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专题 > 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 县委书记打擂台

云浮市郁南县委书记梁世军:搭乘产业转移“高铁” 融入湾区第一方阵

时间 : 2023-05-04 09:23:28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郁南正搭乘大湾区产业转移的‘高铁’和矿产资源绿色化开发的‘东风’借势破局,成为奋斗拼搏、干事创业的一方热土。”

  日前,云浮市郁南县委书记梁世军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全省“百千万工程”号角已经吹响,郁南今年的发展目标非常明确——“以江为道,东融湾区”,创建“生态产品供给地、绿色经济示范地”,积极融入湾区第一方阵。

  岭南祖地,黄皮之乡。云浮市郁南县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黄皮产业聚集区,被称作“中国无核黄皮之乡”。梁世军表示,5年后,郁南要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大幅提升,GDP翻一番超280亿元,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向湾区靠拢。“郁南县已经拼起来、跑起来、干起来了!我们有信心再造一个县域强、乡村富、产业兴、生态美的‘新郁南’。”

  发力六个百亿产业

  绿色是郁南产业发展的最强底色

  南方日报:目前,郁南提出打造“绿色能源、绿色化工、绿色建材、绿色矿产资源、水资源、黄皮”六个百亿产业,为何选择这些产业?发展思路如何?

  梁世军:绿色是郁南最强的底色,六个百亿产业是基于郁南“区位、生态、人文、资源”四大优势提出的。一直以来,我们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用好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做大做强郁南的“一园三区一带”,包括郁南产业转移工业园、大湾绿色化工园区、都城轻工食品园区、南江口—建城绿色建材园区以及西江绿色能源产业带。

  比如郁南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定位非常清晰,这是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以及全省11个危化品生产企业承接园区之一,争取在今年底前创建省级高新区。

  为实现该园区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加强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土地收储力度,推动闲置土地、低效用地盘活利用,以及加大“僵尸企业”清理力度;还要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七通一平”、生活配套、智慧园区。同时,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建设孵化中心,培育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南方日报:郁南黄皮是特色产业,从“小有名气”到“新晋顶流”,这一产业如何实现“出圈”?

  梁世军:郁南黄皮种植面积在全球占比约四分之三,我们正把黄皮打造成带动旅游、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等全链条发展的大产业,实现“一业兴百业旺”,产业发展思路是打好“四张特色牌”。

  首先是“产业牌”,建立无核黄皮标准化生产园区,建好无核黄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食品加工、旅游观光、科研创新等融合发展格局。

  其次是“市场牌”,既采用“直播带货+消费扶贫+电商赋能”等模式,开拓国内外市场;又走“精品果、精品树”路线,塑造黄皮情感认同。

  还要打出“科技牌”,在生产端已建设“三农”大数据平台,创新“无人机”农务管理模式,提升现代化种植技术水平;加工端则生产研发黄皮果汁、黄皮酵素等数十种深加工产品。

  最后打好“文化牌”,围绕“四月赏花、七月品果、秋冬深加工”的开发思路,以果为媒、以节兴商。

  积极对接产业外溢

  “三大战法”引进超20个超亿元项目

  南方日报:招商引资是实现产业规划的关键,郁南今年的计划是怎样的?

  梁世军:今年,我们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年要力争引进超亿元项目20个以上,总投资额力争130亿元以上。为完成这个目标,我们将用好“三大战法”。

  首先是“链长+专班+小分队”战法。全面落实“四个一”机制,县四套班子全员挂帅,围绕“六个百亿产业”的上下游生产链外出招商。

  其次是“以商招商、乡贤招商、商会招商”等“借船出海”战法。借势借力佛山对口帮扶,积极对接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等主要产业外溢地,力争年内承接湾区转移优质企业10家以上。

  另外,还要完善“飞地招商”的财税、用地等激励战法。建立园区税收分成鼓舞机制,探索实行由引进镇和落地镇共享的税收分成、返还机制。

  我们还将拼服务、拼环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按“谁挂帅、谁统筹,谁牵头、谁负责”原则,全程跟踪协调好项目从落地到达产的全过程。

  再造一个“新郁南”

  县域、镇域、村级和自然村同步发力

  南方日报:在今年云浮的高质量发展“万人动员大会”上,您提出“必定能再造一个新郁南”,底气在哪里?

