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第3卷第2、3期

1951年08月31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1年 > 第3卷第2、3期
【打印】 【字体:

紀念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周年與

華南當前的鬥爭任務

葉劍英


  今天——一九五一年七月一日,全中國革命人民,都和全國共產黨員一樣,以無比的熱情和崇敬,來慶祝自己的光榮偉大的節日,——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這决不是偶然的。這是中國人民,從百多年來的歷史敎訓中,從三十年的切身經驗中逐漸形成的認識,和自由、自覺的選擇。

  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在千餘年的封建壓迫,百餘年的帝國主義壓追,以及近三十年來官僚資本主義的重重壓迫之下,曾進行過無數次的英勇的鬥爭,力求解放。如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直到辛亥革命,在這些鬥爭中,中國人民優秀兒女,爲了救民救國,踏血奮進,忠貞壯烈,可歌可泣。但是,幾場偉大的革命鬥爭,因爲不可能有,或者沒有得到中國工人階級的正確的領導,終於失敗了。

  偉大的一九一七年,俄國人民,在列寧斯大林領導下,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剛剛勝利的蘇維埃政府,對于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立即採取了史無前例的,與一切帝國主義國家根本不同的,完全出乎中國人民意料之外的,真誠的,正義的,友誼的態度。它自動的宣言無條件的取消帝俄時代與中國訂立的不平等條約,放棄帝俄時代在中國的一切特權,主張援助中國民族獨立解放運動。

  蘇聯這一友好的態度,和正確的宣言,正義的行動,給中國革命的人民和正在生長的中國工人階級,帶來了真正的友誼,指出新的鬥爭方向,使我們產生了新的希望,感受了一種强大的磁力,它吸引着中國革命人民的心,向着莫斯科,願與蘇聯爲友,願以蘇聯爲師。

  在十月革命勝利的鼓舞和影响之下,產生了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運動,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出現在政治鬥爭的舞台上,這一運動,是在新興的最進步的工人階級領導之下,並與全國反封建、要科學、要民主的文化改革運動相結合,使中國革命踏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新時期。從此以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由於俄國十月革命深刻的影响,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廣泛的傳播,使馬列主義在中國工人運動中找到了物質的力量。使中國工人運動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武庫中,找到了思想的武器。三十年的中國共產黨鬥爭史証明眞正將馬列主義的普遍眞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加以結合,而作爲指導中國革命的指針的,不是別人,正是毛澤東同志。

  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黨的產生,它是一個全新的無產階級政黨;它是以馬克思列寧的理論武裝起來的政黨,它代表着中國無產階級的利益,同時也代表着中國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規定了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革命綱領與革命政策,領導着中國人民,經過無數的艱難困苦和迂迴曲折的道路,進行了三十年轟轟烈烈翻天覆地的鬥爭,打倒了國內外的强大敵人,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爲建設新民主主義掃除障礙,爲進入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取得了先决條件。

  中國共產黨領導着中國人民所走過的,而且現在及將來仍然要繼續走的道路,不是什麽別的道路,正是毛澤東同志親自帶領的道路;照耀着這條道路的,不是什麼別的東西,正是以馬列主義普遍眞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是中國人民的一盞理智的明燈。在它照耀之下,可以看淸楚中國革命的特點、性質、動力以及中國革命發展的不平衡性,長期性,複雜性,武裝鬥爭的决定性,農村根據地的重要性,統一戰綫的必要性,以及工人階級及其領導政黨的絶對性,因而它能够在中國複雜的鬥爭環境中,指出一條正確的同時又非常崎嶇險阻迂迴曲折而遙遠的鬥爭道路,引導中國人民,走到勝利。在這一盞理智的明燈照耀之下,存在着我們黨內的各種錯誤路綫,危險傾向,惡劣作風,只要能够掌握毛澤東思想就能够及時發現,得到批評和克服。使黨在思想上、組織上,一天天的走上更加純潔、健康、團結和鞏固。

