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市动态

《广州市政务服务条例》5月1日起施行 工作日可预约延时 节假日也能办事

时间 : 2025-04-11 11:17:05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4月10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通气会透露,《广州市政务服务条例》(下称《条例》)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政务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链条的详细规定,实行工作日预约延时服务、周末节假日错时应急服务、排队等候时间可预查预判等,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营商环境得到制度性改善,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条例》明确政务服务事项“应纳尽纳”,除涉及国家秘密外,均应当列入基本目录统一管理,基本目录由市政务服务管理部门统一发布并动态更新。明确办事指南的编制主体和要求,实现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基本要素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解决“同事不同办”的问题。

  在办理渠道和途径上,《条例》一方面要求政务服务事项“一门办理”,要求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尽进”,除因场地限制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并经政务服务管理部门同意外,均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规定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服务、户籍管理等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的政务服务事项。另一方面,规定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便民服务中心应当设置综合窗口统一受理政务服务事项,统一反馈办理结果。

  《条例》凸显人性化和“人情味”,着力解决“高峰时段等候时间长”“上班时间没空办事,下班时间没处办事”和“急事、特事无法办”的困扰,确保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根据《条例》,市民的办理时间将进一步缩减。政务服务场所即时提供排队办理进度情况,供申请人查看、预判。明确当办理事项超过合理时间或者排队人数过多时,政务服务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查明原因,督促改进。同时,规定推进适老化和适残化改造等无障碍建设,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

  《条例》还要求政务服务管理部门提供24小时线上预约服务,同时保留政务服务场所现场取号服务,并根据服务对象实际需要提供工作日延时服务;规定相关单位通过周末、节假日错时服务等方式提供急事急办服务渠道,并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间。

  《条例》提出集成办、跨域办、限时办。要求编制关联事项清单,制定公布集成办的操作规程和办事指南,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梳理和公布全市通办、跨域通办事项清单,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实现全市通办、跨域通办、跨境通办;要求限时办结,明确受理单位一次性告知等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提出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对未能一次性告知、不接收申请材料或者未按时办结的情形,申请人可以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反映诉求;“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应当受理、转办、督办并及时反馈办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