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第1卷第6期

1950年11月30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0年 > 第1卷第6期
【打印】 【字体:

廣東省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團介紹


  海南區代表團

  參加廣東省人代會的海南人民代表團,獲得各地兄弟代表團的熱烈歡迎,在全省人代會開幕典禮大會上,全塲以連續不斷的掌聲,熱烈歡迎馮白駒將軍代表海南代表團的發言,充分表現了大家對堅持敵後二十三年堅苦鬥爭終於勝利的海南兄弟底衷心的敬意,並且表現了大家對這個處在國防前哨物産豐盛的大島,給予極大的重視和關懐。

  海南代表團這次參加人代會,對葉主席的報吿和其他幾個主要的報吿,都表示熱烈的贊同和擁護,特別是對葉主席所提出的「鞏固城市,依托農村,面向海洋」的方向,認爲是最切合廣東尤其是海南島今天的實際情况,是今後工作上應該努力的正確方向。他們根據葉主席的報吿,結合海南島的具體情况,覺得他們今後特別迫切需要做好下列幾件主要的事情:(一)根據四面環海的條件,依靠羣衆掌握政策,堅决肅淸島上殘存的散匪特務,尤其要大力做好漁民、海員及沿海居民、水上居民的工作,加强海防建設,負起國防前哨的任務。(二)海南人民在十年內戰時期,和解放戰爭中,曾經在一些地區分過土地,全島解放後,土地改革更成了全島人民的迫切要求,今後必須加緊做好準備工作,以便明年在一部或大部地區實行土改,並爭取三年內全島完成土改任務。(三)在生產建設事業上,堅决執行中央指示,以恢復與發展樹膠爲主,把海南島變爲一個樹膠鳥(四)爲保證做好上面的幾件工作,必須做好革命統一戰綫工作,克服過去在這方面曾犯過一些「左」的或右的偏差,通過各級人代會,加緊發動與組織領導羣衆進行各種運動,在運動中來整頓與鞏固基層政權與各種組織。

  海南代表團共包括海南行政區十七個縣一個市,代表七十六人,其中,工人代表十一人,農民代表二十人,水上人民代表一人,靑年及學生代表两人,文敎代表四人,部隊及公安代表六人,華僑代表两人,黎族苗族代表各一人,婦女界代表三人,工商業者代表五人,政權及黨派代表共十七人,特邀代表二人,其他一人,代表中不少英雄模範人物,七十二歲高齡曾堅持廿三年鬥爭,英勇不屈的名聞全島的革命母親雲四婆,便是一個出色的例子。

  珠江區代表團

  珠江區轄八個縣:中山、東莞、番禺、南海、順德、花縣、寳安。珠江是廣州的大門,國防的前綫,又是本省最大的產粮區、產蔗區、和蠶絲。但是它被帝國主義侵畧最早,國民黨反動派過去的統治也很强,土匪惡覇封建勢力根深蒂固。

  解放後由於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人民解放軍的英勇戰鬥及全區四百萬人民的共同努力,珠江區已有了根本的改變,各方面都有了顯明的成績和進步;全區的股匪基本上已肅淸,各縣已普遍召開了一次到二次的人代會和農代會,團結及動員了各階層旳人民,共同爲恢復生產,防洪救災做了很多工作,工商業已吿好轉,農業由於經過了生產救災,防洪水利,發放農貸,施肥除虫等工作亦維持了去年的生產水平。四百萬人民得到前所未有的安居樂業。

  以嚴尙民專員爲首的珠江區代表團,就在這樣的基礎上產生的,選舉代表的方式非常愼重,一般都經過廣泛的宣傳,以加强羣衆對人代會的認識,隨後就召集各界的座談會,或各縣人代會,有的在會上提名,經硏究後决定,有的即由人代會直接選出,只有小數由縣府指定徵求各界同意。在五十九名代表中,工人廿人、農民九人、政權十人、工商界六人、華僑二人、漁民二人、民主黨派一人、無黨派民主人士六人、婦女六人、敎育界四人。以區域分:專區三人、中山七人、南海七人、佛山六人、順德七人、寳安五人、三水五人、東莞七人、花縣五人、番禺七人。文化程度:大學十三人、中學十五人、小學廿六人、文盲五人。代表年齡:最高的七十三歲、最低的廿歲。男性五十人、女性九人。代表們包括了在各種運動中湧現出來的積極分子,如南海縣的婦女代表潘雪冰,全家都參加了革命,她自己創造了許多民間小調向羣衆宣揚政策法令,提高了羣衆的政治認識,如三水的防洪英雄程妹、和拆毀自已住屋的大樑來挽救堤防的劉碧卓,寳安領導集體開荒的頼壽彭、和全家參加了革命工作的東莞民主人士王紹堅等。

