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 历史访谈

[2017年6月]专访韶关市市长殷焕明

时间 : 2017-06-30 15:00:54 来源 : 本网
【打印】 【字体:

  导语:2017年1月19日马兴瑞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9+6”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大珠三角经济区。围绕这一主题,省政府门户网站邀请韶关、河源、汕尾、阳江、清远、云浮等6个地级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就本地区融入大珠三角经济区的具体举措和工作进展等内容回答网友关注的热点问题,敬请关注!


  本期嘉宾:韶关市市长殷焕明

  本期主题:主动融入珠三角 推动韶关振兴发展

  访谈时间:2017年6月30日


【精彩观点】

全省一体化发展 韶关有基础和条件

1.png

  Q: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我刚刚也说到,提出了这个全省一体化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了,那么您觉得在全省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咱们韶关有哪些基础和条件呢?

  A:我觉得省委省政府关于全省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总的判断完全正确,非常符合咱们韶关的实际。韶关在这方面应该说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具体来说,一方面,韶关有厚实的交通基础。近几年,咱们韶关按照“四高三铁一航”这样大的交通格局,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咱们韶关新的高铁跟珠三角的联系就非常方便。就拿我个人的体验来说,我从东莞过来韶关上班,只需要很短的70分钟的时间,如果从广州来就更短,就是58分钟的时间,从深圳来的时间也不远,就是1.5小时。并且坐在高铁上,还可以处理一些公务,还可以在网络上浏览一些信息,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实际上,就把韶关与珠三角时空关系做了一个很大的改变。另外,咱们韶关县县通高速,接下来还要进一步把韶新高速打通,整个韶关与珠三角一个小时的生活圈已经建立起来了。另外,就产业平台来讲,韶关由于前几年做了大量的工作,园区已经是全覆盖了,并且园区有很好的基础,整个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已经是日渐完善,这样韶关的产业平台对接珠三角的产业,应该是有很好的基础。

  再一个,从城市的角度来讲,咱们韶关是老地级市,三江六岸的老城区是很好的城市载体,这十年来,我们也倾力打造芙蓉新区,现在我们大力推进城市提升计划,把老城区和芙蓉新区一体化推进,这样大大地提升了城市的承载力,为一体化的发展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载体。

  再一方面,韶关有很明显的区位优势,韶关处在广东、湖南、江西几个省的几何中心,从广东来看韶关,是一个北边的城市,相对比较边缘一些。可是咱们韶关不单单是从广东来看,要从更大的区域来看,如果按照三省来看,咱们韶关是几何中心,这个位置得天独厚。再加上现在交通的改善,这种区位的优势红利越发能够产生。

  再一个,就是资源优势。咱们韶关地域很大,在全省地域面积排第二,在这么大的地域里面,我们有很非常的矿产资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韶关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整个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这样,我想韶关具备很大的发展优势。市场其实很多企业对韶关的优势非常看好,他们很愿意参与韶关的发展,把这种资源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

  再一个,韶关还有很好的产业优势。作为老工业基地,韶关有很多宝贝。比如,咱们韶钢,韶钢目前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高端优特钢生产的基地。占地12平方公里,这么庞大的工业企业,应该说在咱们省也是少有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韶钢已经完成了技术的转型升级和环保的技术转型升级。

  再一个就是政策优势,咱们省委省政府对粤东西北的发展特别关心,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支持粤东西北包括韶关的发展。咱们韶关还有一个特别的政策,就是乳源少数民族所在地的税收优惠政策。这种政策的优势完全可以转化为发展的优势。让更多的企业来韶关发展,来韶关投资。


突出一种意识,打造两个平台,共建几个产业

2.png

  Q:那么你刚才提到韶关是老工业城市,那你觉得咱们韶关应该如何开展与珠三角的产业共建?

  A:我们在市委全会里面,包括前几年市委市政府也做了很多的研究。归纳来讲,大概就是这么几句话:突出一种意识,打造两个平台,共建几个产业。这样几句话,首先要树立扬长补短的意识,因为地区之间的协作,关键是供需互补,互通有无。韶关与珠三角一体化发展,与珠三角产业共建,我觉得首先我们要发挥我们的优势。韶关有什么优势,我之前说了,从产业,从资源,从青山绿水的环境,从老工业基地,咱们韶关的居民素质比较高,这些都是韶关的优势。当然,我们还有一些短板,我们的短板就是我们整个产业体系,产业的总量还是比较小。再一个,我们市场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再一个,韶关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这样刚好,我们的优势就可以跟珠三角来对接。我们的短板也正是珠三角在产业、人才和资源进入韶关的一个有待挖掘的金矿。这种扬长补短,就能让两个区域,两个地方产生一种更好、更良性的合作。

