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第3卷第2、3期

1951年08月31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1年 > 第3卷第2、3期
【打印】 【字体:

堅决克服農村工作幹部的驕氣與鬆氣

長江日報社論


  去年以來,中南地區土地改革運動旳成績是偉大的。運動具有空前的巨大規模,在將近全中南農業人口一半(六千八百萬)的地區基本上消滅了封建制度。其中且有一千八百萬人口的地區完成了領導土地改革運動的豐富經驗,這樣一個空前規模的運動就比較過去發展得更加迅速和順利,沒有產生根本性質的偏差。由於這一運動是在全國勝利的條件下並與抗美援朝運動及鎭壓反革命運動結合進行的,因此就顯得聲勢浩大,規模宏偉。對於運動的收穫,不但工人農民熱烈擁護,而且其他革命階層人民也都一致稱贊。從農民生產情緒的普遍高漲、農民愛國主義覺悟的提高,農村人民民主專政建設的發展,抗美援朝、鎭壓反革命工作的順利進行等各方面,都可以証明運動的鉅大成績。這一條戰綫上的勝利,再加上其他各種戰綫如財政經濟、軍事剿匪、文化敎育等方面的勝利,就給全中南區的建設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種大踏步勝利前進的情况下,群衆擁護,各方叫好,任務完成,自然而然地、不自覺地就在幹部思想當中產生着和滋長着一股驕氣與鬆氣,進入新區時那種兢兢業業刻苦謹慎工作的勁頭已經有些減退了,各種各樣的個人要求與個人問題是在逐漸增長了。在這股驕氣與鬆氣之下,就對當前工作與今後任務有了一些盲目的錯誤的認識。主要是在以下的幾個問題上:第一、關於過去成績缺點的了解,也就是對今後覆查工作的認識問題;第二、關於幹部經驗的估計,也就是對今後土地改革的認識問題;第三、所謂個人要求的提出,也就是對土地改革後農村工作任務的認識問题。在這些問題上的各種錯誤認識,具體地表現了當前的驕氣與鬆氣。它們雖然沒有佔到統治地位,但業已成爲當前農村鬥爭中的一種敵人。如果不反對,不批駁,不堅决克服,就會變成嚴重的錯誤傾向,就會到一切工作造成可怕的危害。

  對過去的土地改革,各個地區有各種不同的總結,但是歸結其共同點,總是:「基本上發動了羣衆,執行了政策,取得了勝利,而另一方面,羣衆發動尚不充分,政策執行有些偏差,部分鄕村處於夾生狀態」;「成績是基本的,缺點是存在的」。這種結論雖然爲某些同志認爲「老套了」而表示厭煩,但一般地說,這是合乎客觀規律符合於實際状况的。問題在於某些同志對這一結論存在着錯誤的理解,他們自覺地或不自覺地認爲:旣然成績是基本的,那麼缺點的存在就是無關緊要的了,因此覆査工作就是不用費多大氣力就可以辦好的了。這些同志雖然也承認缺點的存在,但總是盲目地誇張成績而忽視缺點。他們總是清清楚楚地知道與記着並且可以生動的描述當地的「過五關,斬六將」,而對當地的「失荆州,走麥城」却了解模糊,或記性不佳,說不上來。或雖然了解但不願承認。他們在勝利之後,對情况的掌握就不淸醒了,就片面了。有的甚至於在領導上提出土地改革要有覆査階段的時候,認爲這是對自己親手所做二作的不信任。這些同志不了解勝利是可以掩蓋錯誤與缺點的,是可以冲昏頭腦的。我們應該冷靜地(冷靜在現時對我們是有異常需要的一種態度)考慮一下,儘管成績再大,以少數骨幹領導大量的新幹部,在這樣廣大地區而又是新解放地區,在只有三個月的猛烈突進的運動中,進行一個歷史性的社會變革,打倒一個統治了三千年的地主階級,發動一個被統治了同樣長時間的農民階級,談何容易?怎麽能不存在好多問題呢?只從常識判斷,萬事大吉的想法是幼稚的;從過去經驗和今夏生產中所暴露的實際問題看,過高估計成績也是錯誤的。歷來「原有」的夾生村,經過覆査總要「增加」一些。到那時,這一切道理就更加明白了。驕與鬆是要不得的。