  各縣人民,都爲自己的代表舉行了盛大的歡送,代表們被舞獅隊、秧歌隊、鑼鼓、鞭砲、一路由鄕送到區、由區送到縣、由縣送到省、每個代表都爲這些歡送而興奮,同時他們帶來了珠江區四百萬人民的八十多條有關農林、水利、交通建設、工商貿易、文教衞生的提案,其中主要有修復中順、南順公路以利交通、興修各縣水利工程、恢復及扶助本區農業特產(蠶絲、蔗糖、水菓等)、發展手工業、造林育苗、開發富源加工製肥等。其他如華僑、沙田、漁民、治安等問題,也有很實際的建議。全體代表都表示下了决心開好大會,把决議帶囘去,貫徹到工作中去,爲進一步改善四百萬人民的生活而努力。

  潮汕區代表團

  潮汕區出席省人代會的代表,全部共有七十八名,包括部隊代表七人,中共代表七人,民主黨派民主人士代表七人,政權代表六人,工人代表十二人,農民代表十人,靑年學生代表四人,婦女代表八人,文敎代表三人,工商業代表九人,華僑代表三人,漁民鹽民代表三人,其中有十三名是女性,正團長是曾廣(潮汕專員),副團長是黃聲(汕頭市副市長)。代表的產生是先由各機關團體介紹候選人,再由縣人代會的常委會通過推選出來的。

  潮汕區各縣普遍已開過二次的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普遍獲致成績,第一次人代會的中心議題是『生產渡荒,勦匪肅特』,第二次人代會的中心議題是『夏徵秋耕』,它的主要收穫爲:(一)向羣衆報吿了工作,改善了政府和人民間的關係。(二)向羣衆交代了政策,把政策變成了羣衆自己的要求。(三)通過人代會打通了羣衆的思想,組織了羣衆的力量。(四)工農一般都起了帶頭作用。(五)結合和平簽名運動,反對美帝侵畧台灣和朝鮮,使簽名運動獲致相當成績。(六)敎育了羣衆,提高了羣衆的政治水平。

  根據各界二次人代會的經驗,要把人代會開好,要:(一)會前準備週到;(二)議題要把握中心;(三)方式要靈活掌握羣衆情緖;(四)選擇開會時間,要適當。

  現在代表共帶來潮汕區人民八十多項的提案,主要包括:(一)發展農村興修水利,解决肥料困難問題。(二)華僑問題:包括土改中對華僑的照顧,及爭取華僑囘國投資,調查僑滙等。(三)調整工商業:包括建立電力廠、糖廠、玻璃廠,扶助抽紗、夏布等農村手工業;同時舉行貸欵和調整貿易公司的零售牌價,和批發牌價等。(四)發展潮汕的特產,如大量種植柑蔗,爭取出口。(五)改善汕廣公路,加强與廣州的交通聯系。

  連日來代表們聽了報吿,特別是對葉主席關於形勢與任務的報吿,覺得很滿意,對今後的工作方向明確了,一個女代表說:「愈開愈有信心,愈開愈有希望。」

  興梅區代表團

  興梅人民有句話:「三年無水災,老母猪也會有金耳環戴。」過去二十多年來在國民黨反動統治下,人民受盡了洪水的禍害,河道淤塞,堤壩失修,反動政府從來沒理會過。解放後,人民政府盡了不少力量,動員羣衆初步修好了一些河堤,可是需要做的水利工作還多着;因此這次出席廣東省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的興梅區代表團帶來的提案當中很多是有關水利建設的。如五華縣的代表要求人民政府投資二千五百石米建築該縣西林壩的排水溝,救出近五千畝的低窪地,使農民每年可以增加一萬石谷的收入。

