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 > 公共文化体育信息公开 > 服务保障信息

江门公共文化建设有望“加速跑” 今年加快市级“四馆”整合提升 打造城乡“十分钟文化圈”

时间 : 2019-01-18 09:05:04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这里就是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它的名字叫‘江门’,离大海很近,每日里穿梭的船儿将它和全世界连通……”今年元旦假期,大型五邑非遗及民俗音画《侨都记忆》首演,为侨乡观众献上别具韵味的视听盛宴。

中国侨都素有文化魅力。从以陈白沙、梁启超、陈垣等为代表的名人、名家,到新会葵艺、茅龙笔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到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无一不是江门闪亮的文化名片。江门文化事业有着深厚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两年来,江门高度重视民生事业发展,尤其是教育、医疗事业取得显著进展,成为民生改善的一大亮点。今年,公共文化建设有望成为江门民生工作的一大看点。中共江门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年”行动,全市公共文化建设有望迎来“加速跑”。

重底蕴▶▶文化建设取得进展

中国侨都,熠熠生辉。这片底蕴深厚的文化沃土不仅诞生了明代大儒陈白沙、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近代国学大师陈垣、中国航空之父冯如、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等一大批名人,也诞生了一批如新会葵艺、白沙茅龙笔、蔡李佛拳等地方文化成果。此外,江门还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和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五邑银信)。

走进广东开平,便能看到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的碉楼建筑群镶嵌在绿油油的田野中,仿若绿色绸带上散落的宝石。游人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眼前的美景。“江门侨乡的地域特征非常鲜明。”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张国雄认为,江门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侨乡文化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在2018中国(江门)首届侨乡文化产业博览会举办期间,广东文学院院长熊育群到江门采风,以开平赤坎古镇为背景,创作长篇小说《家族之城》。“江门是能创作出大作品的地方。”熊育群认为,江门有着独特的侨乡文化,是文学创作的富矿。同时,华侨把世界的文化艺术汇集于此,让江门的文化呈现出包容性、融汇性的特征。

依托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江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记者从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了解到,目前,江门已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市建立13个非遗传统工艺工作站;完善《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有7件作品入选2018年省戏剧曲艺花会决赛;策划推出侨文化展览到香港、澳门展出。

谋全局▶▶优质文化供给助推高质量发展

在社区广场转转,可以欣赏到乐队弹唱、乐曲等表演;到社区附近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看书,不用担心遇到闭馆的尴尬;到博物馆、美术馆参观,可以看到优质的文化展览……在江门,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多样的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场馆是江门集中展示文化资源、服务群众的阵地。今年,江门将加大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力度,完善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同时江门将加快市级“四馆”整合提升,打造城乡“十分钟文化圈”。江门还将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侨乡优秀传统文化,创建国家侨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办好2019中国(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提振老百姓精气神,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基础设施的完善会丰富各类公共文化资源,江门将能吸引大量的优秀的文化资源,从而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蓬江区文化馆馆长殷雄表示,优质的文化供给将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也能引导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建设,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同时,江门将推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创建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这让江门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强感到振奋。“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是华侨精神的寄托所在,也是江门的城市文化客厅。”黄志强告诉记者,江门市博物馆馆藏华侨文物超4万件(套)。未来,随着江门市委、市政府加强对博物馆的投入和支持,江门的侨文化将能得到更好的展示和活化利用,进一步打响文化品牌,惠及更多市民。

面对市民文化消费需求质量不断提高、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江门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省玉石雕刻大师、江门市台山玉石协会副会长林文乐认为,江门实施“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年”行动,将有力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升级。“文化产业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从业者也能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林文乐说。

添活力▶▶以创造性转化释放创新活力

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既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文化馆新馆今年将建成开放,我们将提供更加多元的文化服务,让市民欣赏到更多样的文化精品。”江门市文化馆馆长蔡朝阳介绍,今年江门市文化馆将策划推出高雅音乐进校园、侨都艺术沙龙、醉美侨乡之群星演唱会乡村行、江门五邑美术作品巡展、十分钟文化圈等品牌活动。蔡朝阳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扶持力度,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提升文化服务质量。

推动文化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不可缺少。林文乐建议,要持续推动文化事业建设释放活力,江门应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做好文化资源展示工作,在社会中营造传承保护优秀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尊重文化工作者的良好氛围。同时,江门还要培育更多本土文化人才,加强对非物质文化传承者的保护和扶持。

在2018中国(江门)首届侨乡文化产业博览会的现场,市民张小姐参观后感叹:“大开眼界,没想到文创产品能这么好地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近年来,江门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推出不少文创产品,受到市民欢迎。江门市博物馆宣教文创部主任蔡晓敏建议,相关部门可在场地、税收、经营等方面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为侨乡文创营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开平民歌第五代传承人张巨山认为,文化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其中的重要文化内核。作为中国侨都,江门可利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在节庆、旅游活动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或表演,产生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