  第二,打造两个平台。第一个就是产业平台;第二个就是消费平台。从产业平台来讲,大概有几个方面:第一个首先是园区,韶关目前全市里面各个县都有自己的园区,在浈江、武江和曲江也打造几个产业平台。这样园区接下来我们还要加大力度,把园区做优做强。然后承载珠三角更多的产业来韶关落地。第二个平台就是城市平台,城市既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聚集的场所,也是创新、创业重要的平台,所以城市的平台,按照城市提示的计划,要把城市做优做强,做成全市的高度聚集的各种发展要素的地方。这样,我们能够在推动韶关中心城市,就是全市的经济贡献和辐射带动的作用。第三个平台就是农业园区,农业园区在咱们韶关是很大的优势,我们仁化就有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园区,接下来按照农业园区的建设,可以把农村的各种发展资源以园区化来建设,打造农业发展的重大平台。按照这样的产业平台,韶关就会有更好的产业的承载能力。

  再一个就是消费平台。珠三角有很大的消费能力,现在整个消费能力都外溢,咱们韶关完全可以为珠三角的消费群体提供这样的平台。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的发展主线来讲,我觉得韶关搭建好消费平台,吸引更多的珠三角,乃至全国、全世界的消费者来韶关旅游、观光,来购物,这样韶关就会更好地与珠三角一体化发展。

  第三,着重构建几个产业。按照我们的产业基础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想我们要突出抓好下面几个产业。一个是先进装备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韶关有很好的基础,刚才已经说韶钢,韶钢为装备制造提供很好的材料,再就是我们老工业基地,原来留下很多装备制造的产业体系,我们按照转型升级总的要求,在技术、人才方面再提供更好的供给,产业会更好地成长起来。再一个,大数据,因为我们是基于这样考虑的,因为韶关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大数据网络的基础设施。未来的社会发展,是它要向智能化社会发展。我们标准战略的高端来推动大数据的发展。再一个,商贸、物流和旅游文化产业和现代农业,这几个都是韶关重点抓的几个产业。因为它具备很好的区位优势,很好的产业基础,很好的这种资源,所以我们觉得这几个产业应该会要成为韶关重点发展的园区。

  我这里举一个例子,就是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话,韶关确实得天独厚。你看我们有世界级的丹霞山,有佛教(禅宗)祖庭南华寺,这是全国、全世界有重大影响的重点景区。我们还有南岭、珠玑巷等等这些旅游资源,主要是我们把景点做好了,把线路设计好,把服务链能够优化了,我相信会吸引珠三角、全省、全国、全世界的游客来到韶关来旅游、来消费、来购物。这种旅游业将会大大地支撑韶关的发展,也是加强了我们跟珠三角、全国、全世界的联系。


中心城区的首位度要大大提高

3.png

  Q:韶关如何提升中心城区在区域发展的首位度?

  A:韶关的发展除了全市都要全面推进发展,其中重中之重,要把中心城区的首位度要大大提高。要做好这一篇文章,现在也大力推进一系列的工作。首先,就要老城区的更新改造,因为我们城市建得比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有很好的发展,但是毕竟与新的形势要求还有一些差距,所以现在从老城区的升级改造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做好老城区,让老城区焕发生机和活力。

  第二,要抓好芙蓉新区的建设,芙蓉新区地方非常好,非常漂亮,依山傍水,芙蓉新区有一定的基础,现在我们再提速,构建了新老城区一体化的发展。

  再一个,就是要加快曲江融入主城区的空间布局。现在浈江和武江,这两个地方是大家韶关市民比较熟悉的城市所在地。从韶关的发展来讲,我觉得非常必要扩容提质,扩容往哪里扩?曲江是战略的选择。所以我们现在通过修路、筑桥,要把曲江和芙蓉新区、老城区融合发展。再一个有很重要的抓手,按照智慧社会到来的大趋势,要打造智慧韶关、智慧城市的工作。现在这个工作应该说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强烈的反应,华为、浪朝等相关企业纷纷跟政府洽谈,来共同推动韶关智慧城市的建设。

  我特别强调一下我们的文明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是中央推动城市发展,推动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和一大抓手。韶关现在全民在创建文明城市,通过文明城市建设,我们想加强城市的管理,优化城市的环境,提升文化的综合实力。让城市更文明,城市会让生活更美好。通过这样,中心城区的首位度凸显出来之后,它将会带动和引领韶关的发展,也是韶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

  我在这里,呼吁,请求广大的市民,能够支持市委市政府推动城市建设的重大决策,积极参与在里面。


全省一体化进程当中的“绿色担当”

4.png

  Q:作为珠三角的重要生态屏障,韶关怎样更好地留住青山绿水?

  A:我来到韶关不够两个月。韶关的青山绿水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让我感觉到韶关留下这一方青山绿水是韶关人民的福祉,也是为全省做了贡献。下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对韶关发展的要求,要韶关在全省一体化进程中做好绿色担当,要守住青山绿水这一篇大文章。那么我们怎么做呢?首先,我想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不管怎么发展,不管引进什么产业,都必须要有环保这个意识,要按照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绝不能突破,要牢牢守住底线。

  第二个,需要继续巩固提高生态的优势,深入抓好新一轮绿化韶关的大行动,抓好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打造广东绿色生态第一市,着力构建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

  第三个,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围绕着不污染环境,又能够守住青山绿水来谋划韶关产业的发展。刚才说的旅游文化、健康医药、特色农业产业,都是作为绿色产业谋划的一个很重要内容。

  第四个方面,我想要全面加强环境的治理,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的综合整治,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再加强(重)金属污染的整治。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来提升韶关环境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