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動羣衆,堅决實施土改!
——祝廣東土改地區擴大
南方日報社論
廣東的土地改革,自十月開始有龍川、掲陽、興寧三縣進行了一個多月,已勝利完成典型試驗而轉到全面展開的階段。由于目前形勢的發展和全省農民群衆的迫切呼求,同時根據全國、中南和本省三縣進行土改和試點的勝利經驗,省人民政府十一月三十日又發佈了關于擴大廣東省土改地區的指示,將原來三個縣擴大爲十一個縣,以加速完成土改,這一適應形勢需要和廣大群眾要求的正確决定,是値得全省人民衷心擁護和慶祝的。
廣東省土地制度的極不合理和封建剝削的深重,使廣大農民生活貧困,生産熱忱與積極性愈益低下,投資生產資料的能力日益縮小,因此引起農業生產的衰落和生產力的急劇下降。解放以來,廣東農民熱烈要求進行土改,今年六月全有農民代表會議開會時,各地區代表也普遍要求進行土改,這表現了廣東省廣大農民要求從封建剝削和壓迫下解放出來的迫切。省人民政府接受了全省農民要求,根據土地改革的旣定政策和廣東具體情況,在省人代會上,葉主席、方副主席提出本省土地,改革今冬採取「三縣著手,全省著眼」的方針,以便有計劃有秩序的完成土改,得到全體代表一致擁護。現在省人民政府决定把土改地區從三個縣擴大爲十一個縣,也就是這一土改實施方針的進一步的發展和體現,是適應著目前形勢發展的客觀要求的。
由于美國帝國主義者的公開武裝侵略,在中間控制了台灣,北面深入朝鲜,南面染指越南,侵朝戰爭的火焰已燒到我東北國門。遠東和平和世界和平,受到了嚴重威脅,受到了保衞我們的國土安全與和平建設,爲了解放台灣,最後肅淸蔣匪殘餘,因此,抗美援朝保家衞國,就成爲當前形勢下全國人民的總的任務。而擴大土改地區,加速進行土改,正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增强國防力量的具體行動。因爲把地主階級當作一個階級來消滅了,就是消滅了帝國主義和反動勢力所依靠的社會基礎。另一方面,土改以後,農民能够在農村中建立優勢,當家作主,發展農業生産,提高購買力,改善經濟狀況,促進城鄕交流,「爲新中國工業化開闢道路」。這就是毛主席指出的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根本好轉的三個條件之一。所以,擴大土改地區,加速完成土改工作,是適應當前形勢發展之所需,又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利益的要求。
土改地區擴大了,如省人民政府指示中所說的,十一個縣四百七十萬人口的地區,從現在起至明年春耕前完成土改,時間是緊急的。有些領導機關可能由於事前缺乏思想準備,更感到時間的忙迫。但我們認爲,現在馬上著手進行,到春耕前還有三、四個月,根據各地經驗,只要依照正確方向推進,不走彎路,是可以勝利完成任務的。中心關健,就是放手發動羣衆。掌握這一點,工作就能做好,任務就能完成,否則任務就完成不了或完成得不好。
土地改革是一塲激烈的階級鬥爭,必須把農民羣衆發動起來,造成一個翻天覆地的羣衆性的運動,與地主階級展開而對面的鬥爭,把地主階級的政治威勢與經濟特權澈底摧毀,消滅地主之爲階級,才能勝利完成土改。根據各地材料反映及當前形勢特點,應特別注意防止可能發生的,障碍發動羣衆的思想偏向:第一種是以爲全國性勝利,蔣匪已被打倒,地主階級只有服服貼貼,任由我們土改,因此而發生「和平分田」的思想或以爲土改運動不過是一個簡單的分田,而分田又是一個技術問題用不著去發動羣衆的思想。這實質上是一種對羣衆鬥爭取消主義的思想。恰恰相反,土地改革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政治鬥爭,地主階級是不甘心坐待死亡的,其垂死前的最後扎掙,將特別狡猾和殘酷,他會乘目前新形勢的發展而肆行「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出兵東北」「蔣匪反攻大陸」的虛妄宣傳,以及利用威迫利誘、混入農民組織、破壞生産資料等帯反革命的行動來破壞土地改革。必須明確認識,如果農民沒有發動起來,他們的階級覺悟未提高時,是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不敢向地主要地,幷進一步淸算地主階級的罪惡的。這樣,地主階級的政治威風和或明或暗的統治就得以依然保存,甚至連農民所得的經濟果實也不能確保,則所謂土地改革將成爲一塲空話。
