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勞資關係問題的報吿
林鏘雲
主席,各位代表同志:
趁着這次會議的機會,我提出一些關於勞資關係問題的意見,希望各位代表予以指正。
葉主席指示我們,調整工商,溝通城鄕內外關係是今後三大中心工作之一,搞好勞資關係又是這一工作的重要環節,不論從發展生產,保護勞動來說,不論從鞏固統一戰綫的團結來說,我們都應該重視勞資關係,井使其趨於正常化。
一、什麽是正常的勞資關係?
廣東和全國其他地區一樣,自從解放了以後,勞資關係起了基本上的變化,這是中國經濟制度的大變革,因爲在過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統治時代,勞資關係就是壓迫與被壓迫、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只有資方一利,工人則是處於完全不利的地位,工人不僅在政治上、經濟上無地位,甚至連工人的生命安全在廠裏也得不到保障。只有把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封建主義打倒後,工人才能參加領導國家的政權,才從奴隸的地位變爲主人的地位。現在工人在國營與公營工廠企業裏以主人翁的地位從事勞動幷參加了工廠的管理,不再是被壓迫被剝削的了,在私營的廠店裏,工人雖則還被資本家剝削,但和過去的資方一利的情形已經不同了,資本家還要像過去一樣無限制地剝削工人是人民政府所不容許的,也就是說這種剝削是有限度的,至於工人在社會上政治上的地位則和過去根本不同了。
在新民主義政權之下,正常的劳資關係,應該是民主的、平等的、兩利的、契約的關係,民主的即不是過去的壓迫關係,平等的即不是過去的統治關係,兩利的即不是過去的資方一利,契約的即不是過去由資方說過就算,而是依照民主、平等、兩利的原則,經過協商,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等等,寫在契約上共同遵守,有了爭議發生,經過一定的程序來解决。但由於勞資雙方受舊社會的思想習慣所束縛,未能一下子淸除,對人民政府的政策了解不够,目前生産上還存在暫時的困難,問題又是多樣的,複雜的,加上我們經驗的缺乏,因此要把勞資關係在短期內就得到全面的圓滿的解决是困難的,這就需要我們來摸索經驗與各方面的配合,才能逐歩使勞資關係得到合理的調整。
二、怎樣使勞資關係正常化?
廣東解放的初期,勞資關係曾表現過緊張和混亂狀態,一方面因資本家還保持着對工人統治的態度,一方面剛翻身的工人對資方或多或少存在報復心理,過高地提出增加工資和福利,引起資方的不安。後一時期由於工人逐漸經過組織和教育,在政府克服困難維持生產的號召下,工入開始採取與資方協商的辦法,有的自願降低待遇,以共同維持生產,但也有些資本家藉口種種困難,而不從改善經營方法,减低成本,提高技術,打開銷路等方面想辦法,只片面提出裁員,减薪,取消福利,致引起工人不滿。這些偏差是因爲沒有正確的執行『發展生產,勞資兩利』政策的結果。發展生產是工人階級的最高利益,不僅在公營工廠要發展生產,在私營工廠也要發展生產,因爲發展生産的結果,國家的財富増加了,首先對國家對人民有利,然後是資本家賺錢,工廠的生産發展了,工人的福利也可隨之増加到「生產長一寸,福利長一分」,如果生產搞不好,工廠關門,工人就要失業,對勞資雙方都不利,反過來說,只有正確執行「勞資兩利」提高資本家經營的積極性和工人的勞動熱情,發揮工人的創造力與智慧,才能達到「發展生産」。
要搞好勞資關係,首先要勞資雙方了解政協共同綱領第廿六條所規定的『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鄕互助,內外交流』,以達到『發展生產,繁榮經濟』的政策,改變過去勞資的敵對態度,而變爲平等協商的團結的態度,打破雙方的顧慮,共同爲發展生產而努力。
建立勞資間正常的關係,還要採取許多具體辦法,如:
