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零年廣東省民政工作總結
民政廳
甲、一年来民政工作情况簡述
廣東有老區、半老區和新區,老區和半老區經過多年的革命戰爭考騐,羣衆基礎較好,基層政權也比較鞏固;新區(佔大部份)則基層嚴重不 純,羣衆基礎也較薄弱,加以本省面對海洋,近臨港澳,環境特別複什, 帝國主義與國民黨殘餘匪帮更不斷從各方面策動破壞,幷勾結和指使反動地主惡霸乘隙鑽進我們的基層中來陰謀篡奪。由於我們的幹部少而弱,政 策水平較低,且部份作風不純,缺乏建設政權的經騐,而解放後的支前、 剿匪、防洪、救災、生產等一系列的任務又非常急迫繁重,故在解放初期在公粮、公債、反霸,稅收等任務的執行上出了不少偏差,引起羣衆懐疑不滿,敵特則乘機興風作浪,在農村中四處進行擾亂破壞,甚至組織暴動 、暗殺,曾使我們的工作一時陷於被動。
民廳於今年一月成立,因爲當時對全省情況仍不熟悉,業務範圍也不明確,工作複什,又缺少經騐,故着重收集資料,了解情况,吸收經騐, 摸索前進。以後則抓緊民主建政和生產救災兩個中心環節,通過各市縣人代會農代會和整頓基層,結合减租、退租、反霸和展開生產及防洪救災等運動,初步發動了羣衆,基本上戰勝了災荒,扭轉了農村的被動局面。
廣東全省共有三市,九九縣;五九三個區,三五個區級鎭,三、一七五 個鄕,一三二個鄕級鎭,七八八個鄕級行政村(另有一〇、五三三個鄕轄行政村)五四、〇五八個自然村,解放後到十二月底,據不完全的統計, 全省已分別建立了九九個縣和三個市的人民政府,五九三個區,三五個區級鎭人民政府,幷分別建立了海南軍政委員會和九個專署,鄕以下的政權已大部建立,尙有一部份仍由農會及各種委員會、工作隊等代行職權。
現在各級政權與羣衆組織已逐漸建立,有些則經過初步整頓,幹部作 風也逐漸有了改變,各級人民代表會議已開始實施,各種羣衆運動日益開展,初步弄淸了廣東的基本情況,同時並進行了各級政府機構的整編和遣俘、復員、優撫、禁政、少數民族及有關土改等各項工作。這就是一年來民政工作的一般情况。
乙、幾件基本工作
(一)民主建政
一、各市縣人民代表會議
從今年二月底開始至五、六月間各市縣均巳普遍的召開一屆人民代表 會議,至十二月底各市縣又陸續召開了第二屆或三、四屆會議,建政工作自抓住了這一中心環節後,在貫澈春耕生產、防洪救災、開展减租退租和 完成財經任務上都起了重大作用,並且取得了廣大羣衆的擁護。
人代會議初召開時大家是沒有經騐的,開過後才逐漸體會到人代會的 重大作用,認爲人代會好,能够團結羣衆,通過人代會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情況,貫澈一定時期的中心任務,解决當前羣衆的迫切要求,但大多數幹部對人代會的基本認識,還是不够的,還沒有充分的認識到人代會議是國家的根本制度,是政府對人民負責的一個制度,領導思想上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應付或利用觀點,如新豐縣雖然最先召開了三屆人代會議,但只認爲是制度不得不開,二屆會議時的决議案也沒有好好的執行,因此,代 表說:「批評不批評還不是一様」。開建、封川、高明、紫金等縣第二届 人代會和第一、二屆的農代會或婦代會合倂召開,認爲是省時間省錢,一 起佈置工作,實際上就是把政權性質的人代會和羣衆團體代表會議混 在一 起。赤溪縣和興梅區的某些縣則把人代會認識爲是對工商業家開的,工商業少就可以少開成不開。到九月全省民政會議和十月全省首屆人代會開過後,幹部對人代會才有比較明確的認識。
其次一般的說:各縣對人代會的常委會是不够重視的,因各地無駐會 人員,缺乏經費,開完會後,領導上又沒抓緊,故作用不大,潮汕區南澳縣甚至把常委名單忘記了。十月後有了轉變, 三市六十七縣已建立了常委會。
由於對會議的重要性認識不够,因而未能貫徹執行統一戰綫,存在某些關門主義傾向,使會議未能帶有廣泛的代表性,此外會前工作準備不充 分,會議中心抓不緊,解决問題不透澈等,但經二届代表會議後,均有進 步。