  毛澤東同志在長期領導中國革命鬥爭中,我們可以看見他的傑出的革命作風。這種作風是實事求是,聯系羣衆,堅持眞理,遵守紀律的作風。所謂實事求是,毛澤東同志說:「『實事』就是客觀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内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硏究。」在這裏,毛澤東同志指示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的,區內外的實際情况出發,並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系,作爲我們行動的嚮導。這種態度,有實事求是之意,無譁衆取寵之心,這種態度就是黨性,就是理論與實際統一的馬列主義作風,就是一個共產黨員起碼應該具備的態度。毛澤東同志,正是實事求是的模範。

  沒有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和作風,就不可能眞實的聯系羣衆。工人階級的政黨,如果和羣衆沒有廣泛的聯系,如果不經常鞏固這些聯系,如果不善於傾聽羣衆的呼聲,和瞭解他們的迫切需要,如果沒有不僅去敎導羣衆,而且去向羣衆學習的决心,那末,它就不能成爲眞正羣衆的黨,有力量領導人民鬥爭的黨。黨如果能够與廣大勞動羣衆,首先是與工人羣衆,同時也是與一切勞動人民,取得密切的聯系,乃至打成一片,那末,這個政黨,就是不可被戰勝的。這可以說是一個定律。

  毛澤東同志經常敎導全黨,必須聯系羣衆,才能够眞正做到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

  如果沒有實事求是,聯系羣衆的作風,就不可能堅持眞理,修正錯誤。因爲眞理的標準,是最大多數人民最大的最長遠的利益。一切違反最大多數人民最大的最長遠的利益的東西,就是錯誤的,就要修正。一切符合於最大多數人民最大的最長遠的利益的東西,就是正確的,就是眞理,就要堅持。因此,只有實事求是,聯系羣衆才能够堅持眞理。

  我們的黨,不是許多黨員簡單的數目字的總和,而是由全體黨員按照一定原則組織起來的統一的有機體,而是黨的領導與被領導者的結合體,是黨的首腦(中央)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羣衆依照一定原則結合起來的統一體。這種原則就是黨內的民主的集中制。照黨章規定,即是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導下的民主。黨內的秩序,是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黨內民主集中制是黨的領導骨幹與廣大黨員羣衆相結合的制度,即是從黨員羣衆中,集中起來,又到黨員羣衆中堅持下去的制度。黨內的民主,應該擴大,但黨內的决議,必須無條件的執行。

  一個共產黨員,是否有高度的紀律性,和遵守紀律的精神,只有在他處於危險的情況下,或者在他與黨的組織發生了嚴重的原則分歧,和人事上的分歧時,才能表現出來,只有當他處在少數地位時,仍然是無條件地服從了黨的組織原則,他才是一個有高度紀律性和原則性的黨員,才能表示他是顧大局的,是懂得局部服從全體,小道理服從大道理的,懂得個別的原則分歧與人事的分歧,是應該服從於黨的統一與黨的紀律之最高原則的。

  中國共產黨三十年鬥爭的經騐吿訴我們,實事求是,聯系羣衆,堅持眞理,並不是每個共產黨員都能够完全掌握的。特別在年輕的黨的情況下。在這裡,在我們黨內,不止一次的出現過重大的原則的分歧和爭論。這些分歧,多數在那一方,而後來事實證明,眞理却在這一方,眞理落在少數人方面。

  然而,黨在當時,按照多數人的意見,通過了决議。共產黨員,必須遵守黨的紀律,無條件執行黨的决議,但同時可以保留自己認爲正確的意見,等待多數同志的覺悟,這是眞正的高度的共產黨黨性的表現。

  中國共產黨,在一九三五年五月一日遵義會議以前在全黨幾次被錯誤路綫的領導暫時佔了優勢的時候,毛澤東同志當時在我們黨的領導人中間,常常是處在少數的地位。正是在這些時期,表現出毛澤東同志在遵守紀律堅持眞理的認識和實踐上,得到馬列主義的辯證的統一。成爲全黨的模範。

