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市动态

4年新建13处停车场破解城区停车难

时间 : 2016-10-19 19:21:27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随着梅州城区机动车辆的快速增长,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据估算,目前梅州中心城区停车泊位缺口高达1万多个,由于停车设施建设滞后、部分路段违停放现象严重等原因,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

  近日,梅州市政协主席李金元率队现场调研市政协主席会议重点督办提案《关于梅州城区停车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李金元指出,梅州城区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事关重大民生改善、事关城市整体形象、事关梅州发展后劲,要高度重视加快落实。

  根据提案《关于梅州城区停车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建议》,为解决停车供需问题,梅州市规划将新建102处公共停车场,提供16067个机动车停车泊位;其中,至2020年梅州中心城区将规划新建设公共停车场13处,增加5400个公共停车泊位。

  现状

  十年内汽车保有量将达百万辆

  “方向盘往右打一些,再慢慢向左,好的就这样,再往后来5公分。”傍晚时分,下班回家的吴奕雄在小区里面及周围都找不到停车位,最后只得在保安的指挥下,勉强停在了小区马路对面仅剩的一个路边停车位里。

  这种情况对于很多司机来说已司空见惯。

  车位数量不足,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初对汽车爆发性增长估计不足。据梅州市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数据显示,2015年底,梅州市汽车保有量约为26万辆;截至2016年9月,数量上升至31万辆,日均入户超过了190辆,年增长率约为26%。“近十年来,全市汽车保有量年增长率最高的时间段出现在2008-2011年之间,高峰时年增长率达到30%,”市车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数值远远高于全国汽车保有量约18%的平均增长率,按照每年约20%的增长速度,不超过十年全市的汽车保有量可能将超过一百万辆,其中梅州城区的汽车占六成。”这意味着,平均每一个家庭至少有一辆小汽车。

  汽车的数量通常又与人口和城市规模密切相关。数据显示,梅州市2015年常住人口约64.4万,中心城区(含梅县新城)面积约53.6平方公里,其中,大小街道250多条(江北主干道多为双向2车道,江南主干道多为双向4车道,梅县新城主干道多为双向6车道)。

  据梅州市公安交警部门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日均交通出行总量约60多万人次,市民出行主要道路为梅江大道、彬芳大道、宪梓大道、府前大道、广梅路等。

  车辆越来越多,其所面临的车位紧缺问题也将越来越严重。由于规划缺乏前瞻性,早期房地产项目均未配套地下停车场,很多小区的停车位配比都低于1:1,现有的停车位远远不能满足小区住户的需求。在小区内无法停车的业主,也只能将汽车停在马路的两旁。

  旧城区停车难日益成为车主头疼的事情,有限的车位也越来越成为城区商业中心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在一些狭小的路段,原本就狭窄的路面两旁却还停着一排排的小汽车。此外一些商业中心,车位配套不足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困扰。

  比如,作为梅州城区中心繁华路段的百花洲片区,停车位问题就一直为市民诟病。记者走访发现,百花洲附近可供停车的公用停车位较少,划线车位仅分布在梅江二路、江南路等内街以及一家超市门口前面的停车场,不过数量并不多。据了解,该区域内街车位多数被商铺店主停满,可供流动停泊的车位有限。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曾先生在工作不久后买了一辆小汽车。新购买的汽车让他爱不释手,但随之而来的停车难麻烦也令他烦恼不已:“不管到哪办事和娱乐,找个停车位都非常难。常常要把车停很远,然后再走过去。”

  几天前,曾先生去江南片区的某饭店吃饭,在饭店附近找了很久都没找到停车位,最后把车停到了几百米远的路边。原本几分钟能到的地方,停车却花了十多分钟。但是吃完饭一出来,他看到车上贴了一张罚单。“如果有充足的停车位,谁也不愿意因违停被罚款。”曾先生说。

  提案

  加快停车场建设补缺口

  “停车难的一个原因是很多车主并不知道哪里可以停车,交通拥堵时只好绕着圈去找停车位。这种现状如果不尽快想办法改变,将不利于商业区的经济发展。”梅州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每百辆机动车停车位一级标准需达20个以上。目前,全市城区提供的临时公共停车泊位数总共(包括路外停车和路内临时停车)只有8000多个。

  为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政府相关部门也正逐年增加停车场的建设。记者走访发现,梅州城区的停车位比较集中,数量也不算少:已经投入使用的停车位包括有归读公园4个小型停车场(150多个车位)、院士广场1个公共停车场(50多个车位),“还有宝盈大厦兴建楼层式公共服务性质的社会停车场共6层160个停车泊位,我们已经在逐步解决中心城区的停车难题。”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但随着近年来机动车辆的快速增长,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停车场建设问题欠账太多,以致造成中心城区公共停车位严重不足。据市规划局估算,现城区停车泊位缺口有1万多个,且近一半以上的停车位占用道路,特别是大型社区、医院、学校、商贸中心等附近停车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兴建公共停车场成为公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对此,梅州市政协委员马志元、黎红英在梅州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梅州城区停车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建议》的提案,并被列为市政协主席会议重点督办提案。

  “我在市区周围转悠的时候,发现很多地方停车难现象的存在并不是一天两天,比如在五洲城附近,早在三四年前便出现了道路堵塞、停车困难的问题,可却迟迟得不到解决。”马志元提到,“我认为,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应该加快进度,并且需要成立一个由各相关部门成员组成的常态化领导小组,来专门做这件事情。”

