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广东 > 岭南文化 > 文化在线

图书馆界“大咖”探讨公共图书馆与全民阅读

时间 : 2018-08-10 10:03:25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作为2018南国书香节开幕前的重要预热活动,8月9日,“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领读与创新”峰会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行,7位知名专家围绕经典阅读、公益阅读和新媒体阅读展开对话。广东公益阅读颇具特色的“设施共建、全面共享”模式,得到与会嘉宾的赞誉。在新媒体时代,公众的阅读内容、形式和需求都在发生变化,有专家认为,公共图书馆要适应环境变化,侧重数字阅读推广,促进图书馆服务转型。

    本次峰会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广东图书馆学会承办。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等领导和嘉宾参加峰会。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中华经典需要不断传承。峰会上,参会领导和嘉宾向广东各级公共图书馆的12家代表赠送了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性和多样性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和第一部以中国阅读史为研究对象的多卷本通史类著作《中国阅读通史》。希望公共图书馆传播经典,让更多读者能走近经典。

    在对话环节,朱永新,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顾问、北京大学教授王余光,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刘洪辉,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探讨经典阅读、公益阅读和新媒体阅读,分享阅读推广的模式、方法与探索。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河北大学教授赵俊玲主持峰会。

    近年来,朱永新带领团队陆续推出了针对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阅读书目,未来还准备研制学科阅读书目。“学科阅读是走进学科本质的最佳路径。当前中小学生在阅读上除了语文之外,其他学科阅读被忽视,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实现学科学习的深入有效”。

    “读什么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为什么样的人。”朱永新现场提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新阅读理念,“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该让好书进入图书馆、家庭、学校,建立国家基础书目”。

    “古代的读书人是怎么选择书籍的?主要从工具性、思想性和娱乐性三个方面来判断选择。”王余光指出,当前的很多阅读指引存在明显的错位,图书馆、教师等机构和群体要注重对读物的选择,让图书馆真正成为读者最好的粮食。

    “阅读马拉松”备受欢迎

    作为全民阅读推广的主阵地,公共图书馆一直在适应时代变化,探索各种有效方法。广东积极探索公益阅读的做法获得了与会嘉宾的肯定。

    刘洪辉认为,推广公益阅读,不仅需要政府支持,同时还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整合各类资源。“近年来,广东的公共图书馆探索了多种形式开展公益阅读,比如吸引公益基金支持、鼓励民间组织参与、拓展志愿者服务等。”刘洪辉表示,其中最具广东特色的是“设施共建,全民共享”的模式,阅读设施由政府与社会公益资金共建,日常管理和运营等则以志愿服务为主,免费对公众开放,从而实现全民共享,推动全民阅读。

    以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为例,采取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方式,在企业、文创园区等各类机构中合办分馆,在财政出资的同时,撬动了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黄埔区公共图书馆缘创咖啡分馆采取了“政府补贴+自主运营+社会众筹”的运营模式,带动了11家企业和273位社会人士参与众筹,众筹资金超过40万元。

    在新媒体时代,数字阅读迅猛发展,读者对于阅读的内容、形式和需求都在发生变化,公共图书馆如何适应时代变化?李东来认为,图书馆应当用专业的力量促进全民阅读深入发展,发挥自身优势,走创新之路。“阅读已经变为一种时尚,除了图书馆外,社会很多机构都有涉足,这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与思考。”李东来说。

    刘炜表示,图书馆应当把握数字阅读推广的窗口期,借鉴社交传播的模式,加快转型。2016年,上海图书馆开始尝试“阅读马拉松”活动,参赛选手以团体形式参赛,每个人需要在六个小时内完成一本书的阅读,并同时进行阅读质量测试,“实践证明这一方式非常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