  其次的一個要求也是關係到廣大農民的生活的:這就是貸發肥料。經過八年抗戰後國民黨反動派的無情搾取,興梅人民比抗戰前是窮困多了,種田人家飼養牲畜也相應减少了,過去用的廐肥就沒有着落,農業生產不能不降低。解放後興梅農民開了不少荒地,可是因爲缺乏肥料,這些新墾的土地很難長出好的作物。五華縣的土地常年產量目前僅及五成,缺肥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興梅區除了農業生產之外,還有一些礦藏可以開發,如興寧黃陂的煤,五華的鎢和錫。五華縣長蒲、大田的鎢礦只開了表層,下層的蘊藏據說很豐富,錫坑的錫更是俯拾即是,當地人民在河裡每天可以淘四五斤錫砂,可是目前這些礦只是用土法開採,人民希望政府能用科學方法大量採礦,並就地設冶礦工廠。

  負着興梅二百多萬人民的重託來廣州開會的五十八位代表是來自各個階層的,其中有二十一位農民代表,九位工人代表,六位工商界代表,四位敎育界代表,三位華僑代表,一位民主黨派代表,一位開明士紳,一位自由職業者,一位婦女代表,八位政權代表,一位部隊代表,一位戰鬥英雄,一位工作模範。這些代表大部份是在七月間興梅區七縣普遍召開的縣人代會上選出來的。

  東江區代表團

  本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東江代表團五十四人,由代表團長東江專署葉鋒專員所率領,代表中計政權代表十三名,農民代表十一名,工人代表八名,工商界代表五名,鹽民代表一名,漁民代表一名,婦女代表三名,民主人士五名,華僑代表二名,軍隊代表三名,公安代表一名,靑年代表一名,代表了全東江各革命階層。

  這次代表的選出,是在各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的基礎上進行的。解放以來,東江各縣均曾普遍召開二次人代會,各縣人代會的代表一般已經考驗過,證明能够代表各縣人民的利益。因此,省人代會的代表也就採取通過各縣人代會產生的方式。一般是召開包括較平常更多的羣衆團體的代表在內的縣人代會常務委員會的擴大會議,在會上提名選舉,或由各區提名及羣衆團體推選候選人,在會上討論進行複選,如博羅縣即召開了連續兩天的縣人代會常務委員會擴大會議,先討論醞釀省人代會的意義,代表條件和選舉辦法,再在會上進行競選,選出後即在會上徵集意見,進行討論,最後作成提案。

  當代表們啓程的時候,各縣除連平外都舉行了熱烈的歡送大會,河源縣在城區舉行了兩三千人的羣衆大會,情緖熱烈,該縣的代表除靑年、工人、工商界代表原來就住在城區外,農民代表劉橋勝則是由親族隣友送到村政府,由村府送到區府,由區送到縣,沿途有人熱烈歡送,送茶水,送日用品。各縣代表到惠州後,東江各界又於廿六日舉行了盛大的歡送會。這表現了作爲一個人民代表的光榮和東江人民對省人代會的關心。

  代表們對這次參加省人代會是抱有很大熱情和開好會議的信念與决心的。他們說,這次會議將决定一九五一年廣東省施政工作計劃,這在廣東人民建設新廣東的審業上是一個里程碑。爲了收集民衆意見作成提案,各縣一般都曾召開了羣衆或人民代表的座談會等,如惠陽華僑和農民代表召開了他們所代表的團體和羣衆的兩次座談會,紫金縣代表則在附城和另外兩區召開了共三次座談會。

  代表們所準備的提案內容是很廣泛的。對農村的工作方面,則有爭取土改條件,解决防洪、防旱、防虫、防瘟、肥料、種籽等生產問題,健全基層組織,建立和健全民兵組織,發展交通建設,加强土產收購,發展農村副業生產,推行人民幣下鄕等,工商業方面有解决產品(如海豐陸豐的糖油等)的銷路問題,發展採礦,冶金事業(如紫金的鐵,錫礦,其他各縣的鎢礦)等。此外,農民代表林生等準備提出限制鹽商中間剝削,限制鹽田地主封建剝削,建立鹽民合作社,發放鹽貸,收購產産等要求。華僑代表廖丹行等则提出支援海外華僑鬥爭,解决華僑返國困難,及歸國僑胞的工作、生活和僑生學習問題等,博羅縣代表則提出保衛世界和平的提案。無疑,東江人民的這些要求,將在省人民政府的領導和各地代表們團結一致、詳盡討論下,獲得解决。

