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动交流 > 督查专栏 > 贯彻落实

惠州晒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绩单 15个国考省考断面中有14个达标

时间 : 2020-01-16 09:48:52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1月15日,2019年惠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晒出了一份这样的成绩单——

  2019年,惠州空气质量稳定优良,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其中,备受关注的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15个国考、省考断面中,14个达到相关任务要求。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日前召开的广东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惠州在推进这项工作上可谓不遗余力。特别是去年以来,该市出台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一号令,制定环保责任考核奖惩办法,成立7个污染攻坚战下沉督导组到一线督导工作。如今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有不少的亮点。

  5个原不达标断面去年第四季度均达标

  水污染防治是惠州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当务之急。

  据新闻发布会上消息,去年,全市15个国考、省考断面中,有14个达到相关任务要求。其中,东江干流惠州汝湖断面等13个国考、省考断面年均值达到《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要求,淡澳河虎爪断桥国考断面达到《广东省生态环境厅2019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要求(2019年底前氨氮指标达3mg/L,其余达Ⅴ类)。

  5个原不达标断面中,氨氮同比下降分别为:淡水河50.5%、沙河43.8%、淡澳河59.3%、吉隆河38.4%、潼湖水25.7%,水质明显好转。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77.8%,达到考核要求;劣Ⅴ类水体比例11.1%(淡水河紫溪断面年均值未达到Ⅴ类)。

  虽然淡水河紫溪断面年均值未达标,但其水质有好转趋势。数据显示,该断面去年12月单月达到Ⅳ类,去年第四季度均值达Ⅴ类,达到惠州市政府《研究劣Ⅴ类国考断面问题》会议精神要求。此外,从第四季度数据看,5个原不达标的断面中,淡水河、淡澳河均值达到Ⅴ类,沙河、吉隆河和潼湖水均值达到Ⅲ类,均达到或优于目标要求。

  城市河涌的整治直接关系着市民的生活质量。

  2019年,经过全面整治后,全市建成区27条黑臭水体均达到“初见成效”,有37条河涌消除劣Ⅴ类。

  新闻发布会上,惠州市生态环境局二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李大义介绍,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动力之一在于扎实落实减排措施,加快补齐短板。

  污水处理设施是截污纳管的关键节点。

  去年,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16座,新增处理能力50.55万吨/日;提标升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31座;建成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34座,新增处理能力17.54万吨/日;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18座;新、续建污水管网817.31公里,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此外,惠州还加大对污染源的整治力度。比如取缔和整治“散乱污”企业5323家;整治入河排污口2228个;清理非法养殖场1062家,清理生猪14万头、禽类159余万羽,禁养区实现“零养殖”;37个市、县区级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为进一步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惠州修改完善《惠州市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办法》,建立更科学更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制度,将“水环境质量”的指标比重从17%提高到35%,将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情况作为约束性指标,确保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党政同责”落实到位。

  “2020年要确保9个国、省考地表水断面和6条入海河流稳定达标。”李大义说。惠州将持续大力加强河涌整治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全面歼灭劣Ⅴ类河涌和黑臭水体;大力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和截污管网建设,提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

  去年环境空气优良率95.3%

  “惠州蓝”一直是惠州人的骄傲,也是惠州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在很多外来人眼里,惠州优质的空气是这个城市的吸引力之一。

  2019年,惠州的空气质量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良好,环境空气优良率95.3%,六项指标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综合指数3.32。其中,1—11月在168个全国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2,珠三角排名第2。

  持续擦亮“惠州蓝”,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功不可没。

  李大义介绍,去年,惠州印发实施《惠州市蓝天保卫战目标任务及分工方案(2019—2020年)》,还制定《惠州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继续深入推进工业锅炉整治、VOCs治理、电动公交车更新、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工地扬尘治理等系列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天然气管道到达区域已有60多台燃煤、燃油、燃生物质设施改天然气,公交车电动率达80.8%,“一企一策”治理省控VOCs企业105家和生物质锅炉506台,超低排放改造3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4台和水泥厂5家,对27家石化企业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投入使用新型全密闭智能环保渣土车1684辆。

  但李大义坦言,惠州大气精细化管理水平还不够高。虽然目前已经出台扬尘防治条例,但实施时间较短,加之建筑工地扬尘监管水平不高,部分裸露地面没有覆盖,露天焚烧、露天烧烤等问题未得到有效控制,大气管理措施还需进一步加强。

  接下来,惠州将深化空气质量提升治理。通过自去年冬季到今年春季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八大行动”(建筑工地扬尘、泥头车密闭化、工业锅炉、柴油货车排气、裸露地面、露天焚烧、露天烧烤、烟花爆竹整治行动),不断提升空气质量,确保环境空气优良率稳定在95%以上。

  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土壤污染防治同样不可忽视。

  自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印发实施以来,惠州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这次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惠州全市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未发生过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利用不当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事件。

  不过,惠州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晚、基础弱,存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措施不够具体、监管能力薄弱、管理专业人员和污染防治财政资金不足等问题。

  实际上,可对土壤造成污染的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种类繁多,涉及环保、城管、住建、经信、交通等部门,但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衔接、配合不足,联合监管和信息共享机制不畅,严重影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效果。另外,危险废物处理能力不足,废矿物油、废铅酸电池等综合利用设施欠缺。

  “惠州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李大义说。接下来,惠州将全面完成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调查,强化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做好全市农用地的分类分级管控及相关试点示范工作,不断构筑完善全市土壤环境管控体系。

  同时,需要狠抓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据介绍,该市也将进一步健全固体废物多部门联动全过程监管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处置和倾倒固废行为;完成东江威立雅二期、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固体废物项目建设,提升固体废物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