  梁世军:五年再造一个“新郁南”,是我们站在新历史起点上描绘的发展蓝图,有底气、可期待。去年,郁南多项经济指标逆势上扬,位居全市前列,大大提振了我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郁南坐拥“区位、人文、生态、资源”四大优势,现已培育规上企业60家,工业投资额从2020年的11.61亿元提升到2022年的21.28亿元。今年市重点项目总投资288.04亿元,一批重量级项目正加紧“着陆”。

  当前,郁南正搭乘大湾区产业有序转移的“高铁”和矿产资源绿色化开发“东风”提质发展。现在有这么多项目和优势在手,有信心五年再造一个县域强、乡村富、产业兴、生态美的“新郁南”。我们憧憬:到2027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大幅提升,GDP翻一番超280亿元;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向湾区靠拢。

  南方日报:郁南将如何把握“百千万工程”带来的新机遇,聚力突破发展短板?

  梁世军:从郁南的发展现状出发,要坚持县域、镇域、村级和自然村“四位一体”同步发力。

  对于县域,首要任务是建好“一园三区一带”,围绕“六个百亿产业”把县域经济体量做大,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镇域则要按照“北优中拓南升”的镇域经济发展格局,用好“点状供地”政策,做好产业布局,力争到2025年所有镇实现财政自由。

  村级主要围绕“造血”和“输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用好去年建好的5个“政银企村共建”生态养殖小区,确保年底前所有行政村(社区)年经营性收入达15万元以上。

  在自然村,要用好理事会、监事会,打造一批“政银企村户”共建家庭农场或“企业+自然人+能人”共建美丽牧场,力争所有试点自然村年经营性收入在2024年底前达到8万—10万元。

  ■一线案例

  大山深处“种太阳”

  照亮村民致富梦

  近日,郁南县河口镇佛子坝村麻塱村一派繁忙。测量人员对桩基定位放样后,打桩机的钻头飞速旋转。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一个个深孔便打好了。作业人员随即将钢筋笼放入桩孔,安装好支架预埋件,开始浇筑混凝土。

  这是华润云浮郁南润河乡村振兴示范性复合光伏项目(以下简称“郁南润河光伏项目”)建设现场。目前,光伏场区初步设计已完成,基础建设全面开展,预计5月中下旬开始安装光伏支架和组件。华润新能源(云浮郁南)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兆聪介绍,工程在2022年4月开工建设,力争在2024年全容量并网发电。

  这是云浮市重点建设项目,辐射范围涉河口镇9个村居,总建设面积约4800亩,总投资约12亿元,项目运营期为25年。项目建成后将产生明显的节能与减排效益,预计年均可提供清洁电力3.24亿千瓦时。

  据了解,项目采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模式开发建设。“项目综合利用镇域土地进行规划布局,在土地上方架设光伏组件进行发电,在下方进行南药种植或渔业养殖,极大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郁南润河光伏项目总负责人闫鹏鲲说。

  项目的落户不仅实现了“一地两用”,还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双收入”。村民既拥有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又能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罗兆聪说,项目建设期间预计带动就业岗位900个,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带动就业岗位2000个。

  “项目建成后年均创税达1740万元,能够实现现代农业和新能源发电效益的‘双赢’,促进镇域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河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建辉说。

  “双碳”背景下,绿色能源正成为郁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近年来,随着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华润郁南抽水蓄能电站、郁南润河光伏项目等一批“重量级”项目加紧“着陆”,郁南正聚力打造绿色能源产业基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