  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三十年鬥爭中產生出來的有世界意義和歷史意義的毛澤東思想和作風。爲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最寶貴的財產。

  中國共產黨三十年的鬥爭史證明,沒有這個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理論、革命風格和毛澤東思想作風所建立起來的共產黨,就不可能領導工人階級及廣大人民羣衆,戰勝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正是由於我們有了這樣一個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中國共產黨,和有了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人民領袖——毛澤東同志,所以中國人民,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的八十年間,沒有找到方向和方法的解放事業,在最近三十年中,在毛澤東同志領導下,確定的勝利了。人民有這樣的說法:中國共產黨的勝利,就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也就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我想,人民的話,是公正的。

  舊的資產階級革命,通常是在奪取政權以後,就宣吿完成了。而對於我們,無產階級所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奪取政權,建立人民民主專政,僅僅是新民主主義事業的開端。毛澤東同志敎導我們,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又說:民主革命運動,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趨勢,而一切共產主義者的最後目的,則是力爭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社會的最後完成。因此,我們共產黨人,必須高高的舉起毛澤東的旗幟,繼續擔負起光榮的艱巨的歷史任務,更高度的把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理論和毛澤東思想,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在人民民主專政的軌道上,推動沉重的歷史車輪,由新民主主義的勝利,向着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勝利,英勇邁進。然而,這裏需要許多莊嚴的工作,和艱苦的鬥爭。

  鞏固國防;鞏固人民民主專政;鞏固國內國際革命的團結。這是我們當前也是歷史的鬥爭任務。這在華南,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說,就是:

  第一、華南處在國防前線,我們的祖國,正受到美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畧,美帝國主義佔據了我們的台灣、又積極地侵畧朝鮮,妄想經過朝鮮來侵畧我國,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人民必須動員一切力量,積極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支援人民志願軍,打敗美國侵略軍:向人民志願軍學習,向人民志願軍看齊!加强軍事整訓,政治整訓,不斷的提高戰鬥力,鞏固我們祖國神聖的邊疆。

  祖國的衛士們!要注意我們南面的海洋!這裡不僅因爲我們有三千七百公里長的海岸,海上有七百廿九個島嶼,和七十萬的漁工漁民和監工監民,時常受到帝國主義走狗,台灣海盜侵襲的威脅,而且在海洋的彼岸,我們還有一千萬以上的華僑同胞,作息在東南亞各國。由於祖國革命的勝利,給東南亞人民和華僑同胞以深刻的影响。正因爲如此,帝國主義者,爲要鞏固他們在東南亞的殖民地的統治,和建立從中國西南方面侵略我國的侵畧基地,近來採取更加瘋狂的步驟,在政治上更加殘酷的迫害本地人民和我國華僑,經濟上日益加重剝削本地人民和我國華僑,這樣,來配合帝國主義者軍事上加緊侵畧我國的準備。

  中國共產黨在三十年前就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任務,這個任務在我們國內已經取得了勝利。但帝國主義者,並沒有終止其侵畧我國的陰謀。因此,反對帝國主義的任務,不僅沒有减輕,而且由於革命在全國的勝利,經過土地改革後,澈底消滅對建殘餘的任務將吿完成,這就使打倒帝國主義的鬥爭更加突出和着重。使得全中國人民的鬥爭目標,主要地是放在國外的敵人——帝國主義身上。因此,華南在國防前線,面對着浩瀚的海洋,遼濶的邊疆,祖國的衞士們!我們要時刻的注視着時刻警惕着!