到十二月底除樂東、白沙、連南三縣(少數民族地區)尙未召開外,(連南於十二月召開少數民族代表座談會),省及三市,九六縣,十二個城鎭都已召開過一屆以至四届的人民表會議,其中省人代會出席代表八三 七人,又據八四縣材料統計,出席過市縣人代會的代表三六五八〇人,區鄕農代會各地都己紛紛召開二次至五、六次,據六十七個市縣的統計,全 省今年出席過區鄕農代會的代表達二十萬人以上。
二、基層政權的建設
(1)區鄕區劃狀况
目前各縣區鄕大小不一,一個區中,人口最多的有十五萬餘人(潮陽 第八區),最少的只有八千餘人(連南縣第三區),區轄面積大的平均每區有八百餘平方公里(合浦縣),小者不到四十平方公里(澄海縣),爲 照顧工作,有調整的必耍。
九月間本省民政會議時,各地認爲區制應按中央規定三至七萬人設置一區的標準以變動,否則區大幹部少影响工作,後經會議討論硏究結果,認為本省幹部少而弱,若劃分小區,骨幹更加分散,工作難於掌握,爲適應目前情況,原則上仍採用大區小鄕制,而在幹部、羣衆和情况可能的地區,則根據中央、中南區鄕人口標準原則經省批准後逐步調整,以便有條件的過渡到實行小區小鄕制,省府則將全省七五九個編制區的幹部人數,根據人口、地形、國防條件等分配給各專區機動掌握,以補救目前大區制幹部不是的困難。
目前各地區正在根據當地的具體條件和中央規定的標準,分別山地、平原的不同情況,擬具計劃報省府行批准後,逐歩進行調整。
(2)本省基層政權槪况
前面說過,本省有老區(約一二八鄕)、半老區(約三一五鄕)、新區等 不同地區的分別,老區在解放前政權普遍地經過改造比敏鞏固,半老區在解放前已有些基礎,解放後亦比較容易開展,除老區半老區外,全省大部是新區,解放後新區大部份取消了舊保甲制度,分別建立了政權,但由于當 時支前任務繁重迫切,幹部少,部份縣區仍然利用舊保甲人員來協助執行 任務,羣衆對此表示不滿。支前任務結束,大部份僞保甲人員便逐漸淸洗 。淸遠一縣解放後仍保持原鄕政權,在三月間,土匪猖獗時,一下便垮了四個鄕政府。至今仍利用僞保甲人員的僅有淸遠的廿個鄕以及英德、信宜 、南海、海康、普寧、寳安等縣少數村莊。
整個來說,由于地商新、任務繁、幹部少、經騐缺,九月份以前基層 政權的基礎是很薄弱的,許多基層實際上仍被地主或匪特暗中掌握或篁奪 ,造成基層嚴重不純。如河源縣南湖鄕匪特支隊長簫伯謙製造村幹貪汚, 然後用合法鬥爭,打擊幹部,掌握該鄕九個村的政權及民兵。揭陽新亨區 大坪埔村地主鍾可繩利用選舉掌握全村靑年團、農會、民兵、婦聯等組織 。地主、匪特、國民黨反動殘餘份子想盡一切辦法企圖在農村立足生根, 而我們許多同志,被完成任務所麻痺,尙未警惕,例如廣寧縣在九月民政 會議後,檢査整頓基層時,就檢査出有一百多個僞保甲人員仍然潛伏在我們基層政權內部,番禺縣的建政工作團下鄕展開建政工作時,也發現了許 多過去不了解或了解不够的嚴重基層不純情況,壞份子潛藏在我們基層政 權裡,控制政權,以各種方式和我們鬥爭,並繼續統治着農民。根據珠江 區九月份的估計,全部鄕村政權中,較鞏固的佔25%,爲地主、流氓掌握 的亦佔25%,其餘50%則是情况不明,基礎薄弱,甚至空白地區的。根據 葉主席,「依靠農村,鞏固城市,面向海洋」和「防襲防鑽」的指示,面 對這些情況,我們認爲大力整頓鄕村基層政權成爲我們今後一定時期工作中最中心最迫切的一環。
(3)基層政權建設過程
本年內本省基層政權建設,大致可分爲三個時期:(一)解放初期至 今年三、四月以前,任務緊迫,基曆比較混亂的時期;(二)春耕生產, 減退運動以至园四夏工作(夏征、夏收、夏減、夏種)時期;(三)九 月首届民政會議以後轉入整頓基層時期。
第一個時期,在四月以前因物價波動,四月荒來臨,加上在完成秋征 、公債任務中部份幹部作風不純,脫離羣衆,地主及匪特乘機挑撥,幷到 處組織暴動,號召破倉分粮,造成處處緊張,基層動盪的現象。到四五月 後,轉入第二個時期,經過春耕救災度荒、減退、防洪、復堤及夏征、夏 減等一系列羣衆運動的過程,各縣又召開了 一、二屆人代會議及二至三次 的區鄕農代會議,基層的形勢才開始穏定下來,政府和羣衆的關係也獲得 了初步的改善。
九月五日民政會議召開,决議在今後一定時期內以健全基層政權爲最 中心的工作,會後轉入第三個時期,各縣根據會議精神,先後發出了整頓基層政權的指示,其中粤中專署、番禺縣委會、三埠鎭、南海、台山、廉 江、新會等縣都先後組織了建政工作隊(或團),深入基層展開工作,發 現了許多基層嚴重不純的現象,從而發動羣衆予以改造。
