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专题 > 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 工作部署 > 因地制宜抓产业

惠州仲恺高新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 产城村人融合发展“愿景图”变“实景图”

时间 : 2024-12-25 10:05:17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仲恺高新区.jpg

仲恺高新区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做大做强做优区域经济。图为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岁末年终,寒意渐浓,惠州仲恺高新区处处涌动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强劲脉搏,产城村人融合发展的“愿景图”正加快变成“实景图”。

  今年以来,仲恺高新区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始终把“百千万工程”作为牵动发展全局的关键之举、关系长治久安的战略之举、促进固本强基的务实之举,努力打造区镇村高质量发展样板。

  稳中向好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0%

  在位于惠南科技园的德赛西威数智化工厂里,自动化设备高效运作,一件件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产品成功下线。它们作为智能汽车的关键零部件进入整车制造厂,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智能驾驶体验。

  视线转向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公牛集团智能照明研发制造项目主体建筑已经封顶。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作为公牛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的研发中心和智能制造中心,研发制造以“沐光”为主品牌的智能照明产品及其智能控制系统。

  不远处,在群益智能制造产业园,中铁城运(惠州)未来产业孵化器刚刚开园。这是仲恺高新区首次联合央企、科研院打造的孵化载体,接下来将依托“科技孵化+成果转化+创投基金”模式,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产业方向,推动更多“科创之花”结出“产业硕果”。

  从项目建设到创新孵化,从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仲恺高新区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今年以来,该区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坚持制造业当家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优质生产要素向制造业聚集、向工业园区集中,围绕“5+1”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做优区域经济。

  在招商引资方面,将招商引资事权下放镇街,坚持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落实招商引资和增资扩产双轮驱动;在营商环境方面,出台《仲恺高新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聚焦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动跨域合作协同、加快产业生态建设、强化要素市场配置、规范市场监督秩序、营造城市活力氛围等六个方面,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在金融服务方面,建立以企业创新积分制为核心、政银担风险补偿金和贷款贴息为补充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在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助力下,仲恺高新区经济运行呈现稳健向好态势。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该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3.80亿元,同比增长5.0%,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二;前10月,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533.42亿元,同比增长9.2%。

  以“典”带面

  内外兼修打造镇村新风貌

  穿梭在仲恺的乡野间,只见屋舍俨然、阡陌纵横,蓝天白云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

  沥林镇君子营村是惠州市妇联重点打造的“美丽庭院”村之一。走进君子营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颜色各异的花草、村里河边捡来的石子将农家院落装点一新,勾勒出美丽的乡村景观。

  而位于仲恺高新区北部的潼湖镇玳瑁村,也已经从过去“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薄弱”的落后移民村,蝶变成如今的宜居乡村。村里不仅从村道到巷道全部实现“白改黑”,还建成了生态停车场、星光绿道、时光湖、登山步道入口、登山小道,改造提升了郑七文化中心、鱼塘周边景观、公厕等一批配套设施。

  这一个个兼具“颜值”和“气质”的乡村,是仲恺高新区不断完善人居环境,加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镇村风貌和品质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仲恺高新区坚持“抓两头促中间”,以典型镇村为示范、以典型培育镇村为抓手,在全区镇村之中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7月,该区安排350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创新举办“百千万工程”行政村创先争优竞赛+网络直播带货活动,典型村、普通村晒家底、亮实绩、赛思路,掀起一波赛龙夺锦热潮。

  在此基础上,仲恺高新区还以“绣花功夫”全面完成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不断补短板、美环境、惠民生。

  在潼湖大道与武深高速交界处,曾经高速桥下的闲置空地已经焕然一新,变成潼湖文体公园。近万平方米的场地,不仅配置了丰富的儿童游乐设施,还有篮球场、足球场等,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在陈江街道五一公园,陈江城市会客厅也在不久前启用。作为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项目之一,这里是展示陈江精神风貌、记录陈江发展历程、书写陈江发展故事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据统计,今年以来,仲恺高新区已完成植树6.4万株、种植草皮202.41亩;完成50公里农村公路“白改黑”;建成303个信号基站,并作为唯一的基层单位在全国信号升格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同时,加速推进仲恺中学高中部改扩建项目(二期)、区人民医院总院新建等11宗项目建设。

  接下来,仲恺高新区将聚焦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做好风貌提升工作,并聚焦区域承载能力,继续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抓好区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打造完善的服务圈、兴旺的商业圈、便捷的生活圈,不断提升区域聚人聚商聚产能力;加快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切实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为吸引高端产业项目入区、高层次产业人才留区提供优质的城市服务保障等。

  因地制宜

  探索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今年以来,仲恺高新区各个行政村因地制宜探索增收路径,推动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沿着陈江街道幸福村的幸福路前行,远远地便能看到由惠州福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水稻试验田。过去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如今变成蕴藏着高科技的水稻试验田,每年可为下径村小组及村民带来约11万元的租田、租办公楼收入。

  今年,幸福村还引进了市级乡村振兴项目——福丰种业创新园项目,进一步构建水稻品种研发、种子生产加工、功能食品加工和工业废弃物加工循环利用产业链。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占地约2.14万平方米,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65亿元,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至少20万元。

  大约17公里外,君子营村也有增收项目“上新”。位于君子营路入口处的便民充电桩,不仅配有4个充电桩以及48个标准车位,还建有光伏停车棚。“充电桩服务每年收入9万元,光伏车棚发电并网后预计每年收入6万元,整个项目全年大概能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君子营村有关负责人说。

  接下来,君子营村还计划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场所楼顶铺设光伏板约300平方米,预计每年创收3万元。

  今年,仲恺高新区扶持引导各村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38个行政村均已编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作方案,纳入规划及实施的项目65个;18个行政村成立强村富民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6月底,仲恺高新区正式启动潼湖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进一步激发镇村立足资源禀赋谋求发展内生动力。目前,项目已签订流转协议3215.03亩,形成连片耕地2235亩;计划明年至少新增耕地800亩,形成连片耕地不少于5000亩,努力实现小田变大田、闲田变忙田、差田变良田。

  此外,仲恺高新区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人人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热火朝天景象。据统计,该区已实现行政村与企业结对“全覆盖”,135家企业结对捐助项目或物资价值约730.1万元;建筑业央企帮扶项目11宗,投入资金8273万元;“乡村振兴贷”“东江易分期”等特色贷款产品已发放贷款160笔、金额41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