  第二、開展廣大鄕村的農民運動,澈底消滅殘餘的封建制度;開展城市墟鎭和交通搬運的工人運動,首先掃除奴役工人階級的封建把頭制度和惡霸實力,實行民主改革;同時,在城市農村和海島,堅决鎭壓反革命,肃淸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國民黨所潛伏的特務爪牙,地下軍,及一切反革命堅决分子。這三件大事做好了,就是使人民民主專政獲得更進一歩的常鞏固。在這三件大事上,我們華南地區,應該注意檢討、硏究和糾正自己的缺點,加强自己的工作。

  華南解放後,各地農村工作,在剿匪、支前、減租、反霸、防洪、渡荒各種鬥爭中,農民羣衆,有初步的發動。自從分局决定依靠大軍領導,結合地方力量,高度集中幹部,規定土改步驟,首先展開土地改革三階段中第一階段的八字運動即減租、退押、反覇、淸匪以後,掀起了高潮。凡在鬥爭起來的地區,廣大農民已取得政治優勢,獲得門爭果實,解决了目前嚴重的災荒。對惡霸、土匪、地下軍以及反動地主會道門反動頭子,實行堅决鎭壓、收繳大批非法武器,整頓不純的基層組織,鄕村面貌爲之一新。因此,農民對參軍、築路、修堤、作壩、生產、渡荒各方面,表現積極。幹部階級立塲,較前穏定,思想被端正,工作信心被提高,得到很大的成績。在這裡,農民的英勇熱情和純眞,是十分可愛的;幹部的艱苦積極,是十分可敬的。鬥爭繼續在進展着,運動正處在偉大的高潮中。

  正如航行的人們所知道的,在風平浪靜中,舵手是悠閒的。而華南農民運動,目前正處在波濤洶湧的時候,風浪正嚴酷的考驗着我們的舵手。有些幹部在高潮中表現慌忙,運動中表現出混戰局面,這個責任,在於領導。必須迅速端正,保證運動的正常發展。各地黨委,必須加强薄弱部份的領専,同時,要嚴格的注視敵情的變化,因爲敵人决不是束手待斃的。

  在農民運動的勝利高潮中濺射出來的個別缺點的浪花,是由於農村情况複雜,某些幹部,如才參加工作的新知識分子,和保存舊作風的舊人員,他們中間,有些人作風不正,缺乏經驗;加以災荒的發生,農民迫切要求鬥爭,地主階級經常利用運動中的弱點,利用合法與非法,破壞運動。這樣,就出現了若干不正常的現象。例如:在重點地區,運動是比較正常而有成績的。但由於少數領導運動的幹部,立塲不够正確,政策不易掌握,誤以爲「左」就是堅定,打吊就是堅决,要滿足羣衆要求,可以無限度的淸算和追挖;所謂「不打不服」,亂捕亂打,單純追挖底財現象,已有不少地區發生,這是其一;其二,在非重點的面上,由於幹部不足,沒有幹部去領導,以致沒有控制。而農民又鬥爭心急,在少數勇敢分子號召下,聞風而起,三五成羣,進行無領導無組織的自發鬥爭。在這裏,出現了大村鬥小村,大姓鬥小姓,强房鬥弱房等宗派鬥爭,乃至違反政策及侵吞果實,貪汚浪費;其三,旣然鬥爭可以自發,運動可以不要領導,不要組織,就給反動地主由此找到了可乘之機,起來破壞運動。一面利用我們工作上的錯誤,或曲解我們的政策,進行合法破壞;一面利用我們組織上不純,和管制上薄弱,進行非法破壞。若將這三方面的情況滙合起來,就在某些地區形成一塲敵我不分的混戰局面,整個鬥爭形勢表現爲複雜化了。領導的困難和工作缺點,就在這裏。

  列寧主義敎導我們:「相信羣衆的創造力」,這就是列寧的政治活動中的一個特點,這個特點,曾使他可以理解自發勢力。但列寧也敎訓我們,必須指引這個自發勢力底運動,走上無產階級革命底軌道,對自發勢力的無條件的歌頌是錯誤的。因此在土地改革運動中領導者必須善於依靠羣衆的創造力,善於引導羣衆的自發勢力進行正確的鬥爭,並克服由自發勢力所引起的混亂狀態,引導自發運動走上土地改革正常的軌道。