第二種就是束手束腳,怕犯錯誤,不敢大胆放手發動羣衆,在執行政策上不是站在滿足貧僱農民要求的立塲來照顧,而是片面地强調這個要照顧,那個要照顧;在開展土改工作時,不是强調與地主階級鬥爭,却老是向羣衆說明不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様做,從而增加了農民的思想顧慮,束縛,農民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使土地改革成爲無生氣的運動。這實質是一種政治上右傾的思想。須知土地改革的法令是消滅封建制度的法令,是推翻地主階級和帮助農民翻身的法令,而不是束縛羣衆手足的法令。應當先照顧羣衆,其次才照顧地主。光講法令脫離鬥爭,就是輕重倒置,主次不分,脱離羣衆的當前要求與實際利益,必然利於地主階級保護自己而不利於發動群衆。
所以,脫離羣衆鬥爭而孤立地談政策法令,將使代表羣衆利益的反封建的政策法令,成爲束縛羣衆的東西,至於怕羣衆發動起來搞亂了,因而束手束脚,不敢大胆放手發動羣衆起來鬥爭,也是不對的。土地改革要有領導有秩序地進行,但這種秩序是羣衆起來的秩序,是革命的秩序,即是廣大羣衆在有堅強正確領導下和敵人進行有組織有步驟的鬥爭的秩序這和企圖保持封建的舊秩序,取得農民與地主的、妥協的秩序,沒有絲毫相同之點。必須明確認識,沒轟轟烈烈的羣衆性的行動,现推翻一個具有數千年深厚基礎的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乃是不可想像的。而在轟轟烈烈的羣衆性的行動中,一開始就要求一絲不紊,要求那樣「溫文爾雅」,又是絕對不可能的。間題的關鍵只要領導者把政策交紿羣衆之後,經常保持淸醒的頭腦,去推動,去檢查,羣衆是一定能依政府的政策去解決問題的。因爲群衆不是生性好亂的,只要運動的領導權掌握在正派的基本羣衆手中,交代清楚政策和辦法,說明利害是非,羣衆是最有分寸而絲亳不會搞亂的。
第三種是認爲時間太短,不能發動羣衆,從而採取了行政命令,代替羣衆動手鬥爭和分田。取消了耐心艱苦的發動羣衆的工作。這實際上是不相信羣衆力量,不相信羣衆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思想。春耕前完成土改,尙有三、四個月,時間不算太短;再退一歩說,越是由于時間短促,越要大刀闊斧的發動羣衆。如果羣衆沒有發動起來,他們對土改採取旁觀態度,我們雖有更多的幹部,儘管忙得焦頭爛額,仍然是包打不了天下的,但如果羣衆一發動起來,就可能有千萬隻手和千萬個人的智慧來協同動作克服困難,就有可能走得更快更迅速地完成任務。誠如省府十一月三十日指示中所指出的,大刀闊斧發動羣衆的方式就是開好各級農民代表會議,通過農民代表會請來動員羣衆,集中羣衆的智慧和培養千萬個積極份子,這將是一個最好的捷徑。同時,領導方法上要掌握點面結合,利用點的經驗,指導全盤,少走彎路,羣衆運動是有他自己的規律的,急躁輕率,不僅不能加速運動的發展,反會欲速不達,造成夾生現象。
如何去放手發動羣衆呢?如指示所指出,必須堅决貫澈「依靠貧僱農,團結中農」的總路綫總方針。貧僱農是最受壓迫和剝削的階級,因此他們應該成爲反封建鬥爭的骨幹。中農則是貧僱農的親密的同條戰綫上的朋友。但由于貧僱農長期受壓迫生活最痛苦,不能抬頭,他們常常要經過訴苦和階級敎育,覺悟起來,才會澈底發揮他們的鬥爭性。只有堅持依靠貧僱農去團結起中農,農村反封建統一戰綫才有基礎,才能中立富農,孤立打擊地主階級。才能進而爭取其他開明士紳和一切愛國民主份子。把農村反封建統一戰綫鞏固和擴大。
為着發動貧僱農,樹立貧僱農中堅,可以在農會中組織貧僱農小組(不需要單獨組織的貧農團),召開自然村的貧僱大會,鄕以上的貧僱農代表會,發揚民主,集中貧僱農的意見。但貧僱農有了發動,就必須注意鞏固團結中農,從團結中農中再繼續發動貧僱農。必須深入敎育貧僱農,明確農民是一家人,打敵人一定要團結自己,團結中農(這樣就團結了農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中立富農,才能孤立敵人,進而戰勝敵人。農代會應該成爲為團結中農的組織,要有若干名額的代表爲中農,同時注意發揚民主團結精神,堅决保護中農利益。這是很重要的。
對于不同的地主,應分別對待,對遵守政策法令服從土改的開明地主,應該寬大,他們在土改後,經過勞動改造,成爲新人,前途仍極光明。至于那些阻碍和破壊土改甚至勾結土匪特務進行非法活動的不法地主、利用宗教作掩護的破壞分子和惡霸分子等,應通過人民法庭堅決地加以無情鎭壓。
只有打掉封建地主的優勢和土改的障礙,農民才敢真正起來鬥爭,只有發動農民羣衆起來鬥爭,樹立了羣衆的威勢,才能澈底完成土改而摧毀封建地主的政治基礎。這様使農民獲得經濟上的果實,才能够為了永遠保護自己的果實,而組織起羣衆的大多數,把勝利鞏固下來。
我們謹祝廣東土改地區的擴大,預祝廣東全省土改的勝利完成!
(十二月二日)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