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零年廣東省合作社工作總結
合作事業管理局
一、全省合作社發展情况
本局於一九五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方組織成立,在本局未成立之前,本省合作社,一般地是基於自發性與自流性的發展着,綜合各地區的報吿和收集到一些不完全的合作社統計材料,各地區合作社,大多數是在物價波動時與生產渡荒的困難情况下,適應羣衆迫切需要而組織起來的,如東江、西江各縣的水利合作社,東莞木屐合作社。其次由於地方機關羣衆團體和國營貿易公司的扶助而組織起來的,如中山縣的八個漁民合作社是在珠江地委領導下組織的,興寧縣三十三個織布合作社,是在花紗布公司的扶助下組織的,此外,由區鄕政府、農會、工會領導下組織的也不在少數,但基於羣眾爲着減少中間剝削和増加生產的自發要求而組織起來的合作社,爲數並不多的。本省合作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發展相當快,到一九五〇年末止,已有各種合作社一、一二七個,社員人數三六八、三一九人。
各地合作社由於過去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和缺乏統一領導,而一般合作社的工作幹部和勞動羣衆,對現時合作社的基本目的性質和方針路綫,又沒有澈底的認識了解,在這時期的合作社,一般說來,沒有建立眞正爲羣衆服務觀點,而且普通利用以營利分紅爲目的而走着資本主義合作社的道路。有些合作社,以爲只要有生意做,不管應該買賣些什麼貨品和這些貨品是否適合社員需要,甚至希望這些貨品能够買進後漲價,就可以多赚點錢,到年終時可以多分紅給社員,就算把合作社辦好。有些合作社以爲自己是個救濟團體,只要邀集人加
入合作社,就可以向政府或銀行請求貸欵救濟,或向國營貿易公司套購廉價物品來謀利。另外還有一些地方把合作社的民主集中制加以限制運用,不敢信任和依靠社員羣衆自己能搞好合作社,因此變成包辦代替,逐漸將社員和合作社對立起來。這些合作社,在表現上不但與合作社的正確方針路綫相違背,而在其組織形式上,也與合作社法(草案)的基本精神不相符合,有些合作社,是以國家商店式、私人商店式或股份公司式的姿態出現,在名義上是合作社,但不合於合作社的組織規定,即是有些比較好一點的合作社,其組織也不够健全,一般的存在的缺點還很多,急待我們加以整頓改造。
本省合作社在萌芽時期的短短一年內,已發展到有基層社一、一二七個,社員三六八、三一九人,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其發展這樣快的原因,主要有兩點:1.在主觀上有些地方是由於當地黨政領導方面的重視,如興梅、東江兩區,都是由署和各級政府主動的去開展工作,有些地方由於政府結合當地生産渡荒的實際情況和國營貿易公司配合當地經濟發展需要,分別通過群衆運動而發展起來的。2.在客觀上,廣東一般的文化水平較高,在解放後,由於各地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權,經過了支前、反霸 、生產渡荒等群衆運動,羣衆覺悟有了提高,尤其在群衆基礎比較好的老解放區,群衆更有了高度的覺悟,爲解决自己生活的要求和生產上的困難,普遍的有了組織合作社的自發要求,尤其在一九五〇年三四月間當物價波動時,與生產自救渡荒的困難情況下,隨着政府的號召與群衆運動的發展,合作社也就很快地發展起來。
本省合作社工作,在過去已有了基礎,現在各地區又在實行土改,又創造發展合作社有利的條件,我們今後應就原有工作基礎配合新的條件,有重點有計劃的穩步前進,把合作社工作再提高一步。