由于民政會議、人代會議及葉主席的明確指示,各地對基層建政工作 的觀點都已轉變,開始轉入整頓的階段。據現有材芻,省民政會議後,海 南召開全島會議作傳達,珠江、北江專署發出了整頓基層的指示,興梅區 發出『建全鄕村基層政權實施方案』,『一九五〇年秋征結合民主建政綱 要」,並組織工作隊試點,另據各縣所報,廣寧、揭陽、梅縣、台山、曲 江、饒平、大埔、增城等大部縣份,都已展開檢查與整頓基層政權的工作 。珠江、粤中、西江都抓得較緊,其中以粤中區比較成功。據九月份調査 ,目前全省已建立的鄕一級政權約佔全省鄕政權的81%,未建立的約佔19 %,在建立鄕村政權的數字中(二、五八七個,缺海南)有20%是用農會 、工作隊、委員會等組織來代替的。全省八十三縣,三、一九四個鄕中(缺海南)有30%以上是經過整頓的,另有50%是經過初步的改造工作。
在整頓基層工作中,據目前材料,廣寧縣犒得比較好,他們執行了古副 主席的指示,『整頓基層必須與羣衆運動和各個時期的中心任務密切結合 ,』幷體會到整頓基曆必須了解和抓住羣衆當前的迫切需求,從運動中提 高羣衆覺悟。基層組織的領導必須注意階級成份,從剿匪、肅特、反霸、 生產、减租减息的各種羣衆運動中培養敎育湧現出來的積極分子,使之成 爲可靠的骨幹,保証了基層的純潔可靠,並爲羣衆所擁護;該縣一區排沙 郷三村的村長陳桂,農會長嚴火燧,就是各個運動中的積極分子,他們帶了民兵追截匪首,迫使投降,用算細賬的方法評定量產,三小時內完成公粮 入倉,幷動員民兵護倉。
番禺、饒平等縣,採用工作隊的方式,挑選了 一些幹部和農民積極分 子,由較强的幹部率領試點,從工作中邊做邊摸邊敎,培養成爲建政的骨 幹。用這種方式來培養工農幹部,以逐漸改變基層領導成份,這是比較踏 實的,同時經過這種方式又可使典型試騐更易推廣。
在基層建政中,目前仍存在着兩種偏向,一種是孤立建政的偏向,認 爲建政就是在鄕農代會或村裡組織選舉,形式上選舉過了就是「建了政」 。在目前封建勢力尙未打垮與基層不純的情況下,單純的選舉可能變成敵 人篡奪政權的形式。河源縣南湖鄕蕭伯謙和揭陽縣老區大坪埔村鐘可繩都 是靠選舉奪取了政權。第二種偏向認爲廣東是新區,羣衆沒有基礎,選舉 條件不足,委派一定人員去當鎭長『鄕長、村長,又怕「委錯了」或是「 不民主」,長期不敢竪招牌正式成立政權,因此鄕或村政權由農會、防洪 委員會、支前委員會、工作隊或用「政權籌備處」名義去代行職權。少數 地方,仍存在着無政府無組織的狀態,不能發揮政權的作用。
三、減租退租反霸等羣衆運動的開展
減租退租反霸和其他生產救災剿匪等羣衆運動是互相聯系的,在今年 春荒嚴重時,首先是發動農民實行減租、退租,然後進入反霸鬥爭,此一運 動在今年三、四月間開始,到五六月各縣人代會議、農代會議召開後才普 遍的發展。根據今秋民政會議五十七個縣的統計,農民共退得租谷九八、八 九六、六八五市斤,有四百餘萬羣衆參加鬥爭,解决了各地災荒和春耕生.産的困難,阻止了部份春荒的發展。夏收、秋收以後又在原有基礎上繼續 開展减租、反霸、退押。僅根據廿四個縣的初步材料,減祖即有七千五百 餘萬斤。建立了與改造了鄕村農會及部份地區的基層政權。其次則是敎育 了羣衆。在退租反霸運動未開始前,整個局面是困難和被動的,災荒發生 了,農民的眼睛只望着政府的粮倉,農民普遍的怕變天。例如北江區農民「 怕匪、怕地主、怕情面,』揭陽農民「怕匪、怕霸、怕解放軍站不久」。 經過反覇、減租、訴苦算賬之後,農民覺悟提高了,陽山農會主席對農民 説:『大家看到政府是自家人,地主嚇不怕我們,我們有政府帮助』。農民有了覺悟,敢起來鬥爭,把眼睛轉過來望着地主的粮倉,粉碎了匪特破倉分粮的陰謀,打開了局面轉爲主勸。其中退祖生產救災反霸等潭動結合得好的是廣寧潭步鄕。
據今年九月份的統計,已組織起來的羣衆,計農會二、一九一、一二 〇人(缺海南、西江、汕頭市),工會會員一五七、九三六人,婦聯會八 二三、八五六人。
