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110走过30年 日均接警8万多宗
1986年广州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创立110报警服务台
广东110报警服务台今天30岁啦!经过30年的发展,广东110日均接警量已达到8万多宗,成为人民群众遇到紧急危难时的第一求助号码,成为公安机关治安防控、应急处突的“龙头”和“中枢”。
9日上午,省公安厅召开座谈会,回顾总结全省110三十年发展的光辉历程,表彰长期默默无闻奉献在110岗位上的先进民警。
1986年1月10日零时,广州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创立110报警服务台,当时从警校专门挑选了五名“警花”任接警员。开通的当天3:15,20岁的值班接警员蔺梅接到了第一个报警电话,景园酒店报称行李丢失,一德路派出所接警赶赴现场调查,案犯偷盗得手后被人发现,丢弃赃物逃跑……这一天,广州110先后接报警24起。
社会的快速发展,人、财、物大流动,流窜犯罪不断增多,社会治安动态化特征凸显,110接报的电话量呈直线飙升。资料显示,1986年至2015年间,广州110台共受理群众报警求助电话约8200多万起,指挥和协助基层单位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1万名,截获涉案机动车辆近1万辆,救助群众30多万人。
110成立初期,每天只有几十个报警电话,如今,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和134个县(区)公安机关相继建立了110台。全省一共有1300多个接处警席位,日均接警8万多宗,一年接警约3000万起;市区警情每宗接处警提速至几分钟。以深圳110报警服务台为例,每天呼入电话可达约1.7万个,高峰时超过2万个,这意味着,每位接警员每天需接听电话近300个,即平均每2.5分钟就要完成1次报警的接听和记录。
为适应信息化、动态化条件下的治安和应急处突需要,广东各地110也陆续推出各类报警智能应用:手机微信报警、互联网报警、“警民通”“一键式”报警、路灯杆报警定位、可视化报警,大显身手。
9日召开的座谈会要求,全省110队伍要始终坚守110忠诚为民的宗旨,不断创新服务群众报警举措,提升接处警效率,突出加强当前“两抢一盗”、电信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的宣传防范和快速打击,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十佳110民警代表
中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调度科邓富辉
11年协助破获案件1200余起
邓富辉1993年起加入中山警队,2004年到了110接处警岗位,一干就11年。11年里,他有效处置报警电话26万多起,协助破获案件1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00余名。
邓富辉学历不高,只是一名中学毕业生。为了做好110接处警工作,只要不值班,他都会开着警车、带着组员在中山各镇区“溜达”,“特别是派出所之间管辖交界地区,主要的道路、卡口、卡点分布,都要搞清楚,因为下达指令的时候,要做到不发生偏差,才能第一时间为当事人提供处警服务。”邓富辉告诉记者。
有一天傍晚,110接到报警:有20多名群众当日攀登三乡镇人迹罕至的逍遥谷,因山路崎岖,迷失方向近5小时。邓富辉当天刚好值班,经过近半小时的耐心引导,登山者在峡谷中找到了一座名为“博爱站”的变电站。他随即和供电部门核实并指令处警民警在变电站附近成功救出22名迷途人员。
110是指挥协调各警种的中枢神经,一个决定、一个指令,都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邓富辉对此十分清楚。
2015年7月,邓富辉接到重庆市朝阳派出所张警官的电话,称中山市港口市场新村的李同学联系电话号码错误,无法送达西南大学录取通知书。西南大学委托当地辖区派出所向中山警方求助,希望帮助其寻找该同学李某,并提供了李某身份证号码。
他马上采取行动,一方面要求辖区巡警到李某家中进行寻找,另一方面通过系统查询找到了李某父亲的电话,并第一时间跟其联系。
不料,李某父亲将邓富辉当成了诈骗分子,一番辱骂之后竟“啪”地挂断了电话。邓富辉继续拨打,仍被李某父亲多次拒接。
怎么办?这时,当地巡警提供了一个情况:李某父亲是港口市场的档主,正在市场卖货,已经安排社区居委会前往一同寻找。邓富辉也想到一个方法:换一个电话让另外的人与其父亲沟通,李某父亲半信半疑地联系孩子所在的学校,确认了录取通知书真的没有正常投递之后,随即联系警方请求与重庆方面联系,经多方努力,终于圆了李某的大学梦。
“阿Sir,不好意思啊,我当时还以为是骗子,说了一些很不礼貌的话,请您见谅啊!”李某父亲十分愧疚。邓富辉却憨厚地笑了笑,心里丝毫没有在意。
边防官兵走进渔港开展宣传活动
“海上110”去年救助渔船民32人
1月10日,是全国第30个“110宣传日”,广东揭阳边防支队组织法律服务队到辖区港口渔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海上110宣传日”活动。
当日上午,该支队官兵深入神泉港、靖海港码头,登上渔船向渔民群众详细讲解了110接处警程序和渔船民管理规定,教导他们如何正确拨打“海上110”,如何通过“海上110”进行紧急救援和维护自身权益,并向渔民群众发放宣传单和警民联系卡,进一步加强警民和谐关系,增强渔民群众自我维权意识。同时,边防官兵还邀请渔民来到港口警务室,通过与渔民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渔船民海上作业环境及海上治安热点,并详细解答了渔船民提出的相关问题,听取渔船民对“海上110”及海上治安管控的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该支队不断健全“海上110”接处警机制,完善沿海船舶执法执勤管理机制,全年共接处各类涉海警情78次,紧急救助渔船民32人,查处船舶治安行政案件5起,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8宗,为维护揭阳、惠来海域安全稳定夯实了基础。
链接
30年发展历程
1986年1月10日零时,广州市公安局正式开通集报警、指挥、服务于一体的110报警服务电话,24路电话线路汇集系统。这一天,广州110先后接报警24起。
1990年11月,深圳市公安局建成全省第一个110指挥中心,探索建立起打击违法犯罪、救助危难群众的接处警和警务指挥运作雏形。
1996年2月,佛山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正式成立,形成以“110”为指挥中心,以巡警、交警为依托,以派出所和诸警种为基础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快速反应处警网络。
1997年7月,广东省公安厅指挥中心正式启用。至1998年底,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和134个县(区)公安机关相继建立110报警服务台。
2000年7月,佛山市“120”急救调度中心正式成立,并入佛山110,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实行110、119、122、120“四台合一”。
几乎与此同时,广州以110为龙头,包括水电、卫生、城管、工商等23个政府职能部门参与,110受理的非警务类报警可通过系统流转至相关联通职能部门跟进处理。
至2008年8月,全省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全部实现110、119、122“三台合一”。
2010年,全省公安指挥中心开始推动110接处警工作全面实现一体化、扁平化、精准化、可视化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