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执法监管

省药品交易中心公示未按合同及时供货药企

时间 : 2017-05-10 10:41:00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日前,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公示了在我省最新一次药品交易中被部分医疗机构投诉,不按合同供货或不及时足量供货的品规及生产配送企业等信息,共涉及合同1004个、品规512个。

  这一消息被部分自媒体误解读为“广东1004个药品断供”,引发社会高度关注。5月9日,笔者从省卫计委了解到,此次公示涉及的512个药物品规均有配送,大部分品规全省配送率高于70%,并未发生全省断供情况。

  逾期未整改取消两年入市资格

  笔者从省卫计委了解到,公示及相关处理措施是根据《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交易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下称《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目的是为了监督药品交易各方依规履约,保障药品供应。

  公示期为5月2日至5月12日17时。省卫计委表示,公示期也是整改时间,在此期间完成整改的不予以处理。公示期截止后仍未整改的相关品规将取消两年内在广东的入市交易资格。若二次违规,生产企业将被列入广东省药品非诚信交易名单,取消该企业全部品规两年内在广东的入市交易资格。

  据对全省医疗机构采购数据分析,此次公示共涉及合同1004个、品规512个,进行投诉的医疗机构(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158家。公示的512个品规均有配送,除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磷酸川芎嗪片等2个品种全省配送率低于10%外,大部分品规全省配送率高于70%,未发生全省断供情况。

  94.55%此前被公示品规在限期内完成整改

  省卫计委分析表示,此次公示的品种未按合同供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生产企业未及时关注药品的配送情况;二是配送企业因部分医疗机构采购量少,不愿配送等药品流通问题;三是药品GMP证书、GSP证书过期、生产线改造致企业短期无法生产;四是原料药垄断或价格大幅上涨造成药品生产原料短缺,影响药品按需足量生产。

  为保障药品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2014年广东建立完善了药品非诚信交易名单制度及市场清退机制。其中不履约配送或不及时足量配送是重点监管内容。

  自相关机制建立以来,广东共开展5批次的例行监管,取得明显效果。据统计,前4批被公示品种中94.55%的品规在限期内完成整改,未整改的品种已被纳入非诚信交易名单,并被取消两年内在我省的交易资格。

  采购困难药品直接挂网议价

  省卫计委表示,为保障药品供应,广东按照国家采取药品分类采购要求,对低价药、妇儿专科药非专利药品、急(抢)救药品、基础输液、临床用量小的药品实行直接挂网议价交易;对采购困难目录药品、中药保密品种实行不设入市价直接挂网议价交易;对国家定点品种、谈判药品按国家规定价格直接采购。

  此外,广东还建立了医疗机构短缺药品的备案采购制度;采取多种采购和配送方式,提高医疗机构参与药品采购谈判议价能力,提高药品配送率;优化配备使用药品品种和数量,医保药品目录同时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医疗机构短缺药监测预警机制等。

  “部分药品区域性短缺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履约供货或不及时足量供货是原因之一。”省卫计委表示,下一步,省药品交易中心将加强与生产配送企业的沟通协调,督促其如期整改。对逾期不整改的生产配送企业,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理,以维护药品交易工作的严肃性,保障药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