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第2卷第4期

1951年03月31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1年 > 第2卷第4期
【打印】 【字体:

一九五零年廣東省衞生工作總結

衞生廳


  一、省衛生機關的接管及整建工作

  一九四九年十月十四日廣州解放,十八日我們開始接管僞廣東省衛生處及共所属機關,該處除了一些零碎的殘餘物資和小部份員工外,大部分物資均巳被匪帮運往海南,十一月我們和市衛生局、軍區衞生處合力成立 「解放軍傷病員工作委員會」,組織全市十一間公私立醫院,收容傷病員入院治療。

  一九五〇年一月十六日,軍管會衞生接管處奉令結束,成立廣東省人民政府衛生廳,開始工作,我們過去對全省性的衞生工作的領導,缺乏經騐,二、三月間初步硏究衞生廳的業務,分配一些幹部和吸收了一部技術人員及原省衛生處工作人員,在一定的工作崗位上,初步搭起架子。至四月份,中南衞生部確定了全省衛生事業經費,工作才逐漸有了開展。

  我們共接管了下列各單位:(一)僞省衞生處;(二)衞生試騐所;(三)廣州中央醫院;(四)省立第一醫院門診部(現改第一診所);(五)楊永泰醫院(現改第二診所);(六)防疫隊(僅有員工沒有物資,已編散);(七)產育院(現改爲婦幼保健院);(八)廣州海港檢疫所(現改爲交通檢疫所)。此外並接辩伍漢持翳院(編爲直屬醫院)。

  一九五〇年六月,我們成立公共衛生人員訓練所,並接辦同寅衛生中心院,七月重編成立廣東防疫大隊(原設三個分隊);將原省立笫三醫院(在佛山)改編爲南海實騐衞生院;七月成立廣東鼠疫防治所(下設防治隊);九月將海南熱带病防治院改編為防疫大隊第四分隊;十月組成連南巡廻醫防隊,前往連南縣瑤族區工作,現編爲防疫第五分隊。

  目前除了上述機關及各專署縣地方衞生機關,由我廳直接指導外,廣州中央醫院亦係直接由我廳管理;廣州、汕頭、海口交通檢疫所由中央衞生部交由本廳代管。

  二、一九五〇年衞生廳工作槪况

  自一九四九年十月十八日開始接管了省衛生事業機構,到一九五〇年底,衞生廳的工作基本上可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自一九四九年十月十八日起至一九五〇年三月底止。主要是接管機構與準備整理的階段,其中主要工作爲軍事接管,組織接收解放軍傷病指戰員,補購藥械,推行五〇年春季種痘,參加南路鼠疫臨時防治,初步建立衞生廳機構,草擬廣東全省衛生工作方針,恢復與地方衞生機構的連繫,調查痲風及婦幼保健機構,並展開學習運動,初歩整頓思想。 這階段中,由於衞生事業經費還未確定,工作一時無法開展。

  第二階段:自四月確定省衞生事業費以後,配合全國統一財經管理决定的推行,本廳即進入編整省級事業機構,建立工作的階段。計至九月底止,其中主要工作爲制定全省衞生工作槪畧計劃,割分預算,草擬編制,整編接管單位九個(交迥检疫所、衛生試験所、公衞訓練所附屬同寅衞生中心院、婦幼保傩院、分院、中央醫院、直屬醫院,一、二診所),新建事業單位三個(防疫大隊、鼠疫防治所、公衛訓練所),評定工薪,淸理倉庫,整理財務,爲執行統一財經管理的决定,進行了普遍的財經决定的學習,動員了思想,保證推行。此外,籌備並舉行第一届全省衞生行政會議,舉行省、市、軍聯合衞生展覽,組織夏季防疫運動,發出衞生調査表,舉行醫學敎育方案座談,蔴瘋防治硏究會議,擇點試辨婦幼學校、工礦保健,分配三個醫學院應届畢業生實習,招考成立公衞護産士訓練班、助產員訓練班、檢騐員訓練班,撥發地方衞生院(所)藥械補助,換發地方醫事人員開業執照,並成立南海實騐衛生院,派員去海南協助該地衞生接管工作等。這一階段中,由於衛生廳本身機構,亦屬草創,各項工作均在建立,地方衛生經費未有解决,地方政府亦缺少照顧,以致地方衞生機構整建工作,基本上陷入自流停頓,嚴重影响衞生工作的推行。