  其实,对于梅州城区的公共停车场规划,早在2009年市规划部门便专门就此编制了《梅州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我们的规划并不存在欠账问题,目前公共停车场建设的重点应该主抓落实,”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近期我们也在组织编制《梅州市中心城区市政专项规划》,专门进行停车系统规划,该规划将在2009年专项规划基础上,重新布置和规划公共停车场的建设。”

  市民对于增设停车位的呼声很高。对于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市城综局总工程师李信建议,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去建设:一是政府投资,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二是通过制定一些优惠的政策,吸引社会资金自建停车场,“政府部门可规划出公共停车场用地,引进民间资金修建公共停车场,停车位以出租为主,以满足未买车位车主们的需要。”

  “如今停车场一层的成本大概要4000元/平方米,靠政府一己之力,负担起全城的公共停车场建设,并非是最好的选择。”李信认为,对于老城区而言,因其发展空间狭小,可利用土地资源较少,因此可以在原来停车场的基础上升级改造或建立立体式停车设备,以提高有限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出招

  规划和执法双管齐下

  古有行路难,今有停车难。为从源头入手破解停车难题,市规划局在远期的城市规划中,共规划了102处公共停车场,可提供16067个机动车停车泊位,总面积为51.3万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有96处,提供15017个机动车停车泊位,面积为47.6万平方米;雁洋综合服务区为6处,提供1050个机动车停车泊位,面积为37万平方米。

  根据规划,远期将以江南新城、梅县新城等片区为单位,结合用地开发时序推进各个片区规划公共停车场建设,同时制定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和收费统一体系。

  其中,至2020年,梅州中心城区将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13处,其中江南5处、江北3处、梅县新城5处,共新增5400个公共停车位。地点分别为东较场停车场、市人民医院侧停车场、芹洋停车场、百花洲停车场、江南汽车站停车场、剑英公园停车场、客都大道停车场、万达广场停车场、梅花山公园北停车场、梅花山公园南停车场、剑英大道西停车场、剑英大道东停车场和梅州西站停车场。

  “近期规划将会优先解决路边停车泊位建设标准和控制方法,建设一批示范性公共停车场。”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还将利用老城区现有临时建筑、“三旧”改造项目或大型公共设施用地,采用地下、地面和机械式停车等形式建设。据了解,目前宝盈大厦停车场(160泊位)、剑英公园停车场正在紧张施工中;东较场停车场(属于足球文化公园片区提升工程内容之一)将于今年内动工。

  一方面是在车位数量上的开源,而另一方面还要遏制对资源的浪费。梅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造成停车难最重要的原因除了汽车迅猛增长之外,还与停车需求不均衡及人们的习惯等有关。“有些车主停车时不按车位划线停车,常常一辆车占了两个车位,或者随意停放。虽然不按车位划线停车有被拍照罚款的风险,但这类现象却常常发生。”

  位于广州大桥附近的金燕大道,就因为“乱停车”,让不少市民遭遇堵车的烦恼。因为旁边一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开业,使得道路日常通行的人流、车流不断攀升。“明明地下停车场有很多空位,可就是有不少人喜欢停在路旁来堵塞交通。”前来逛街的李女士对此感到不满。

  记者看到,在金燕大道往江南片区方向的左车道并未划停车线,但是不到200米的距离车道旁却停满了汽车和摩托车,使得原本就不宽敞的道路显得更加狭窄。“对于违停车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我们会处20至200元罚款。”市公安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停车难,需避免“龙多不治水”。停车的多头管理在各地较为普遍,但不应成为执法不严的理由。有市民认为,对于一些繁华地带和严重拥堵区域,应视情况设立“严管区”,加大路面执勤警力的流动范围和巡逻频率,严格查处违法停车行为。

  人们的停车习惯需要“法”来规范,而出行习惯却需要长期的引导。停车缘于行车,行车则希望能更便捷、舒适地到达目的地。所以,如何完善公共交通、减缓道路压力应是一个城市长远发展的追求。如果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的便捷和舒适成本小于驾车出行的成本,停车难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对话市政协委员马志元:多部门联动,推进停车场建设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梅州城区有车一族逐年增多,城市道路也常常上演“车水马龙”的盛况,烦恼也随之而来。如何解决“甜蜜的烦恼”?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政协委员马志元。

  “要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还得让停车设施水平提上去,城市治理手段跟上来。”市政协委员马志元提到。

  南方日报:在解决停车问题中,目前最急需解决的是什么?

  马志元:公共停车场的建设涉及到了规划局、住建局、城综局、国土资源局等多个部门,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并不现实。因此,一个效率高、执行力强的团队是现在最需要的。政府可以成立一个常态化领导小组,来专门研究、协调这类问题。

  南方日报:对于人群居住密集的老城区,如何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马志元:停车场的建设分为临时性停车场和永久性停车场两类。在现阶段停车位无法大量供给、车辆大量增加无法遏制的前提下,应将一些非繁华地段的非重要位置开放出来,利用现有的空地来建设临时性的停车场,多供应停车位;同时还可以通过三旧改造,升级改造停车设施。

  南方日报: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引起大家去关注?

  马志元:对于已有的一些规定如梅州城区新供土地的办公、商业、酒店、宾馆及餐饮、文化娱乐建筑要求按每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不少于1个停车泊位配置,居住建筑要求按每户不少于1.5标准小型停车位配置(“三旧”改造项目按照100平方米1个车位配建)等,要保证其落到实处。

  其次要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目前,还有不少市民不习惯把车停到停车线内或地下停车场。对此,相关部门人员如城管、交警等可以采用协同作战的方式,惩处违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