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鑫留言:
深圳公租房推出了轮候库制度,按理说已经掌握了公租房的需求数据,但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天天吹说每年供应了多少,超额完成了多少,殊不知在轮候库中首轮的现在还在排队,更不用说日常轮候的了。本人就是在首次轮候时排名26000多,现在还在轮候库排名8000多名,不是有房不想申请,而是市属房源太少,区里的又没有针对轮候库的(原关门南山区),根本没有机会申请,不知道国家推出公租房政策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的初衷基层政府有没有领会到,还是太会变通了?还是学学重庆吧,看人家那供应规模及供应方式,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这方面落后太多了。建议:
1、加大监督考核,特别是针对区一级政府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
2、制定分配的考核机制,针对目前公租房轮候库十几万的轮候家庭,制定一个计划,明确每年完成向轮候库分配的硬性指标,对完不成的区或市局或分管领导制定处罚机制。
3、如真的觉得艰难,任务重,建议取消轮候库,每年放几百套出来随便大家申请摇号,不要搞个轮候库吊大家胃口,政府也省心。
各位网友:
近日,有网友留言反映有关深圳公租房轮候库与分配的问题。根据领导批示,深圳市政府对此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提出了回复意见(附后)。感谢各位网友对我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专此回复。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10月9日
深圳市政府回复意见:
自2013年12月起,深圳市在全国率先施行公共租赁住房轮候制度、按照轮候排队、公开配租、自愿认租、自主选房的方式,面向轮候家庭开展公共租赁住房配租。该制度因其操作流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自实行轮候配租制度以来,已推出深康村、龙海家园、和悦居、龙瑞佳园等多批次的市本级公共租赁住房项目面向轮候家庭分配,宝安、龙华、龙岗等区也陆续推出房源面向轮候家庭分配,有效解决了大量轮候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尽管如此,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仍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住房保障需求:一是申请家庭近年来急剧增长。在册轮候家庭数量已从2014年的3万余家庭,增长至现有的9万余家庭。二是公共租赁住房在空间方面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较突出。目前保障性住房项目主要集中分布于坪山、龙岗、龙华等原特区外区域,而户籍申请家庭及居住意向最为集中的罗湖、福田、南山三区房源十分紧张。
为有效缓解保障性住房供需矛盾,深圳市确立了“十三五”期间筹集建设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40万套、供应35万套的目标。目前市住房建设局会同市规划国土委正在加紧通过新供应用地、城市更新配建、棚户区改造等多种渠道加快筹集建设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今年内预计开工筹集10万套,确保完成8万套,供应4.5万套。
您提出的对各区公共租赁住房完成情况加强监督和考核等建议具有一定合理性。下一步将合理确定市、区两级分工,科学制定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建设和供应计划,并对各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应情况进行统筹及监督指导。尤其针对罗湖、福田、南山三个区公共租赁住房供应相对紧张的情况,该市将及时督促三个区加大房源建设筹集力度,努力为轮候家庭提供更多的公共租赁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