二、全省合作社一般槪況
(1)全省概况:本省現有合作社至一九五〇年末止,計有專區合作總社一個,縣合作總社十三個(內有縣總社籌備處一個),基層合作杜 一、一二七個,其分佈情況爲興梅區有專區合作總社一個,縣合作總社六個,基層合作社二一九個;東江區有縣合作總社五個,基層合作社二一一個,粤中區有縣合作總社一個,基層合作社一三〇個;北江區有縣合作總社籌備處一個,基層合作社一〇四個;潮汕區有基層合作社一九四個;西江區有基層合作社一六〇個;珠江區有基層合作社五二個;高雷區有基層合作社二六個;汕頭市有基層合作社一八個。從現有社數的性質上,計有供銷社六四八個,消費社二二四個,生產社二〇九個,其他社三三個。 現有社員總數三六八、三一九人,平均每社社員數爲三三〇人左右,資金來源,社員股金佔資金總數百分之九十五,其餘係由政府投資、貸欵或撥助的,各級合作總社的資金,大部係由地方政府撥入的,社員繳納股金分為現金及實物兩種,實物股金均經折合現金計算。
(2)業務經營情況:各級合作社在一般的業務經營上,因爲業務方針路綫不明確,領導機構大部份沒有建立,建立了的也不健全,所以一般的都是盲目的與缺乏計劃性的經營,不論在採購供給收購推銷方面,都沒有好好的建立業務計劃與各種制度,更談不到按照社員的需要來决定一切業務的經營,至於全省合作社全年供銷社員生活與生產資料的總量總値,全年收購與推銷的總量總値,全年度盈虧數字及資金與商品週轉率、毛利率、淨利率、費用率、商品損耗率等項的調査統計數字,以各級合作社均無詳細的全面的材料報吿,致無從一一總結出來。據興寧合作總社不完全的統計,其有資金總額九七、四六五、二七九元,自一九五〇年六月份起至同年十二底止,供給營業總値爲六四、一四一、五四五元,供給物品主要爲生油、火水、食鹽、糖、火柴及肥皂等項,代國營貿易公司推銷總量計大豆餅八萬司斤,價欵爲一二八、〇〇〇、〇〇〇元,零售棉紗二〇一八梱,疋頭二七一疋,價欵爲四二九、七七〇、六八〇元,推銷印花稅票一一一、七九一枚,計價爲四四、五八九、〇五〇元,收購和推銷農副產品總値共爲五七、八〇〇、〇〇〇元,代購農產品總値爲九八、〇〇〇、〇〇〇元,計七個月內銷貨總値達二一三、一六一、四五三元,代銷總値九八、〇〇〇、〇〇〇元,合計營業額達九七一、三二一、一八三元,平均每日營業額爲四百餘萬元,最近已達六百餘萬元,毎月資金週轉爲二至三次,第三季度純利爲四、二五六、七七七元,七個月共獲純益爲一一、五〇〇、〇〇〇元。上項興寧合作總社的統計數字還是不完全的。一般來說,本省合作社的調査統計工作,尙未展開,由於幹部缺乏與調査統計工作經騐不足,加以各級合作社領導上還不够重視,因此,對全省合作社的調査統計資料收集不够全面,也未很好的加以整理,這是我們今後急待努力克服與加强的。
(3)領導機構:過去本省的合作社領導機構,一般地說還很不健全,本局係於一九五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方組織成立,各地的合作社工作是由各專區和縣工商科來領導,並未普遍的設置合作科的組織,而各級合作總社,也只有一個專區(興梅)和十二個縣(內興梅六縣,東江五縣,粵中一縣)初步建立起來,由於缺乏統一的領導,所以合作社也沒有明確發展的方向,同時加以合作社幹部的缺乏,對於新的合作社工作方針原則路綫還不够了解,和實際業務經驗的不足,因此開展工作不無困難。
三、合作社所起的作用
本省各級合作社在溝通城鄕物資交流和穩定物價,减少社員所受中間剝削與配合國營貿易的代銷、代購,執行價格政策,及結合水利生產渡荒救災各方面,也確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例如:
