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广东 > 旅游信息 > 旅游大图

文艺小店点缀古朴民居 九百年古村晋升网红打卡点

时间 : 2020-09-16 08:34:52 来源 : 大洋网
【打印】 【字体:

  眼下,永庆坊正成为最热门的打卡点之一。殊不知,就在离永庆坊约2.5公里的荔枝湾畔,还有一处悄然升起的打卡界“新星”——泮塘五约。泮塘村是拥有900年历史的岭南古村,作为广州首个以“保留”为目的的城市更新项目,泮塘五约自2017年启动微改造,经历危房拆除、房屋修缮、绿化提升、人文风貌保留和文化产业导入,这个原本走在日渐萧条路上的古村迎来转身。

3ae6257a-12d0-4f7e-9c18-6a70bcf4f70a.jpg

位于泮塘五约的绿至▪时间小院,老民居变身为一个绿意盎然的庭院。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如今,漫步泮塘五约,悠长小巷中时不时可遇见咖啡店、音乐馆等文艺小店,与古朴民居一起,向日渐增加的游客们展现古村的活力。

  焕然一新

  广州900年破落古村迎转机

  从荔湾湖公园东门,一直往西,不知不觉间就可以走进泮塘五约,这里是泮塘村一至五约中村落形态保留最为完整的一个,也是广州历史城区中少有保留完整清代格局、肌理和典型朴素风貌特征的聚落。村子边缘先前与公园相隔的一些墙被拆除,越来越多人通过荔湾湖公园的引流,察觉到了泮塘五约的变化。

  一家家文艺小店藏身于弯弯绕绕的小巷中,精致的咖啡店、小茶馆,充满特色的木雕、香器等工艺品店,还有干净整洁的村貌和悠然恬静的氛围,给不少市民游客惊喜,“印象中的泮塘一直在微改造中,没想到已经变得这么文艺了!”

  时间倒回改造前。2007年到2013年期间,因荔湾湖公园扩建和“西关广场”修建计划,泮塘五约开启征拆,而后又因种种原因陷入停顿。征收的房屋有些被推平,有些被搁置,年久失修,而未被征收的房屋,日渐被廉价出租或用作周边批发市场仓库,年轻人出走,老人留守,村子里人丁渐少。

  2016年6月,泮塘五约被列入广州首批微改造项目,改造涵盖中山八路以南、泮塘路以西,荔湾湖公园东北,临近仁威古庙的区域,项目占地面积约32128㎡,改造涉及已征收房屋165栋。作为广州首个以“保留”为目的的城市更新项目,日渐破败的泮塘五约迎来转机。2017年2月12日微改造一期启动,并在2018年完工,2018年4月23日二期工程启动,在2019年完工。

  围墙拆了

  岭南古村与荔湾湖公园相融

  微改造重点对街区内文物古迹、建筑群体和街区景观环境进行整体改造。荔湾区昌华街泮塘社区党总支部书记邝美娥带领我们参观了改造后的泮塘五约。“你看,原本这里都是围墙,现在有的被拆除,有的增加了门,还有变成了透气的栅栏。”邝美娥介绍,泮塘五约与荔湾湖公园打通阻隔后,通过改造三官庙前街与公园交界处现有房屋以及在泮塘五约外街沿公园交界处新建园林建筑景观等方式,村子与公园相融,形成连续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既方便村民享受公园的环境和配套设施,也给市民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游览体验。“公园成了我们的后花园,安家在这的幸福感更强了。”五约居民黄叔说。

  同很多老旧社区不同,依荔枝湾而生的泮塘村拥有至少900年开村历史,是岭南古村的典型代表,以扒龙船、北帝诞等民俗闻名远近,因而泮塘五约的微改造有一个大前提,即要充分保留古村建筑肌理和历史人文风貌。

  据悉,改造中重点对三官庙、李氏敦本堂、五约亭等古迹进行原貌恢复,对敦本堂北侧风水塘、皞遐书社等建筑重建修缮,并十分重视保育、传承舞狮、扒龙舟、北帝诞、祭祖、庙会、庙祠等泮塘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官庙广场是泮塘五约的文化活动主阵地,闲余时村民总是相聚在此聊天,并进行舞狮、练武、打鼓、节庆聚会等集体活动。经过改造,广场地面被平整,杂物被清理,活动空间变大,在这里能感受到村民浓浓的“乡愁”——一幅幅村民自发制作的、有关五约记忆的照片挂在广场凉棚下,一旁几个水缸种着泮塘“五秀”,村中长者写下“欢迎观赏”几个大字。

