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专题 > 2025年广东两会专题 > 两会声音 > 委员通道

省政协委员、广东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所长张修玉:推动群众与自然山水“相遇”

时间 : 2025-01-18 09:08:47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zxy.jpeg

张修玉发言。图片来源:南方新闻网

  如何让城市开门见景、推窗见绿,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省政协委员、广东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所长张修玉建议,可以通过开发建设郊野公园,推动群众与自然山水更多“相遇”。

  郊野公园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文旅价值。例如,珠海的红花山郊野公园,通过生态修复,从曾经的废弃矿场“变身”为绿意盎然的生态空间,2023年接待游客38.5万人次。又如,梅州的清凉山郊野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2%,蕴藏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当地村民依托园区人流,发展茶叶、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的双赢局面。

  当前,人民群众对休闲娱乐的旺盛需求与我省自然资源的供给存在着一定差距,这对郊野公园的开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此,张修玉提出建议,在选址上,将郊野公园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逐步实现每个地级市至少拥有一处高水准郊野公园。

  “在功能上,郊野公园的建设要立足自然条件,以自然观光、科普教育和野趣娱乐为主。”张修玉说,既要保护风貌环境,又要满足多元化需求。

  在生态保护上,张修玉认为,郊野公园的开发建设,还要以保护为先决条件,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张修玉说,在自然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可以建设占地面积较大的郊野公园,轮流开放不同板块,做到开发和养护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