  北江區代表團

  由北江專區戴作民副專員率領的北江區代表五十九人中有工入代表九人、農民代表十二人、工商界代表四人、敎育界代表二人、婦女代表一人、學生代表一人、靑年界代表一人、解放軍及公安部隊代表三人、自由職業界代表一人、開明人士六人、少數民族代表二人、政權代表十七人。

  這些代表,一部份是由各縣第二屆人民代表會議選出的,一部份是由縣人代會常委會選出的;工人學生、靑年、婦女、部隊代表則分別由總工會、學聯等機關團體選派。代表選出後曾在曲江集中舉行了一連四天的預備會議,一面進行審査代表,一面帮助代表們準備意見。

  北江區代表團希望在這次人代會上解決的問題主要的是有關交通運輸、水利、發展土產、開礦、和少數民族問題等方面。北江地區遼濶,但除粤漢綫上各縣外,交通極不便利,西北角的連陽四屬、東南角的翁源、新豐、從化、佛岡等縣都沒有鐵路或公路交通,因而影响城鄕物資的交流,北江人民迫切要求迅速修通廣韶公路和新(豐)佛(岡)公路,以利運輸。在水利方面,北江水患不太嚴重,主要的是防旱、開山塘,希望人民政府能貸欵帮助。至於北江區的土產,如南雄的菸,仁化的紙,都急需人民政府扶植。北江區礦藏不少,始興、南雄、英德、樂昌等縣都有,最重要的是翁源的鎢礦,目前沒有大量開採,主要是因爲缺乏技術人員,資金還可以在當地籌措,希望人民政府能派出技術人員前往探測指導。少數民族問題在北江區來說是相當重要的,連南縣是徭民聚居的地方,其他如曲江、樂昌、南雄、始興、陽山、連山等縣都有徭民,他們的問題是特殊的,適用於漢區的政策法令和工作方法未必就完全適用於徭區。北江代表團建議省人民政府成立特殊機構來領導少數民族的工作。

  這次開會,北江區的代表雖然聽不懂話,但情緖還不錯。有些代表恐怕記不了許多,會後冋去難向羣衆傳達,晚上寧願遲點休息,很細心地將首長們的報吿一個字一個字地抄起來。他們是不會辜負北江區二百六十多萬人民的期望的。

  西江區代表團

  西江區代表團,共有代表五十一人,另列席代表二人,首席代表是西江專署副專員葉向榮,代表中包括了各階層人物,就代表性來說,政府十一人,公安一人,軍隊二人,工人十人,農民十三人,民主黨派三人,商人四人,婦女四人,開明士紳一人,自由職業者一人,特邀一人;代表的職業,政府十四人,公安一人,軍隊二人,工人十人,農民十七人,工商業界五人,敎育界二人,代表的文化程度,大學八人,中學十七人,小學二十三人,文盲二人。年齡最大者羅達英,六十三歲,梁孝郁六十一歲,其餘的都是二十二歲至四十歲的居多。

  至代表的產生方式是多様性的,有的縣甚至運用幾種方式産生:(一)縣人代會直接選出或先由各人民團體及各區推出候選人,再由縣人代會選出(羅定、開建、鬱南、雲浮、新興、廣寧、封川),(二)由縣人代會提名,再由工人大會選出(封川),(三)由縣總工會或工代會選出(四會、德慶、新興),(四)各行業直接推選或各行業及商會協商出候選人,由商民决定(羅定、高要、四會、新興),(五)結合夏征,開了羣衆大會,選出三五名,集中於區,由區複選一二名,集中於縣,然後在各候選人中選出(四會、羅定),(六)由區鄕農代會選出(高要),(七)通過座談會選出(高要),(八)特邀的(羅定、高要),(九)指派的(高要)。

  代表選出後,曾經過縣和專區兩級的審査,凡不合代表資格的都被甄別,改選代表遞袖。因爲代表產生的愼重,不但有着依泛的代表性,而且不少是優秀的傑出人物,如從大革命起一直堅持革命鬥爭的羅定碼頭工人林漢;長期盡力人民革命事業,曾活捉匪衆八十餘人及匪首「旅長」練仁三、「團長」蘇榮光、吳時海、吳德輝的羅定民兵英雄張英;解放後積極協助大軍繳槍二百餘支,俘匪首方良萬、黄蘭香、毛德的雲浮剿罪模範陳木水;都是西江人民熟悉而又欽佩的人物。