  第三階段:自九月份以後至年底止。這一階段,時間係在全國衞生會議以後,衞生廳推行工作亦已半年,工作已畧有基礎與經騐,且已逐漸充實人員。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配合抗美援朝運動,把預定工作部分完成,其餘則推至五一年度繼續進行。這階段中主要工作是籌辦X光、藥劑、環境衞生員三個訓練班(其中X光及藥劑二班未能招生),組織連南巡迴警 防隊及指派防疫大隊四個分隊,分赴各區工作,召開專區衞生科長會議(中部五個專區及高雷欽廉二專區及海南的會議已開過),巡視粵南地方衛生工作,籌備冬季衞生調査(五一年一月出發)及生物進化展覽(五一年一月開展)推行一九五〇年冬季種痘運動,並參加修築公路的醫療工作。

  三、地方基層衛生組織情况

  本省各縣解放時,部分地方衞生機構及衛生器材,爲蔣匪帮所摧毀或劫走,原存者亦多辦理腐敗,不大健全,因此,地方衞生工作的恢復,遭遇很大困難。有些縣旣沒有藥物器材,也沒有人員,有些縣雖有三幾個衛生人員,但缺少衞生器材和設備,也起不了大的作用,有些衞生院雖畧有底子但因剛解放不久,各種任務緊迫,地方經費尙無着落,藥物一時得不到補充。五月間統一財經管理,提出地方衞生機關企業化後,地方衞生機構絶大部份陷入更大的困難中。

  四月分中南衞生部確定了本省衞生事業經費,五月,本廳召集了全省衞生會議,計出了「一九五〇年衞生行政方針及工作計劃槪耍。」根據上級指示,各專區應該設立衞生科,督導該區各縣的衛生業務,每區設立中心衞生院,作爲該轄區各縣衞生工作的示範院,除東江、北江、興梅、珠江等區人民醫院改爲該區中心衞生院外(各院編制三十五人,由本省衞生事業費項下,每院每月補助米六七五〇市斤);原設汕頭的省立第一醫院,撥歸潮汕專署領導,編制六十五人,由廳每月補助米一五〇〇〇市斤;省立第二醫院(在肇慶)撥歸西江專署領導,編制三十五人;省立第四醫院(在江門)撥歸粵中專署領導,編制三十五人;湛江市寸金橋醫院撥歸高雷專署領導,編制三十五人;各該院每月由廳補助米六七五〇市斤。各專區中心衞生院長一般均兼任各該專署衞生科長,欽廉專區亦巳於十二月起建立衛生組織。目前除東江及粵中兩專署外,其他各專署均已設有衛生科。此外,汕頭設有市立醫院,湛江市設有市立赤坎醫院及西營醫院(該兩院因支前關係由本廳每月共補助六七五〇市斤米)海口市設有海南醫院,截至年底,三市均已設有衞生局(科),執行衞生行政工作。

  除專市外,經各専署一年來不同程度的努力,各縣的衞生機構,一部分已逐漸恢復,如珠江、潮汕、西江、興梅諸區各縣,都有了衞生機構;北江專區亦預算全部恢複縣衛生機構。其中較健全的有興寧、潮安、揭陽、淸遠、樂昌、東莞、番禺、羅定、四會、雲浮、台山、茂名、合浦、龍川等十四縣。已有衞生院機構但尙欠健全的,有翁源、和平、鶴山、信宜、英德、大埔、豐順、饒平、平遠、蕉嶺、潮陽、澄海、恵來、普寧、海豐、陸豐、五華、紫金、龍門、新豐、博羅、增城、花縣、連縣、仁化、從化、順德、三水、寳安、始興、南雄、陽江、陽春、新會、恩平、欽縣、防城、化縣、電白、廉江、連平、鬱南、瓊山、定安、文昌、萬寧、 瓊東等四十七縣(中山、高要、曲江、梅縣、惠陽等五縣,原衛生院已改爲專署領導的中心衞生院,南海縣衛生院已與省立第三醫院合倂爲南海實騐衞生院)。其餘河源、南澳、陽山、連山、廣寧、乳源、佛崗、連南、德慶、新興、封川、開建、開平、高明、赤溪、吳川、徐聞、靈山、梅茂、海康、遂溪、崖縣、儋縣、臨高、澄邁、樂會、陵水、白沙、保亭、樂東、昌感、新民等三十二縣尙未有衞生機構,或僅有三數人維持業務,極不健全。