但在大規模的減退反霸運動中,主要的缺點是運動不深入,羣衆覺悟未提高,該反的未反,因之,不少地主惡霸威風未倒,羣衆不敢抬頭。或者形成『小霸中霸反不少,眞正大霸反不了』的現象,對罪大惡極的霸寬大無邊,不判罪或判得很輕,或認爲『沒羣衆吿』,不去發動羣衆予以懲辦,引起羣衆不满。某些地方由於領導抓不緊和政治生產敎育做得不夠, 發生了單純經濟觀點,並由農會中的積極分了包辦代替,沒有把減租和生產渡荒很好的結合起來,有些地方則發生大吃大喝現象,個別地區則强行借粮違反自由借貸政策,影响中農情緒,有的對減退果實處理不適當,未能貫澈「誰種、誰退、誰得』,與經過中農自願抽出部份果實照顧無租可退的貧農,應該照顧的小土地出租者不加熙顧,有的明減暗不減,農民得不到實惠。有些地區幹部缺乏階級鬥爭經险,沒有充分認識到減租退是嚴重的階級鬥爭,認爲減退就是【算真賬】或者認為解放了,地主那敢不減,因而工作上抓不緊,形成自流。因此運動還不能廣泛深入的開展成爲羣衆運動,另外,部份地區還存在亂捉、亂綁、亂封屋、亂罰、侵犯工商業的偏向。五華縣在這方面的偏向很大,這些偏向在全省人代會識後已經逐步糾正。
(二)社會救濟工作
一、農村的生產救災
本省一九五〇年的災情是相當嚴重的(尤其是上半年),災情的種類多,計有水、旱、風、蟲、雹、疫、蔣匪等災和粮荒(其中以水、風、能 災爲重),受災的地區廣,計發生災荒的有八十二縣,較重的三十九縣, 而有許多地方連續遭災,如高雷去年歉收,今年又春早夏潦,西江、粵中、珠江等地去年水灾慘重,今年重遭水淹,上半年有灾縣份七十縣,下半年五十四緜,而重複受灾者即有四十二縣,統計全年各種灾害面積一 、六 六四、七二四畝(海南風災未計),輕重不同灾民二、五九五、三三一人(上半年一、四七九、四二O人),直接餓死及因飢病死者九十一人,以 高雷、欽廉、海南、潮汕等區灾情較重。
面對着嚴重的灾情,本廳除轉發中央、中南各時期有關生產救灾工作 的指示通令外,並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分別發出具體的救灾工作指示,自五月初從化發生餓死人的現象後,更派出一个檢査小組,到該地調查督導;六月間,灾情最重時又曾派出四个檢查小組,分赴南路、西江、粵中、北江各區調查協助;十月海南、欽廉風災發生後,又派了一個督導小組到海南。此外擇取各地好壞典型,發出三个通報,進行表揚、批評,提高各級幹部對這一工作的警惕與注意。
某些地隔且展開了極其廣泛的羣衆救灾運動,發動社會互濟,節約勸募救灾,如南路上半年灾情嚴重時,動員學校、靑年、婦女,在鄕村進行 一斤米一斤番薯運動,在城市進行一千元捐献運動,成績很大,許多區鄕.捐獻數目超過政府救済數目很多。海南風灾後,海口發動社會互濟,初步統計共捐得四億餘元,米十八萬斤。
中央、中南又從物質上大量支援我省的救灾工作,計前後共撥社會救濟粮三六、五七六、OOO市斤,老蘇區救濟粮二、OOO、〇OO市斤, 城市救濟粮二、OOO、OOO市斤(本省已撥付各專縣救灾粮三七、四 四八、四〇〇市斤)另救濟款一二、五OO萬元。今據淸遠等五縣報吿: 發放救濟粮九二八、二七三斤,受救濟的有四一、四〇 一人,平均每人得二十市斤。以三七、四四八、八OO斤計算,受救濟的共有-、八七二、 四四O人。此外直接間接有利于救災的貸粮貸欵,如農貸粮、.水利貸欵粮 ,各種漁鹽貸欵也很多,這是一筆很大的救災力量。
一年來我們基本上勝利地領導全省二百五十餘萬灾民渡過灾荒,這証明了人民政權的優越和羣衆力量的無窮,其次進一步密切了政民關係,提高了人民對政府的認識,四會京步七十多歲老太婆說:「我生來未見到這様好的政府』,特別山區少數民族和沿海水上人民得到物質上的帮助和熱切闌懐以後,覺悟都提高了一步,連南瑤民說:【共產黨是腐伯(相傳是救瑤民之神)派來的】。海康漁民說:【估唔到(想不到)我們蛋家佬也有出頭天】。此外考騐了幹部為人民服務的品質,積累了一些救災經騐,提高了羣眾對救災防災的信心,西江沿江一部羣眾上半年見鳥巢築得高,不積極搶險,而慌亂搶割未熟稻谷,但今冬却熱烈响應號召為防備明年春荒而大力冬耕生產。
