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广东肇庆七星岩 - 广东阅江楼
广东肇庆七星岩 - 广东阅江楼 - 鼎湖山
广东肇庆七星岩
建议游玩时间:半天
七星岩位于广东肇庆市区北约2公里处,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景区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门,东北方还有个仙女湖入口。
东门离仙女湖比较近,南门比较靠近七星岩牌坊广场,但这2个入口相对而言都离核心景区比较远,所以建议可以从西门进入或者走迎宾大道的北门。
这就是个公园,比较遗憾的是收费比较贵,你可以在此登高爬山或者亲水游湖。如果你想登高,可以爬上天柱岩或者石室岩,从上而下观望整个湖面。如果你对溶洞感兴趣,可以去石室洞,里面有很多石乳和石柱。除外,洞内也不乏摩崖石刻,600多幅作品,可以看见各种朝代的字体,值得一观。
在仙女湖可以乘坐游船,费用45元(供参考),坐船可以顺带游览丹顶鹤生态园、卧佛、出米洞等景点。前者是可以远观丹顶鹤和火烈鸟,卧佛是指湖上的一座恰似卧佛像的小岛。
广东阅江楼
阅江楼坐落在肇庆市城区正东路石头岗上,居高临下,屹然矗立在浩荡东去的西江河畔,气势雄伟非凡。
宣德六年(1431年),肇庆知府王莹将石头庵改建,名为崧台书院。崇祯十四年(1641年)再度改建,正式立名为阅江楼。500年来不少文人墨客登楼抒怀,写下许多想象雄奇的诗篇,为这座古楼平添了异彩。
阅江楼的建筑布局讲究匀称、均衡,楼房高2层,分东西南北4座,楼与楼间建有回廊小阁,相互衔接,因此,各楼之间可以全部贯通,组成四合院式的整体建筑.中间是典型的岭南庭院,设有水池假山以点缀,四周有前人所载的米兰古树,弯扭虬曲的树身周长粗达80多厘米,为米兰中所罕见,每年两度花开时节,馨香四溢,沁人心脾。
楼前有宽阔的停车场,登数十级石阶便上到楼台,石阶两侧有大石狮一对踞守,神态庄严威武,是肇庆市现存石雕中的珍品.该石狮由整块汉白玉石雕成,是南明桂王朱由榔在肇庆建万寿宫时所雕. 阅江楼后园遍植鸡蛋花树,每值花开之时,树冠上束束鲜花散发出迷人的幽香。
第二天 鼎湖山
鼎湖山
鼎湖山位于中国肇庆市区东北18公里,穿过北回归线。陆域位置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2°30′~112°57′,北纬23°05′~23°15′之间;东邻佛山市三水区,北接四会市,南靠高要市,西与肇庆市端州区接壤。面积1133公顷,最高海拔1000.3米(鸡笼山顶),岭南四大名山之首。原名顶湖,得名于山顶有一个常盈的湖。有传说黄帝打败蚩尤,在此铸鼎,故称鼎湖。从山麓到山顶,自下而上分布着沟谷雨林、常绿阔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等多种森林类型。被誉为华南生物种类的“基因储存库”,“绿色宝库”和“活的自然博物馆”,又因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沙漠,而鼎湖山因其终年常绿,又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
鼎湖山的走向为北东东—南西西的单斜、褶皱、断裂山地。山地内部山体密集、峰峦重叠,起伏大,断层陡崖发育,层状地貌清楚。有名的鼎湖断裂带自北东向南西横穿山地中部与北岭断裂带相接,为形成山地中的瀑布奇景和险峻壮观的山势提供了良好条件。
山上水蚀地形明显,沟谷深切,山脊狭窄,V型谷深100~300米,沟谷之间的山脊成棱状,最窄处仅有3~5米,剥夷面发育了500、300~400、150~200、80~100米等多级。发源于鸡笼山的山溪有南北两支,均自西北向东南流,横切山地构造走向线,在岩层断裂的地方往往发育成断崖和阶梯状河谷,谷底基岩出露或乱石成尽,从而使溪流发育了众多的激流、瀑布、深潭奇景,南支云溪有老龙潭、三昧潭、水帘洞天等;北支天溪,水流出天湖后,阶梯状河床明显发育,其中落差最大的飞水潭,断崖高达40米。两溪为同向山脊相隔,成为山地自西北向东南的分水岭。
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常绿阔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等森林类型。而保存较好的南亚热带森林典型的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是有400多年历史的原始森林。鼎湖山因其特殊的研究价值闻名海内外,被眷为华南生物种类的“基因储存库”和“活的自然博物馆”。
这里有野生高等植物1843种,栽培植物535种,其中珍稀濒危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3种;以鼎湖山命名的植物有30种。鼎湖山多样的生态和丰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因此这里的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很多,有鸟类178种,兽类38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15种。1998年12月,由吕健博士主持,经中南林学院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测定。
1956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79年又成为我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研究中心,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