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光留言:
推广农场公司+基地(农民的土地)+农户模式(针对耕地荒废严重的地区)
种田不如外出打工,部分地区的耕地已荒废。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55岁以上的老年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由于目前农业生产水平对劳动强度要求较高,不少老年农民坦言,自己体力已达不到春耕育秧、插秧要求,种田只是为了满足自家口粮需求,能种多少算多少。建议:1、老年农民学习新种植技术、经营、销售能力始终比较有限,加上80或90年后出生的人,基本上不愿意呆在农村发展,现在整个中国农村的现状;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所以对全省耕地荒废比较严重的地区推广农场公司+基地(农民的土地)+农户模式,集种植、加工、销售及辐射带动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农业,让资金、技术得到高效利用。那些当地的村民既可以在农场公司打工赚钱,又可以拿自己分到的土地入股或租赁另外获得利润。一台插秧机约3小时可完成一亩稻田插秧,相当于两三个劳动力一天工作量,用机械投入替代人力,真正缓解农业劳动力短缺及耕地荒废等问题。该模式可谓一举多得。2、坡度较大或山上不便于机械作业的耕地可以退耕还林或发展果园,另外再开垦比较平整的土地,最好是基本农田附近的。3、耕地旁边的散落住宅,可以退宅还耕,另选择地方进行安置。
集中连片、大面积的机械化种植耕地,将大幅度提高粮食的产量。粮食是国家的根本,对于一个大国来说,粮食充足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为什么美国几次的金融危机都没有带来致命的伤害,除了较为完善的保障体制,更重要的是美国有着强大的现代化农业做后盾。
大力倡导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他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还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倡导者。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全国人民积极响应,截至2003年年底,共有近88.4亿人次植树423.9多亿株。时至今日,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已走过了23个春秋。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绿化之路,对绿化国土、保障国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而积极的贡献。建议:众人拾柴火焰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倡导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力资源,在一切街道、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都种起树来,实行绿化。未经批准砍伐树木,大意或故意放火烧山,如此恶行瞬间就毁掉了大自然多年的心血,让人心痛。这些人该重罚、拘留、判刑的,绝不姑息。以最严厉的处罚对付他们才会有威慑力,这个源头不治止,等于在帮他们种树。
森林乃地球之肺,路人皆知的道理。防止森林大面积的摧毁,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风沙对农田的危害,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特别对于目前严重的大气污染与水土流失是人民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个人认为:此举一定能让整个广东地区生态状况获得更好的改善。
各位网友:
近日,有网友留言建议推广农场公司+基地(农民的土地)+农户模式(针对耕地荒废严重的地区)和大力倡导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根据领导批示,省农业厅、省林业厅对此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提出了回复意见(附后)。感谢各位网友对我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专此回复。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7月14日
综合省农业厅、省林业厅回复意见:
关于推广农场公司+基地(农民的土地)+农户模式(针对耕地荒废严重的地区)的建议。近年来,我省部分地区出现农田弃耕抛荒现象,省农业厅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开展实地调研,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督促各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努力减少耕地弃耕抛荒现象。一是稳妥推进土地流转,扶持培育经营主体。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整合耕地资源,打破土地流转地域限制,引导承包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逐步构建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加强对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大力扶持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正确引导农民利用土地入股或流转到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速土地流转,推动产业化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制定落实惠农政策,激发农民耕种热情。科学严格执行补贴政策,落实耕地保护的有关补贴。继续发展农业保险,积极与金融保险机构合作,推动保险产品创新,开发出覆盖我省多数农产品的保险品种,确保农民不会因为天灾而亏本种粮。结合到2020年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在全省出台有关统防统治、施用有机肥料等的补贴政策,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解决旱地灌溉水源、低洼田排水沉渍、低产田培肥地力、山坑田防洪抗涝等问题,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规模水平,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积极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等项目实施,依靠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提升经济效益。
关于大力倡导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建议。一直以来,我省坚持不懈地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各级党政军领导率先垂范,各行各业踊跃参与植树活动。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按照全国绿委的相关要求,强化义务植树管理,加强法规制度建设,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广东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省林业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绿委制定印发了《关于认种认养林木、林地和绿地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制度,积极推进适龄公民通过直接参加植树活动、物资捐赠、认种认养等形式履行植树义务。推动各地开展主题林建设,建立绿色基金会,加快筹备“义务植树+互联网”项目,为大众参与义务植树提供平台。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发动,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十二五”期间,我省参加各种类型义务植树达1.59亿人次、植树4.93亿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1%。目前全省森林面积增至1.63亿亩,森林覆盖率达58.98%,全省生态环境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