  在紀念黨的三十週年的今天,來囘憶一下毛主席和黨中央對於土地改革問題上一些重要的指示,是十分有益於當前的運動的。

  革命戰爭,土地改革,社會主義,毛主席稱之爲全國人民都要通過的三道關口。就是說:革命戰爭,奪取政權,是革命的先决條件;土地改革,是現階段中國革命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我們革命的最後目標。

  中國主要人口是農民,革命靠農民的援助,才能取得勝利,國家工業化又要靠農民援助,才能成功,所以工人階級,應該積極帮助農民,進行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總路線,是依靠貧農,團結中農,中立富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制度,發展農業生產。

  土地改革,有兩條基本原則,第一、必須滿足貧農與雇農的要求。第二、必須堅决團結中農,不要損害中農利益。

  土地改革,可以同意農民要求,割掉富農封建部份的尾巴,但要保存富農經濟,侵犯了屬於地主富農所有的工商業,在一九四七、四八年土改運動中,已經嚴格的糾正過。

  土地改革的對象,只是和必須是地主階級和舊式富農的封建剝削制度。不能侵犯自由資產階級,也不要侵犯地主富農所經營的工商業,特別注意不要侵犯有剝削或者只有輕微剝削的中農獨立勞動者,自由職業者,和新式富農。

  土地改革的目的,是消滅封建制度,即消滅封建地主之爲階級,而不是消滅地主個人,對地主個人,應該留給他一份生產資料,並强迫其勞動。

  在土地改革工作中,對待羣衆要求,應有淸醒的分析,籠統地提出「羣衆要求怎様辦就怎樣辦」。這是尾巴主義。

  如果我們贊成或提倡落後農民的絕對平均主義,是錯誤的。現在,農村中曾經發生的破壞工商業,在分配土地問題上,主張絕對平均主義的思想,是一種農業社會主義的思想。這種思想的性質,是反動的、落後的、倒退的,我們必須批判這種思想。

  所有上述這些簡要的原則,都是毛主席和黨中央三十年來在指導農民運動中,土地改革鬥爭中,科學總結出來的寳貴的敎訓,這些敎訓,都散見在我們黨的文献中。

  華南土地改革工作,開始在我黨產生的第三十週年,就是說,開始在我黨,已經積累起了土地改革的豐富經騐的年份;開始在革命已經在全國範圍取得勝利,中央人民政府已經頒佈了完整的土地改革法,運動是經過人民政權從上而下的領導,又獲得全體農民及各階層人民,從下而上的擁護,勢在必行,勢在必成,因此,運動可以更加有準備有步驟地去進行的時候,開始在全國各先進地區,已經完成土地改革,有了成功的和失敗的經驗,給我們很多榜樣,可以免除許多錯誤,取得許多便利的時候,只要各級黨委,各地領導土地改革的同志,用莊嚴的態度,對待當前的工作,虛心學習毛主席黨中央對於土地改革問題上歷次指示,虛心硏究先進地區的土改經騐,認真實行分局屢次提出的「不怕事前沒有硏究,最怕當事毫不硏究」的指示,用以敎育幹部,敎育羣衆。眞正實行「旗鼓在前,運動在後」的宣傳敎育工作,向幹部,向羣衆,交代淸楚政策,說明那些應該做,那些可以做,那些不能做,那些怎樣做。把政策界限,加以劃淸,把工作方法,明白指示。那麼,運動中產生出來的某些偏向和錯誤,是可以而且應該避免的。

  如果在三十年農民運動和土地改革鬥爭中,曾經產生許多缺點,犯過許多錯誤,這些缺點和錯誤已經被毛主席和黨中央糾正過;這對于我們華南來說,就不應重蹈覆轍。對人民事業不負責的錯誤,對領導人,是不能寬恕的。