在獲得不少成績的同時,也發生和存在過一些錯誤與偏差:第一、對灾情缺乏正確分析,預見不足,自上而下都有些麻痺現象,如粵中上半年餓死人後才知道灾情嚴重,救災工作佈置太遲,一般都到五月才開始,使工作陷于被動,顧此失彼,把握不定。第二、有限幹部對救灾工作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羣眾觀點不強,沒有把它當成一个政治任務來執行,甚至有的說【災荒年年有、餓死人是平常事】因此在實際工作上有三個缺點(一)發放不及時,手續遲緩,有些地方已經餓死人,粮還沒有發下去。(二)層層機動,這種現象在上半年是相當普遍的,從省府到災民手上,層級都留一部分作機動。(三)平均發放,這是一種更為普遍的偏向,如電白每村發三百斤,化縣每區每人得一斤。第三、執行救災紀律不夠嚴肅,有些災情反映不確切,真的餓死的沒有報告,不是餓死的當餓死報告,而對於個別不負責任的幹部也未給予適當的處分。第四、各級救災工作的領導者與各有關部門的聯繫少,能善於組織各方面力量來結合救災的不多。第五、救濟粮多當作口粮急賑,沒有發揮到扶助生產自救的最大效果,也有些地區【吃點給點】,雖不會餓死人,但養成災民的依賴心。
二、城市收濟
(1)失業工人的救濟
六月間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失業工人約在十萬左右,八月間民政廳、省總工會籌備處、省勞動局等有關單位組織廣東省失業工人救濟委員會,一切業務由該會接管辦理,本廳在行政上給予協助。
六月間奉中南撥本省失業工人救濟粮二〇、〇〇〇、〇〇〇市斤,本省第一次分撥各專市五、五〇〇、〇〇〇市斤,第二次分撥一、二〇〇、〇〇〇市斤,現該會尚結存一三、三〇〇、〇〇〇市斤。
各地均依照中央政務院救濟失業工人暫行辦法和關於救濟失業工人的指示,對失業工人展開以工代賑、生產自救、訓練轉業、資遣返鄉等救濟工作,現在五萬人以上城市的汕頭、湛江、佛山、韶關、江門、海口、北海七市,又肇慶、石歧兩鎮,揭陽、潮安、朝陽三縣城均在省救委會督導下,更加健全了各該市縣的救委會工作,計七市兩鎮三縣城的失業工人數有三三、九四〇人,其他不及五萬人以上的城鎮沒有救委會的有東莞等二十六個縣,失業工人數為二四、六六八人則由廳直接領導救濟,失業人數五〇下半年比上半年稍減,但隨五一年的工商業季節性淡月的到來,失業人數可能又逐漸增多。
與救濟失業工人的同時,各中小城市也曾對生活困難的城市貧民進行救濟,該項救濟粮是由中南撥本省的二、〇〇〇、〇〇〇市斤城市救濟粮項下開支。
(2)難民處理
由本年三月起至十二月底止,據汕頭、湛江、中山、曲江等市縣的報告,共收容難民二、四八八人(其他各市縣未報來)本廳處理過境難民共六、六〇〇人,其中已遣送回籍者一、七六三人,正在處理者八三七人,支出大米三二五、六五四市斤,人民幣五九、八八三、一二三元。此外本廳曾配合廣州市府處理海南送來外籍難民四千餘人,各地處理時是依照上級指示和辦法執行。汕頭市先進行登記、審核、收容,然後施以教育遣送回籍生產。本廳除補足過境難民旅費外,並會提出偽府留下舊棉衣二百件,分發無寒衣的難民。
(3)勸募寒衣
十月上旬中南電示本省籌募寒衣二三〇、〇〇〇套(代金一一五億元),救濟蘇北、皖北、河北、河南災民,同時本省亦決定籌募十五萬套(包括實物、代金),救濟缺乏寒衣過冬的山區少數民族和各地災民,為了達成這一任務,本省即成立寒衣勸募委員會,各專縣亦成立了分會進行工作,並將此一任務交省第一屆人代會上討論,接著各地便普遍發動社會力量,熱烈展開勸募工作,至目前為止,代金部分已完成任務,實物部分亦將完成。
(三)幹部工作
一、幹部情况
廣東幹部的來源主耍是地下和游擊區的,其次是南下的及解放後參加工作的知識份子和留用人員。南下幹部大部份分配在省直屬機關。各專區南下幹部14.6%,地下、游擊區幹部佔75.8%,區級幹部全部是地下游擊區的,而區以下的幹部,則大部是解放戰爭後新參加工作的知識份子。
幹部思想政策水平情況:一般說縣以上幹部思想政治水平較高,在工作中起了骨幹作用,但有些幹部在思想上還存在着某些功臣思想、地位觀念、和官僚主義作風,縣級以下幹部多是解放後新參加或地下游擊戰爭時期的幹部,其中大多數是知識份子,政策水平一般都很低,階級鬥爭經騐不足,不能很好的把政策貫澈下去,個別甚至被反動分子所利用,嚴重地影响政府與羣衆的關係。例如陽春縣西山區除區長外,其他秘書、民政、 粮食、建設、公安等股長全部爲民社黨員,而區長賴仁貴均聽從民社黨擺佈。鄕級以下政權情況更爲嚴重,不少被敵人利用或直接掌握,欽廉區某縣的教育科長蔡振偉是蔣匪地下軍參謀長。這種組織不純的現象是相當嚴重的。