  這些同志的錯誤,還在於他們一成不變地去認識自己的成績與缺點,而忽視了在階級鬥爭中可能與必然發生的情況變動。地主階級被剝奪了特權與土地以後,並不會就此甘心的。他們失去了過去的一切,就會以最大的仇恨專心一意地觀察與利用我們的一切弱點,進行反攻,企圖復辟。而現在農民是沒有統治經驗的,他們總是以樸實善良的眼光來看待地主,總是在勝利以後鬆懈了必要的警覺。在這種時候,過去工作中所有的缺點都將成爲敵人更加有力的「政治資本」,這種弱點對工作所起的破壞作用,也就會比之奪取勝利的時候增大幾倍。鬥爭中某些過「左」的行動,也許在當時羣衆是盲目贊同的,這時候就可能對地主可憐同情。幹部、積極分子與羣衆的某些不正常的關係,也許在大敵當前的時候是並不怎樣顯著地妨礙團結的,這時候就可能成爲嚴重的裂痕。在運動的高潮中某些處於落後狀態的羣衆雖然覺悟不足,也許在當時是可以隨衆行動而捲入鬥爭的,這時候他們就可能消沉妥協,甚至爲敵利用。這就是説,既經奪取的陣地,可能應爲驕傲鬆懈而喪失,還需要有不懈的努力才能加以鞏固。去春實行土地改革地區在朝鮮戰爭爆發以後所發生的地主倒算,以及目前某些地方已經發現的地主反攻、農會渙散、民兵不幹、幹部退坡現象,是值得嚴重警惕的。

  覆査工作是不很費力的嗎?在夾生村,情况是比之過去更爲複雜了。敵人尙未打倒,但是交出土地了,退却隱蔽了。而又在暗中控制操縱。革命的領導組織已經建立了,但是成員良莠不齊,甚至有地主派來的狗腿,有動搖不定的騎墻派,有對地主硬幹對羣衆欺壓的流氓分子,也有覺悟還不高的勞動農民。羣衆已經得到一些利益了,但又分得不公,也不能確保這些利益,妥協、觀望、不滿的情緒就在羣衆中同時存在着。要準確了解情况,抓住關鍵,打開局面,是並不容易的。在先進村,基本條件雖然是有利的,但是査田保田的口號需要進一步提高羣衆覺悟水平,才能爲羣衆所接受,內部問題的比重也大爲提高了。敵人的當前活動主要採取了隱蔽形式,與其過去的活動主要採取公開形式二者相較,後者更難於識破。要充分動員羣衆,正確團結內部,打中敵人要害,也是並不容易的。「行百里者半九十」,以古人這個深刻的生活體驗來說明覆査工作的艱鉅,是再恰當不過的了。鬆懈下來,不像分田時期那樣的抓緊領導,艱苦努力,就會使覆査流於失散,而在今後的長時期內自食其果。江西侗別地方潦草覆査之後却依然如舊。河南個別地方經過覆査反而侵犯了中農。這是絶不可重覆的了。

  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幹部已經有經驗了,今後的土地改革要比過去更好做了」。如果加上必要的努力來促其實現的話,這樣說也並不是錯誤的。問題在於某些同志對當前幹部的經驗做了盲目的估計,因而認爲今後的土地改革似乎是駕輕就熟水到渠成的了。幹部有了經驗,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什麼幹部有了什麽經驗呢?死啃過去的經驗就可做好今後的土地改革工作嗎?

  我們從老區來的骨幹幹部,有在老區實行土地改革的經騐,而更加重要的又有了在現在工作地區實行土地改革的經騐。這些經騐是比較系統的,成熟的,可貴的,而最近的經騐尤其寳貴。但是,就這些骨幹當中的多數來說,特別是就掌握基層工作的區級骨幹幹部來說,其經騐的系統性、成熟程度與理解掌握這些經騐的練達程度,和少數領導骨幹就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就有必要領導他們來總結,集中與提高這些經騐。至於廣大的新幹部,他們的經騐乃是更加不系統不成熟的,更加缺乏正確理解與掌握的,可以說只有一些片斷的零碎的經騐。總結、集中與提高他們的經騐,也就更加重要。記得自己對某項工作是怎樣做成功的或怎樣做失敗的,這還比較容易;正確地理解自己是怎樣把某項工作做成功的或怎樣做失敗的,這就很不容易了,這就需要知道一定的理論原则,並且要經過自己的思考把這些理論原則與所經歷過的實際正確結合起來。不是這種集中起來的,系統化了的、趨于完整的、成爲理論知識的經騐是用處不大的,是有時還可能害事的。因此,認眞總結經騐,訓練幹部,乃是爭取做好今年七千萬人口地區的土地改革的决定條件。可惜,這個平凡的道理雖然常被人們掛在嘴上,但到了要實際動作時却又常被忽略了。他們總覺得幹部已經有了經騐,因而這種總結訓練功夫就可以簡單從事了。最近曾經有一個地方,用五天的工夫總結去冬今春的土地改革,並且佈置了今後的工作。不能說它毫無收穫,但收穫畢竟是很有限的,重來一次是免不了的。