  工人運動在城市,在墟鎭,以及在交通工人、搬運工人中,開展民主改革的鬥爭,目前有着嚴重的意義。城市、墟鎭、交通、搬運,四個方面的工作,從其相互關係上說來,是個四位一體的工作,因此,加强城市工作和墟鎭工作的同時,必須加强交通和搬運工作。因爲工業與農業之間,城市與鄕村之間,旣要經過墟鎭來集散,又要經過水陸交通和搬運來輸送。這種情形,如果更形象的說明它,那就是一根竹筒三個節,中間一節是墟鎭,這頭竹節是農村,那頭竹節是城市,中間空的竹筒是水陸交通。竹筒與竹節之交,是物品起落的搬運。這四個方面雖然系統各自不同,但在工人運動方面却有聯系。目前必須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上述四個方面的工人運動,反對封建把頭、特務、悪覇、帮會頭子的鬥爭,實行民主改革,提高工人積極性創造性,使之有利於生產。

  我們所謂管理城市,首先就是管理工業,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帮助農業,領導農業,在這裡,必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團結技術專家;行政、工會、和靑年團的工作,必須集中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結合進行,在動員全體職工的力量,積極生產;在增加生產的基礎上,逐漸改善工人福利。這一套比較完整的管理工業的經驗,應該爲華南城市工作所取法。在今天首先要在各城市中開展工人運動中的民主改革運動,堅决掃除至今殘存在工廠企業內部,直接控制與壓迫工人,嚴重破壊生產的封建把頭制度,和特務分子。使工人從被壓迫、被奴役的地位,改變成爲工廠的主人,爲自己而勞動。在這個基礎上,才能產生有效果的生產競賽,與生産技術的改良。

  華南地區,市鎭是很多的。例如廣東,除廣州外,尙有六個省直屬市,二百二十二個鎭,全區墟塲約有數百。每一墟鎭,都是該鎮周圍農村的政治、經濟、文化的集中,例如辮子爲頭髮的集中一樣。墟鎭所處的地位,從農村方面看來,它是周圍農村的上層建築,從城市系統看來,他是城市的基層組織,從城鄕關係看來,它是城鄕聯結的紐帶。因此,它一方面聯結城市,成爲城市商品與文化流入農村的橋樑;另一方面它又緊貼農村,爲鄉村工業原料與食粮供應城市的堆積站。墟鎭本身是物資集散地,有許多搬運工人店員工人亦可能有家庭手工業,和手工業工塲工人,某些較大墟鎭,亦有規模不大的機器工廠的工人,這就說明,在墟鎮中,仍然有工人運動。事實上,必須有工人運動中民主改革鬥爭,墟鎭工人才會起來,覺悟才會提高,這些與農村有密切聯系的工人,在民主改革鬥爭中,覺悟起來,組織起來以後,工人階級領導農民的工作,城市領導農村的工作,才能在廣濶無邊的農村中,獲得工作的據點。鄕村中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才能獲得更多的工人階級出身的領導骨幹。

  在交通,和搬運事業中,工人所受封建把頭的壓迫和剝削是嚴重的。因此就妨害了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破壞了城鄕交流。也損害了工人的利益。例如內河航運上的各種陋規,所收費用每每超過正式運價,但多爲封建把頭所得,工人用以代替工資的所得却甚少。在這種情形下,爲了推銷土産單獨提出減低運費,不能解决問題,爲了工人福利,單獨提出增加工資,亦不能解决問題。原因就是有封建把頭的存在。因此,只有發動輪船和碼頭工人起來反對封建把頭的鬥爭,發揚民主管理,才能改善航運事業,有利於土產推銷,增如航運繁榮,因而有利工人階級。

