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严重污染大气,对公共交通运输安全构成威胁,埋下火灾隐患。近些年来,我省政府致力于解决农村地区的秸秆焚烧问题,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省内仍有部分地区秸秆焚烧现象禁而不止甚至屡禁不止,其主要原因是:一、剩余在田间的秸秆一般会影响播种等农事生产的进行,也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特别是在“三夏”农时抢种季节,秸秆影响农事生产令人纠结。而现行秸秆处理方式普遍费时、费力、费钱,秸秆归拢、打捆、装车、运输人工成本较高,售卖秸秆的经济收入较低,有时甚至跑输进城打工的经济收入。二、部分农民受传统惯性思维影响,认为以往都这样为之,秸秆焚烧可以增强土地肥力。三、秸秆综合利用渠道有限,综合利用率较低,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不高。现阶段我省政府在秸秆开发利用方面做出了努力,取得了部分成效,但是由于秸秆利用的技术手段还不尽完善,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一些财政补贴、税费减免政策与措施不到位,与秸秆综合利用有关的机械加工设备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市场运作力度不充分,导致秸秆综合利用比较滞后,秸秆综合利用的效率与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部分地方政府对秸秆焚烧治理工作的监管力度不够。
基于上述因素,一烧了之成为当前我省一些农村地区农民处理秸秆既省钱又省力且最直接的做法。
可见,秸秆焚烧不单纯是个农业问题,解决该问题需要标本兼治,疏堵并举,探索综合利用、以疏禁烧的新机制。为此建议如下:首先,秸秆焚烧问题与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直接相关,有鉴于此,要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必须多头并进,以市场为导向,在政府指导下,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农村社会组织和农民参与,合理发掘秸秆的经济价值,拓宽秸秆开发利用途径。具体而言:第一,政府要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的科研力度,打造我省秸秆利用“生态产业链”,健全秸秆综合利用领域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促进秸秆科学处理技术的应用、推广,如积极推广秸秆气化沼气工程、秸秆腐熟还田技术、秸秆造纸技术、秸秆造无甲醛秸板技术、秸秆发电技术等,为农民增收,改变现行我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效率不高、经济效益较低、投入产出倒挂的不利状况。第二,政府要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要扭转秸秆焚烧治理“单纯重罚”的思路,积极出台相应奖励、补贴政策,有效推广秸秆资源化处理方面的适用农业机械,将与秸秆还田、青贮等相关的农业机具适时纳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适用范畴,对各类秸秆打捆机、粉碎机、捡拾机购机农户给予总价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补助,对农机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及农机工人收集、收购、处理秸秆给予一定资金补贴。第三,政府要加大宣传和服务工作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为推行秸秆综合利用奠定好群众基础。督促各地政府环保、农业、科技等部门利用“春耕”督导和农事“双抢”时机,组成干部下乡服务先锋队,积极开展农村健康卫生知识、秸秆禁烧政策法规文件、秸秆综合利用推广技术和政府相关政策扶持等方面内容的宣讲、指导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环保意识和自觉参与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意识。第四,要明确农民与农村集体组织(如农村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主要任务和责任,通过政府、企业、农村集体组织、农民协同合作,构建我省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常态机制,推动我省农村开辟经济、社会、生态和谐运行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其次,要加大政府对秸秆焚烧工作监管力度。构建省政府主要领导及省政府环保、农业、交通运输等部门分级负责的监管责任制;由省政府环保、农业、交通运输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定期分批赴重点秸秆禁烧区督导,全面监督我省各地秸秆禁烧工作落实、整改情况;提高我省农村秸秆焚烧行为的违法违规成本,一经查实,予以从重从严处罚;加大相关方面政府绩效考核权重,及时对我省治理秸秆焚烧工作不力的政府部门及相关人员进行问责。
詹华
福建师范大学民建总支
各位网友:
近日,有网友在南方网问政平台提出加强政府对秸秆焚烧综合治理工作的建议。根据领导批示,省环境保护厅对此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提出了回复意见(附后)。感谢各位网友对我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专此回复。
广东省政府办公厅(政务公开处)
2015年8月9日
省环境保护厅回复意见:
我省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把秸秆禁烧工作作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交通安全、人身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任务来抓。一是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重点支持农民开展秸秆还田,从补贴对象、补贴区域、补贴技术模式等多方面工作机制进行创新,并将秸秆粉碎还田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加强秸秆还田示范,推广技术模式,典型引导带动群众自觉参与实施秸秆还田。二是切实做好秸秆焚烧控制工作。2014年10月,印发实施《关于切实做好秋冬季节露天焚烧和扬尘污染控制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引导农民因地制宜,采取田边地角就近堆沤还田、机械化粉碎还田、免耕覆盖沃土还田等方式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落实各级政府在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确保城乡结合区“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将夏秋两季秸秆焚烧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内容,通过环境保护部网站全国秸秆焚烧遥感监测信息,督促各地确实抓好秸秆禁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