  本省各縣衞生院組織編制,在六月間已經頒發各縣遵照辦理,根據各縣之等別,定出縣衞生院的級別。計特等院(四縣)其編制爲病床四十張 ,產床十張,員工四十四人;甲等院(十二縣)爲病床三十張,產床十張 員工三十人;乙等院(二十四縣)爲病床二十張,產床六張,員工十九人;丙等院(三十四縣)之衞生院,可設丙等院或甲等衞生所,其編制爲甲等十二人,乙等六人,不設留醫,祇設產床二——三張。惟實際上各地方衞生機構,多因經費關係,未能按數編成。

  四、一般業務工作槪况

  1.防疫工作

  (一)疫情報吿:通令各專市、縣衞生機構,按旬將當地疫情(包括十七種傳染病)報吿本廳,由廳再轉報中南、中央衞生部,目前有經常報吿者有七十市、縣、鎭。

  (二)種痘運動:春季種痘運動計發出各市、縣及各機關痘苗一六、 三三九打,宣傳品一九、〇二〇份(冊),共種人數爲一、二三四、九八七人。冬季種痘運動與一九五一年春季接連舉行,至一九五〇年年底止共發出痘苗九三、七八一打,宣傳印刷品八三、二四四份(冊),種痘證五 、四二七、七〇〇張,補助材料費一〇一、七一四、〇〇〇元,種痘人數 要求達到五至七百萬人。

  一至十一冃份,據報發生天花者,計有三十八市縣,病例一、二五五宗,死二九五人(一九五一年一月中旬據合浦電吿,該縣天花流行,患者近千人,死亡率甚高,本廳正配派防疫人員及撥痘苗經費前往防治)。

  (三)夏令衞生運動發出霍亂疫苗二、四七一、一九〇公撮,霍亂傷寒混合疫苗八四四、八四〇公撮,宣傳品二七、二六五份,補助各市縣材料費五〇、五〇〇、〇〇〇元,統計霍亂預防注射人數一、四六二、三一二人(六十四市縣)。霍亂傷寒預防注射第一次二四〇、四五三人,第二次一四四、八九四人,第三次一一九、二〇六人,合計五〇四、五五三 人(三十八市縣)。

  (四)鼠疫防治一九五〇年一月間,遂溪、廉江發現鼠疫,本廳即與軍區衞生部聯合組織臨時防疫隊出發疫區工作,其後,中央防疫隊亦到達工作經數月的防治,至八月已吿基本停止。六月中旬我廳在湛江設立鼠疫防治所,專責辦理粤南鼠疫防治之實施及硏究工作。

  總計一九五〇年一月至十一月共有鼠疫病例七二三宗,死二八八人,蔓延於遂溪、廉江、海康三縣,預防注射三一八村,共注射六三、九二〇人,隔離治療患者五二二人,治愈三九二人,死一三〇人。

  (五)其他傳染病防治:發出各種類白喉抗毒素三二六瓶,調查了全省現有痳瘋院所情況,五〇年上半年補助各痳瘋院米四萬五千斤。十一月間,中央衞生部撥來防治硏究痳瘋費五八八、〇〇〇、〇〇〇元,其中撥五八、一六〇、〇〇〇元給市衛生局防治,以二億元補助現有蔴瘋院所,以 一九〇、〇〇〇、〇〇〇元購買治療藥物,餘欵與中大醫學院合瓣硏究工作,七月間並聯合省市衞生機關人員成立「廣東蔴瘋病防治硏究委員會」,進行硏究防治工作。

  五月間據四會報吿,該縣有日本住血吸虫病流行,經派防疫大隊第三分隊(十七人)前往實地硏究,吸取防治經騐。該隊在羅湖鄕半個月,到診人數一、〇五三人,大便檢查一七三人,有日本住血吸虫卵者三九人,在第二區外鳳鄕,檢査身體者二七〇人,檢査大便的一八四人,有日本住血吸虫卵陽性者五九人;其中以第四村爲嚴重,受檢者三八人,有住血吸 虫卵陽性者三二人,一般患者年齢多在二十歲以下,該隊現用銻劑給他們治療,正與嶺大醫學院合作硏究防治。

