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花城广场,一张张笑脸留在手机里、相机里。
旅游
春节黄金周正式收官,今年旅游市场持续兴旺,晴好天气、旺盛的旅游需求、丰富多彩的假日活动、免票和优惠政策等共同带动市民出游热情,同时“到广东过大年”旅游品牌效应初显,外地游客数量明显增多。
据省旅游局初步统计,纳入统计的106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1263.1万人次,同比增长5.5%;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11.1%;广深两市旅游收入分别为98.6亿元、98.7亿元,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实现双增长。截至2月2日下午,全省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未发生重大旅游服务质量事件。在旅游市场特点上,今年我省各大节庆文化主题活动精彩纷呈,滨海旅游持续火爆,自驾旅游依然是出游主角,与乡村游和亲子游相关的目的地受到市民的欢迎。
消费
春节假期进入尾声,2日广州市商务委发布商贸流通样本企业的监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广州商贸企业销售总额约27.1亿元,增幅达两位数。
食 主副食品量足价稳 餐馆酒楼一位难求
春节黄金周期间,广州市每天生猪交易量保持在7000头左右,批发均价18元/公斤。江南蔬果批发市场每天蔬菜交易量750万公斤以上,同比增长2%;黄沙水产市场、广州鱼市场每天投放“四大家鱼”、河鲜鱼和海鲜产品超550吨,槎头蛋品批发市场鲜鸡蛋交易量日均130吨左右,冻禽每日交易量保持在500吨以上,同比均略有上升。同时,粮、油、肉、菜、蛋、奶等重点商品总体价格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广州餐企则主打特色服务吸引消费者,推出平价菜、优惠菜、“新春盆菜”和“外卖年夜饭”等特色美食吸引、招揽顾客。除夕夜,各大餐馆团圆年夜饭十分火爆,其中不少餐厅的座位全部订满,当天销售同比增长超30%。家庭聚会宴、朋友拜年宴、家庭开年饭等也受到热捧,许多知名酒楼、酒家、酒店“一位难求”。据监测,广州酒家、泮溪酒家、莲香楼酒家等10间重点餐饮企业春节期间营业额约7300万元,同比增长8%。
购 商家促销吸引顾客 黄金电器销售畅旺
春节期间,各大商圈销售规模同比均有增长。数据显示,天河路商圈黄金珠宝销售保持畅旺,鸡年生肖主题金饰品、金如意等黄金商品销售同比增长10%;家电、电子产品销售攀升,数码单反相机、智能厨具、烘干洗衣机等深受消费者喜爱,电器类销售同比增长15%。各大商家也乘此机会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强力吸金。广百百货开展以“金鸡纳福”为主题的促销活动;友谊集团分步推开“金鸡喜舞贺新春”酬宾、“浓情共聚”元宵节、“如意花开”情人节等活动;华润万家则组织“金鸡献瑞惠万家”活动,既有传统营销,又有新业态经营,较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据监测,黄金周期间,广百股份、广州友谊、天河城百货、摩登百货等7家百货吸金约4.4亿元,同比增长8%;苏宁、国美电器等电器销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近8%;梦芭莎、京东等电商企业销售同比增长约20%。
出行
除夕至大年初六,广铁集团共发送旅客740万人次,同比增长9.5%。从大年初三开始,旅客发送量突破百万,呈现较大幅度攀升。
春节期间,广州火车站日均发送旅客5.1万人次,广州东站日均发送旅客4.8万人次,深圳站日均发送旅客4.1万人次,广州南站日均发送旅客16.6万人次,深圳北站日均发送旅客9.6万人次,长沙南站日均发送旅客6.6万人次。
从大年初四开始,长沙、怀化、衡阳等湖南地区往广州方向客流量攀升,高铁客流较普铁客流增加得更为明显。京广、沪昆、南广、贵广、厦深等十多条高铁客流均有上扬。
大年初六迎来节后返程最高峰,当日广铁发送旅客145万人次,其中高铁发送旅客90万人次,占发送总人数的62%。日益成熟的高铁网络,使得春节期间乘坐短途高铁探亲访友和旅游的客流激增。特别是广珠、长株潭城际对实现当日往返带来了极大便利。节日期间,广珠城际发送旅客62万人次,同比增长4.8%;长株潭城际发送旅客6.8万人次。与往年相同的是,出行客流量较大的依旧是京广、南广、贵广、沪昆、厦深等重点高铁线路。
福田皇岗
笔者从皇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获悉,除夕至大年初六,该站执勤民警共检查经皇岗、福田口岸出入境旅客逾138万人次,日均19.8万人次。
其中,仅福田口岸出入境旅客就达86万人次,日均12.3万人次;检查经两个口岸赴港澳游旅行团5000个;检查各类交通工具超过6.1万辆次。两个口岸虽人潮涌动,但旅客通行始终平稳顺畅,秩序井然。
2日是春节黄金周长假最后一天,笔者在皇岗、福田口岸了解到,上午入境客流没有出现高峰情形,只是零星几批次客流相对较集中。但从下午15时30分始,出境赴国外旅游返回的内地居民逐渐增多,随后断断续续在入境验证通道前形成小规模客流高峰。据边检执勤民警介绍,皇岗口岸24小时通关,2日夜间返程客流量将是平时夜间的两倍。预计全天经皇岗、福田口岸出入境旅客将近22万人次。
2017微信春节数据报告显示,除夕至初五期间——
老广收发了58.4亿个红包
2月2日,微信发布《2017微信春节数据报告》,报告显示,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460亿个,同比去年增长43.3%,其中广东省以58.4亿个红包的收发个数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
微信红包从内部“小乐子”到如今的“新年俗”,走过四个春节,俨然发展成为替代贺卡、纸质红包的全新情感表达工具。数据显示,除夕至初五,微信春节红包收发数达到了460亿个,同比去年增长43.3%。其中,广东向湖南发了最多红包,其次为湖南—广东、广东—广西、广西—广东、北京—河北。
此外,广东省以58.4亿个的红包收发个数遥遥领先,成为春节期间“红包大省”。紧随其后的是江苏29.3亿个、山东26.4亿个、河北24.2亿个、浙江24.2亿个。
而从春节红包的年龄段流向来看,同龄人之间红包往来往往更活跃,80后、90后是红包主力军。春节期间,80后与80后之间互发最多红包,其次是90后与90后之间互发,80后—90后、70后之间互发、90后—80后则紧随其后。
有趣的是,今年春节红包男性之间互发占比达到32.4%,而女性之间互发则为25.5%,男性发给女性的红包数量占比为24.6%,女性发给男性则为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