(1)興梅區的興寧合作總社,在嚴格執行價格政策下,領導了市埸的物價,一般商人,每天早上都擁擠到該社的門前抄錄牌價,作爲當天市塲行情的標準,對穩定物價確起了巨大的主動作用。另外,代南方貿易公司推銷大豆餅八萬司斤,使數千戶農民得到了增加生產的實惠。在代銷國營公司棉紗二、〇一八梱,布二一七疋,與及時爲糧食公司收購稻谷一四〇、 〇〇〇斤,便利了廣大羣衆並解决了一部份農民羣衆困難。更在春夏荒中配合政府生產渡荒的號召下,委託黃槐村社收購硬炭四〇〇、〇〇〇斤,羅岡溪美村社收購木炭二〇、〇〇〇斤,使山區羣衆在春荒嚴重時,不致把生產停頓與降低生產率,而且安全的渡過了荒月。以及收購了鷄公橋生產合作社、利民生產合作社與羣衆一部份的土布二一〇疋,毛巾一九〇打,袜子二三〇打,解决了部份手工業生產者切身的困難。它不但做到了溝通城鄕物資交流和穩定物價的一定的作用,也確實做到減少了社員所受中間剝削的基本目的。
(2)粵中區的鶴山縣宅梧區聯社,配合政府農會在四五月糧價波動時,除施助政府發放糧貸和救濟粮等外,在響應冬耕生產的號召下,統購了冬耕種子,使一些從來沒有冬耕過的社員與農民也踴躍參加試種(馬鈴薯、豌豆、紅粉等)增加了大量的農副產品,解决了社員及勞動羣衆生活與生產資料的困難。
(3)揭陽縣合作社在花生收穫期間,社員產品無法銷出,(因連綿天雨無法晒乾)商人即壓低市價七萬元一擔,而該社即出九萬元進行高價收購,再加工煉油出售,使社與社員雙方均獲得很大的利益。又如台山第一區五十鄕合作社的第三季營業額下直接減除了一百餘萬元的中間剝削,並滿足了社員的要求。
(4)興梅合作社在生產渡荒中僅興寧一地,即發動了三十三個織布合作社,社員六七九一人,於半年內由貿易公司貸到洋紗二〇九件,織成各種白布二萬五千四百九十六尺,因此安然渡過了災荒。對於發展生産,穩定物價,也有很大的帮助。還有興寧墨池村合作社在去年春季結合水利救災方面吸收勞動股方式,計入股一百卅五股,搶救河堤工程,保護了稻 谷四百石的收成。
四、存在的主要偏向與缺點
(1)業務方針不明確。普遍存在着單純營利觀點,以營利分紅爲目的,走着資本主義經營道路。因而對非社員進行交易以圖多賺錢、多分紅(現在仍然有分紅佔營利額百分之六十的),在資金缺少的情形之下,爲使資金增多,有些社竟以股金多少作爲分紅的標準,來號召社員,使社員入股不平均,社員股額多的逹十六股,少的僅佔半股,如高雷區電白縣農村供銷社就是如此的。
(2)組織領導不健全。由於缺乏統一的領導和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許多合作社是放任自流,而各級黨政方面一般的對合作社工作,還不够重視,缺乏指導、檢查督促與調査的工作,甚至連羣衆要求組織合作社的申請書,都置諸高閣,旣不硏究,又不批示,讓其自生自滅,上下級社及社與社員之間的聯繫,也不够密切,社與國營貿易公司的關係,沒有建立 得好,不能在彼此間發生很大的互助作用。
(3)依賴性大。少數的合作社,爲着業務的生疏與資金的缺少,不能主動的放手去經營業務,反而單純的依賴國營貿易的救濟與恩賜,專一爲國營貿易辦理代銷代購的業務,僅具備合作社的名義,而實際只等於國營代理的商店,使業務經營形成爲半停頓狀態,不能替社員服更多的義務,對社員本身的供求利益上起不了什麼作用。
(4)業務經營,很少是依據社員需要情況來制定經營計劃的,單純的以市塲交易爲主,或僅憑社幹的主觀來採購與推銷,使社與社員之間脫節,使社員得不到減除中間剝削的實惠,而影響到社員對社的不信任與懷疑。
(5)會計制度不健全,沒有好好的掌握會計制度與表報制度,一般的合作社關於新式賬薄都沒有建立,有些社甚至連老式記賬都是很模糊的,不用說旬結月結沒有,連每一季度的營業額總數都很少公佈,這在業務經營上,可說是一種最嚴重的混亂現象,對於表報制度,更是從來沒有執行,雖然領導上一再催報,很多都是置之不理,報了的,也沒有詳確的統計數字,這使行政領導上,無法完全了解各基層社的一般眞實情況,形成 了一個極嚴重的問題。
