣衆者,是一切羣衆運動的骨幹與帶領者,所以我們必須團結他們,通過他們去推動運動的展開,但同時我們又必須在準備階段的訓練班中,在運動進行的實際工作中,積極發現和培養工人羣衆中新的積極分子,只有他們才深切了解最受壓廹和最受損害的羣衆的痛苦,最易接近羣衆和動員羣衆起來。有了廣大羣衆行動及新的積極分子的大批湧現,才能推動所有原有積極分子更加積極起來,形成一個聯系廣大羣衆的强大的領導骨牌。我們對所有新舊積極分子,必須在工作中、鬥爭中鍛練他們,關心他們生活和思想情况,指導他們去做羣眾工作,大胆提拔他們到工會和行政基層組織中來。同時,對所有積極分子,又必須依靠羣衆的鑑定,適時調整,不能抱固定觀點、宗派觀點。

  (八)必須密切結合生產的發展

  民主改革的目的,就是解除城市生產的縛束力,為發展生產開闢道路。因此進行民主改革,不應阻碍或停頓生產,而是推進生產向前發展,如果為了進行民主改革而停頓生産或疏忽生產的任務,那是錯誤的。在民主改革運動中,即使生產可能暫時受到某些影响,但必須認識,這只是暫時的。經過民主改革,工人羣衆去掉了壓迫與不合理的剝削,就會大大提高生產的積極性,大大推動整個生產,這是肯定的。因此,不應畏首畏尾和怕妨害生產。但我們也不能否認部份工人羣衆會因運動的展開,注意這一方面而忽視生產的一方面。因此,我們必須向工人進行生產敎育,保護生產設備,加强安全責任制。防止破壞,和遵守操作規程,保持正常生產。在行政及資方方面,必須認識民主改革對改進生產的重要性,竭力協助工人羣衆進行民主改革,絶不能因可能發生某些妨礙生産的現象,而採取消極的指責,反對和阻止的態度。這樣才能達到民主改革的眞正目的。

  (九)必須建立一個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團結各革命階層人民反對封建的統一戰線

  民主改革在城市是一個反對封建殘餘勢力的鬥爭。因此它就不只是工人階級的要求,而又是所有革命階層的共同要求。爲實現這個迫切的要求,必須堅决地依靠工人羣衆,團結和改造技師、職員,爭取一切同情與贊助這個改革運動的力量,組成一個强大而鞏固的統一戰線,有歩驟有區別的去反對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殘餘分子。而這一個統一戰線,必須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因為工人階級是被封建残餘勢力直接壓迫、剝削的人,他們最有堅决性、鬥爭性,而工人階級不僅代表自己階級的利益而鬥爭,而且也是代表着各革命階層人民的利益而鬥爭的。鞏固這一統一戰綫,工人階級對資本家採取「團結而又鬥爭」的全面政策,對過去某些不合理的制度和錯誤思想,加予批評和糾正。城市中小資產階級和其他革命分子都是反封建的同盟軍,工人階級也應與他們團結一起。有了强大而鞏固的統一戰線,民主改革就可以取得偉大的勝利。為了加强統一戰線,在民主改革進行中,可以成立一個包括人民政府、各民主黨派、民主人士和工人羣衆的民主改革委員會,作為民主改革運動的指導機構,指導工作進行。

  (十)必須建立統一組織和統一領導

  各個進行民主改革的單位中,應在共產黨的統一領導下,以行政為主(號召),工會配合(响應),有組織有領導的分工進行。而具體領導的分工,主要是依據各該廠行政、工會、靑年團等組織具體情况來决定。凡基層工會組織及工廠行政不純,領導爲反動分子所掌握的地方,必須加派幹部,經過宣傳醞釀,召開工人代表會議,選舉包括有上級派去的幹部在內的民主改革委員會,以領導羣衆門爭,但也不可拋開工會及行政。在基層工會僅僅混進有不純分子的地方,則用擴大委員會及工人代表會的方式配合行政來領導鬥爭。基層工會或行政均純潔,但力量不大的工廠,則加强幫助,由工會委員會及其代表會議、工廠行政去領導羣衆。必要時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可成立由黨、政、工、團領導幹部加上老的和新的正派的有威信的工人中的積極分子組織的委員會,作為民主改革的領導核心。總之,如果沒有統一組織和領導作爲運動的領導核心,而是各自為政,將會分散力量,使工作無法展開。而如果這個統一組織和領導不是以共產黨為領導核心,也將會使這個運動不能得到正確政策的指導,幷可能發生偏差,使工作遭受損失。為了減少工作進行中的偏差,或出了偏差以後,迅速加予糾正,每一個進行民主改革的單位,應與上級取得密切聯系,加强請示報吿制度。


(一九五一年九月八日南方日報)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