  (六)交通檢疫:廣州交檢所計檢查進出口輪船二、一三四艘,火車一、二二七列,蒸薰消毒二六〇次(一——十一月份統計)。

  汕頭交檢所檢査進出口輪船六三一艘,蒸薰消毒一二二次(至九月底止)。

  海口交檢所檢査進出口輪船一六六艘,蒸薰消毒八四次(九、十兩月統計)。

  (七)巡迴防疫:七月一日成立防疫大隊,集訓隊員三五人,現共有七八人。下設五個分隊:第一分隊派赴南海官窖鎮,協助地方進行調查硏究及預防疫病工作;第二分隊派赴電白、茂名、梅茂三縣担任該地災民之(黃腫病)治療;第三分隊派赴四會縣進行調査硏究及防治日本住血吸虫病;第四分隊派赴海南五指山黎苗民區;第五分隊派赴連南縣瑤民區工 作。

  (八)檢騐及生物製品之製造:自一九五〇年十一月止,衞生試騐所工作,計病理細菌檢騐共九二〇宗,化學藥物化騐共五〇宗。此外,並撥發霍亂菌檢騐設備給各專、市衞生院,使成爲各區的檢騐中心,並調訓各區檢騐人員,以提高技術。在生物製品方面,共製牛痘苗四五、二四〇打 ,濃縮霍亂疫苗九六七、〇〇〇公撮,人用狂犬疫苗九、〇九〇公撮,各種傷寒診斷液四六、七五〇公撮,康氏抗原一、五五〇公撮。

  2.保健工作

  (一)婦幼衛生:在本省公共衛生人員訓練所之下,設有婦幼保健院,婦幼保健分院,同寅衞生中心,亦有婦嬰衞生工作部分,以爲婦幼衛生工作及幹部訓練練習的塲所,在各縣方面,則選擇五個縣(汕頭市婦幼保健院,北江區中心衞生院,西江區中心衞生院騐,興寧縣衛生院,茂名衛生院)作爲試辦對象(每單位補助米一五、〇〇〇斤)以期取得經騐,逐 步推及其他市縣。

  (二)學校衞生:除通令各已有衛生院的縣市,根據當地條件進行工作外(據龍川、揭陽等十八縣報吿;共管理學校一〇七間,學生總人數爲五一、七一八人,體格檢騐人數三〇、〇二六人),並選擇汕頭市衞生局,興梅區中心衛生院,珠江區中心衞生院,台山縣衞生院等四單位,分別給予補助(每單位補助米一五、〇〇〇斤)。訂發加强辦理學校衛生工作實施辦法,作爲重點試辦,計共管理學校二四間,學生八、七一一人,成立學校衞生室一五間(台山縣尙未報來)。

  (三)工礦衞生:製訂調査表分發各縣調査,據已報來的十二縣市,計調査公營工廠一三間,私營工廠四〇間,已選擇工廠較多的興寧縣作爲工礦衞生工作的重點試騐,以便將來推及其他工礦地區。該縣選擇試辦的工廠六間,已設有工廠衞生室的共四間,並成立總工會衛生室一間。

  (四)衞生宣敎:印發天花預防圖畫一五、〇〇〇張,夏令衛生宣傳圖畫三六、〇〇〇米,種痘傳單五〇、〇〇〇張,圖畫一五、〇〇〇張, 防疫手册一五、〇〇〇本,此外於「六一」兒童節發動各縣市舉辦兒童衛生展覽會,計舉辦的有十一個縣市。

  (五)省衞訓所所屬同寅衛生中心(現正醞釀改名)爲該所敎學實騐機關,在河南洪德區辦理全面公共衞生工作,全年工作統計,學校衞生矯正缺點七、六八三次,產前檢査一、一〇七人,產後檢査六五人,學校衛生演議一、〇二四次,候診教育七二次,個別衛生談話一、六〇二次,種痘一七、九四三人,預防注射四、四二九人,體格檢套一、一八四人,兒 童健康檢査一、五四二人,留產六一四人,出外接生三九八人,並經常舉行家庭訪視。醫療人數內科一、三三八人,外科三四八人,小兒科三、八八四人,婦產科三、一〇三人。

  3.敎育訓練工作

  (一)高級醫敎的調査協助與聯系:本省高級醫敎單位,計有中大醫學院、嶺大醫學院、光華醫學院、海大醫學院,現有學生共一、二四八人,過去畢業生共一、四七二人,一九五〇年畢業的七八人(光華、海大無畢業生),本年曾由本廳組織分配在省市醫院實習的一三一人。