  要發動工人羣衆農民羣衆,就必須與堅决鎭壓殘存在工人中間、農村中間和海島上面的反革命分子相結合,華南解故以後,鎭壓反革命工作,獲得很大的成績。鎭壓反革命,是一種羣衆運動,這一運動也和其他運動一様,有它的開端、高漲、收縮、以至終結。領導鎭反革命工作的同志,如果掌握這一條規律,結合正確的工作路線,實事求是,就可以正確的指導發展不平衡的運動。

  勝利的中國人民,爲要鞏固勝利,必須積極的發動羣衆鬥爭,提高羣衆覺悟,堅决鎮壓反革命,以鞏固人民民主專政。

  第三、鞏固國內國際的革命團結。

  毛澤東同志說:中國民主聯合政府一經成立,它的工作重點,將是一、肅淸反動派的殘餘,鎭壓反動派的搗亂;二、盡一切可能用極大力量從事人民經濟事業的恢復和發展,同時恢復和發展人民文化教育事業(一九四九年六月,新政協籌備會講話)。

  這是非常艱鉅的工作,因爲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經濟破壞,文化低落,工業在全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只佔百分之十,而農業手工業,却佔百分之九十,這是帝國主義制度和封建主義制度,壓迫中國的結果。我們所接管的經濟遺產和文化遺產,是非常貧弱的,我們要把它建設成爲獨立自主、繁榮、富强的新中國,把落後的農業國,建設成爲先進的工業國,並繼續向社會主義前進。這是一個更長期、更複雜、更艱苦的鬥爭過程。

  爲了在這一長遠的過程中,繼續勝利地完成祖國的建設,我們還要做許多繁重的工作,進行許多艱苦的鬥爭,其中鞏固國內各民主階級、民主黨派和各兄弟民族的團結,與鞏固和社會主義的蘇聯及國外各民主國家與革命人民的團結,是完成這些任務的關鍵。

  革命統一戰線對於新中國的建設有着重要的意義。毛主席說:「我們的國家,就是這樣地穩步前進,經過戰爭,經過新民主主義的改革,而在將來,在國家經濟事業和文化事業,大爲興盛以後,在各種條件具備以後,在全國人民考慮成熟並在大家同意了以後,就可以從容地和妥善地走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在這個遠大目標上,在國外我們必須堅固的團結蘇聯,各新民主國家及全世界一切和平民主力量,對此不可有絲毫的游移和動搖。在國內,我們必須團結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一切愛國民主人士,必須鞏固我們這個已經建立的偉大的有威信的革命統一戰綫。」(政協閉幕詞)這個革命統一戰綫在目前的主要內容,是加强與發揚愛國主義,動員與組織全國人民的生產積極性與創造性投入祖國的建設事業中。

  中國共產黨三十年鬥爭史證明國內革命統一戰綫的建立和鞏固,同樣是中國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經過三十年艱苦鬥爭,取得勝利的產物。

  沒有鞏固的革命統一戰綫就沒有鞏固的國內團結。必須在全國人民中間,進行普遍的革命統一戰綫的敎育和共同綱領的敎育,發揚革命統一戰綫的精神,保護革命統一戰綫的不可動搖性以鞏固歷史留給我們的建設基礎。

  新中國的建設,也和社會主義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建設一樣,有賴於國際和平民主力量的團結和互助。在團結互助基礎上,共同擁護世界和平,互相帮助建設。有了這樣的國際大團結,新中國建設上所具有的缺陷,就可以經過團結互助,獲得更順利更迅速的克服。

  偉大的斯大林同志和毛澤東同志所手創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是中蘇兩國人民,在共同反對帝國主義侵畧的鬥爭中經過三十年互相考騐的結果,是共產黨人偉大的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的結晶,中蘇兩國人民,三十年友好合作的歷史,就是中蘇兩國人民永遠友好合作的保證。

  必須在全國人民中間,進行普遍的國際主義的敎育,發揚國際主義的精神,擁護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神聖不可侵犯性,以鞏固歷史留給我們的建設基礎。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