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5月14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物局)正式发布《广东省2024年度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全省博物馆概况、运营与服务、改革创新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呈现2024年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成果,反映出过去一年广东文博在快速变化时代环境下的稳健姿态。
全省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已达112家
《报告》指出,2024年全省备案博物馆402家,比上年增加17家,按202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780万人计算,全省每31.8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
在这402家博物馆中,其中有383家免费开放,19家收费参观,免费开放比例达95.3%。
在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名单中,全省43家博物馆晋级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5家、国家二级博物馆21家、国家三级博物馆17家。目前广东全省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已达112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位。
新晋级5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分别是: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馆、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江门市博物馆。
全省博物馆在不断提质升级的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逛馆看展。
据统计,全省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9699.18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743.71万人次,同比增长21.9%;免费参观观众8509.7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385.30万人次;未成年观众2261.20万人次,比上年增加462.70万人次。
2024年观众数量排名全省前十的博物馆分别为:鸦片战争博物馆、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广州市荔湾区博物馆、深圳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馆、佛山市顺德区清晖园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全省精品展览成果丰硕
《报告》显示,全省博物馆全年举办陈列展览2745个,其中基本陈列1045个,基本陈列面积63.72万平方米,基本陈列展出藏品21.77万件/套;临时展览1700个,临时展览展出藏品8.51万件/套。
在展览交流方面,馆际合作展览792个,其中进境展览8个,出境展览16个。其中,粤港澳大湾区跨年大展“同一屋檐下——岭南传统建筑源流与艺术”在香港展出,展览入选“年度文博行业100个热门展览”。粤港澳三地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焦点——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获第二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
全省还有4个展览在第二十一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中获奖。其中,深圳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获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南越王博物院“从广州出发——‘南海Ⅰ号’与海上丝绸之路”、江门市博物馆“根在侨乡——江门华侨华人历史陈列”获优胜奖;广东省博物馆“绽放: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获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入围奖。
鸦片战争博物馆“扬威中外 震铄古今——虎门销烟精神展”和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天下为公——一代伟人孙中山”则入选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百强推介名单。
省博入选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2024年,广东省博物馆成功入选由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公布的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华南地区从此拥有一座国字号的重点博物馆。
去年,广东省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联合成立的古钟表修复实验室正式揭牌,部分修复成果便借该展向观众呈现。此次尝试,助力广东省博物馆打通了一条从科学研究到保护修复,再到展示利用的全链条文物工作路径。
近些年来,广东省博物馆利用年均来馆参观300万人次的优势,持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并在2024年取得丰硕成果。
2024年,广东省博物馆获得全国博物馆界唯一一家国家级“绿色低碳公共机构”称号,完成国内首个博物馆行业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系统化研究。并承接了“全国博物馆节能减排研究”等重大课题,为全国博物馆高质量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展开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在展陈建设方面,广东省博物馆与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共同策划推出“罗马帝国的艺术——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展”,与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联合举办“指间栩栩——威廉·莫里斯带领下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特展,均成为2024备受游客欢迎的“明星展览”。
过去一年,广东还加快推进广东自然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分馆)的立项建设,博物馆规划陈列展览面积约8000平方米。计划未来将持续推动打造广东省自然资源展示窗口,更好发挥省博物馆综合带动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