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专题 > 奋力开创新时代广东教育强省建设新局面 >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

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 广东正推进大湾区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

时间 : 2020-01-02 08:43:37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不久前,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开工建设,该校区预计2022年招生,到2026年招生规模达到4000名研究生。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资源集聚趋势愈发鲜明,大湾区大学、深圳理工大学、广州交通大学等新设高校也加快了筹建步伐。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表示,广东正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大湾区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

  率先启动“双高”“冲补强”建设

  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次、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新师范”“新工科”,均取得明显成效。

  前不久ESI最新数据公布,广东高校显著进步,15所高校77个学科入选ESI世界排行,入选学科数在全国省市中排名第四,比2015年1月增加42个。

  现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牵头或参与3批共10家省实验室建设发展,成为科教融合协同推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生动写照。广东支持和引导高校牵头或参与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装置,加快建设空间引力波地面模拟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海洋科考实习船和极地科考破冰船的建设。全省本科高校建成的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等78个产业学院覆盖电子、通信等20多个新兴产业领域。

  贴近产业的区位优势,使得广东高等教育形成富有广东特色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在全国颇具特色。

  早在2011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启了由政府主导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逐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全省75%的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38家单位入选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规模以上企业超过了200家,受惠的学生已超过万人。

  2019年广东出台“扩容、提质、强服务”职业教育三个提升计划,高职扩招12.5万人。现在广东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全省职业院校在校生达224万人;每年培养近80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广东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实现月薪过万,这是中职毕业生石淑兰当初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成了现实。入职广东伊丽汇美容科技有限公司后,她通过广东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入读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学徒班,不仅在一年内从中级美容师升到技术顾问,还当上了门店的培训师,月收入稳定在万元以上。在广东,不少学生像这样通过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

  推动大湾区教育深度合作

  在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粤澳教育合作的一个温情故事再次流传开来。85岁的澳门教育界知名人士、澳门中华教育会名誉顾问刘羡冰回忆:“华南师范大学开创了内地高校在澳门设立教学点的先河,34年来,超过70%的澳门中小学教师在当地接受教育,整体师资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华师与澳门教师群体的深厚连接,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的生动案例。随着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三地教育合作也正持续深化,推进大湾区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

  “正努力开展高等教育办学创新试验,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景李虎表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完成,在此背景下,引进港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到大湾区内地合作办学,加快筹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加快建设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同时,引进世界一流大学资源到大湾区合作办学。

  目前,广东正创新粤港澳高校科学研究合作体制机制,推动粤港澳高校协同创新各项政策落地生效,包括鼓励和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围绕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和方向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前沿基础性研究和新兴交叉学科研究;加快推进粤港澳高校联合实验室建设,培育一批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包括支持南方科技大学深港澳微电子学院等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在大湾区谋划布局一批契合区域产业要求的职业技术型高校,采用“学校+产业”模式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学院,推动大湾区职业教育、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