  代表的產生一般都經過整日的思想動員,代表臨走前,有的縣(如羅定、封川)人民團體開座談會,提供意見,作成提案,交給代表,幷鼓勵代表安心開會,同時,由縣委縣府聯合宴請代表,開羣衆歡送大會,以増加代表的責任感,各縣代表集中專區後,由地委專署軍分區,高要縣府及許多羣衆團能分別熱烈地招待,代表們感到很光榮。落船時雖在大雨傍沱的晚上,各機關團體也熱烈的舉行歡送。

  西江代表團的重要提案是興修水利,土產加工和推銷土產、增加生產等問題,這幾項問題關係着西江二百五十萬人民的福利,希望大會能討論出具體辦法來,西江人民是會熱烈擁護和堅决執行大會一切决議的。

  粤中區代表團

  粤中區轄新、開、恩、台、鶴、两陽高明赤溪等九縣,全區人口三、三一四、三三六人,總面稹一七八三五平方公里;耕地六、〇二七、九二〇市畝。它擁有華僑故鄕的四邑,西江、南路貨物集散地的江門,有豐富的金、鎢、礦藏的恩平、陽江,區內大的墟市比北江廣四的某些縣城還大得多,繁盛得多,這是一個富庶的地區。

  區內殘餘股匪已基本肅淸了、江門、三埠和各縣城的工商業情况已恢復正常,其他大小墟鎭也逐漸恢復正常狀態。由於政府照顧華備,僑眷的生活很安定,人民幣基本上已佔領市場。

  這次出席省人代會的代表團共六十二人,由首席代表歐初副專員領導。其中政權代表十二人,工人代表十人,農民代表十四人,漁民代表三人,敎育界代表二人,工商界代表四人,歸僑代表三人,婦女代表三人,部隊代表三人,民主人士五人,靑年團代表一人。

  區域代表依據下列幾種方式產生的:(一)由各縣鎭人代會協商委員會提名,經各有關的人民團體民主選舉决定。(二)由各縣鎭人代會常設機構協商提名,經當地政府和有關人民團體領導機構同意。(三)由各區介紹,經人代會常設機構决定。(四)直接從縣鎭人代會議中民主選舉。

  粵中各地人民對這次省人代會十分重視,和寄予很大的希望,當各縣代表經本縣出發時,縣裏的人民都開了盛大的歡送會,附城各鄕羣衆舞着獅子,工人學生扭着秧歌,列隊送代表們登車、下船,各縣代表齊集江門後,受到各界人民誠意的招待和熟烈的歡送。

  代表們看見人民這樣熱誠的期望,深深感到任務的重大,在出發前,大都召開了各種座談會,聽取人民的意見,鶴山代表還深入農村,廣泛搜集農民們的意見,把這些意見帶到會議上去。綜合粵中區的提案,主要的如下:(一)興建水利,粵中沿江怕水淹,山田怕早,建議發動民工「逢山開壩,遇坑築陂」,以便發展農業生產。(二)發展台山、赤溪、陽江等170地漁業組織幷敎育漁民,健全海防。(三)開發礦產,恩平蘊藏豐富的礦產,其中金礦有十一處,鎢七處,鉍六處,幷有鉬、水銀、硫、煤等礦。産金地區佔全面積約八百多公頃,單大肚婆山地產地面積二百頃,抗戰前和抗戰期間,每日往金坑淘金的達二、三千人,過去四區婆髻山採鎢工人,每日平均達五、六千人,陽江的南鵬島也蘊藏豐富的鎢礦。(四)做好華僑工作,保護僑產,照顧僑眷,爭取華僑投資工商業。

  高雷區代表團

  高雷區代表團包括高雷十縣,代表六十四人,內專署、部隊五人,茂名七人,電白五人,信宜五人,梅茂五人,化縣五人,吳川四人,廉江五人,遂溪五人,海康五人,徐聞五人。同時,六十四個代表,廣泛地代表了全高雷區的各階層——工人十三人,工業界一人,商業界三人,自由職業一人,政權十三人,部隊二人,富農一人,華僑一人,靑年四人,開明士紳一人,婦女界九人,其中包括男五三人,女十一人。