(6)不走階級路線,社員成份不純,有些合作社是自流的發展,缺乏領導,當地合作系統的領導機構,又未建立,而黨政方面,對合作社的重視,也是不够,因此,合作社的組成,很少符合於合作社法的,間有合作社的社員成份不純,有的地主、富農、商人及非勞動入民,混進社裏來,作爲隱身處所,甚至有的社又被這些不良分子來掌握,不但做投機倒把非法行爲,而且有破壞陰謀的行動。
(7)幹部缺乏與業務不熟悉,這對業務開展上,是一個極大的困難,因爲幹部缺乏而對幹部的採用尺度放得太寛,影響到幹部的素質不純,造成了貧汚、浪費、或竟捲欵潛逃,如高雷區遂溪縣楊柑社,社幹到湛江採購貨品時,將該社貨欵四百萬元,及下錄社託購貨欵二百萬元,全部拐走,使這兩個社同時垮了台,有的社幹仍存在嚴重的官僚作風,將合作社弄得像衙門一樣,如粵中區的合作社,就有一部份是如此的。
五、今後工作方針與任務
(1)普遍建立各級合作領導機構,根據中央、中南合管局的指示並結合本省的具體情况,進行普遍的建立各級合作領導機構,適當配備幹部,大力展開工作,關於建社工作,應穩步的、有計劃的推進,應以土改地區爲主,隨着羣衆運動開展,而且以土特產最豐富的縣份爲建社的主要對象。上半年要求每區有一個社。在建社工作進行中,應貫澈階級路線,以劳動人民爲組織成員,初期應展開宣傳工作,使羣衆深切了解合作社基本目的與性質,使羣衆在自願的原則下,並且重點的有領導的隱步建設新社。
(2)端正業務方針,明確服務路線,各級在業務經營上必須貫澈「上級社爲下級社服務,基層社爲社員服務」的思想,集中全力滿足社員需要,除代購代銷外不對非社員交易,並加强各級社員上下彼此間及與國營貿易間的緊密聯繫,通過各項業務活動,緊緊依靠社員羣衆來壯大和鞏固自己,必須澈底改變過去的依靠救濟思想和恩賜觀點,更應反對以單純營利分紅爲號召的走着資本主義道路的作法。
(3)嚴格建立業務計劃制度,促進合理經營。爲克服各級社目前普遍存在的無計劃無組織的盲目性經營,與糾正其偏向,必須迅速建立嚴格的業務計劃制度,才能促進穩步走向合理經營。要有計劃經營,必須了解情況,根據社員需要,經常調查訪問社員的生活及要求,由下而上定出業務計劃,制定業務計劃,應貫澈執行定員、定額、定率、定時等經濟核算制,以便根據標準檢查計劃的執行和及時改正業務經營的錯誤,爲完成業務計劃,實行業務合同制,是最可靠的保證,各級社於進行業務活動時,應大力推行合同制。另外各級社應即切實執行業務及會計表報制度,藉以消除盲目的採購與推銷行爲。而在資金週轉速度方面,不得低於市塲一般週轉率,要加速商品流轉速度,避免資金睡覺,務使資金週轉快,發揮最大的作用,同時在可能範圍內要縮少固定資本,擴大流動資本,做到薄利多銷的原則。
(4)發揚民主,建立制度。發揚民主密切合作社與社員的關係,合作社是勞動人民自己的經濟組織,社與社員的關係,要密切聯繫,要使社員能够認識合作社是自己的事情,關心合作社,尤其在整社建社中,要發揚民主精神,要根據社員的意見,根據社員的要求,接受社員的建議與批評,要廣泛的發揚民主,達到爲社員服務的任務。上半年把全部合作社整 完,另外,要建立與健全各種會議制度、財務制度、表報制度,關於合作社的資金,應有嚴密的管理,和有計劃的運用,要執行現金管理制度,逐步做到預决算制度的執行,以便有計劃的做好業務經營。
(5)大力訓練幹部,提高幹部品質與業務技術,一九五一年全年度預計訓練幹部二、OOO名,由省方與各地區分別負責進行。採取小型的短期的訓練方式,敎學方法應以學用結合爲主,幹部敎育要培養堅苦撲素、民主的作風,使幹部學會三種本領:1.學會做生意2.學會算賬3.學會做計劃,以期作爲發展合作社的有力基礎。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