由於幹部思想不純成份複雜,一年來特別在前半年縣區鄕幹部違反政策的現象普遍發生,一年來我們共收到控吿幹部的案件有373件之多,(從已結案的64件中看,其中23.5%是真實的,誣吿的佔53%)控訴案中多是因爲不能正確執行政策或作風不純的,如對敵人過份寬大,有些縣份把霸鬥爭後便釋放,興梅區對于大革命失敗後一些曾經屠殺過不少人民和革命同志的悪霸反革命分子,只因他在抗戰期間沒有壞的表現,當我們烈士家屬和廣大被害人民控吿時,專縣領導人認爲是算舊賬;新會縣人民政府隨便公佈戰爭罪犯;縣區墟鎭,自定税收,征粮時鄕裏自征附加粮等。至於區鄕幹部亂抓、亂打、亂鬥、亂罰、貪污腐化、擺官僚架子、脫離羣 衆的現象還是相當嚴重的。
縣級幹部很少下鄕,解放以來至今年十月,有些縣長沒下過一次鄉。區鄕長也有少數不下鄉或很少下鄕。高明縣三區區長梁協山收到救濟粮五六天,而距區政府僅數里的地方發生餓死人還不知道。化縣一區從今年一 月至十月,有一家老百姓餓死七人,區鄕長不聞不問。有些幹部對羣衆的控吿,不但不虛心檢討,反而公報私仇,例如東莞園洲長袁鋒對曾向南方日報揭發他公報私仇、濫施肉刑的農民說:『有一天,你知道死』。
總的來說,幹部在思想上、執行政策上、作風上雖然存在着一些問題 ,但大部份幹部都艱苦地工作著,完成了一年來繁重的任務,逐步取得了羣衆的信任,獲得了不少成績。有的區長在征粮時都是自己秤谷,某些鄕幹部吃了上頓無下頓,衣鞋破襤,家庭困難不能解决,有病不能醫,仍忠心耿耿的工作。一年來八百多幹部被土匪特務殺害了,有的區鄕幹部打至彈絕而壯烈犠牲,因此可以說大部份幹部是好的,是忠于人民事業的,今後主要的問題是從政策上作風上思想水平上提高和改善的問題。
二、幹部的培養、提拔、教育和配備
一年來我們人事工作主要是配備了各級政權的幹部幷逐歩地進行調整。其次是幹部的培養、提拔、和教育工作,在今年四月之前對于培養和訓練幹部的認識是不足的,一般都是求上面派幹部來,經過省的指示,才 開始注意在羣眾運動中培養積極份子,但在今年九月以前培養幹部的方法 ,一般是依靠招收學生訓練後派出到區鄕政權作骨幹。這些知識份子,因出身不同,和羣衆缺乏聯系,有的出身地富,下鄕之後立塲場不穩,政策上左右偏差。九月民政會議時,我們提出必須發動羣衆,依靠工農,調劑幹部成份作爲培養幹部的主要方針。
一年來訓練的幹部共五一九七人,其性質如下:行政人員訓練班一 〇〇四人,征粮訓練班一二二四人,財經訓練班九十三人,師資訓練班一六 六八人,留用及編外人員訓練班一二〇八人0。
幹部的提拔情况,目前還無法統計,原因各專區的數字未送來,而各地幹部多沒有評級,很難分別提抜與否,據直屬機關的統計,處、科長有75%以上是新提拔的。
縣級以上及直屬機關幹部的敎育,經過了整頓思想、整風、抗美援朝 、土改學習的過程,有了 一定的收穫,對功臣思想、官僚主義、事務主義給以淸算,對于一些親美、恐美的錯誤思想得到了敎育,特別是新參加工作的舊人員,過去對朝鮮戰爭上有許多對港澳來的謠言大部份是相信的,现在能自己掲發了。學習的缺點,主要是領導幹部多數缺乏親自掌握,有些形成自發自流的現象,其次對業務學習重視不够,還沒是普遍的認識到從業務敎育中提高幹部的重要。
在獎徵敎育方面,缺乏有計劃有系統去進行,除了在工作總結中作一 些口頭獎勵以外,沒有成爲幹部工作上和推進工作方法上的制度。
(四)優撫工作
一、榮軍優撫工作
一年來榮軍優撫工作,基本上使榮軍都得到了安置,幷在集中訓練管理之後,使榮軍的政治文化水平都有顯著的提高,身體也逐渐恢復了健康 ,計共接收了三、三四八人,處理了三、五一五人,轉業十三人,復員六四三人,教養了七十五人,並根據具體情況,爭取了近九百人重上工作崗 位,繼繪爲人民服務。重殘廢與無家可歸者仍留校敎養,基本上貫澈了榮 軍工作方針,初歩取得了榮軍工作經騐,這是主要的成績。
但榮軍工作作得還很不够,這表現在分散和復員到農村里去的榮軍, 沒有得到縣區鄉政權很好照顧和安置,帮助他們生產立家。因此大部份榮軍囘家後,生活發生困難,有的到處流浪,有的又跑囘廣州。其次對集中榮軍的領導沒有及時深入的進行檢査,了解榮軍的思想情緖,進行思想教育,使工作受到一些損失。
二、烈軍工屬優撫工作
(1)烈軍工屬一般情况
廣東省烈軍工屬擁有相當龐大的數字,在六六縣、一市(汕頭市),已登記的共有七三、五二五戶,二四一、〇六一人,其中烈屬一三、七九五戶,三八、八二五人;軍屬三六、五六四戶 ,一一二、二二二人;工屬二三、一六六戶,九〇、〇一四人。此外海南島方面,據海南軍政委員會的報吿,該區烈軍工屬約十餘萬戶,五十餘萬人。則本省的烈軍工屬就有十八萬戶,七十餘萬人。
