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是省内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医院建筑面积近25.8万平方米,在职职工5174人,现有住院床位数2500多张,年出院病人近9万人次。医院现有六个门诊部,门诊量约411多万人次。作为省内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不仅对我院而且对全省医疗卫生行业都具有积极意义。
在所有公共机构中,医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高,普遍存在巨大的节能潜力。但作为医疗场所,医院节能工作有别于其他公共机构。医院是多种病原与易感人群高度集合的一个特殊场所,必须控制医院内感染、保证患者就医过程中水、电、气、空调等必需品的正常供给。在满足医疗与卫生要求前提下,我院充分研究适用于医院的节能技术与措施,从冷热源、输送系统、暖通空调设备、控制系统与运行管理等方面考虑进行节能工作,总体思路如下:
一、明晰建筑能源系统总体情况,整理和完善相关基础资料和数据;
二、掌握系统整体运行状况及各设备使用情况,确定不能正常使用的高耗能设备的优化汰换方案;
三、了解系统能耗分布,确定重点能耗对象及其能耗高的原因;
四、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不足及安全隐患;
五、获得能源系统优化方案,节能降耗,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六、估算节能效益,了解投资回收情况;
七、引入科学的能源管理经验,提高管理人员节能意识;
八、建立健全完善的科学用能管理机制;
九、提升单位节能环保形象,获得社会效益。
自2006年以来,我院结合实际,采取了一系列节能措施:
首先,2006年我院在广东省医疗行业率先开始尝试开展局部性的节电工作,实施了主体楼中央空调智能节能系统、部分照明系统更换节能灯具。
其次,2008年,针对柴油价格逐年攀升,保健楼溴化锂机组老化严重、主体楼生活热水锅炉效率降低等的情况,我院组织开展了对医院整体节能可行性的论证工作,邀请了国内节能行业中具有相当实力品牌的节能企业和节能专家共同举办了医院节能工作研讨会,交流和收集来自节能行业中不同地区的技术、信息和动态,寻找总体节能方案,力争使我院的节能方式从单一系统节能转变到整体项目节能,节能合作投入方式转变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的整体节能新思路。2009年5月经公开招标,实施整体节能项目。2009年10月,我院整体节能改造第一期工程动工,工程造价1114万元,2010年5月竣工验收,7月开始节能效益分配。据统计,自实施整体节能改造一期工程项目以来,医院年均节能效益690万元。
通过对主体楼中央空调系统改造、光管更换以及整体节能项目改造,目前我院年均节能效益达859.67万元,折合标准煤846.31吨,扣除节能效益分享后,实际年均节能效益445.65万元,已超额完成国家及卫生部下达的节能目标。我院整体节能工程获得了“2010年合同能源管理优秀示范项目”称号,袁向东副院长获得“2011年广东省节能先进个人”称号。
“十二五”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将建立健全分级管理、职责明晰、运转协调的全系统节能组织体系,初步建立广东省人民医院节能长效机制。重点以照明系统改造、LED光管代替普通光管以及空调、生活热水分户计量、大能耗设备更新、天然气覆盖全院等节能项目为出发点,开展各科室能源消耗统计、监测,依法对高能耗部门和设备进行用能指导和监管;大力开展节能宣传、培训,培养工作人员良好的节能意识和节能习惯;加强日常节能管理,推行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管理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将节能技术改造应用于全院,提高设施、设备能效;参与《绿色医院评价标准》条款制定工作,从节约型医院建设方面提出符合广东省地域特色的建议;通过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办法,将我院打造成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绿色医院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