  (二)中級醫教的調查指導與補助:全省((不計廣州市)現有護士學饺十一間,畢業學生人數據不完全統計,約六九〇人,在學學生約四〇〇人,助產學校四間,畢業學生約二七〇餘人,在學學生二四〇餘人,護士助産學校兩間,現有學生四五人,醫事學校一間,內分護産、藥劑、檢騐三科,已畢業學生五七人,現有學生二〇六人。以上學校半數是私立的,而且差不多全是敎會醫院所附設,設備亦多不完全。一九五〇年我們補助了興寧縣立助產學校米一〇、〇〇〇斤,省立第一醫院附設護産學校一五、〇〇〇斤,湛江市立助產學校一〇、〇〇〇斤。

  (三)初級衞生人員訓練的指導:初級衛生人員的訓練,决定由各專區和縣市衛生機關去辦,一九五〇年内北江中心衞生院和翁源衞生院都辦了衛生人員和保健訓練班。

  (四)本省各項衞生幹部的訓練:本省公共衛生人員訓練所於一九五〇年六月恢復,即於七月集訓了在職防疫人員二九名,時間四週。九月中第一届公共衞生護産士班開課,調訓及招考學員共五二人,計劃訓練六個月,同期開辦助產員一班,由本廳及各専區婦聯保送共五六人,訓練六個月。十一月中旬開辦檢騐員一班二五人,由各專區保送及考選,訓練四個 月。一九五〇年原定開辦醫師助理人員、環境衞生員(已於一九五一年一月開辦)、藥劑員、X光技術員等四班,因經費關係,致未能如期舉辦。

  4.醫政工作

  (一)關於廳直屬各醫院診所的管理:由廳直屬或管理的單位,有中央醫院原為偽中央系統機關,廣州解放後,由本廳管理,现該院有員工學生三二三人,有病床一七一張,附設護士學校,現有學生九〇人,收實習醫生一八人,春冬季門診人數每日平均三五〇人,夏秋季六〇〇人,一九五〇年門診人數共一四二、五六〇人(次),住院共三、一五三人。直屬醫院是由伍漢持醫院改組而成, 現改爲內科醫院,專收供給制留醫幹部,共有工作人員七三人,設病床一〇〇 OO人,半數收肺科,半數收其他內科,留醫時最多七三人,最少四六人 。十月間由廳撥十五萬市斤米以充實內科檢騐醫療設備。第一診所是接管僞省立第一醫院門診部改編而成,現有工作人員一五人,每日門診人數夏秋平均三四十人,春冬平均十五人至二十人,第二診所是接管反動政府官僚資產楊永泰紀念醫院改編而成,現有工作人員二四人,春冬門診人數平均每日三四十人,夏秋四五十人。

  (二)關於醫事人員管理事項:爲了了解現有醫事人員一般情况,及適中管理起見,四月間中南衞生部發出通知,並頒發「中南區各省市開業醫事人員換領臨時執照辦法」,限在六月後展至七月底辦理完成。本廳即擬訂執行官辦法,通知各専市縣衛生機關瓣理,據已報來申請換照人數共一三、三三四人,由廳審核及格者七、五三七人,不合格者五、七九八人,因不及格的佔原申請換照人數百分之四十三以上,爲了適應事實的需要,我們根據中南領照辦法第七條的規定,擬具「廣東省各市縣醫事人員領取臨時執照資格甄攷暫行辦法」呈奉省府核准後轉發各市縣,對申請換照不及格的予以甄考,合格後發給臨時開業執照,暫准執業。

  5.藥政工作

  (一)關於藥械的供應管理:全年供應各單位衞生器材總値七四三、〇〇〇、〇〇〇元。爲了使供應進行順利,我們頒發了「一九五〇年補充地方衞生機關藥械補助辦法」,對已有基礎而不甚健全的,補充一般器械及特效藥品,使其能執行業務。對已經停業的爲使其能迅速恢復起見,除補助衛材實物外,還補助現金,本年業經核准補助並領用者,計有珠江中心衛生院等四六個單位,補助顯微鏡等一、五三三種,代金人民幣五〇、九二三、四五〇元,大埔等十六單位,已經批准補助,尙未撥發。此外,尙有汕頭市立醫院等四一單位,未有申請。惟因地方衛生經費未有解决,困難依然存在。