這些烈軍工屬,根據報來的數字統計,貧僱農最多,且過去在反動統治下,備受摧殘迫害,以致家破人亡,有些缺乏勞動力的烈士家屬,生活就更爲困苦。以陸豐一縣爲例,該縣有烈軍工屬一、四七八戶,其中地主五戶,富裕中農一戶,中農成份二二九戶,貧農特別多,計一、二四三戶 ,約佔總數81%,因此要求救濟的也最多。
(2)從政治上提高烈軍工屬地位
烈軍工屬人數這樣多,生活這樣貧苦,優撫事業費少,從地方粮撥用也有困難,同時廣東多是新區,在這個條件下,我們是先從政治上提高烈軍工屬的地位,發動羣衆展開擁優運動。當解放後第一個春節發動羣衆捐献禮物,如猪肉、鷄旦、年糕、生菓 、酒菜等,並由縣區人民政府製備光榮燈、光榮牌、賀年片、五角紅星、 對聯等,由機關首長率領民衆團體或中小學生上門至烈軍工屬家里賀年,引起烈軍工屬對黨對政府有了新的認識,同時也初步影响敎育了羣衆。其次是編傳册,表揚先烈,一年來我們曾收到烈士不少的史料,另外還有一部份遺物、遺像,較完整而可以編纂的烈士史料約有四十多件,其中有彭湃 、馮達飛、王海萍等人的。
(3)從物質上給予優救與撫卹
一九五〇全年度中南配撥本省的優撫事業費,原核定爲三七九、二〇〇斤,後奉中南民政部先後增撥三次,共計四、六四二、八〇〇斤,除由省掌握五八九、九七五斤留作機動使用外,其餘全部配撥海南及各市縣發放,解决了烈軍工屬生活上一部份困難 。今年春夏災荒時,結合減退救災、城市救濟等各項工作去進行,組織生產,分配救濟果實,均對貧苦烈軍屬特別照顧。如和平縣六月間領到救濟粮十多萬斤,重點放在給烈軍屬二千多戶買耕牛、肥料、種籽,犁耙,扶助組織生產,成績收穫很好。
(4)工作中的缺點與偏向
幹部把優撫工作簡單化,把它變爲単純的救濟工作,而未能認識它的政治意義。沒有從積極方面組織烈軍工屬從事生產,只希望多增加優撫粮。
幹部對這一工作的政治認識不够,不重視,對上級指示也沒有認眞硏究執行,粗枝大葉草率從事,再加上任務多,工作忙,一年來優撫工作的成績是不大的,很多貧苦烈、軍、工屬仍然得不到照顧和適當的安置 ,如大埔縣將老蘇區的救济粮用在救濟貧苦的敎員、華僑、展民身上,海豐縣烈軍屬多,但不見他們動用老蘇區救治粮,豊順縣對年老病弱殘退軍人未能按照規定瓣理。有些縣區對烈、軍、工屬採不理態度。九月全省民政會議上,提出這一工作後,幹部在思想認識上有些轉變,如饒平、揭陽、普寧、佛崗、新豐、蕉嶺、赤溪、開平、增城、連縣等十幾縣發動組織羣衆進行代耕工作,成績頗好,政治影响極大,條件成熟的地方,如廣寧縣巳展開了烈、軍、工風、屬代表會議把工作更推進一步,會議後代表都說:【的確人人都難,政府亦有困難,耍救濟唔得咁多,總要自己勤力生產。】
幹部對烈屬範圍弄不清楚,如有些地區認爲解放戰中犧牲的才算烈士,給予撫卹,對解放戰爭前犠牲的則不管,如五華藉定撫卹對象爲三年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烈士爲主,土地革命犠牲的爲次。
(五)其他工作
一年來民政廳除了做了以上幾件主要工作外,還做了以下幾件比較重要的工作。
一、少数民族工作
本省共有黎、苗,瑤等少數民族約二十餘萬人,其中黎苗約十七萬(內苗人約兩萬)人,分佈于海南岛五指山區的白沙、樂東、保亭三縣和除文昌以外各縣的一些山區,在白沙等三縣已成立縣人民政府,海南軍政委員會也設有少數民族事務委員會統籌領導工作。瑤族約四萬人,中心區爲北江區的連南縣,在其鄰縣的連縣、陽山、連山邊境以及乳源、樂昌、曲江、仁化縣毗連的瑤山暨始興、翁源、英德的一部山區也有分佈。此外東江、南路一些山區還有零星的少數民族散處。
白沙、樂東、保亭三縣,是海南游擊戰爭的根據地,這些區域的黎苗同胞因夙受國民黨的壓迫摧殘,備感苦痛。故在鬥爭中就和瓊縱團結在一 起(黎胞有三千多參加部隊),樹立了黎苗漢間的較好聯系。其中白沙等大部地區的羣衆在解放戰爭中進行過反霸和實施過土改。
