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广东 > 岭南文化 > 文化在线

肇庆市举办“迎省运·肇庆命名900周年精品文物展”

时间 : 2018-08-14 16:35:50 来源 : 广东省文化厅
【打印】 【字体:

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于2018年8月8日在肇庆隆重开幕,这届体育盛会的举办之时恰逢肇庆命名900周年,为借助体育盛事向八方宾客展示中华国宝文物的风采和肇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肇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在肇庆新区会展中心举办“迎省运·肇庆命名900周年精品文物展”,展览期为8月8日至8月21日。

肇庆古称端州,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历史上多次成为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汇较早的地区之一。北宋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赵佶亲书“肇庆府”三字赐予肇庆,“肇庆”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本次展览展品约50件,其中许多是国宝级的文物。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把名为“松石间意”的古琴,这是本次精品文物展中和肇庆最有缘分的一件展品,它曾经的主人也是肇庆府城的命名人宋徽宗赵佶。这把“松石间意”古琴从北宋徽宗御制到清乾隆珍藏,跨越近千年岁月,经两代帝王之手而完好保存至今。展览同时展出保利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牛首、虎首、猴首、猪首四件圆明园国宝铜像,以及十三尊南北朝时期的石刻佛造像。此外,为迎接本届省运会与肇庆命名900周年,肇庆市政府还特意制作展出一块长295厘米、宽159厘米、厚约55厘米、重5.5吨的纪念砚。该砚整体以宋代清明上河图手卷式展开全景,砚面雕刻借鉴宋兰亭砚为奏刀主式,融合了肇庆标志性的“一城、二府、三桥、四塔、五教、六俊、七星、八景、九鼎”于一体,展示肇庆山、湖、城、江之风貌。同时,肇庆各博物馆珍藏的近30件精品文物也首次集中展示,包括14.8万年前人类化石、战国青铜器、秦汉陶瓷、晋代玻璃器和清代郑板桥书法等,以及形神具备、造型别开生面的各式古砚,展现了肇庆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让观众在欣赏激情飞扬的体育盛会的同时,一睹国宝芳容,享受丰盛文化大餐。

从左往右分别是猪首铜像、猴首铜像、虎首铜像、牛首铜像

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古琴“松石间意”.webp.jpg

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古琴“松石间意”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近来年,肇庆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出台了《肇庆古城墙保护条例》、《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文物管理规定》等文物保护工作地方性法规,先后将136处具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公布为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9处。申报、公布中国传统村落的9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4个。完成了高要学宫修缮保护工程、邓兆祥故居抢救性维修保护工程、石桥亭抢救性维修保护工程、湘龙居抢救性维修保护工程、止戈亭抢救性维修保护工程、中共西江特委机关及交通站旧址抢救性维修保护工程、梅庵山门抢修加固工程、肇庆古城墙抢险加固工程、文昌阁抢救性维修保护工程、翕庐抢救性维修保护工程等文物保护项目,一大批不可移动文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抓好肇庆古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大力推进府城保护与复兴项目,着力绘就“一城环绿、两府复兴、三街畅旺”蓝图,加快推进肇庆市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建成包公文化园(包公文化博物馆),设立了广宁“宝锭山竹文化博物馆”、四会“文宝斋翡翠博物馆”等6家民办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取得丰硕成果。作为省运会东道主,肇庆市在省运会期间举办精品文物展,活化利用珍贵文物资源,展示国宝文物神韵和肇庆历史文明,为省运盛会添彩,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