  總結好經騐,訓練好幹部,也並不是說指導今後的土地改革就很簡單了,照去年依樣畫葫蘆就行了。時間又已過去一年,地區又已變動,實踐總要向人們提出新的問題,舊經騐怎樣在新時間新地點新條件下運用,還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粗枝大葉地認爲「差不多」是一定要碰壁的。去年發生的錯誤,今年還有重覆一次的可能。這就告訴我們,今年的土地改革工作絕不可大意。

  常常聽到這樣的要求:「土地改革完成了,該調調工作吧?」或者是「土地改革就要完成了,到時候該調調工作吧?」而且總是要求進城市,專業化。還有大量的以類似形式提出的地位、婚姻、享受以至於囘華北的各種個人要求。最近時期,農村工作人員雖然絶大多數還保持着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但是也有少數是在那裡逐漸染上貪汚浪費腐化墮落的作風。不惜以濫伐林木等方法來經營小公家家務的事情發生了,濫用地方公欵大批購買個人享用的不急之物分記享用的事情也發生了。

  在某些同志的心目中,完成土地改革好像就是革命完結了似的,好像自己就可以功臣自居了似的,至少是可以大大的鬆一口氣,休息休息,閒散閒散,享受享受了。可惜,現實情况並不是這樣的,並不允許我們這樣的。他們居然忘記了帝國主義的威脅和艱苦的抗美援朝戰爭了。就說眼前的農村吧,難道在土地改革以後(加上覆査以後)地主階級的復辟活動就不存在了嗎?難道把他們改造成爲勞動者、澈底消滅封建制度的殘餘就比土地改革更加容易而不需要更多的時間嗎?難道農民不是在那裏迫切等待着我們領導他們去改變他們的貧困與落後境遇嗎?更不要去說實現農業社會化和建設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了。

  在不少同志的心目中,好像土地改革以後農村工作就沒有什麼前途了似的,好像繼續留在農村工作就是埋沒了自己似的。他們不了解現在佔國民經濟百分之九十的農業與農村手工業,乃是工業發展的基礎與積累工業資金的主要來源。原料主要是農村的,市塲主要是農村的,勞動力更加要指望農村。不繼續做好農村工作,國家工業化和社會主義前途就僅僅是空談而已。而領導分散的小生產者渡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還是一個大工程。「嚴重的問題是敎育農民」,毛主席這個指示是不應該被忘記的。『總有一些人要調動的,到時候我們「萬金油」就吃不開了」,這是一部分同志的想法。是的,將來情况許可的時候,是要從農村調動一些幹部的。但是吃不開的並不是那些老老實實在羣衆當中做工作因而懂得階級門爭知識的「萬金油」。他們是吃得開的,他們是革命事業的寳貴財產。階級門爭的學問,是改造社會的學問。有這一門學問,是到那裏都吃得開的。吃不開的是那些華而不實、脆而不堅、總是在那裏盤算個人問題的人。

  雖然土地改革運動的成績是基本的,遠需要艱苦的覆査工作來鞏固這些成績。雖然幹部有了經騐,還需要認眞的總結與訓練來爭取另一半人口地區的土地改革的勝利。雖然土地改革的歷史任務快要完成了,還需要繼續努力來完成新的更加偉大的歷史任務。總之,要鞏固勝利,擴大勝利。這就是我們的結論。

  旣然土地改革運動的成績是基本的,那就大局已定了;旣然幹部有了經騐,另一半的勝利那就垂手可得了;旣然土地改革快要完成了,那就另行盤算盤算個人的問題吧。這就是某些同志的想法。

  這兩種不同的結論,也就是我們黨和這些同志的原則分歧。應該提醒這些同志服從於黨的利益和人民事業的利益。「驕兵必敗」,這是古人用血寫成的遺訓。「因勝而驕,因驕而昏,因昏而鬆,因鬆而敗」。這是我們當前必須嚴加警惕的危險。


(一九五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