連南縣瑤族地區,今年五月間才正式成立縣人民政府,開始通過經濟上的來往建立關係,現已有工作隊深入瑤排工作,十二月間幷開過一次瑤族代表座談會,北江區也開過一次少数民族代表座談會。黎、苗、瑤經過參加中央少數民族會議的代表進行過一些工作。對有關連南縣少數民族政策(如減租)的一些問題,省府及民政廳均曾作過一些硏究,并在今冬發動寒衣募捐,運往海南的單衣、夾衣四萬五千件,運往北江的寒衣二萬六千件,帮助長期缺乏衣服的少数民族兄弟解决了一些困難,反映很好。
二、地政工作
今年冬季,本省有興寧、揭陽、龍川等十一個縣,總計有八十八個區,七三七個鄕,二、四四三個行政村及一三、八八四個自然村,一、〇一 九、八八六戶,四、八〇一、七五二人口,佔有五、七七一、二五六畝耕地的地區開始土改,土改情況另行總結。
城市房地產工作,汕頭市于四月間舉辦房地產登記(不包括外備及市郊土地),發過臨時管業執照,和對有關公產的管理庁記,各縣除有關戰犯或應予沒收處理的房地產曾有個別請示處理外,其他多仍照舊,尙未正式舉辦。由于人手少,力量照顧不過來,一九五〇年地政工作只作些零碎工作,實際上沒有正式進行。
三、遣俘工作
解放初期(一九四九年十一月)省市(廣州)聯合設立散兵游勇遣管處,對廣州及各市縣送來的俘虜、散兵加以登記、審查施以短期訓練後整批遣送囘籍,計自一九四九年十一月至一九五〇年一月共遣送一五、八六五人。這一工作自二月起由本廳接辦,至五月又移由軍區政治部辦理,這 一期間正値海南解放,工作繁忙,我們仍帮助工作,五、六、七、三月計共遣送二三、九一九人。此外據吳川、三埠、陽江、羅定、始興五縣報告和本廳處理遣散少數零星俘虜至本年底止共八、二五七人。
四、復員工作
復員工作主要是在民政廳的領導和帮助及復員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完成的,本省的複員工作是在九月底才全面展開工作,至年底計共接收了復員軍人,計各大行政區送來的X X X X人,本省各分區XXXX人,共X X XX人(一九五一年又接收了xxx人),其中外省來的以起義軍人最多,本省的多爲老弱、婦女、兒童。對復員軍人的處理,基本上執行了中央的「熱烈招待妥爲安置」的指示原則,沒有發生什麽大的問題,但由于人數衆多,問題自然不少,皆分别處理了或正積極處理着。
現在這一工作臨近結朿,當前要繼續辦的重要問題是結束財粮數目和安置工作。財粮賬目各專區正結算中,安置工作各地還存在許多懸而未决的問題,經于最近又發出一個「檢査與做好安置工作』的指示,其效果如何,正待檢査。
丙、工作檢討
(一)優點和成績
一、一年來民政工作最大的優滿是抓住了開好縣、區鄕各界人代會議及生產救災兩個中心環節來推動了民主建政的工作,幷提出了基層建政是目前建政中最重要的任務。
二、其次是基木上克服了災荒,在今年夏季災情嚴重時,大部份的專員和縣長都能親自下鄕領導這工作。
三、去年雖然是在摸索中進行工作,但基本上掌握了全省的情況,幷完成了 一系列的重大任務,如征粮、公債、支援海南、剿匪反霸、减租减息等,幷通過這些任務的完成,發動和組織了 一部份羣衆。
四、各市縣普遍召開了人代、農代會議,使黨政羣的關係得以改善,幷從而敎育了幹部和華衆,提高了他們的覺悟性。
五、割分了全省縣等,整理了全省的編制機構和人員。
六、硏究整理全省的基本情況材料,如統一人口數字、面積、物産、 耕地、海島數、省縣界限和華僑數等材料。
(二)缺點
缺點方面,主要是領導上對民政業務無經騐,計劃性差,被動性大,如救災工作是在災荒較嚴重發生後才引起注意。其次是領導同志很少深入下層,對抓住重點,創造經騐,推動全面的工作方法掌握得不緊。我們除在災情嚴重時期和準備土改、召開人代會及進行紀律檢查時派過科長以上的幹部下鄕外,就沒有幹部經常在下面搞點了。因此對下情了解不够,光從書面推敲,以致上下脫節,政策貫澈不到基層去。
在生產救災工作中,沒有强調生産自救工作,因此在下層幹部和羣衆中都相當普遍地存在著單純的救濟觀點。在反霸中打擊面過寬,而真正的惡霸反革命分子又沒有被鎭壓,致使羣衆不滿。
救濟粮不能及時發到羣衆手裡,還有到了已經餓死人,才發下去這裡財廳不能將粮食即時撥到專縣(甚至拖延數月),也要負責任的。
檢査工作也做得很少,沒有建立經常的制度,同時各專縣對請示報吿未按期執行,因而不能及時糾正偏差,使羣衆運動和政權建設工作都受到 一些影响。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