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fated留言:
生物医学产业重要性:生物医学是典型的“未来产业”,增长潜能巨大,具有改变世界的潜力,将会是第二个互联网信息技术产业。单研究这一块,2016年新增论文超过120万篇,累计超过2500万篇,增长速度没有一个学科、领域能够比肩。就其产业化当前代表生物医药产业,全球年增长率超过10%,在中国、欧洲、美国都超过20%,4年即翻一番(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安进(Amgen)市值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而就广义的生物医学产业,中国2015年产值已经达到3.5万亿元。错过生物医学产业,就是错过未来的经济制高点。信息技术产业巨潮制高点,硅谷已经牢牢占据,欲想超车,这次广东能错过吗?
生物医学产业具体正反馈的“聚集效应”:作为典型的尖端产业,生物医学产业也具有高资本与投入密度、高人才与智力密度、高技术与装备密度的“三高”特点,还具有产学研史无前例地高度结合的特点。高密度、尖端性、成本壁垒高,而且产学研分工与信息交流、设备共享的需求大,决定了生物医学具有超出人们过往想象的“聚集效应”。不仅是产业聚集,而且是产业、研发研究、学术一同聚集。就这点,简单观察信息技术产业,美国硅谷,中国深圳南山区、北京中关村、杭州滨江区,聚集性强于任何一个传统产业。生物医学比之有过之无不及。“聚集效应”强意味着“马太效应”,对先行者来说是天大好事,早期投入后期回报巨大,但是对落后者来说,“亡羊补牢”的成本将极其高昂。对这种高速聚集中的产业,投入“立竿见影”,就比如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近年大手笔引入施一公、颜宁等尖端人才,学术地位立马节节升,从建院不足十年成为全国高校排名第二。这就是典型地形成“高地效应”,一旦在领军人物、学术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占据制高点,更多的人才与资源自然会被吸引过来,越垒越高。因此对于生物医学产业,典型的“时间就是金钱”,早投入早发展就可有领先之势,不重视迟一步无一席之地。而这种投入,除了产业上公司R&D投入,在基础设施和基础研究方面,由于其密集性和回报周期长,最主要还是依赖政府性、公共性力量。广东在生物医学产业投入上最不足的就是这一板块,因此省政府既有职责也有机遇,奋发作为,借“双高”建设之势,后发制人。
基础研究对产业聚集的重要性:广东在高等教育和基础研究方面的相对落后,是众所皆知的,典型反例就是深圳市——坐拥一批知名民营企业,却无一所985/211高校,只是有一批应用导向的各高校的分校、研究生院。如果简单认为以应用和产业为最终目的,所以无需多少基础设施投入,那就未免过于短视。基础研究领域,知名的“大牛”最多,聚集效应也最强;引进一名院士,能带来一整个团队;引进一名世界级科学家,甚至能吸引一大批全国的生源,建起一座学院。而这些跟随“凤凰”飞来的“百鸟”,又有多少会只搞基础研究?纳一人可引百人,百人中或有一半搞应用搞产业,那也是巨大的数目,不是远胜于大成本引入五十名应用型人才吗?可谓一石二鸟!把生物医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建设起来,加以资本与市场,产业自然就聚集;相反,缺了坚实的基础,产业就无法“冲上云霄”。攀上生物医学制高点,必需基础研究的助力,望我省万万不可忽视!
最后是两组对比:对比加州与麻省,美国两大生物医学重地,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并重,典型的“产学研”联动形成生态系统。看麻省,学术有哈佛、麻省理工、DF癌症研究所、波士顿大学,政府有MLSI(生命科学计划)及一系列支持政策,公司有辉瑞、赛诺菲美国总部、诺华美国总部、默沙东、Biogen,另外大量独角兽、新兴明星聚集的肯德尔广场闻名遐迩。看加州,学术资源傲视全球,拥有加州理工、斯坦福、加州大学系统、克雷格研究所;资本运作极其发达,风投、天使基金各类融资和技术转化渠道畅通,继承硅谷基因;公司则聚集了安进、基因泰克、吉立德、Illumina、人类长寿公司等一批生物技术巨头;另外像facebook、google等互联网巨头正蠢蠢欲动,进军生物医学。总结来说,两地均是建立了完整的生物医学“产学研”-研究创新应用-生态系统,因此得以对外展现超强的聚集效应,已经初步占据生物医学制高点。
对比北京上海:在生物医学方面,北上虽说还没发展出世界级竞争力,但是在中国,就是典型的“低端版”加州和麻省。学术资源称霸全国:北京有清华、北大、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基因组研究所;上海有顶级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还有复旦、交大、上海科技大学。金融力量也是全国前两把交椅,资本充裕。政府相对重视,北京海淀区,上海张江高科区(要建科学城),一系列配套和产业扶持政策。尤其上海张江,要打造生物制药的“中国药谷”,吸引了辉瑞、诺华的中国研发中心,随之一批中小型生物技术、制药企业驻扎,已经开始展现聚集效应。相比北京上海,广东的劣势和短板应该是很明显的,我们的基础研究领域落后得最厉害,缺一环因而未能很有效地组织搭建生态系统,以致相对落后形势在加大!
我殷切希望广东省能高度重视生物医学产业,这次我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各位网友:
近日,有网友留言建议加快生物医学产业发展。根据领导批示,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计生委对此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提出了回复意见(附后)。感谢各位网友对我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专此回复。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10月11日
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计生委回复意见: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将其作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十二五”以来,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5%,2016年产值规模超过2000亿元,居全国前列。但对比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省份,我省生物医药创新能力亟待增强,高端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
为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我省正在研究制定《广东省加快生物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争取于今年内开始实施。我们将紧紧把握生物科技新产业发展和精准医学模式发展趋势,进一步夯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技术基础,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性的生物医药产业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加大海外创新科研团队和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推动建设一批国际联合创新中心,激发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动力和活力,努力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水平和发展质量,将我省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为我省经济新支柱产业。
省卫生计生委于2017年启动了广东省生物医学创新平台项目建设工作,以高等院校、医院、科研机构、企业为主体,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围绕生物医学行业关键性和共性问题,建立涵盖高性能医学装备等领域的生物医学创新平台体系,为建设高水平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提供产业支撑。下一步,我省将依托创新平台研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用装备、材料、产品和药物,培育一批优势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