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切实增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互信,2016年广东省政府门户网站将邀请16个省直部门的负责同志、3个地级市市长开展在线访谈,向公众介绍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与推进情况,回答网友问题。其中,部分在线微访谈还将以“热点办事”为主题,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办事项目,现场体验办事流程并通过微博问答方式,为公众办事提供指引,释疑社会热点。广东省政府门户网站、南方新闻网将全程同步图文直播,敬请关注。
访谈嘉宾:省科技厅副厅长刘炜
访谈时间:12月
主持人:
各位小伙伴看过来,微访谈又和大家见面啦!本期我们邀请到省科技厅副厅长刘炜,请他谈谈推动科技创新政策落地见效情况,各位亲准备好问题了吗?专访开始前,主持君去了趟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院,大家先跟我们的镜头一起去看看吧。
10:00
主持人:
据王院长介绍,研究院一大特色是省校共建,按企业化方式运行管理。旨在结合广东良好的市场环境,丰富的产业商业金融资源,推动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立足广州、辐射珠三角,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培养聚集高端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0:02
主持人:
研究院致力于打造科技研发、企业孵化、创业投资、人才培养、创新园区、国际合作六大功能板块,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在成立的半年多时间里,已经成立了8个研发中心,投资总额近4000余万人民币,正在洽谈和调研的有20余项。
10:04
主持人:
其中有四项是包括斯坦福大学戴宏杰(美国科学院院士)等的院士团队。研究院还设立投资平台,推动技术项目产业化,形成科技引领、融资支持、政策导入等为主的孵化服务体系。
10:06
主持人:
研究院计划通过五年时间,努力达到累计引进创新创业人才1000人以上,建设高端研发平台10个以上,孵化企业300家以上,五年时间企业累计产值达到100亿以上。看完研究院是不是感觉很“高大上”,这都是科技部门把科技创新政策落到实处的体现,想知道更多好政策吗?那就请刘厅告诉我们吧。
10:08
主持人:
刘厅您好,请问2016年广东科技创新工作总体上取得了哪些新进展呢?
10:10
刘炜: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2016年,我省创新驱动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全省研发(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预计达2.6%。全省R&D(研发)人员突破70万人,规模保持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5.3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9%,发明专利申请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均超过50%,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7%,基本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
10:12
主持人:
去年,省政府出台了“科技创新12条”等系列突破性强的科技创新政策,请问一年以来,省科技厅怎样去推动落实各项创新政策的?
10:14
刘炜:
“科技创新12条”出台后,我厅与省直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先后出台了系列可落地、可操作的配套政策或实施细则,并通过开展巡回宣贯、制作读本、加强宣传报道、监测评估、实地督导等方式,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10:16
主持人:
一个政策的出台往往会遇到上热下冷等落地难的问题,请问省科技厅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10:18
刘炜:
一方面通过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加强部门协调合作,另一方面积极落实政策实施的财政资金保障,在省科技计划专项中设置了相应的专题,同时简政放权,发挥各地市的能动作用,使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驱动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年出台、当年落地实施,对基本满足实施条件的政策率先全面启动。
10:20
刘炜:
举个例子,“孵化器风险补偿专项资金”4000万元当年就预拨到各地市,全省各地市23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中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投资和贷款的创业投资机构、信贷机构获得了风险补偿支持。
10:22
刘炜:
同时,对部分需要探索更完善实施方式的政策,采取了分布试点、分批启动的推进方式。如“省级创新券后补助资金”2015年积极推动在有条件的佛山、江门、清远等9地市率先实施,2016年已经在全省全面铺开了,目前各地市都表现得非常积极。
10:24
主持人:
我们走访了解到,珠三角地区涌现了一批如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生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省科技厅是怎样扶持他们发展的?
10:26
刘炜:
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等十部门联合制定《关于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试行办法》,在能力建设、研发投入、人才引进、科研仪器设备配套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我厅在科技计划项目中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专题,采取奖补结合的后补助资助方式对新型研发机构给予支持。
10:28
刘炜:
去年,我厅组织认定了第一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共认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24家,今年又新认定了56家。大部分地市都已设立市级新型研发机构补贴专项资金并启动实施。
10:30
主持人:
在采访中,我了解一个叫创新券的东西,特感兴趣,请解释一下是怎样使用的?
10:32
刘炜:
简单来说,科技创新券后补助是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技服务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采取事前备案、事后奖补的支持方式。目前,创新券政策已基本在全省铺开。2015-2016年,省财政合计已安排1.2亿元创新券补助资金,带动各市共投入3亿多元。
10:34
主持人:
请问在推动创新政策落地方面,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或者困难呢?
10:36
刘炜:
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工具需要继续创新和丰富,各项政策办理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精简,政策落实覆盖面仍可进一步放宽。科技金融产业结合还不够紧密,多元化、社会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突出。
10:38
刘炜:
此外,不同政策间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协调,部分权限甚至需要进一步做好与中央政策衔接沟通。如我省通过科技投资基金、产业基金扶持科技型企业的有关政策,与国家收紧投资类企业注册登记、私募基金设立的矛盾需要协调化解等。
10:40
主持人:
那针对您提到的问题,下来省科技厅有什么对策呢?
10:42
刘炜:
针对目前创新政策以竞争性政策为主的现象,加强普惠性政策的修订完善工作,及时修订突破已有普惠性政策的相关条文,扩大政策普惠面,积极推动企业研发补助等普惠性政策常态化实施,扩大科技创新政策覆盖面和时间跨度。
10:44
主持人:
刘厅,接下来我们回答几个网友问题。
10:46
刘炜:
好的。
10:48
主持人:
#网友提问# 现在房价这么高,很多网友都特别关心广东在留住人才、保障住房方面,有哪些政策举措呢?
10:50
刘炜:
“科技创新12条”里有专门一条高层次人才居住保障政策,各地市可以采取货币补贴或实物出租等方式解决高层次人才居住问题,大部分地市都设立了高层次人才居住保障政策专项资金。比如,广州市对创新创业领军团队、人才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经费资助,主要用于安家补贴、工薪补助和生活补贴。
10:52
主持人:
#网友提问# 听说我省颁布了《广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那么在学校搞科研,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激励怎么算?
10:54
刘炜:
目前,部分高校推进了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改革工作,例如,广东工业大学研发成果以500万元专利许可费的方式成功实施转化,根据有关规定,团队可获得90%的收益奖励450万元。扣除成本和用于技术服务等部分留存,其他可按团队成员的贡献进行分配,项目主要研发人员,每人可按25%的比例获得收益。
10:56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就告一段落了,谢谢刘厅,谢谢各位网友!
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