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专题 > 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 县委书记打擂台

清远市阳山县委书记邓菲:对接大湾区所需 全力建设强富绿美新阳山

时间 : 2023-06-07 10:33:52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从“千年古邑”阳山县城出发,驶入青莲镇,远远就能看到矗立在连江河畔上的一座座白墙灰顶、飞檐翘角建筑,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阳山全面壮大县域经济,积极建设美丽城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我们将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确保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清远市阳山县委书记邓菲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接下来,阳山将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着力构建“一核四区”新型城乡产业发展格局,全力建设强富绿美新阳山,以阳山所优所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所向所需。

  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

  南方日报: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省北部生态发展区,阳山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邓菲:近年来,阳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文明建设品质持续提升。阳山坚持以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积极配合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创建,深入推进绿美阳山生态建设,力争今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区。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我们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近年在生态环境部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中,阳山在全省21个考核县中排名第一。

  生态绿色产业持续壮大。阳山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绿色能源产业,获评“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县已开发绿色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全县林下种植、养殖面积达8万多亩,同时培育“森林+”旅游新业态,获评“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

  南方日报:阳山将如何发展壮大“绿色经济”,推动县域振兴?

  邓菲:对于阳山来说,绿色发展是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做大做强绿色工业。加快推进大理石、碳酸钙等一批资源型绿色工业项目做大做强。抢抓大湾区建设机遇,以阳山所优所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所向所需,在主动对接、主动支持、主动服务中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做好做优现代农业。重点打造清远鸡(阳山鸡)、清远丝苗米、阳山西洋菜、阳山淮山、阳山玉米“五个五十亿”农业产业,着力构建“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做活做旺生态旅游产业。巩固提升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成效,统筹整合韩愈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民宿和乡村旅游,推动“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构建“一核四区”新型城乡产业发展格局

  南方日报:阳山将如何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邓菲:我们已制定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配套措施以及2023年重点任务方案,做到“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人头化”。目前,我们已经成立了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建立9个县级工作专班。

  我将认真履行好“百千万工程”“一线总指挥”职责,县四套班子领导成员牵头负责抓,县职能部门对应负责抓,乡镇党委书记当好“一线施工队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当好“领头雁”,全县上下坚定信心、担当作为,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南方日报: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须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阳山有13个乡镇,如何考量布局?

  邓菲:我们积极构建并大力推进阳山“一核四区”新型城乡产业发展格局,即以阳城镇为县域发展核心,以青莲镇、江英镇为东部生态农业优化区,以七拱镇、杜步镇、太平镇、杨梅镇为南部生态工业集聚区,以黎埠镇、小江镇、大崀镇为西部生态绿色能源区,以岭背镇、黄坌镇、秤架瑶族乡为北部生态旅游康养区。这样布局主要有以下几个考量。

  用好差异化优势。坚持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宜商则商,以差异化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

  增强乡镇综合服务功能。以圩镇为中心,打造完善的服务圈,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家门口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基本之需。

  建设高品质美丽圩镇。目前,阳山13个圩镇均达到“示范圩镇”或“宜居圩镇”标准。接下来,阳山将进一步提升圩镇特色化品质化水平,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持续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南方日报:近几年,阳山的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有哪些经验和成效可以分享?

  邓菲:近年来,阳山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精准施策、全面发力,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做法。

  坚持党建引领。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形成“‘五有’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等农村基层党建示范创建亮点。

  突出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构建“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土地整治整合和流转,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入农业经营主体1770家,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布局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大抓环境整治提升。全县2077个自然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持续开展美丽乡村五级梯度创建,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南方日报:接下来,阳山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邓菲:接下来,我们将聚焦“三农”工作重点,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推动阳山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巩固成果常态抓。常态化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产业发展重点抓。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重点打造阳山“五个五十亿”农业产业,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发展,打造县域公共品牌。

  乡村建设全面抓。深入推进“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线案例

  阳山农企发力打造全国最大单体肉鸡养殖基地

  一季度全县肉鸡养殖实现稳步增长

  在阳山县太平镇湖洞村,占地面积达500亩的清远清农禽业有限公司正发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单体肉鸡养殖基地。去年,该企业生产出栏肉鸡135万羽,实现产值近4000万元。

  公司于2018年在湖洞村注册成立,按照“农产品大基地生产”要求在此发力打造清农(阳山鸡)现代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目前我们已完成一期建设,投入了近5000万元,完成了9栋鸡舍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并投产使用。”公司总经理张志焕说。

  今年,清远提出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阳山紧抓这一契机,提出重点打造清远鸡(阳山鸡)、阳山西洋菜、阳山淮山、清远丝苗米、阳山玉米五个“五十亿”农业产业。

  其中,在推动清远鸡(阳山鸡)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阳山不断夯实清远鸡种业基础、推动家禽屠宰行业发展,积极推动清远鸡养殖标准化建设。今年第一季度,全县肉鸡出栏427.55万羽,存栏444.11万羽,实现肉鸡养殖稳步增长。

  “我们企业自成立以来,阳山从场地服务、手续办理到政策扶持等各个方面,都提供了完善、积极的服务。”张志焕表示,对于阳山为企业提供的系列服务,自己感到非常满意。

  今年,清远清农禽业有限公司还计划向清远海关申请供港相关资质,将肉鸡产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同时,发力项目二期建设,计划投资2400万元新建8座单个存栏6万羽的现代化养殖鸡舍,让年出栏肉鸡达到300万羽,实现年产值达9000万元。“公司计划通过不断完善分期项目建设,到2025年实现年产值达4.5亿元。”张志焕说。

  “我们将加强清远鸡(阳山鸡)生产体系建设,推动标准化示范场创建。”阳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阳山将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大型肉鸡养殖基地,并健全联农带农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同时,推动全县清远鸡(阳山鸡)养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优质品牌形象,并探索发展阳山鸡预制菜等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推进产业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