  高雷區代表圏選出,一般是以民主的方式,在各縣的人代會上推選出來的。在本年九月,高雷區各縣在省人代會之前,舉行了縣人代會。根據在減租徴粮支前剿匪等運動中有較爲突出的表現,及其個人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及有代表性的人物,在縣人代會中提名介紹,公開推選出來的。

  高雷區在本省是著名的漁鹽之區,又因爲山脈連綿,河流縱橫,所以漁、鹽、水利,成爲今天高雷主要的待决問題。高雷代表團這次參加省人代會,就帶來了高雷人民的希望,希望在大會中解决下面的問題:(一)關于漁民問題,今年政府發放了四億元的漁貸,使百分之六十的漁民,獲得了帮助,可以修理船隻,袖充器材(過去他們都是仰給于高利貸),出海捕漁。仍希望增發漁貸,照顧其餘百分之四十的漁民。(二)高雷區的鎢礦是出名的,現己請准開發,希望证技術和機器上給予帮助,改良開採方法。(三)鹽川的堤基多數崩塌,影响鹽産至大,希望政府貸欵修理,增加鹽產(現在每月產量,未及産銷分配數字)。(四)高雷區水田,多靠築坡引水灌漑,現在地主對生活消極放棄修理,農民却無錢修理,影响生產甚大(有水灌漑的田收成爲四五扣,沒水灌溉的僅一担多)這是應該想辦法解决的。(五)高雷人民對人民幣的信仰和擁戴,已深入鄕村,但人民幣流通量太少,銀元的流通還佔很大的數量,因此,爲活躍市塲,必須解决大量推行人民幣下鄕的問題。

  解放一年中,高雷人民對人民政府的一切政治措施,是衷誠擁護的。特別是在解放海南戰役中,對損壞船艇的賠償,人員的撫恤,漁民們表示最大的滿意,他們說:「有許多人得到的賠償費,每每超過他們的修理費用,甚至可以買囘新船而有餘。」

  欽廉區代表團

  欽廉專區是最近才從南路專區中劃分出來的,轄欽縣、合浦、防城、靈山等四個縣,人口共一百七十多萬,區內除了有豐富的漁、鹽出產外,並有桂皮、八角、菸葉、石膏、錳礦等物產。

  這次出席省人代會的代表團,在首席代表張江明同志的領導下,代表共有二十五名。他們都是由各界人民在自己的會議中推選出來的,廣泛的代表着各個階層,其中有政權代表五人,工人代表四人,農民代表四人,工商界代表四人,文敎代表三人,農村婦女代表二人,學生代表一人,漁民代表(亦是渡海英雄)一人,少數民族代表(屬於徭族中的偏族)一人。

  由於他們是廣泛的代表着各個階層,所以各界人民對代表們都很重視。各代表從家鄕起程出發時,受到沿途各鄕村、城鎭的羣衆熱烈的歡送。在北海市集合後,當地羣衆又舉行了盛大的歡送會,當地黨政軍設宴餞別,起程時,工人們敲鑼打鼓,學生扭秧歌,沿途鳴放炮竹,這樣一直送到代表們上船。

  在出發前,各界都召開了各種座談會,搜集了各種提案,以便代表們帶到會上去。綜合這些提案有(一)加强勦匪工作和鞏固邊防。目前在欽廉區匪患還是嚴重的,而且西南邊界和越南相接,帝國主義反動派常從那裏和土匪勾結,破壞我們,故鞏固邊防和肅淸土匪是急待解决的問題。(二)救濟失業工人和災民,尤其是希望大力舉辦漁鹽貸款和建立漁市場,以解决全區十二萬漁鹽工人的生活。(三)恢復和發展水陸各項交通及電訊事業。此外還有改善勞資關係,發展農林水利和文敎事業、照顧僑滙等提案,希望在省人代會中求得解决。

  代表們對參加這次人代會是抱有無限的興奮和開好會議的堅决信念的。他們除積極參加各種會議外,在空閒時間,並努力閱讀文件和組織各種學習,有三位代表病了,還堅持着參加各項會議和學習。他們都說:「要是不好好學習,開好會議,把大會的東西,傳逹囘去,怎能對得起人民交給我們的重責呢!?」


  (編者按:「代表團介紹」係在代表未最後確定前寫的,故其中代表數字與實際數字畧有出入。)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