  像这样既能重拾泮塘历史记忆、又能恢复村落集聚效应的公共空间,在改造后多了起来。泮溪五约亭前广场以及若干散落在民居中的小广场,还有处处可见的墙绘、电箱彩绘,无不彰显着泮塘悠久的文化,盛放着村民满怀的乡愁。

  绿化多了

  居民点赞“干净美观顺眼”

  泮塘五约的微改造也并非只有改善人居环境一个目标。这里除了低矮民房、老旧楼房,还有大量空置的国有征收房屋。微改造既要满足留守在村、为数不多的居民对居住环境改善的需求,还要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上作出探索,两者不能互相冲突,更要相得益彰。

  邝美娥介绍,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微改造中拆除了连片危房,抽疏了逼仄的建筑空间,并将大部分住宅建筑进行局部微改造,翻新立面、增设阳台围栏和保证采光;同时,改造中拆除了乱搭建、破旧雨棚、广告牌,解决了“三线”乱拉乱搭问题,并完善了公厕、菜市场等公建配套设施,优化了村内指示牌、导览图等标识,增设了路灯照明设施。

  “村里除了几棵大榕树外,树木不多,夏天要‘晒崩头’。”泮塘五约微改造是广州首个由设计单位先征求居民意见再编制改造方案的微改造项目,本地村民居民可就哪些要改造、哪些要保留提出意见。今年72岁的蔡叔自出生就在这里生活,他最大的心愿是增加绿化。让他如愿的是,在保留原有古木古树,整合原有绿化的基础上,村里增加了不少新树种。

  今年,泮塘五约邻里花园第一期建成,通过对泮塘旧市场、烂地进行重新改造绿化,村里增加补种绿化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每走几步就有绿植遮阴、花圃点缀。“以前五约很脏乱差,我都不愿意走到里面去。如今,每天穿村而过去公园,发现一路上都很干净、美观,好靓、好顺眼。”蔡叔说,他相信这里以后一定会成为广州的一个景点。

  而黄叔认为最大的改观是卫生状况,村中主干道五约直街原本一路都是水果店,改造前,有些店主、档主总是把烂掉的瓜果丢到附近空地的杂草里,经过时臭味扑鼻。而如今,五约直街的水果摊只剩一家,附近的空地也变成了被绿化环绕的停车场,再也没有人不自觉地往里乱丢。“邻里花园这么美,路边又有垃圾箱,游客村民也不会随街乱丢垃圾,文明了很多。“黄叔说。据了解,五约直接的肉菜档也即将被“请”到不远处的一家菜市场中,届时这条村中主干道也将更令人赏心悦目。

  片区活了

  文艺小店吸引年轻人打卡

  如果在以前,走在村中,是没什么逗留消遣之处的。而如今,一个个特色小店开进了泮塘五约。走在巷子里,准能看见几家文艺小店,或流水潺潺,或音乐袅袅,或茶香诱人,文艺小店与青砖民房交错分布,轻松惬意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据了解,微改造过程中,40余间已被征收国有的零散房屋被修缮,为活化运营释放大量物业空间。在产业导入方面,近一年来,以大师工匠作坊、新青年艺术创作、传统文化艺术展示交流等为主要业态,荔湾区文商旅中心积极推动优质文化项目落地,引入藏古唐卡、茶道香道、木雕盆栽、玉雕银器、绿植休闲、健身体验、音乐创作,古琴雅颂、茶茗品鉴、独立书店等特色小店。

  一家开在巷子里的音乐咖啡馆,院子里种植着仙人掌、琴叶榕等绿植,爬满墙壁的藤蔓让小店格外清幽。该店的负责人邹广超介绍,去年8月,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泮塘创业,这里远离闹市,十分契合他门绿植、音乐、咖啡相结合的业态。刚开始,村民对他们有一些排斥,但一段时间过后,商家与村民的关系自然而然破冰,村民也渐渐对他们敞开了怀抱,邻居们有些小矛盾,甚至还会找他评评理,让他觉得十分有意思。在邹广超看来,像泮塘五约这样的古村,不单单是要“火”起来,更应该“活“起来。“年轻人不愿意来的地方,没有生气。”看到这几个月周末到店的游客多了起来,邹广超对自己的事业还是充满信心。他分析,很大原因是得益于微改造带来的积极效应。

  随着越来越多小店的集聚,泮塘五约正逐步形成以文化产业为主体的新消费体验聚落。邹广超表示,期待在泮塘五约的微改造中,能催生新型文化产业形态,重塑老城区文化新形象,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归这里,投身古村的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