  對直屬單位的衞材供應,主要是價發和調撥。本廳直屬單位接管時,尙有部分衛材存留,爲了衛材的及時使用,减少外滙,根據各单位需要與存量,進行了抽長補短,物盡其用的調撥。

  五、一年來的經騐與敎訓

  一年來,由於大多數同志的努力負責和新老幹部的團結合作,使本廳的工作獲得了一定的成績:1.預定成立的直屬衞生事業機構,基本上整建完成。2.財政上基本保証了業務上的開支。3.廳本部各處室業務,巳逐漸建立。4.防疫工作上保証了生物製品的供給和防疫運動的指導,適當遏止了鼠疫、天花的流行。5.配合全年全省行政工作,接受與基本上完成了接 管、支前、整編、評薪、淸倉、登記特務分子、防襲工作等一連串的任務 ,並三度發動學習,保證了各種任務的推行。

  但是我們有不少應做的工作並未做起來,例如全廳各處室分工與辦事細則,未有及時研究整理,有些部門的工作還未建立,如地方衞生機構之專責管理,財政的計劃開支,人事之考勤審查了解,員工福利和工友管理 、教育,醫學敎育的管理,在職業務敎育與圖書編譯工作的推壮,公私醫院診所的管理,中西醫事人員的團結敎育與中醫進修,藥材生產供應的籌劃,藥政的管理,各部門業務的統一制度的指導等,已建立的,則多尚在開頭;已完成的,則多不澈底,工作方面被動積壓,才開始走向爭取主動 ,舊有的機構工作發展不平衡,新建立的機構業務水平較低,廳對直屬事業機構缺乏有力的領導與檢查,對地方衞生工作更缺乏切實指導。省市(廣州)衛生工作聯系差,和各醫學院的聯系亦不够,影响到工作效率不能 提高。

  檢査全年的工作,其主要缺點有:

  1.對一九五〇年工作計劃的主要環節認識和把握得不够明確與緊密,沒有把培養幹部,培美衞生行政幹部,建立基層衞生機構,健全已有衞生機構,提到工作的最中心環節。我們沒有在訓練工作上明確認識訓練衞政基本骨幹人員的重要,我們存在比較嚴重的依靠思想——依靠容容易易大批吸收地方開業醫生,其實這因為有各種條件的限制不易瓣到,我們沒有

  在經濟上積極扶助解决地方衞生機構的困難,使若干縣衞生機構垮台,及若干縣衛生機構停頓無由恢復。在整建機構中,我們未强調首先建立專區衞生行政機,因而各專區對縣衞生機構整建無人領導,對已有中心衞生院(醫院)沒有積極設法加强,使在專區業務上起到公領導私的作用。我們在計劃內未有提到中西醫事人員的團結敎育,未有提到私人醫院診所的管 理,這些都是我們工作上的主要缺點。

  2.一九五〇年的工作計劃和實施,均有不切合實際的地方,例如衛生廳的編制上即缺少了地方機構的管理部門,各單位編制亦有不合乎實際的地方。我們對地方衛生機構,未有强調衛生行政部份的設置,專署所在縣又不設衞生機構,結果影响農村衛生工作無人負責,多數局限於所在城鎭的工作。各級地方衛生行政機構不合乎中央編制要求。衛生事業費的使用, 沒有經騐與預算,預防工作的經費佔百分之四十,實際上因地方衛生機構不完整,花不出去,藥械補助實際成了地方衛生院工薪補貼。這些說明我們的計劃和認識與實際情況,有很大的距離,而我們處理問題中,又多一般化,不管地方實際情況;如發調査表格,不論該縣有無調査對象,籠統轉發各縣,結果不少縣份束置高閣。不論各縣有無地方衞生機構或人力,籠統佈置工作,如兒童保健展覽,結果只有十一縣能够舉行;醫事人員甄考換照許多縣份無衞生機構,根本行不通;指示主觀,湛江市西營、赤坎兩醫院相距路程三十里,着令合倂,使下級難辦等。