(一)按照政府的法令和法定程序處理勞資爭議:
今天的政權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四大階級的統一戰綫的政權,四大階級之間的矛盾,可用民主協商的辦法來調整,政府幷頒布了保護勞動的法令,因此勞資糾紛可以不用罷工(當然我們幷不禁止罷工)請願,包圍資本家等鬥爭方式來解决,而應該按照政府的法令程序,採取勞資雙方談判協商來解决,如雙方談判協商不成,便由勞動局(科)調解,調解不成,由勞動局組織包括有關機關和工會,同業公會代表參加的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仲裁後如雙方無意見則發生法律效力,按照執行,如仲裁後有一方不服,可於五日內提出,再提到人民法院控吿,依法辦理。廣東省人民政府已公佈中華公國總工會關於處理勞資關係的三個文件,各地應以這三個文件爲處理勞資關係問題的標準。
其次,中央已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它不僅符合於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符合於全國人民的利益,對發展生產,保護勞動将起巨大的作用。廣東全省工人代表會議向我們這次大會提出『認眞貫澈執行工會法』的提案,建議:
1.各級黨政工機關人員必須認眞學習工會法,以便貫澈實施。
2.由省政府通令各級地方政權機關切實監督幷保証工會法的執行。
3.工會法第廿條所規定的行政方面或資方應免費供給工會以必要的房屋及設備作爲工會辦公處所,及按月撥交工會實際工資總額百分之二作爲工會經費兩項,急需求得解决。
4.通令所有工會組織應向政府登記取得合法地位。
我們認爲這個提議是合理的,貫澈執行工會法對於勞資關係正常化是一個最好的保証。
(二)建立勞資協商會議:
劳資協商會議是在民主、平等、兩利的精神下進行的,如代表每方二人至六人,主席輪流做,提案要經雙方同意才能討論,議事日程、决議都要取得雙方同意才能生效,這是一種新的經營與管理工廠的形式,幷不因工人參加協商而干涉了資方的經營權與管理權,相反,因工人被重視,工人的意見被遵重與採納,將大大提高了工人的生產積極性,事情更加好辦,也就增加了資方經營與管理的效率。事實証明:凡是勞資協商會議開得好的行業或企業,工人與資本家的積極性都顯著地提高,如淸遠中華火柴盒片廠和梅縣電灯廠勞資協商維持生產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要開好勞資協商會議,首先要打破勞資雙方思想顧慮,其次一切協商都要從『發展生產,勞資兩利』出發,不要單純的消極的解决糾紛問題,而要積極的討論如何維持與發展生産;再次勞資雙方都應採取主動態度,積極提出克服困難發展生産的意見與辦法,此外還要保持協商的經常性,做到隨時有問題隨時解决,使協商成爲一種正規的制度,這種協商會議不僅在行業中應該建立,在工廠裡更應普遍的推行。
(三)訂立勞資集體合同與臨時協定:
訂立勞資集體合同是建立正常劳資關係最主要的方式,雙方經過民主自願的協商與反覆討論,在把雙方在生産上的責任、權利、義務、工資、工時、福利、與勞動紀律等問題規定在書面合同上,經過勞動局的批准備案即發生法律效力,共同遵守。使資方安心經營,勞方勞動情緖高漲,就能發展生產。但簽訂合同時必須掌握『勞資兩利』『發展生產』的方針,任何只顧片面一利,都會妨碍生產,和影响到合同的實施。
如果雙方醞釀未成熟。全部問題未能獲致協議時,可就已經變方同意的部份問題簽訂臨時集體協定,作爲進一步訂立合同的基礎。
勞動行政是一件新的工作,我們對調整勞資關係還缺乏經驗,望各級工會,各地工商界本着『發展生產』『勞資两利』的方針,本着團結協商的方針,多多創造經驗,向我們多多提供意見
最後祝代表們健康!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