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第1卷第3期

1950年08月15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0年 > 第1卷第3期
【打印】 【字体:

中央政務院內務部

關於繼續防備災荒的指示

內社字第三七八號

一九五零年六月八日


  在與災荒作鬥爭中,各地得到了很大成績,也得到了不少的痛苦經驗,即反革命的長期統治和長期戰爭所給予人民的創傷——生產力弱,無儲蓄容易遭災,不是短期所能克服的,而我們預防與打救的工作,必須及時深入、周密,才能戰勝災荒而不被災荒打敗。

  目前春荒已過,正在麥收,災區人民及人民政府,一年來不懈的鬥爭,似乎可以鬆一口氣。但需要認識;家底久空的農民,即令得了夏收,要還貸借糧,要補虧空,只能比前好一點,不可能完全掙脫災荒狀態,何况入春以來,皖北、蘇北,重遭水災,河北、平原的小麥遭黃疸病,晉南、河南雹災甚重,綏遠、靑海等地有雪災凍災。造成了麥歉收或根本無收,我們必須正視這一嚴重情況,迎頭趕上,和已發生與可發生能發生的新災害作鬥爭,任何麻痺、鬆懈,都是不能允許的。

  救災不易,救連續的災更不易,這是一方面,有經驗有準備的救災,比無經驗無準備的救災要易,這又是一方面。各有災地區的人民政府應發揮一年來和災荒鬥爭的豐富經驗和頑强精神,繼續地:

  一、深入了解災情,省以上政府負責人要有重點地去視察,專署縣政府負責人要遍到各處視察,把握住災情,能寫出實際的數字,然後:

  二、做出較全盤的較長期的救災計劃,如何搞生產自救?如何補種秋田?如何搞節約及互助?如何搞以工代賑?以及要政府支付多少物質力量和調劑粮食等。

  三、有災地區的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或農民代表會議,區鄕的人代會議或招代會議,應再討論災荒問題,提高人民生產自救的信心,發展多種多樣的生產自救方法。

  四、派得力幹部去幫助區村工作,竭力糾正以前犯過的工作上的徧差,「吃一虧應該長一智」。

  五、節約和救災:夏收稍好地區,應細水長流,以細粮換粗粮,摻食代食品。夏收歉的地區,更應節約。機關部隊的節約救災運動,在可能情况下,仍宜繼續。

  六、據各地報吿,有些逃荒災民,因爲無領導無組織,得不到照顧,致餓病死的不少。今後必須停止這樣的現象發生。目前尙未囘家及流落他方的災民,應帮助他們囘家或想法妥爲安置。

  七、救災工作:民政、財政、工農、貿易合作社、衞生各部門,都應配合得好,不應有那一方面失調。如對於副業,只管生産,不管銷路,或盲目收購,銷不出去,以及生病無醫藥等现象,各級生救委員會均應預爲防止。

  應該記住:今年救災雖然得到很大成績,扭轉了歷史上無法扭轉的災難,表現了人民政權制度的優越。但有些地區動手遲了或工作配合不好,有些幹部官僚主義或作風不良,致災民受到一些可能避免的損害。對人民負責的人民政府,一點也不應使它重複。本部昨已向各市省以上人民政府發出了認眞總結救災工作的通知,並訂於七月十五日召開全國民政會議,除討論民主建政爲主題外,總結救災工作是會議的主要內容。自然不止總結而已,同時要使到現尙有災的各地人民政府在已有的工作基礎上,更向前推進一步,掌握政策、深入檢査、組織力量,戰勝已發生和可能發生的夏荒以及以後可能有的荒。

  望各地及時佈置工作並將進行情況隨時報部。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