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交通先行。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揭阳以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港口及航道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对外交通“大动脉”,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2024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超100亿元,连续两年突破100亿元;揭阳港吞吐量再创新高,达7085万吨,同比增长19%。
近年来,揭阳稳步推进揭惠铁路、粤东城际铁路等项目建设;汕湛高速、甬莞高速(潮惠高速)、潮汕环线高速、梅汕高速(华陆高速)和揭惠高速及揭阳市区连接线(含揭阳大桥)等项目相继建成通车。随着产业结构发展,揭阳成为发展临港产业的“主战场”,先后开建揭阳港南海作业区通用码头、液体散货码头、LPG码头等公用码头项目……
近年来,揭阳围绕构建具有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担当作为,苦干实干,推动形成绿色石化、海洋经济两大新兴支柱产业,服装制鞋、五金机电、食品加工、物流电商、大健康五大优势特色产业的“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新格局。连续两年,揭阳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迅猛,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
其中,“一超多强”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初步形成。2024年,广东石化这一“超级链主”实现年产值超1100亿元。总投资244亿元的巨正源、伊斯科、东粤化学等“强链主”项目预计今年上半年投产,年新增产值400亿元以上。总投资211亿元的纳塔、凯美特等18个下游项目正加快建设。此外,东粤化学公司全球首创废塑料深度裂解项目,将助力揭阳打造首个废塑料化学循环产业基地。
此外,聚焦打造海洋经济“蓝色引擎”,揭阳坚持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以海上风电、氢能储能、海洋牧场、海工装备为主攻方向,全力推动300万千瓦国管海域风电示范项目尽快开工,推进漂浮式风机、海水无淡化制氢等首创技术中试转化,加快建设常温常压固态储氢项目和“风渔旅游相结合”海洋牧场;蓝水公司建成全球起重能力最大的3800吨龙门吊,亨通公司突破深海柔性软管“卡脖子”技术并成功试产,有力助推高端海工装备产业加快发展。
揭阳是广东制造业基地之一。近年来,该市突出赋能提质,以集聚升级重塑特色产业竞争优势,积极支持服务工业企业“小升规”,近3年来新升规的700家中小企业。同时,加快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2024年以来培育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家(宏光玻璃)、创新型企业38家,蒙泰高新的“丙纶长丝”获评省级单项冠军产品。全市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5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91家、省级单项冠军产品2项;推动17家揭阳企业入选省“制造业500强”榜单,入选数量再创新高,居粤东西北地区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