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动交流 > 历史留言选登

关于公路建设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时间 : 2017-07-04 09:59:00 来源 : 本网
【打印】 【字体:

海星光留言:

  “要想富,先修路”是80年代在经济发展需求强烈,而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情况下提出的口号,在公路网建设趋于完善的今天,我们无疑需要更理性地看待公路建设。

  参考方案:1、全省各市(县)政府每拟建或修一条公路(国家的战略部署除外),都应该把情况调查清楚,特别要充分的听取当地群众、干部的建议,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要建路。众所周知建路的成本高,少则几百万,多则上亿,且收回成本的时间相当长。政府的每一笔支出都凝聚着老百姓的血汗,盲目的建路最终养肥了那些包工头。我时常这样想;那些浪费的钱如果能放到困难或残疾的人们身上该多好啊。能力越大,承担的责任也越大!政府部门真的要三思而后行。

  2、经常看到各地的报道;很多路用了几年后就变得千疮百孔起来,不管后面怎样修修补补,却总是修不好。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必须严格的质量监督,保证每条路可以用多少年。建设项目工程的质量监管体系没有什么高深与高科技的东西,重在认真。

  3、不要通过经常性的发文、也不打招呼、不听汇报,市或县的相关领导带队直插工地现场检查,力求掌握建设工程真实数据。发现突出的问题,尤其是要求返停工的工点,及时安排专项复查,复查达不到要求,责令继续整改,一直达到要求为止。彻底打消施工单位对整改工作走形式的侥幸心理。


各位网友:

  近日,有网友留言建议科学规划、理性推进公路建设。根据领导批示,省交通运输厅对此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提出了回复意见(附后)。感谢各位网友对我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专此回复。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7月4日

省交通运输厅回复意见:

  认同您提出的“理性推进公路建设”的有关建议。一直以来,省交通运输厅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划,按照“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出行需求,适度超前建设”的原则推进全省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但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短板。

  (一)高速公路。近年来,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但仍存在结构布局不平衡、局部路段存在“断头路”等问题和“瓶颈路”、粤东西北连接珠三角地区快速通道不足,仍需加快建设。“十三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优化省际通道规划建设,打通玉(林)湛(江)、罗(定)信(宜)、连(山)贺(州)等出省通道,实现与各陆路相邻省区拥有5条或以上高速公路通道,与港澳间6条高速公路通道,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31条(含通港澳);加快构建粤东西北与珠三角的快速交通连接,实现珠三角核心区通往粤东有3条高速公路通道、通往粤西有6条公路高速通道(含通云浮)、通往粤北有9条公路高速通道,补齐高速公路结构性短板,建成汕(头)昆(明)、武(汉)深(圳)、宁(波)(东)莞、汕(头)湛(江)等高速公路待贯通路段;加快解决高速公路路网运行中“瓶颈路”扩容改造,加快“断头路”建设,重点实施沈海高速公路陆丰至深圳段、江门至湛江段、火村至龙山段,大广高速公路街口至北兴段、华南快速路二期等“瓶颈路”项目改扩建工程和宁莞潮州北段、清西大桥、莞番、从莞惠州段、深圳外环等“断头路”建设,畅通都市圈、城市群内部通道,加强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等项目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强化珠三角地区对粤东西北的辐射能力。至2020年底,预计总通车里程达1.1万公里。

  (二)普通公路。包括普通国省道和农村公路,是除高速公路以外、为公众出行提供基础性普遍服务的非收费公路,是我省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服务网。但我省普通公路发展仍存在一些主要短板:一是部分路段路况差,与我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新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危桥危险段多,急需采取相应措施整治,提高公路通行安全性;三是通行能力不足,与东部地区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行政村通客车率尚未达到90%。

  下一步我省将把推进公路发展作为补齐民生短板、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农业现代化、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抓手,久久为功,长抓不懈,切实提升全省公路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