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广东 > 旅游信息 > 旅游大图

大汉三墩:赏汉代古港遗风 品渔家鲜美海味

时间 : 2016-04-13 08:37:20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距离徐闻县城不远的大汉三墩景区里,一片宁静美好正“款待”着前来游玩的客人。静静的海湾伸进内陆,海面上成三角形排列的3个小岛横卧水面,周边红树林环绕,不时水鸟掠起,拂出点点波纹。这里视野开阔,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大海大浪翻卷,而这片海湾却相对平静,轻舟在海面悠悠摇曳,安宁而美好。

  与今天的宁静对比鲜明,回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这个大陆最南端的角落却是全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见证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商贸往来,书写了那个时代海上贸易最辉煌的一页。大汉三墩旅游区不仅历史底蕴深厚,而且风光秀美,是一个综合生态旅游区。

  海丝史话▶▶汉武帝派黄门译长从徐闻出发

  两千年多前的一个夜晚,从黄支国(今印度境内)、已不程国(今斯里兰卡)等地顺风驶来的船只,零星地漂浮在琼州海峡漆黑的海面上。它们满载着珠宝、玳瑁、象牙等奇珍异宝,前来换取丝绸、瓷器、黄金等。历经千辛万苦,经过甚至长达数月的航行,他们终于即将到达终点——徐闻。随着船只的前进,黑漆漆的夜里一盏明亮的灯塔逐渐清晰,那是三墩港口彻夜燃烧的八卦航标篝火,它成为指路的明灯,“我们就要到了,终于到了!”

  说起大汉三墩古港历史,徐闻县博物馆第一任馆长、也被认为是“徐闻通”的吴凯描述了上面的场景。这一场景并非想象,而真实存在于史料中。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这是史籍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记载。

  当时的徐闻商船多,贸易频繁,汉武帝不仅在这个“天涯海角”设置官员管理港口,还亲自派遣黄门译长带领船只从徐闻出发,携带黄金、丝绸、瓷器等物品,沿着民间贸易开发的海上航线,到达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印度东南海岸和斯里兰卡等地,换取香料、珠宝、象牙、琉璃等。因为这些被记载的官方行动以及出土文物的佐证,作为当时商人出海贸易的起航港口,汉代徐闻港被确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至于为何选择徐闻三墩作为始发港,吴凯解释道,汉朝的航海技术并不高超,航海基本依靠季风,考虑到淡水、食物的补给等,难以经受太大风浪的船只一般沿着陆地航行。而徐闻正好处在我国大陆最南端,从这里出发前往东南亚、南亚可以减少航行距离,因此成为最早的始发港。从三墩港的情况来看,这里面对琼州海峡,地处交通要道,天然的海湾提供了避风的港口,是天然良港。且三墩港有内河口,方便停留的船只取淡水,又三面环海视野开阔,附近海域情况一览无遗,非常适合作为港口。

  历史遗存▶▶“赌约”中发现“万岁”瓦当

  作为汉代古港的遗址,大汉三墩里保留着许多历经千年岁月的痕迹。除了上文提到的八卦航标灯座,这里还有祭海神台、龙泉古井等。在大汉三墩及其附近区域内,出土发现汉墓群、万岁瓦当、臣固私印、陶瓷铜鼓、琥珀、玛瑙、水晶等汉代遗物。

  其中,“万岁”瓦当的发现是徐闻海外贸易繁荣发达的有力证据。这个直径约14厘米、红褐色的陶制品有近似小篆的“万岁”二字,两边为云纹。在汉代,“万岁”瓦当象征着使用者高贵身份与崇高地位,而在当时属于“蛮夷之地”的徐闻能出土规格如此之高的瓦当,足以说明当时的徐闻是“天子南库”。

  而“万岁”瓦当的最早发现,还有一段特别有趣的故事。吴凯回忆道,上世纪90年代,省里的考古专家组到二桥南湾考察时发现采集。当天两名专家开玩笑立“赌约”,说如果发现“万岁”瓦当,其中一人就要请客“叹”早茶。没有想到这成为一个好兆头,在仕尾村一个排水沟的路边,一名专家幸运地“捡”到了瓦当头,上面的“万岁”两字让大家激动不已。截至2009年前,大汉三墩遗址已经发现卷云箭簇纹瓦当、万岁瓦当、灵芝纹瓦当与羊纹瓦当,这些瓦当主要都是在南山镇二桥南湾仕尾汉代生活遗址出土。

  此外考古专家先后多次在三墩古港、二桥和仕尾村的汉代生活遗址,发掘出大量的汉砖、瓦片、万岁瓦当、汉代私印,出土大量有文字的绳纹乳钉纹板瓦、简瓦和陶器,有文字的“宜官”“帝君百石”“曲目”等印纹砖以及琥珀、玛瑙、水晶、琉璃等海外物产。

  胜景新颜▶▶打造休闲养生生态文化旅游综合体

  漫步在海天之间,赏古汉遗风,品渔家海味,听古椰树林,观候鸟起落……大汉三墩旅游区不仅有汉代遗址,还有面积达30余亩、环抱古港的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这里绿荫掩映,出产柑榭鳝、柑榭蟹、甜螺、赤鲦等。港湾后方是候鸟群憩的天然湖泊,600多亩椰林环绕,候鸟鸣叫,具有独特的滨海渔村风情。

  离岸约1千米的三墩岛上犹如三只巨大神龟守护着古老的海湾,墩上有古建、古木、古井、石龟等。头墩又称万年泉岛,这里有一口常年不枯的古泉井,被当地村民称为“万年泉”;二墩又称神龟岛,由于火山玄武岩受海水浸泡冷却凝固而产生龟裂构造现象,经海水日长月久冲刷,生成了一个个惟妙惟肖的乌龟石;三墩莲花岛上石滩奇特,以由千万块长满青蚝的万年古石组成的“牡蛎花滩”为代表。

  在这里除了观赏自然风景,还可品味到当地最正宗的海味以及黑山羊,让热爱美食的人尽享当地渔家的生活之乐。如今的大汉三墩景区风景秀美,已经是一个综合生态旅游区。

  去年徐闻县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同推出《大汉三墩旅游区的发展规划》,预备将大汉三墩旅游区打造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先行示范区和全国知名的滨海旅游集散中心之一,以建设国家5A级景区为短期目标,凸显文化、生态、养生、休闲四大要素,把大汉三墩旅游区建设成为汉港生态文化旅游区,使其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商贸基地、旅游基地和文化交流中心,成为开放合作的战略支点。

  专家预期,在“大汉三墩”这个休闲养生生态文化旅游综合体的带动下,徐闻与海南国际旅游岛成为优势互补、特色鲜明、有极大吸引力的全域国际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