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动交流 > 督查专栏 > 贯彻落实

惠州精准治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时间 : 2020-03-18 10:25:04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日前,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总指挥长李贻伟,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第一副总指挥长刘吉共同签发2020年第1号令——《关于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命令》(下称《命令》),决定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根据《命令》,2020年惠州污染防治攻坚战约束性指标考核目标是:AQI达标率达到95%,PM2.5浓度控制在29微克/立方米或以下;9个国省考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7.8%,消除劣Ⅴ类国省考地表水断面;6个国考入海河流断面达标率为100%。

  淡水河紫溪断面等仍为劣Ⅴ类

  惠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2月惠州发布《关于开展全面攻坚劣Ⅴ类国考省考断面行动的命令》以来,全市形成聚力攻坚治污的良好局面:一体化的系统治水格局基本形成,新建污水管网和处理厂正在逐步形成现实能力,2019年全市地表水优良国考断面增加1个(沙河河口),劣Ⅴ类断面减少2个(吉隆河商贸城前、潼湖水赤岗村),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37个环境问题完成整治,全市建成区黑臭水体27个治理达到初见成效;大气六项污染物指标全面达标,细颗粒物(PM2.5)降至25微克/立方米;固体废物处理能力加快补齐,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

  但仍需关注的是,惠州仍有淡水河紫溪和淡澳河虎爪断桥国考断面未消除劣Ⅴ类,沙河河口、吉隆河商贸城前、潼湖水赤岗村等国省考断面虽然基本实现了水质达标,但全面稳定达标还需努力巩固提升,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为确保完成惠州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目标,惠州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发出《命令》,决定自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今年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

  在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基础上,今年,惠州突出精准治污——通过精准分析,以攻坚目标为导向,盯紧重点因子、重点问题、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集中资源要素科学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务求必克,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其中,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全力以赴推进淡水河紫溪、淡澳河虎爪断桥等2个断面水质消除劣Ⅴ类,确保吉隆河商贸城前、潼湖水赤岗村等2个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优良水体达标攻坚,确保沙河河口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或以上。按期完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环境问题整治任务。全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95%以上。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做好重点攻坚断面区域问题管网排查工作,抓好有效管网收集利用,确保今年市区建成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平均浓度达到80mg/L以上,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6%,切实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治污减排能力。

  臭氧污染是近年来擦亮“惠州蓝”品牌的“拦路虎”。今年,惠州将以臭氧污染联合防控为核心,紧紧扭住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这个“牛鼻子”,协同控制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重点做好冬春季节的细颗粒物和夏秋季的臭氧污染防控,强化污染天气应对。此外,还要完成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低VOCs原辅材料替代,全面实现公交车电动化以及开展油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等。

  在扎实打好净土保卫战方面,到今年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建立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完成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等工作。

  科学治污还需有依法治污做保障。“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好生态环境。”惠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针对重点流域、涉VOCs企业、固体废物等领域定期开展部门联合执法、区域交叉执法,持续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将实行最严格考核问责机制

  《命令》明确,各县(区)党委和政府(管委会)是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约束性指标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要坚决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全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市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同时,全面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下沉督导工作,强化定点督察和技术指导。

  惠州还将实行最严格的污染防治攻战坚督察督导和科学的考核问责机制,突出实绩导向作用,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对完成考核目标任务的及时给予奖励;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而未能完成目标任务的进行约谈、通报批评,严肃追责问责,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

  在强化宣传引导方面,做好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实施污染防治攻坚“两公开”制度,定期公布全市及各县(区)空气和水环境质量状况及排名,发布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工作及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情况;组织媒体实地采访,报道治污攻坚成效,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各方积极主动参与治污攻坚,建立健全环境污染有奖投诉制度,推动构建全民共治大环保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