  3.由於情況不了解,業務經騐不足,加上財政處理上無經騐,在思想誇大了困難,一九五〇年,特別是四——九月間的工作,我們的思想指導,是被動的消極的;在計劃當中,我們是極力緊縮,少做工作,預算放寬,對醫院抱維持思想,對地方衛生機構,最初以爲是個整編問題,以以為地方經費亦可以一紙公文解决,隨後是坐視困難不能積極帮助解决。到十月以後,才撥經費補助,此時已嫌遅緩一些,其他各項工作方面,抱「做多少算多少」的思想,計劃只要求做些什麼,而不是要求做到什麽程度;對人員的吸收,亦是抱着消極的思想,沒有儲材備用的精神,廳的整建,也沒有更積極的吸收,調動人材使其充實。加以人員少,流動頻繁,行政任務繫重,上級交付任務多,全年主要是九月以前,工作幾乎經常是被動的,我們有困難,其實上級亦可以解决的,但我們並沒有向上級積極反映。這些缺點因而减少了五〇年的工作成績,阻延了五一年工作的開展。

  4.業務上文牘事務主義和混亂表現,約可表現爲下列數項:

  (一)分工不明,分文不淸;由於業務上經騐不够,在各部門分工開始時,不能制定明確的規程,走了彎路。如分配調統科包辦除疫情旬報以外的一切調査統計,是不適合而且增加工作的混亂的;不是以圍繞主要業務作爲分工標準,而係簡單以技術分門作爲分工根據。同時工作人員有舊習慣者,未諳新分工;新參加工作者,工作不熟練,下屬單位多無人專管 ,强調按事分文,致對下屬單位領導多頭不統一。不諳分工,與市、軍衛生機構關係,也不密切等。

  (二)不負責任,事事簽呈,事無大小,一律由廳批核,缺乏層級負責的明確規定和執行,公文上堆積與拖誤時間。

  (三)案無輕重,一律行文,會而不商,公文打圏。不利用通訊工具交換問題處理意見,小事函箋往返,公文旅行,廢時失事,貽誤要公。

  (四)缺乏組織推動工作。九月以前對下屬單位無專責分工,缺乏具體領導與撿査,工作自流,增加幹都工作的困難,這樣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5.執行上級指示,欠鑽硏,不够負責,機械地去執行。

  例如我們對這次醫事人員換照的工作,我們即是機械執行上級的指示。照抄條文承上轉下,後來發覺申請換照的一三、三三四人中,即有五、七九八人不合格,才覺得此問題嚴重,即發補充通知,訂出一個甄攷辩法,指示各縣召集不合格人員進行考試或集訓,但是否能行得通,又沒有很好的去考慮,我們沒有預先有重點的具體指示某一個縣去辦,或某一個縣要用另一種方法去辦,其實考試和集訓人員的條件沒有具備的地方,指示了也是行不通的,考試和集訓的先决條件是人員(業務育部、行政幹部、政治人員),經費和房子。許多縣衞生院機構不健全,本身的業務工作尙且搞不開,那有能力去組織考試,更難談得上將不合格的醫事人員集中訓練了,這是脫離實際的、主觀主義的領導方法。

  6.人小總務工作不協調,影响幹部情緖的安定和幹部的吸收。

  人事總務關系不密切,幹部調動時不能關切地替幹部解决問題。吸收幹部時,談話有時不懇切,方式簡單,有時沒有及時安置工作,大小日常生活,無人專責管。工作責任上形成互相推諉,人事工作總務工作未積極負到應有的責任,羣眾觀點差,業務熟練不够,也影响了幹部情緖的安定和幹部的吸收。

  7.幹部團結敎育不够

  幹部有些表現得不好,工作不安心。黨與非黨幹部的團結,有些單位做得不很好,政治敎育工作時冷時熱,缺乏經常規律性的敎育,員工思想進步緩慢,理論學習也抓得不够緊。

  産生這些缺點的客觀原因,首先是人員少,人員流動,缺職時間多。 國民黨留下來的爛攤子,資料全無,情況不了解,我們業務生疏,經騐不足,思想作風未經嚴格整頓;加以地方經費長期未解决,醫院企業化口號行不通,對吸收使用技術人人員問題掌握的不好。地方行政對地方衞生工作,未予適當重視。上級衞生機關亦屬新建成立,因此對我們工作,亦不能更多具體指示,這樣就加深了我們主觀上的缺點,因而構成了一九五〇年業務不能更多開展的原因。

  本廳一九五〇年工作總結簡報如上,經騐敎訓部份係經過兩級總結會議討論。至詳細業務報吿材料,俟各地方報吿集齊後,另再袖充。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